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钦定四库全书

三礼图集注卷十

宋 聂崇义 撰

大圭       冒

镇圭      桓圭

信圭      躬圭

谷璧      蒲璧

牙璋      谷圭

大璋      驵琮【音组】

大琮      琬圭

琰圭      圭缫【音藻】

璧缫

玉人职云大圭

长三尺杼上终葵

首 天子服 之

注云       王

所搢      大圭

也或      谓之

珽玉      藻云

天子      搢珽

方正于天下也杼閷也终葵椎【以服】也以齐人谓椎为终葵故云终葵椎也为椎于杼上明无所屈也此对诸侯荼前屈后直大夫前屈后屈故【言之】玉藻注云此珽亦笏也谓之珽者言珽然无所屈也相玉书曰珽玉六寸明自炤然则六寸之珽据上不杀者椎头也玉体瑜不掩瑕瑕不掩瑜善恶露见是其忠实故云明自炤也故君子于【炤与】玉比德焉言其忠实也比他圭最长故得大圭之名以其搢于衣带之间同于衣服故

天子执冒四寸以朝诸侯注云名玉曰冒者言德能覆盖天下也四寸者方以尊接卑以小为贵也案尚书大传云古者必有冒言下之不敢専达之义天子执冒以朝诸侯是冒覆之注云君恩覆之臣乃敢进是其冒覆之事然则诸侯所受天子之圭璧者与诸侯为瑞也瑞也者属也诸侯朝于天子有过行者留其圭璧三年圭璧不复者少黜以爵六年圭璧不复者少黜以地九年圭璧不复者而尽黜其地此所谓诸侯之于天子也义则见属不义则不见属也又孔注顾命曰言冒所以冒诸侯圭邪刻之以冒诸侯之圭以为瑞信子男执璧盖亦刻而覆验之大传以古者圭有冒亦是冒圭之法也此冒据朝觐诸侯时执之诗殷颂云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注小球尺二寸大球长三尺与下国结定其心如旌旗之旒彼据天子与诸侯盟防故云结定其心故执镇圭不执冒也

镇圭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等谓齐也】王执镇圭长尺二寸以镇安天下盖以四镇山为瑑饰故得镇名典瑞曰王执镇圭搢大圭以朝日又曰珍圭以徴守以恤凶荒【珍音镇】镇圭以徴守者若汉时徴郡守以竹使符也诸侯亦一国之镇故以镇圭徴之凶荒则民有逺志不安其土故王使使执镇圭以往致王命以安之镇圭大小之制当与琬圭琰圭相依孔义云凡圭广三寸厚半寸剡上左右各寸半又注云尹拙议以镇圭用五采组约中央以备失坠窦仪云详周礼仪礼经疏之义自天子公侯已降及聘使所执圭璋皆有绚组约圭中央备其失坠新图圭缫叙必以合正文则余制皆显矣

大宗伯云公执桓圭注云公者二王之后及王之上公也玉人云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其信圭躬圭皆言命圭而云守之者以其朝觐执焉居则守之也后郑云双植谓之桓贾释云象宫室之有桓楹也以其宫室在上须桓楹乃安天子在上须诸侯乃安也盖亦以桓楹为瑑饰也

大宗伯云侯执信圭【信音身】注云信圭躬圭皆长七寸盖皆象以人形为瑑饰文有麤缛耳欲其慎行以保身

大宗伯云伯执躬圭七寸孔义引江南儒者解之云直者为信其文缛细曲者为躬其文麤略义或然也

大宗伯云子执谷璧五寸诸侯自相见亦执之曲礼疏云其璧则内有孔谓之好外有玉谓之肉故尔雅云肉倍好谓之璧肉好若一谓之环此五等诸侯各执圭璧朝于王及自相朝所用也又云谷所以养人盖瑑谷稼之形为饰

