首页 / 正文

目录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一

项氏家説目録     儒家类

卷一

说经篇一

卷二

説经篇二

卷三

説经篇三

卷四

説经篇四

卷五

説经篇五

卷六

説经篇六

卷七

説经篇七

卷八

説事篇一

卷九

説事篇二

卷十

説政篇

説学篇

附録卷一

孝经説

附録卷二

中庸臆説

【臣】等谨案项氏家说十卷附録二卷宋项安世撰安世有周易玩辞已别着録此葢其读经史时条记所得积以成编者案嘉定辛未乐章撰周易玩辞后序曰项公昔忤权臣摈斥十年杜门却扫足迹不涉户限耽思经史专意著述成书数篇迨兵端既开边事告急被命而起独当一面外御凭陵内固根本成就卓然陈振孙书録解题亦称其当庆元中得罪时论居江陵杜门潜心起居不出一室送迎宾友未尝逾阈诸书皆有论说然则是书庆元间斥居江陵时作也安世学有体用通达治道而说经不尚虚言其订覈同异考究是非往往洞见本原迥出同时诸家之上是书见于宋史艺文志者十卷附録四卷又别出孝经说一卷中庸説一卷书録解题并同自明初以来其本久佚今惟散见永乐大典各韵内核其所载多兼及説经説事説政说学等篇名而逐条又各有标题其原书体例约略可见篇帙亦尚多完善谨依类排纂经则按各经之文次之卷一卷二并易说卷三书説卷四诗说卷五周礼卷六礼记卷七论语孟子等是为説经篇凡七卷其八九十三卷则先以説事篇次説政篇次説学篇虽原目无存未必悉符其旧然陈振孙説是书有云九经皆有论著其第八卷以后杂説文史政学则序次大致当亦不甚悬殊振孙又云附録孝经中庸诗篇次邱乘图则各为一书重见诸类似附録之四卷本分为四种单行而复取以附于家说后者也今检永乐大典但有孝经说中庸臆说二书而诗篇次邱乘图未经收入疑当时即已散佚无可考补谨据其现存者仍合为附録二卷次之于末以畧还原书之旧焉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广至德章第十三·佚名
  卷十·刘因
  公是七经小传卷上·刘敞
  第十七章 20·辜鸿铭
  卷四十五【礼器图一】·鄂尔泰
  朱震劄子二通·崔子方
  卷十五·魏了翁
  卷七·李光地
  卷之四十一·邵经邦
  卷二十二·佚名
  妙法蓮華經後序·欧阳竟无
  卷第三十三·智旭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五·佚名
  商主天子所问经·佚名
  复邵慧圆居士书·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七·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七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三十四 清商曲辞 梁雅乐歌五首    无名氏 【古今乐录曰梁有雅乐歌五曲一名应王受图曲二曰臣道曲三曰积恶篇四曰积善篇五曰宴酒篇三朝乐第十五奏之】 应

  • 卷十二·钱子正

    钦定四库全书三华集卷十二明 钱仲益 撰锦树集二七言律诗宋纪善梅花室【先生名询字文忠】賸栽琪树遍书林绕屋花开雪色深一榻暗香侵晓梦半帘疎影助清吟每题婉丽珠玑赋未害孤高铁石心惆怅广平风度在逋仙千载是知音溪山

  • 卷三十三·叶盛

    ●水东日记卷三十三兰亭禊图诗序石刻韩魏公坟巡按御史西园雅集图临本○兰亭禊图诗序石刻王右军羲之兰亭诗有「咏彼舞雩」之言,亦可见其襟抱不凡。其与桓温戒谢万之言,又其浅者耳。呜呼贤哉!世之好言

  • 二百九十七 内务府奏请补放护军校等缺摺·佚名

    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 正黄旗护军校委署参领华色病故,正白旗护军校额图珲、吴林、札勒布已升,镶黄旗德寿佐领下骁骑校刘忠林已升,为补放此等缺额事。 正白旗曹宜佐领下护军七格,当差共三十八年,原任司库李如滋之子,汉人。

  • 第四○七谕同治十三年八月二十四日一二二一五--三·佚名

    淡水分府陈,对后垄管辖二十四庄正副给发戳记赏戴花翎、特授淡水分府陈为给发谕戳,以专责成事。本年八月二十二日,据竹南二保后垄街庄团练分局总理杜和安禀称:「奉谕,协同该地绅商、殷户,办理团练,挑选壮

