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平闽纪后叙

昭武将军奉调征闽,不三年而扫平逆寇。行间风雨违和,皇上轸念劳臣,闽土与病体殊宜,俾旋旧履调治,甚异数也!珍摄之余,因裒集师中章奏咨移檄示凡十三卷付梓。瑄受而读之,不禁有感于圣主任人与英主异,纯臣报称与才臣异。其间时势难易,经营劳逸,遂什佰焉,而莫可计数。何言之?我家两将军先后远功闽域,昔有楼船,今有昭武。楼船初以讨南越功,陷寻陿,破石门,力攻烧敌,擒德与嘉,厥勋懋矣!然较之昭武下云中,克豫章,征粤峤,定漳浦,齐鲁江淮间无不蒙其安攘,三十年来声施赫奕,名勒鼎钟者,尤有间。观汉武玺书数楼船五过,至称其捕降为俘,椎埋为获,不念士卒暴露勤劳,而乘传怀黄垂组,以夸耀乡里;是楼船才而未纯志也。汉武责以击闽掩过,遂惶恐受命,从武林深入,辕终古斩其徇北将军,而吴阳反攻东越军,敖与居股杀余善以降而闽平。夫责以五过,而楼船谢罪效死,师行立克,可见英主驾驭才臣,折其心而后竟其用心有如是。今读兹纪所载逆孽鸱张,边陲骚动,长子失律舆尸,制抚失机被谴,上知昭武劳绩茂着,可属大事,晋秩贰等,使将兵往救。始以齿高不敢轻任,继念知闽情形无逾老臣,不敢固辞,是纯臣不避艰险之心也。六月兴师,由武林逾僊霞抵闽,用奇用正,用急用缓,以蹙贼于漳水圭邑间,伺瑕攻隙,坚壁清野,如金城方略然,一举以乘其敝而闽平。夫任之不疑,卒能不负所任,以收成功,可见圣主诚信纯臣,睹其始而早知其终也有如是。余善杀郢自立,国民虽属而繇君丑并处,有不相能之势,即其发兵反汉,所号为吞汉将军如骝力者,入白沙、武林、梅岭间不过数辈,一败即溃,决不自振,变从中起,师乘麋碎。郑经雄踞厦门,其刘国轩、何淑辈号为知兵,又令王一鹏、纪朝佐诸逆游■〈舟宗〉窥伺漳泉间,上游山险则江机、郑一豹为之声援,彼剿此遁,山入水出。而我舟师未能即集,夹剿无期,赊死者凭险思逞,谁肯诛余善自效耶?此时势难于楼船者一。楼船所共事者横海将军韩说、中尉王温舒与越侯、戈船、下濑耳。或出句章,或出梅岭,或出白沙、若耶,与楼船不同道,进退可以自由,无牵制掣肘之患。昭武所共事者,上禀谟谋于奉命大将军外,而满之将军、都统,汉之制抚、提镇,论议难一,趋向莫同,维折衷淆乱之中,既操胜算,无误事机,而向之参差异议者,皆倾心输服无他辞。此时势难于楼船者二。闽当汉世,非有城郭邑里也,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得其地不可郡县也,贰而讨之,服而舍之;故楼船既平之后,无所谓经营图度以告成者。今隶诸职方矣,井疆雉堞,吴越同风。使得其地而无城,与下其城而无民,何所贵于有闽?凡高城浚隍,设险守国,而哀鸣之羽有恃无恐,则昭武之经营劳于楼船者一。楼船平闽以还,汉武以其地险阻数反复,终为后世患,乃令诸将悉徙其民于江淮间,遂虚其地;是因其民之好动思乱而言也。今则卢循道覆陷名城,杀将吏以劫掠我子弟,即前此边界迁弃犹有不忍,岂荡平而后反忍徙输将力穑之赤子耶;是保厘赈饥,销锋制堠,而怀德畏威,无敢有摇荡我疆圉,再烦天讨,则昭武之经营劳于楼船者二。我家两将军先后建功于闽域,考汉史而读此纪,其难易劳逸不同概如此哉!

昭武征闽之年,适瑄读书中秘。凡报胜请事诸章奏、陈之密勿、宣之史馆者,一读而叹其军机晓畅、智深勇沉,又能和衷共济,谦退不伐,以勷朝廷之武功。迨昭武凯旋之日适瑄读礼庐间,既而痾奇请假,因得竟读诸咨移檄示。一何军务民情,洞彻察着,纪律严明,赏罚信必若是也!维古名将,何以加焉!瑄也章句小儒,幸托宗盟之末,不辞固陋书纪后,亦欲扬盛事于不朽云尔!