大宗伯云男执蒲璧五寸曲礼疏引此注云蒲为席所以安人盖瑑蒲草之形为饰

典瑞云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先郑云牙璋瑑以为牙牙齿兵象故以牙璋兵若今铜虎符兵也后郑云牙璋亦王使之瑞节兵守用兵所守也若齐人戍遂诸侯戍周之类又玉人云牙璋中璋七寸厚寸以起军旅以治兵守后郑云二璋皆有鉏牙之饰于琰侧知然者以其二璋同起军旅故也盖大军旅则用牙璋以起之小军旅则用中璋以起之也首言牙璋中璋不言牙者但牙璋文饰多故得牙名而先言之也中璋次于牙璋明亦有牙也以文饰差少故惟有中璋之名不言牙也典瑞不言中璋者以其大小等故不见也

玉人云谷圭七寸天子以聘女注云纳徴加于束帛贾释云自士已上皆用纁束帛但天子加以谷圭诸侯加大璋亦七寸典瑞云谷圭以和难以聘女后郑云谷圭亦王使之瑞节也谷善也其饰若粟文然仇雠和之者若春秋宣公及齐侯平莒及郯晋侯使瑕嘉平戎于王也其聘女则以纳徴焉

大璋七寸射四寸厚寸诸侯以聘女注云亦纳徴加于束帛也上云大璋九寸此七寸得云大璋者以天子谷圭七寸以聘女诸侯不可过于天子而用九寸也谓用大璋之文以饰之故得大璋之名又案三璋之勺注云大璋加文饰中璋杀文饰边璋半文饰则此璋虽七寸取于大璋加文饰之义谓遍于璋体瑑云气如大璋也

玉人曰驵琮五寸宗后以为权又曰驵琮七寸鼻寸有半寸天子以为权后郑读驵为组谓以组系琮因名组琮以玉饰豆即名玉豆是其类也先郑解组琮以为称锤以起量既用为权故有鼻又贾释云量自是斗斛之名此权衡而为量者对文量与权衡异散文权衡亦得量名以其量轻重故也天子组琮既有鼻明后组琮亦有鼻也

玉人云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是谓内镇宗后守之后郑云如王镇圭也射其外鉏牙贾释曰言大琮者对上驵琮五寸者为大也言十有二寸者并角径之为尺二寸也云射四寸者据角各二寸两厢并四寸内镇者对天子执镇圭为内谓若内宰对太宰内司服对司服皆为内之比也王不言外者男子阳居外是其常但妇人隂主内治故得称内也云其外鉏牙者据八角锋言之故云鉏牙也

玉人云琬圭九寸而缫以象德后郑云琬犹圆也王使之瑞节也诸侯有德王命赐之使者执琬圭以致命焉故典瑞云琬圭以治德结好治德即玉人注云诸侯有德王命赐之也结好谓诸侯使大夫来聘既而为坛防之使大夫执以命事焉大行人曰时聘以结诸侯之好缫借也先郑云琬圭无锋芒故治德以结好

玉人云琰圭九寸判规以除慝以易行贾释注云判半也凡圭琰上寸半琰圭琰半以上至首而规又半已下为瑑饰诸侯有为不义使者征之执以为瑞节也经云除慝谓诛逆恶也易行谓去烦苛也然则烦苛非恶逆之事直谓政教烦多而苛虐也是知诸侯有恶行故王使人执之以为瑞节易去之也又后郑典瑞注云除恶行亦于诸侯使大夫来頫既而使大夫执而命事于坛大行人职曰殷頫以除邦国之慝又先郑典瑞注云琰圭有锋芒伤害征伐诛讨之象故以使易恶行令为善也则以此圭责让谕告之详先郑锋芒之言有违判规之义背经取法唯得圭名

