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三礼图集注卷十一

宋 聂崇义 撰

黍尺       指尺

璧羡       苍璧

黄琮       青圭

赤璋       白琥

璜       四圭有邸

两圭有邸     圭璧

璋邸射      方明

方明坛

自周显德三年冬十月奉堂帖令依故实模画郊庙祭器祭玉至四年春以图様进呈寻降勑命指挥昨聂崇义检讨礼书礼图模画到祭器祭玉数十件仍令国子监太常礼院集礼官博士同共考详合得前代制度既依典礼孰不佥同况臣崇义自叨受命敢不竭诚祖述经文研覈法度由是玉瑞玉器之属造指尺璧羡以规之冠冕鼎俎之属设黍尺嘉量以度之所谓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防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圜也勅下诸官考详后便下少府监依式样制造其祭器则六尊六彝六罍铏俎柶簋簠笾豆登爵玉爵坫圭瓉璋瓉并盘洗篚洗罍洗勺匜盘太罍龙勺概尊蜃尊散尊共四十三其玉器则苍璧黄琮青圭赤璋白琥璜四圭有邸两圭有邸圭璧璋邸射共十至六年并依定式様修讫已于郊庙行用

案汉书律厯志云一黍之广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一黍之广谓以子谷秬黍中者孟康曰子北方也北方黒谓黒黍也师古曰此说非也子谷犹言谷子耳秬即黒黍也无取北方号中者不大不小者也言取黒黍谷子大小中者率为分寸也秬音巨】又杂令云积秬黍为度者冕制则使之投壶记曰筹室中五扶注云筹矢也铺四指曰扶一指案一寸又公羊传曰肤寸而合何休云侧手为肤案指为寸【肤扶音义同】又家语曰布指知尺然则爰自周世厯秦汉以及魏晋黍分指寸之尺见于礼志但礼神之玉冝真比珉难得今自苍璧以下圭玉之属请依指寸之尺冠冕尊彝用木之类请用黍寸之尺【黍有横竪故枢宻使王朴亦令定黍尺取竪黍尺以校管律】

典瑞云璧羡以起度先郑云羡长也此璧径长尺以起度量后郑云羡不圜之貌盖广径八寸袤一尺又案玉人职云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先郑解羡径也好璧孔也尔雅云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贾释云引尔雅者欲见此璧好三寸也好即孔也两畔肉各三寸则两畔肉共六寸是肉倍好共为九寸也又后郑云羡犹延也其袤一尺而广狭焉是羡为不圜之貌也玉人造此璧之时应圜圜径九寸今减广一寸以益上下之袤一寸则上下一尺广有八寸故云其袤一尺而广狭焉此璧羡天子以为量物之度也

案大宗伯云以苍璧礼天牲币亦如璧色后郑云以冬至祭天皇大帝在北极者于地上之圜丘苍璧者天之色圜璧圜丘皆象天体以礼神者必象其类也下皆仿此臣崇义又案玉人云璧好三寸贾释云古人造璧应圜圜径九寸其注又引尔雅云肉倍好谓之璧郭璞云肉边也好孔也然则两边肉各三寸与此三寸之好共九寸也阮郑二圗皆云苍璧九寸厚寸是据此而言也又玉人璧好三寸之下云璧九寸诸侯以享天子【玉人璧琮九寸琮以享后此惟取璧义故略琮字】以此而言是有九寸之璧也案崔灵恩三礼义宗云昊天及五精之帝圭璧皆长尺二寸今检周礼尔雅皆九寸长尺二寸之璧未知崔氏据何文以为说

大宗伯云以黄琮礼地牲币亦如琮色后郑云以夏至日祭昆仑之神于泽中之方丘黄者中之色琮八方以象地此比大琮每角各剡出一寸六分长八寸厚寸臣崇义又案礼记郊特牲防引先师所说祀中央黄帝亦用黄琮然其琮宜九寸以别于地只今国家已依而行之

