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疑问卷六      元 朱倬 撰

鲁颂

鲁侯爵也閟宫诗言乃命鲁公俾侯于东诗中言公者不一而足周礼诸公方五百里诸侯方四百里则爵土不同也今公侯并称岂二等之爵可通称欤诗言公车千乘集传谓大国之赋适满千乘而其地则三百一十六里有奇也然则千乘之赋果俭於百里之鲁欤抑诸侯方四百里之鲁欤抑果曲阜地七百里之鲁欤若是者皆有司所不能无疑也幸悉言之

鲁本侯爵言公者皆称颂之辞故明言乃命鲁公俾侯于东可见矣公侯二等之爵如周礼之说则不同孟子则言公侯皆方百里也 百里千乘若以孟子万取千千取百集注之说推之则包氏百里千乘之说不为无据朱子亦尝疑孟子言周公封鲁俭於百里则无缘有千乘车明堂位言以曲阜地七百里封周公於鲁则又不啻千乘此极难解析然集传据司马法明言千乘之地方三百一十六里有奇又言大国之赋适满千乘不容举国尽行故大国止用三军然则鲁之封域锡之山川土田附庸奄有龟蒙遂荒大东大东极东也岂俭於百里而已哉况僖公春秋之鲁也孟子时去春秋不远已明言今鲁方百里者五凡此皆着引用推而通之可也

鲁之有颂本非礼矣鲁祖周公礼之宜也今閟宫一诗上纪姜源后稷太王文武之事且以皇皇后帝皇祖后稷郊祀配天之礼堂堂言之礼欤夫子删诗而在所不去岂作春秋之意欤

诗人之论自源徂流故虽颂鲁僖而上及乎后稷太王文武周公之事明其源本之所自出也因成王赐周公以天子礼乐故遂以夏正孟春郊祀上帝而以后稷配之然非礼矣鲁人据其实而颂之夫子因其旧而存之岂非春秋据事直书而善恶自见之义欤

鲁閟宫篇曰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享以騂牺谓鲁得郊祀也传者谓命鲁公以夏正孟春郊祀上帝配以后稷牲騂牡礼郊以冬至非春秋时礼也传文以为孟春何欤

【阙】

閟宫言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是成王封伯禽于鲁明矣孟子乃言周公之封於鲁史记亦言武王封周公于曲阜然则封鲁者成王欤抑武王欤受封者周公欤抑伯禽欤閟宫言大啓尔字为周室辅锡之山川土田附庸明堂位亦曰成王封周公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是大国也周礼则曰诸侯之地方四百里孟子则曰周公封鲁俭於百里何欤

【阙】

商颂

商之高宗周之宣王皆中兴之君也商有祀高宗之乐周无祭宣王之诗何欤

诗经夫子删定有之者不容除无之者无所考

长发一诗朱子谓宜为祫祭之诗祫则合太祖而下羣庙之上皆祭也而诗中独称契相土成汤三君何欤未及於伊尹又何欤

祫虽合羣庙之主而祭之而以肈基之主与显王言之亦足矣岂能一一及之乎

犹玄鸟言契之生以及成汤閟宫言后稷太王以及文武周公也

苏氏引商书曰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是礼也岂其起於商之世欤犹周诗言文武受命而及於召公也

长发一篇朱子疑为祫祭之诗果何以知非禘祭之诗欤

禘者祭始祖所自出之帝而以始祖配之故商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此诗若以为禘祭则当但言喾与契而已今乃不及喾而始於契且及相土而至于成汤其非禘祭明矣盖祫祭者合已毁未毁之主而祭于太祖之庙也今由契而至汤凡十四君此诗乃该首尾而言之其为祫祭之诗无疑矣

稷契皆未尝有天下也而诗人於稷曰奄有下土缵禹之绪於契曰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何欤且契敷敎者也而以玄王桓拨称之又何欤

奄有下土缵禹之绪谓后稷敎民稼穑於禹平水土之後也

受小国大国谓天下无不归心於敷敎之圣人也契敷敎於百姓不亲五品不逊之时故不得不以桓武拨治之欤

不刚不柔长发所以颂汤也柔亦不茹刚亦不吐烝民所以美仲山甫也刚柔不可失於一偏尚矣而卫武公自警之辞曰无不柔嘉崧高之美申伯曰柔惠且直仲山甫之德亦以柔嘉言之又每以柔为尚何欤

文蔚问此以柔嘉维则称仲山甫崧高以柔惠且直称申伯然则入德之方其可知矣曰如此则乾卦不用得了人之资质自有柔德胜者自有刚德胜者如宋朝范文正公富郑公辈是以刚德胜范忠宣范淳夫赵清献苏子容辈是以柔德胜只是他柔却柔得好如仲山甫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却是柔袒其中自有骨子不是一向如此柔去人看文字要得言外之意若以仲山甫柔嘉维则必要为入德之方则不可人之进德须用刚健不息

契有玄王之称汤有武王之号文王又有平王之称何名号之不一而皆不见於他经欤

【阙】

商周之先稷契同居有虞之世何以自契至汤十有四世自稷至王季以十四世耶

【阙】

殷武之诗曰奋伐荆楚又曰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按周成王时始封熊绎於荆周惠王时为鲁僖公元年始冇楚号商之高宗乃伐荆楚何耶

【阙】

诗经疑问卷六

 

猜你喜欢
  卷六十六 易二·黎靖德
  卷十三【起僖公十五年尽二十一年】·杜预
  七 儒教、佛教写道教·林语堂
  卷五·袁燮
  卷二十八·孔颖达
  卷十四·乾隆
  提要·沈彤
  提要·杨名时
  成公·成公九年·左丘明
  僖公·僖公十七年·左丘明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上·佚名
  佛说决定义经·佚名
  坐禅三昧经卷上·佚名
  勖居尘学道·印光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论曲源第一·王骥德