<经部,礼类,三礼总义之属,三礼图集注,卷十

<经部,礼类,三礼总义之属,三礼图集注,卷十

<经部,礼类,三礼总义之属,三礼图集注,卷十

典瑞云王搢大圭执镇圭缫借五采五就以朝日注云缫有五采文所以荐玉木为中干韦衣而画之就成也五就五帀也一帀为一就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缫皆三采三就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缫皆二采再就缫读曰藻贾释云藻水草之文故读从之言缫有五采文所以荐玉木为中干用韦衣而画之就成也者镇圭尺二寸广三寸即此木板亦长尺二寸广三寸与玉同然后用韦衣之乃于韦上画之一采为一帀五采则五帀一帀为一就就成也是采一色者也又案聘礼记云绚组尺注云五采成文曰绚彼不问尊卑皆用五采组长尺为之系所以束玉使不坠落因以为饰然绚组系亦名缫借者则曲礼云其有借者则裼聘礼曰上介屈缫以授賔是亦名组系为缫借者也又曲礼疏引郑注觐礼云缫借以韦衣木广袤各如其玉之大小既然则谷璧蒲璧其缫借之形亦如之天子则以五采画之公侯以三采子男则以二采其卿大夫亦二采故典瑞云玉缫借五采五就公侯伯皆三采三就子男缫皆二采再就又云瑑圭璋璧琮二采一就是也熊氏云五采五就者采别二行为就也三采三就者亦采别二行为一就故三就也又下云二采一就者以臣下行聘不得与君同是以二采采别一行共为一就凡言就者或两行名为一就即此上下文是也或一帀二行为二就就即等也知者聘礼记云所以朝天子圭与缫皆九寸又云缫三采六等朱白苍注云以三色为再就谓三色色为再就就亦等也三色即六等杂记亦云三采六等注云三采六等以朱白苍画为再行行为一等是一等为一行行亦就也据单行言之也各有所据故其文有异既三采为六等则知天子五采已下采别为二等也此是周法其殷已上则各用所尚色之帛故郑注虞书三帛高阳氏之后用赤缯高辛氏之后用黒缯其余诸侯用白缯其余谓尧之诸侯也既以采色画韦衣于板上前后垂之又有五采组绳以为系其组上以为天下以绛为地则系玉有事则垂为饰故聘礼记云纁系长尺绚组注云系无事则以系玉因为饰用五采组上以为天下以绛为地是也

三礼图集注卷十

猜你喜欢
  卷七(桓七年,尽十八年)·孔颖达
  门人陆澄录·王守仁
  第一编 上古哲学史·钟泰
  卷十六·余萧客
  第十三章 28·辜鸿铭
  第六章 2·辜鸿铭
  卷三·傅逊
  卷十七·刘瑾
  卷十二下·王天与
  礼记要义卷第三十二·魏了翁
  谈乐天知命·梁漱溟
  无量如品第七·佚名
  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梁启超
  卷第七十一·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四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六十·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六十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三十七 杨时 送富朝奉还阙 君不见庆历承平道如砥驰车八荒同一轨敌人?张怒螳臂百万云屯若封豕又不见朔方横流涨天起腐麦蛾飞木生耳扶携道路杂老幼操瓢沟中半

  • 卷一百四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四十七武备杂类五言古咏鞞应诏        【梁】萧 琛抑扬应雅舞击节逗和音却马既云在将帅止思心七言古文皇御枪歌       【明】王世贞天欲大统归文皇健儿挿羽起翼

  • 志第二十一 地理四·刘昫

    ○剑南道东西道九 岭南道五管十 △剑南道 成都府 隋蜀郡。武德四年,改为益州,置总管府,管益、绵、陵、遂、资、雅、嘉、沪、戎、会、松、翼、巂、南宁、昆、恭十七州。益州领成都、雒、九陇、郫、双流、新津、晋原、

  • 卷之一千二百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三·王锜

    ○刘文恭能忍姻家刘公宗器,遇事能忍。为侍讲时,尝娶继室白氏,秽被其家,蚕食其兄弟,又多不逊。编修赖世隆辈皆劝黜之。宗器念其无归,因托疾挟以归吴,不久白死。宗器复起为学士、祭酒、詹事以卒,谥曰文恭。子孙继登显仕,岂无自云