大宗伯云以青圭礼东方注云以立春祭苍精之帝而太昊句芒食焉圭锐象春物初生其牲币皆如圭色其圭亦九寸厚寸博三寸剡上各寸半此以下坛兆各随方于郊设之

大宗伯云以赤璋礼南方注云以立夏祭赤精之帝而炎帝祝融食焉牲币皆如璋色半圭曰璋夏物半死而象焉熊氏云祀中央黄帝亦用赤璋臣崇义今案上下经文祀五精之帝玉币各如其色季夏土王而祀黄帝于五帝之内礼用赤璋独不如其色于理未允上已准孔义依先师所说用黄琮九寸为当熊氏之义亦存兾来哲所择

大宗伯云以白琥礼西方牲币皆如琥色注云以立秋祭白精之帝而少昊蓐収食焉琥猛象秋气严郑圗云以玉长九寸广五寸刻伏虎形高三寸臣崇义又案孙氏符瑞圗云白琥西方义兽白色黒文一名驺虞尾倍其身故开元礼避讳而云礼西方白帝以驺虞是也又晋中兴书云白琥尾参倍其身又尚书大传说散宜生等之于陵氏取怪兽尾倍其身名曰虞后郑云虞盖驺虞也周书曰英林酋耳若虎豹尾长参倍其身于陵英林音相近其是之谓乎

大宗伯云以璜礼北方牲币皆如璜色后郑云以立冬祭黒精之帝而颛顼冥食焉半璧曰璜象冬闭藏地上无物唯天半见贾释云列宿为天文草木为地文冬草木零落惟列宿在天故云唯天半见

案典瑞云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又玉人云四圭尺有二寸以祀天贾释先郑义云邸本也谓用一大玉琢出中央为璧形厚寸天子以十二为节于璧四面各琢出一圭皆长尺二寸与镇圭等其璧为邸盖径六寸緫三尺又与大圭长三尺同然以礼神之玉冝真比珉难得其或玉有不及尺度仍用六寸璧为邸四面各琢出一圭皆长三寸以同镇圭长尺二寸之制虽从权改作亦合古便今诸玉从宜下皆类此又后郑云祀天谓于夏正郊祀感生之帝也旅上帝谓祀五帝也大宗伯以青圭等巳见祭五方天帝此又用四圭有邸而祭者彼即四时迎气及緫享于明堂是其常也此因有故而祭之也感生之帝亦五帝别言为天者以其祖感之而生故殊异之也臣崇义案郊特牲义云祭感生之帝玉与牲币冝从所尚之色此四圭亦博三寸厚寸

玉人云两圭五寸有邸以祀地旅四望此两圭五寸亦宜于六寸璧两边各琢出一圭俱长二寸半博厚与四圭同典瑞注云两圭以象地数二也僢【音昌绢反】而同邸又王制注云卧则同僢彼僢谓两足相向此两圭足同邸是足相向之义上四圭同邸亦是各自两足相向故此言僢而同邸緫解之也尔雅云邸谓之柢郭璞云柢为物之根柢与邸底音义皆同贾释云祀地者谓于三隂之月祭神州之神于北郊上四圭郊天此祀神州地只虽天地相对但天尊地卑圭以四二为异故郑直云象地数不言降杀也四望谓五岳四镇四渎也若夫地只自有黄琮此两圭有邸以祀地谓祀神州之神于北郊及国有故而旅祭四望以对上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也又案牧人职注云神州地只玉与牲币同用黝色其望祀则各随其方色

玉人云圭璧五寸以祀日月星辰此一圭宜于六寸璧上琢出一圭长五寸后郑云圭其邸为璧取杀于上帝贾释云上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此一圭有邸言取杀者谓取降杀以三为节也祀日月者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并大报天而主日以配月也其祀星辰若小宗伯云兆五帝于四郊四望四类亦如之彼注云四类日月星辰运行无常以气类为位兆日于东郊兆月与风师于西郊兆司命司中于南郊兆雨师于北郊凡祭日月等用此圭璧以礼其神各随方色贾释云兆日于东郊者以大明生于东也兆月于西郊者以月生于西也知兆风师亦于西郊者以五行土为风风虽属土秋气之时万物燥落由风故亦于西郊知兆司中司命于南郊者以南郊是盛阳之方司中司命是阳故兆于南方也雨是水宜在水位故兆雨师于北郊