康熙二十三年岁次甲子秋仲,治下翰林院编修侄瑄顿首载拜谨跋。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九 谢尚 谢安(子琰 琰子混 安兄奕 奕子玄 安弟万 万弟石 石兄子朗朗弟子邈·房玄龄
  卷十七·黄以周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十·佚名
  卷之四十五·佚名
  第四篇 乾隆朝·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十八·佚名
  尚史卷七十三·李锴
  一一三二 掌浙江道监察御史左周奏请清查全书缮字总数并采进书籍折·佚名
  桑哥传·宋濂
  铁木儿塔识传·宋濂
  罗·张廷玉
  卷一百三十二下·雍正
  卷之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康进之·隋树森

    套数 【双调】新水令 武陵春 当年曾避虎狼秦,是仙家幻来风韵。景因人得誉,人为景摹真。佳趣平分,人景共评论。 【驻马听】花片纷纷,过雨犹如弹泪粉。溪流滚滚,迎风还似皱湘裙。桃源路近与楚台邻,丽春园

  • 宛丘诗钞·吴之振

    张耒休日同宋遐叔诣法云遇李公择黄鲁直公择烹赐茗出高丽盘龙墨鲁直出近作数诗皆奇绝坐中怀无咎有作呈鲁直遐叔休日不造请,出游贤友同。城南上人者,宴坐花雨中。金猊散香雾,宝铎韵天风。鸟语演实相,饭香悟真空。尚书二三客

  • 续词余蕞话卷三·杨恩寿

    原事搪同邑黄幼吾选拔其恕负隽才,酷嗜诗词。尝从事倚声,颇受绮语之累。谱坤灵扇传奇:晋陵周生,读书慧莲尼庵,苦慕韵香女冠才色,不得通缱绻。月老降神,授以坤灵扇。障面而往,人不之见,遂与韵尼成伉俪。词笔虽不脱西厢窠臼,然

  • 卷八·贾谊

    官人(连语)王者官人有六等:一曰师,二曰友,三曰大臣,四曰左右,五曰侍御,六曰厮役。知足以为源泉,行足以为表仪;问焉则应,求焉则得;入人之家足以重人之家,入人之国足以重人之国者,谓之师。知足以为礲砺,行足以为辅助,仁足以访议;明于进

  • 卷二十七·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二十七 【起丙午宋明帝泰始二年魏献文帝天安元年尽癸亥齐武帝永明元年魏孝文帝泰和七年】凡十八年 【丙宋泰始二年魏显祖

  • 卷第十九·徐鼒

    丁酉、我大清顺治十四年(一六五七)春正月(明永历十一年)甲辰朔,明桂王在滇都。明朱成功攻温州。二月甲申(十一日),明王子出阁讲学。三月,明定国公郑鸿逵卒于金门。鸿逵中崇祯庚午(一六三○)武举人,为天津巡抚郑宗周部将;以芝龙平红

  • 自序·彭遵泗

    史氏丹溪生憶甲申遺事而歎曰:嗟乎!自古殘忍之賊,亡甚獻忠;遭禍之烈,亦未如明季之蜀者也。蜀自獻藩啟封,世有令嗣,休養生息幾三百年;士民之庶、物力之饒,甲乎天下。其間雖經鄢藍播藺之亂,元氣猶存。故張逆一入,旋即敗歸,未大創也。

  • 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七百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纪昀

    列传宋 【五十九】○宋五十九苏轼【过】苏辙【元老】苏轼苏辙△苏轼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 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

  • 一○○○ 谕内阁所有现办满汉臣工表传等着总裁等董饬纂办·佚名

    一○○○ 谕内阁所有现办满汉臣工表传等着总裁等董饬纂办乾隆四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乾隆四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内阁奉上谕:国史之修,所以彰善瘅恶,信今传后。我国家凝承景贶,垂裕万年,前曾降旨将开国以来王公大臣及在朝满汉

  • 三四一 江西巡抚海成奏进呈续获应选应毁书籍折·佚名

    三四一 江西巡抚海成奏进呈续获应选应毁书籍折乾隆四十一年九月二十二日江西巡抚臣海成谨奏,为恭进续得应选及新获应毁书籍,仰祈睿鉴事。窃臣钦遵谕旨,饬属购获遗书,分别应毁应选,节次进呈在案。兹据各属购获遗书,陆续呈缴

  • 李邦华传·张廷玉

    李邦华,字孟..,吉水人。早年跟同乡邹元标接受教育,跟自己的父亲李廷谏一同考中万历三十一年(1603)乡试举人。他们父子两个互相激励,身穿布衣,徒步到京师参加会试。第二年,邦华考中了进士。他初任泾县知县,政绩优异,受到吏部的

  • 选举三·徐松

    贡举杂录太祖建隆三年九月一日,诏曰:「国家悬科 取士,为官择人,既擢第于公朝,宁谢恩于私室。将惩薄俗,宜举明文。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举官子孙弟侄,如违,御史台弹奏。应名姓次第发榜时,并须据才艺高低,从上安排,不得以只科为

  • 大学·姚际恒

    前一篇全后世禅学,其用字义,更有牵强失理处及鹘突处,后儒篇分界限,亦多不楚,然犹少疵,学者分别观之,或曰:后汉佛教始入中国,大学、中庸,非后汉书也,何以谓其入禅学乎?曰:予谓其与佛理同,不必佛入中国也。予庸言录曰:「东土有预见

  • 金刚般若论会释卷下·窥基

    自下解证道住处。谓前修习加行位满即入初地。得无漏智体会真如。故名证道。八住处中名净心住处。三地之中名净心地。得无漏故。名曰等心。四证净故名净心也。于见道前。在加行位。虽观空有。犹带彼相。故于三性未真证

  • 情变·吴趼人

    写情小说,八回,未完。吴趼人著。清宣统二年(1910)五月连载于上海《舆论时事报》。标“奇情小说”。书至八回,作者不幸病逝,因此堪称绝笔。《情变》叙述的是一对乡村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悲剧。女主角寇阿男生于扬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