  • 第六节运送·佚名

    第一配单兹付戆舵竹筏运去福员肉壹百担,每篓五十斤,至船收下,回示来知,此奉。金捷发宝船出海印顺舵照丙午十一月二十八日单顺成第二配单第三收货单刻收付戆舵竹筏运来福元肉壹百担,每五十斤到船,经已如示覆收下,此复。上顺成

  • 顺帝本纪·沈约

    顺帝号准,字仲谋,小字智观,明帝的第三个儿子。泰始五年(469)七月三日出生。七年(471),封为安成王,食邑三千户。又拜为抚军将军,配给佐史。废帝即位后,任扬州刺史。元徽二年(474),晋升为车骑将军、都督扬南豫二州军事,赐给乐队

  • 齐人有冯谖·佚名

    【提要】 冯谖和孟尝君之间的故事是千古流传的美谈,是古往今来有识之士人人皆知的名篇。二人之间的故事显示了孟尝君睿智大度、善御人才的领袖风度,更显示了冯谖高瞻远瞩、谋略深远的战略家的魅力。 【原文】 齐人有冯

  • 卷九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九十六郊社考【六】雩【祷水旱附】【臣】等谨按古者龙见而雩遇旱而祷以为百谷祈膏雨以为民请命皆王者敬天勤民之心也我朝凡遇水旱或亲诣祈祷或遣

  • ●天台治略卷之十·戴兆佳

    呈批 ◆呈批 一件叩鸣杜累事 一件祀税认浇祀产应轮恳恩批照事 一件华顶山面壁居僧曼云因僧自明放火干连具禀求豁事 一件盗砍殴命事 一件逆禁造谤事 一件婪穴谋占事 一件瞷危昧死事 一件叩天电情事 一件叩质明业等事

  • 制分第五十五·韩非

    夫凡国博君尊者,未尝非法重而可以至乎令行禁止于天下者也。是以君人者分爵制禄,则法必严以重之。夫国治则民安,事乱则邦危不出其死力以致其所欲。而好恶者,上之所制也,民者好利禄而恶刑罚。上掌好恶以御民力,事实不宜失矣,然

  • 非命上第三十五·墨子

    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执有命者以杂于民间者众。执有命者之言曰:“命富则富,命贫则贫,命

  • 卷四·陆粲

    <经部,春秋类,左传附注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附注卷四      明 陆粲 撰孔氏正义【凡不与杜注相附而自为説者具此】春秋序和帝元兴十一年郑兴父子及歆创通大义奏上左氏始得立学遂行于世至章帝时贾逵上春秋大义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卷犹明奢摩他毗婆舍那 辨断烦恼义显二种灭谓性灭毕竟灭 以三空三昧配定慧舍相 明成就十法见无相涅槃 辨施畜生得百倍报及施阐提千倍报 广辨轻重业定不定业及报定时不定等 广辨菩萨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八·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金刚事业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四  尔时具德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复入一切如来无上供养广大仪轨舒遍羯磨三昧金刚加持三摩地。说此最上自心明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七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七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揵度爱敬品中◎云何数灭。云何非数灭。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为止并义者意。如譬喻者说。三种灭无体。为止如是说

  •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经·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经》,「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东晋末南朝初,陆修静《灵宝经目》已着录。原书一卷,有敦煌唐写本五件(详见大渊忍尔《敦煌道经目录编》)。另有《正统道藏》本,误题《太上洞真智慧上品大诫》,收入

  • 受菩提心戒仪·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先归命,次供养,次忏悔,次三归,次受菩提心戒,共五法,有偈颂,长行,两番明之,偈颂中,五法各有咒,长行后列五佛名。此以大菩提心,受普贤金刚职,为一切秉密教者受持之本,学者皆应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