典瑞云璋邸射以祀山川注云璋有邸而射取杀于四望又玉人注云邸射剡而出也贾释云向上谓之出半圭曰璋其璋首邪郤之今从下自邸向上緫邪郤之名为剡而出也此祀山川谓若小宗伯云兆山川丘陵坟衍各因其方亦随四时而祭则用此璋邸以礼其神璋邸亦随方色

觐礼云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设六色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黒上下黄设六玉上圭下璧南方璋西方琥北方璜东方圭注六色象其神六玉以礼之贾释云大宗伯苍璧以礼天黄琮以礼地后郑注以天谓冬至祭天皇大帝于北极者地谓夏至祭神在昆崘者皆是天地至贵之神也然则此上冝用苍璧下冝用黄琮而不用者则此上下之神是日月之神非天地之至贵者也典瑞云圭璧以祀日月故此上圭下璧是日月之神也注又云设玉者刻其木而着之也必知刻木着之者以其非置于坐以礼神于上下犹南北刻木安中央为顺余四玉刻木着于四方赤顺故知义然也旧图云方明者四方神明之象用槐为之

案觐礼诸侯觐于天子为宫方三百歩四门坛十有二寻深四尺加方明于其上注云宫谓壝土为埒以象墙壁也以宫方三百歩则筑坛于国外也故司仪职注云合诸侯谓有事而防不协而盟为坛于国外以命事若天子春帅诸侯拜日于东郊则为坛于国东夏礼日于南郊则为坛于国南秋礼山川丘陵于西郊则为坛于国西冬礼月与四渎于北郊则为坛于国北既拜礼而还加方明于坛上而祀焉所以教尊尊也言天子亲自拜日礼月之等是尊尊之法教诸侯已下尊敬在上者也八尺曰寻则方九十六尺深谓高也从上曰深又司仪云为坛三成成犹重也三重者自下差之为三等而上有堂焉上方二丈四尺上等中等下等每等两厢各十二尺共二丈四尺三等则緫七丈二尺通堂上二丈四尺合为九丈六尺也一等为一尺发地一尺上有三成每成一尺三成为三尺緫四尺则诸侯各于等奠玉降拜升成拜明臣礼也然则公奠玉于上等降拜于中等侯伯奠玉于中等降拜于下等子男奠玉于下等降拜于地及升成拜皆于奠玉之处升成拜者初奠玉降拜时王使人辞不拜臣乃升而拜是成前拜也故云升成拜臣当降拜者皆降于地升成拜于奠玉之处也

三礼图集注卷十一

猜你喜欢
  卷十九 曾子问第七·郑玄
  卷七 政理·刘向
  卷一百三十四 历代一·黎靖德
  法言義疏十八·汪荣宝
  卷九·袁俊翁
  礼记析疑卷二十九·方苞
  卷六·秦蕙田
  风雨·佚名
  提要·苏辙
  卷二·朱熹
  卷三十二·佚名
  卷三·佚名
  無盡意菩薩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四·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六·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378 ·佚名

    王备 谒张文献公祠 停舟曲江浒,吊古谒遗祠。 岩岩始兴公,遗泽芬在斯。 堂倾风雨萃,碑断苔藓滋。 芳春□行旅,落日归文狸。 唐宫替无事,衡鉴方独持。 弼谐展嘉猷,谠论非□□。 雝雝朝阳凤,粲

  • 卷39 ·佚名

    陈与义 送吕钦问监酒受代归 以我千金帚,逢君万斛船。 要知穷有自,未觉懒相先。 盆盎三年梦,篇章四海传。 匆匆秣归马,离恨满霜天。 陈与义 送秘典座胜侍者乞麦 一春不雨但多风,家家买龟问丰凶

  • 卷十·毕沅

      ◎宋纪十 ∷起屠维单阏三月,尽重光大荒落九月,凡二年有奇。   ○太宗至仁应运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太平兴国四年辽乾亨元年   三月,庚辰朔,驻跸镇州。命郢州刺史尹勋攻隆州。隆州为北汉人依险筑城以拒南

