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序

取大士大力文止与予四人先后制举之文录其合于法与道者而又摘其谬者然后四家之功罪明四家之罪明而后四家之功益者于天下呜呼立言之道可不慎欤原其初莫不曰吾以为功于天下也盖道之不明久矣自春秋之后圣人之道师传中绝汉唐诸儒仅以章句训诂笺解疏说以为足以发明圣人之意其说已浅矣宋程朱两夫子出而后圣人之道全然圣道如天司天者星官台史按法而测之有时而舛以天之不可尽也考其当时如程门之吕谢于圣人之书皆有发明而或离或合新安之集具在往复辩难一章之旨三致意焉所尤可怪者春秋内传檀弓戴记家语皆七十子之门人转相注受而防风萍实商羊肃慎所以侈大圣人者不过如张华管辂而止负杖早作两楹之梦则又等于释氏去来之说甚则犹龙一叹庄生之寓言假圣人以褒崇其师而儒者乃更以为孔老同时好学问礼之证然则士不幸而不亲见圣人又不幸而不亲见七十子之徒又不幸而不亲见程朱两夫子即亲见之如吕如谢如游杨犹有讥焉而欲使制举之文尽足以代圣贤之旨求其纯而无驳固已难矣而又以制举业者文章之属也非独兼夫道与法而己又将兼有其辞焉辞之著者自周衰以接战国老庄荀列管商之书虽前代皆存而不废而怪奇伟丽之文常使爱博者浸淫出入而不自知然以其不合于圣人则因其辞以累夫法与道者亦时有之而自西汉至于韩欧词章之道又复中绝于是东汉六朝软靡柔媚之习盛行于世而四家之中亦有乐其纤诡灵俊偶一为之者则于所谓辞又有不尽纯焉虽力追古文者时时非之然自前世文人未尝尽废其籍也然则四家之罪其困可湥罪欤夫读孔孟之书而持论不尽于正既离其法与道而气格词章又不尽出于先秦西汉而降为六朝之卑谓之无罪焉不可也然而有可原者老于场屋始师秦汉以为坚古中变其志转而为纤俊点窜晋魏穷极幽渺且示吾才之无所不可生徒满座作为文章因人造就使之服习弟子学一先生之言过而存之于是大士大力之功不胜其罪至于坊贾梓人选手庞杂不能定是非之衡过存其少作则予与文止皆不能免如是则略其全而追论其一节果可谓之罪欤嗟夫举业至万历之季卑陋极矣自四家之文出而天下知以通经学古为高原其意以为圣贤之理推而上之至于精微广大而要当使之见于形名度数礼乐刑政以为先王治天下之大经大法存焉而于圣贤所以修已待人处事应变必言其确然者为可见可行之理及其放而之于文辞则又欲于八股中抑扬其局错综其句出入于周秦西京韩欧苏曾之间以为不如是则制举一道不能见载籍之全而不如是恐于立言之意终有所未备则势不得不搜猎经子百氏网罗迁固兼总唐宋大家而始变而及于董江都再变而入于郭象王弼好奇爱博之势相激使然无足怪者而天下亦遂骎骎向风矣然则可不谓之功欤至于效之而不得其源而掇拾饾饤浮诞成风非魑魅魍魉之谈则臭腐而不可读由是观之立言之道果不可不慎也夫制举之业数变而愈工昔之传者无几然亦巍然存矣昔人非尽胜今人也当其时非不充栋盈箧既而雕零磨灭不可胜纪而后其存者卓然于后世故取四家之文删其支辞存其正论上本孔孟中法程朱而一禀于帝制然后四家之功着于天下既使承学治古文者有所折衷而又以哀痛恻怛之意与天下共见之使之好学而湥思也得文共八百篇批驳数万言学者由吾言四家之功而得圣人之道者什五由吾言四家之罪而思之其不合于圣人之道者鲜矣庚午夏月古临艾南英书

猜你喜欢
  广服·孔鲋
  启寤第七·桓谭
  泾野子内篇卷五·吕柟
  卷一百七·陈祥道
  提要·毛奇龄
  提要·许谦
  卷五·程川
  卷二百五十·秦蕙田
  第8章 公冶长篇第五(1)·孔子
  商书·汤誓·佚名
  难三·韩非
  居士学佛之程序·太虚
  杂阿含经卷第十一·佚名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第二·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言巻二十·洪迈

      五言  端午侍宴        张说  甘露垂天酒芝盘捧御书含丹希蝘蜓灰骨慕蟾蜍  阳春曲  芣苡生前径含桃落小园春心自揺荡百舌更多言  估客乐  海客乘天风将船逺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舍利