      曲,乐之支也。自《康衢》、《击壤》、《黄泽》、《白云》以降,于是《越人》、《易水》、《大风》、《瓠子》之歌继作,声渐靡矣。“乐府”之名,昉于西汉,其属有“鼓吹”、“横吹”、“相和”、“清商”、“杂调”诸曲。

  • 第八出 和鹞·李渔

    〖青哥儿〗(副净上)清明近,游人闹,好风光,大家欢笑。风筝糊不到春郊,高高放去,又有一场脾燥。我戚友先,到郊外游春,教家人拿风筝去画,此时还不见来。你看放风筝的好不多!万一来迟,天上放满了,挨挤不上,却怎么处?(末持风筝上)催急既愁尊

  • 卷一百八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八十三笺类五言古为傅建康咏红笺     【梁】江 洪杂彩何足奇唯红偏作可灼烁类蕖开轻明似霞破缕质卷芳脂裁花承百和且传别离心复是相思裹不值情牵人岂识风流座七言律酬崔驸

  • 卷五·庞元英

    钦定四库全书文昌杂録卷五宋 龎元英 撰元丰甲子正月五日宴北辽国信使於紫宸殿酒七行不作乐以鲁国大长公主在殡故也是时上元节有司已设山楼诏撤之罢御端闱鲁国仁皇帝之女恩礼加隆焉熙宁二年朝廷始命两浙福建等路转

  •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史记集解卷二十五·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二十五律书第三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其于兵械尤所重故云望敌知吉凶闻声效胜负百王不易之道也武王伐纣吹律听声推孟春以至于季冬杀气相并而音尙宫同声相从物之自然何足怪哉

  • 苏湛传·魏收

    武功人苏湛,字景俊,是曹魏侍中苏则的后代。晋末大乱,苏氏家族避居黄河以西。世祖平定凉州之后,苏则回到乡里。苏湛的父亲苏拥,字天..,任秦州抚军府司马。苏湛年轻时颇有才器,涉猎群书。二十余岁时,举秀才。后任奉朝请,领侍御史

  • 卷二百三十一·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三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征伐宋神宗元丰四年判河南府太尉文彦博论西事奏曰近闻西师已还中外但知时暂歇泊而未有分屯解甲之旨人情忧疑皆虑王师必有再举之计老臣受国恩深义同休戚齿髪如此

  • 卷八十五·宋敏求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唐大诏令集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八十五宋 宋敏求 编政事恩宥三大历七年大赦大历八年大赦大历九年大赦宥京城禁囚勅赦京城囚徒制元和十三年大赦长庆四年正月一日德音恩宥三大历七年大

  • 卷一百三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三十一人物志十一宗室王公传九【原封和硕英亲王阿济格】原封和硕英亲王阿济格阿济格太祖高皇帝第十二子母曰大福金乌喇纳兰氏生子三长即阿济格次睿王多尔衮次豫通亲王多铎并着勲烈有大

  • 卷八·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续卷八宋 黄干 撰?服八 防礼六?【?服有五有见本经传记者如父卒为祖后者服斩之类是也有见它记者如祖父卒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是也有见注疏者如天子诸侯父在为祖斩衰无期是也又有心防有吊服

  • 学蔀通辨卷之八·陈建

    续编中此卷所载着汉唐宋以来学者多淫于老佛近世陷溺推援之弊其所从来远矣朱子曰扬雄太玄曰潜心于渊美厥灵根测曰潜心于渊神不昧也乃老氏说话又曰扬子说到深处止是走入老庄窠窟里去如清静寂寞之说是也至如玄中所说灵根

  • 佛乘宗要论·太虚

    绪 论 第一章 佛法的系统观 第一节 厌离世间的 超出世间的 一 世间之名义

  •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五·行秀

    侍者离知录后学性一校生生道人梓第六十七则严经智慧示众云。一尘含万象。一念具三千。何况顶天立地丈夫儿。道头知尾。灵利汉。莫自辜负已灵埋没家宝么。举。华严经云。我今普见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熊翻斤斗

  • 居士分灯录叙·朱时恩

    真如常寂而亦常照。般若无分而无不分。当其分。有合之体。万灯原聚一灯。当其合。有分之用。一灯倐散万灯。固非形相所可拘。亦岂识情之能测。我友心空。从性体中树光明幢。於正法内燃无尽灯。慨久远之无征。谓传述之

  • 夹漈遗稿·郑樵

    宋代诗文别集。3卷。郑樵著。作者曾居夹漈山中,故以名书。此书前后无序跋,不知何时何人所编。上卷辑入古近体诗56首,中卷有记1篇、论1篇、书2篇,下卷收入书3篇。作者一生除有《通志》著称于世,据其《献皇帝书》称,尚

  • 二荷花史·佚名

    清木鱼歌作品。有清光绪年间丹桂堂刊本,全名《新刻评点第九才子二荷花史》,四卷六十七则,爱莲主人评点。评点本眉批有“作者是麦先生”,“闻作者十二三岁时作此祭文”(指作品中的《祭小青文》),“千古不得志才子”等

  • 大乘起信论别记·法藏

    全一卷。唐代法藏撰。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系就真谛所译之大乘起信论中选择要目解释而成。计分三十五章。另据湛睿之起信论义记教理抄卷十五、顺高之听集记卷十三本、凤潭之起信论幻虎录卷四等所载,本书并非法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