  • ●卷十一·陈康祺

    ◎国初乡会试同考官无定额国初乡会试房考无定额。顺治十六年己亥会试,庶吉士为同考者九人,皆戊戌进士也。十八年辛丑会试,庶吉士为同考者十六人,内戊戌进士五人,己亥进士十一人。雍正二年癸卯顺天乡试,庶吉士为同考者八人。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佚名

    万历二十三年十月庚子朔以孟冬时享 太庙礼官请 圣驾躬临致祭诏遣公徐文璧恭代遣侯吴继爵徐文炜分献于雨庑○颁赐四辅臣及讲官刘元震等历日有差○海虏入犯甘肃参将达云游击白泽设伏邀击馘首虏六百七十余级○大学士赵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全国水利局·费行简

    导淮计划,张季直提倡为最力。自第一流内阁倒幕,梁既授币制总裁,张遂授为水利总裁,设全国水利会于京师。其组织法直隶于大总统,设总裁副总裁各一人,视察佥事主事、技正技士、办事员各若干人,掌理全国水利,并沿岸垦辟事务。说者

  • 皇王大纪卷十九·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周成王大司马制畿封国以正邦国设仪辨位以等邦国进贒兴功以作邦国建牧立监以维邦国制军诘禁以纠邦国施贡分职以任邦国简稽乡民以用邦国均守平则以安邦国比小事大以和邦国以九伐之灋正邦国冯弱犯寡则

  • 卷二十二·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畧卷二十二四月丙戌朔命慎驰驿马上谕大学士伊桑阿曰自今以后应驰驿事务湏视马力如何切勿尽力驰骋凡驰驿时遇驿站官员则马匹必

  • 钦宗纪·脱脱

    钦宗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名桓,徽宗皇帝的长子,母亲是恭显皇后王氏。元符三年(1100)四月十三日,生于坤宁殿。开始名..,封为韩国公,次年六月进封京兆郡王。崇宁元年(1102)二月初九,改名为火亘,十一月初六,又改名桓。大观二年(1108)

  • 卷一百六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六十二人物志四十二大臣传二十八【满洲正白旗七 乌尔登 舒赫德永 贵】乌尔登乌尔登满洲正白旗人姓乌礼苏父喀喇官至宁夏副都统雍正六年乌尔登

  • 方域四·徐松

    御厨《中书备对》、官廨、第宅附御厨在内东门外之东廊,掌供御之膳羞及给内外饔饩割烹煎和之事。勾当官四人,以京朝官诸司使、副及内侍充。食手兵校共千六十九人。御膳素厨,大中祥符九年置,在玉清昭应宫后,徙御厨内,掌车驾行

  • 卷四·陆九渊

    卷四与李德远某生七岁读书,十三志古人之学,今二十有四矣。而漫刺未尝有所投,乃汲汲登阁下之门,固众人之所耶俞以为狂且怪。然而甘心犯之,惟以古人自慰耳。教且进之,于阁下固宜。得解见提举古之见者必以贽,今世之贽以文。文之

  • 卷一·蔡清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蒙引卷一明 蔡清 撰大学章句序【芟四条减一百四十二字】读此序见得教法始于伏羲神农黄帝尧舜备于三代废于周衰传于孔子曾子失其传于孟子之后而复得表章于程子发明透彻于朱子自三代而上其教行于天

  • 序·佚名

    教外别传 明 黎眉等编教外别传明黎眉等编十六卷教外别传序老胡。四十九年。昵昵喁喁。与有心众生。情投意接。说到说不得处。突然向龙尾尖上。一声雷震。使大地有情。一时绝倒。翻身转来。便个个

  • 第七卷·知礼

    金光明经文句记 第七卷宋四明沙门知礼述二依经释义六。初赞七大相海。三十二为大。八十种好为小。一一相好皆是法界。无边无底故称为海。谓初句是赞第十四金光微妙。故云上色。次一句赞第十五身光。三一行赞二

  • 卷第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第十八婆薮盘豆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分别圣道果人品之三复次如凡夫生初定地以上。由舍欲界惑灭离至得。与彼惑不更相应。于彼亦尔。是故此执非证。复由何地。从何地得离欲。偈曰。由无流非至。离欲一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三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三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揵度思品第八上云何为思。云何为忆乃至广说。如此章及解章义。此中应说忧波提舍。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此二法所行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