  • 卷三百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十五朱放朱放字长通襄州人隐於越之剡溪嗣曹王臯镇江西辟节度参谋贞元初召为拾遗不就诗一卷剡溪行却寄新别者潺湲寒溪上自此成离别回首望归人移舟逢暮雪频行识草树渐老伤年髪唯有白云心为

  • 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四十四·赵尔巽

      赵国祚 许贞周球 徐治都胡世英 唐希顺李麟 赵应奎赵赖 李芳述 陈世凯 许占魁   赵国祚,汉军镶红旗人。父一鹤,太祖时来归。天聪间,授三等甲喇章京。国祚其次子也。初授牛录额真,屯田义州。从征黑龙江。取前屯卫、中

  • 卷十九·谷应泰

      ○开设贵州太祖洪武十五年春正月,置贵州都指挥使司,命平凉侯费聚、汝南侯梅思祖署司事。贵州古罗施鬼国,自蜀汉彝有火济者,从诸葛亮南征孟获有功,封罗甸国王,历唐、宋皆以归顺,不失爵土。   至是,遣傅友德等平云南,上遣

  • 名山藏卷之七十四·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记(嘉靖臣三)◆臣林记(嘉靖臣三)林俊孙交彭泽乔宇席书胡世宁李承勋吴廷举何孟春林俊孙交彭泽乔宇○林俊林俊字待用莆田人唐林蕴之后岳正为太守俊成童见知成化十四年举进士授刑部主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二百六十九·佚名

    成化二十一年八月己卯朔日食○庚辰参赞机务南京兵部尚书王恕以年七十陈乞休致事下吏部看详言恕精力尚徤练达有为宜勿听其请诏如吏部议○命镇守湖广都督同知王信充总兵官提督漕运仍镇守淮阳地方升巡抚辽东左副都御史马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弘治十四年正月庚戌朔正旦节遣驸马都尉蔡震林岳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周钺祭 景皇帝陵寝○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

  • 卷之三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襄阳守城录·赵万年

    (宋)赵万年 撰 开禧二年四月,荆鄂都统赵公淳被命提兵守襄阳。 五日,除京西北路招抚使。时皇甫副使斌已出师攻唐邓失利,公方收集溃卒,申饬边备,以严守御。 十一月三日,除公兼知襄阳府。先是,报虏骑逼境,众号五十万,分三路而来。是

  • 序·钱穆

    严格言之,可谓中国自古无宗教。佛教传入,其事在后。故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教育所占之地位及其责任,乃特别重大。任何一国家一民族,必有其自己一套教育,乃能使其民众忠于邦国,而亦能乐群相处,不相离散。中国民族绵延五千载,日以扩

  • 附录二·史洁珵

    立命说明.袁黄(了凡)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儒而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修髯伟貌,飘飘若仙。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矣,何不读书?」予告以故。曰:「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

  • 神足行章第六·佚名

    慧清入心如水。破恶从树离种花。度世乐功德聚。凉风可乐无有过自归一心何在在不中止观意如称摄钩牵闻经中止观世间明。叉手持头面从三界皆作礼彼。或时行者居前止便得观。或时行者当得止观居前得止。若行者止意已得应

  • 雕胜鬘宝窟叙·吉藏

    原夫。所谓一乘之大车者。则是法王之宝辂也。是以万德珍琛。以校严其高广。四辩铃铎。以县列其旁边。栏楯总持。幰盖悲舍。禅綩以蓐。寂枕以休。华缨亸垂。四来举足归仰之喜。宝绳绞络。群黎宁有爱见之愆。傧则骈田奉

  • 佛说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世尊。在净光天清净大楼阁之中。于彼楼阁以金刚柱及最上珍宝种种装严。如是严饰供养悉是如来神通变化。尔时会中有如是阿閦宝生无量寿不空成就等如来。尔时大

  • 祠部集·强至

    诗文别集。北宋强至(1023—1076)撰。三十五卷。至,字几圣,余杭(今浙江杭州)人。庆历进士,历官三司户部判官、尚书,祠部员外郎中。原有集四十卷,久佚,清乾隆间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抄诗文,析分三十五卷。诗十二卷,古诗五言

  • 听月楼·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人情小说,属才子佳人小说之后期作品。不分卷二十回。未署作者姓名别号。有无名氏序,语气为自序,作于嘉庆十七年(1812),作品当完成于此时,今存忠恕堂及积秀堂初刊本均梓于嘉庆二十年,此外尚有文奎堂、同文

  • 破邪论·法琳

    凡二卷。唐代法琳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书中评破道教之邪说。唐武德四年(621),太史令傅奕上书高祖,以为寺塔、僧尼多于国有害,列述十一条,极力排佛,主张废除佛教、沙门还俗。时法琳等奉敕辨破之,更著书反驳傅奕之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