  • 史记集解卷十九·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十九恵景间侯者年表第七太史公读列封至便侯曰有以也夫长沙王者着令甲称其忠焉【邓展曰汉约非刘氏不王如芮王故着令使特王或曰以芮至忠故着令也瓉曰汉以芮忠故特王之以非制故特着令】昔髙祖定天下功臣

  • ·酌带精勇督饬剿捕查办善后事宜摺·丁曰健

    奏为彰化余匪续获未净,现在定期酌带精勇先往督饬剿捕,并办理善后事宜,俾绝根株而固疆圉;恭摺由驿四百里驰陈,仰祈圣监事。窃臣前因会擒首逆后,沿途搜捕余匪,并赴郡到任日期,当经具摺奏报;旋奉督抚臣行知,钦奉上谕:&

  • 花云传·张廷玉

    花云,怀远人。体貌魁伟,面色黝黑,骁勇无比。元至正十三年(1353),手执宝剑来临濠拜见太祖。太祖器重他的奇才,使他领兵攻占各地。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破怀远,擒元守军主帅,攻下全椒,袭击缪家寨。太祖攻打滁州时,亲自率数骑先行,云

  • 卷七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七十六学校考【十四】视学养老【臣】等谨按礼记天子视学遂适东序养老孔頴达疏谓视学虞庠释奠既毕明日乃之东序而养老盖两事也马端临谓古者视学之

  • 孔子闲居·戴圣

    孔子闲居,子夏侍。子夏曰:“敢问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四方有败,必先知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矣。”子夏曰:“民之父母,旣得而闻之

  • 隐公(元年~十一年)·左丘明

    【传】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隐公元年【经】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

  • 天方性理图传卷首·刘智

      第一章  总述大世界造化流行之次第  最初无称,真体无着。唯兹实有,执一含万;唯一含万,妙用斯浑;唯体运用,作为始出(昭徽经)。真理流行,命昭元化,本厥知能,爱分性智。一实万分,人天理备,中含妙质。是谓元气。先天之末,后天之

  • 木几冗谈·彭汝让

    半窗一几远兴闲思天地何其寥阔也清晨端起亭午高眠胸襟何其洗涤也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清净内常近一团天理闹热处便着千种尘嚣穷而穷者穷于贪穷而不穷者不穷于义不穷而穷者穷于蠢不穷而不穷者不穷于礼是故君子贫而

  • 第八年海潮音之新希望·太虚

    佛所说法,普为有情,在人言人,普为人类,不是为少数学人作娱乐品者,亦不是离开人类以弄玄虚者,故佛法之意思,即海潮音之意思也。海潮音、本社尝释为“人海思潮之觉音”。海是深广无际之意,须普周于人世;潮是应时而发之意,即是时代

  • 佛说月明菩萨经一卷·月明菩萨经

    南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万人俱。是时,罗阅只有大姓豪富家,名申日。申日有子,字栴罗法(汉言月明),有清洁之行,佛譬童男,故言月明。童男到佛所,前为佛作礼,却坐一面。

  • 国色天香·吴敬所

    明代通俗类书。十卷。全称《京台新锲公馀胜览国色天香》,一名《幽闲玩味夺趣群芳》,题“抚金养纯子吴敬所编辑”。今存版本主要有:万历廿五年周氏万卷楼重刊本、明益善堂刊本、清康熙大梁周文炜敬业堂刊本、清周氏先

  • 东坡诗话·苏轼

    宋代诗论著作。1卷(原为2卷)。苏轼著;辑者佚名。本书为汇编苏轼零散的论诗之语而成,成书较早,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已有著录。今传本见于明代陶宗仪所编纂的《说郛》(宛委山堂本),仅32则,虽不是全本,但从中仍可窥见苏

  •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佚名

    一卷。南宋元敬(生卒年不详)、元复(生卒年不详)撰。二僧学佛念祖,住寺杭州。因地兴佛,撰述一地高僧以垂后世。二僧根据传说:即西湖玛瑙宝胜寺在南宋绍定六年(1233)创建一高僧阁,内奉杭州各寺居住的历代高僧30人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