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经部,诗类,诗说解颐

钦定四库全书

诗説觧頥字义卷一    明 季本 撰

字义

诗以温柔敦厚为教所重在于兴群观怨而事父事君乃其实行之大者也理性情者于此尽之于文义若在外而无所待焉然而鸟兽草木之名圣人欲人多识岂为闘靡哉盖鸟兽草木各有自然之情因其名而求其情则万物之所以同体者可以得之于我而有感即通亦性情之助也故名物者通乎万物之情者也通则心体无碍文义岂真在外哉

周南

闗雎

【一章】雎鸠尔雅以为王雎毛氏传谓其挚而有别郑氏笺云王雎之鸟情意深至然后有别诸家多以挚为猛挚之挚故郭璞以鹗释之而曰雕类许慎以鷢释之而曰似鹰陆玑以鹫释之而曰如鸱欧阳氏则谓先儒辩雎鸠者甚众惟毛公得之但后妃淑善之德而以猛挚之物比之岂不戾哉是以猛挚不可言后妃矣故取其别不取其挚而于郑氏所谓情意深至者亦不以为然焉惟朱子集传则有取于郑説非苟然者考之语録有云尝见淮人説淮上有之状如鸠差小而长常是雌雄两两相随不相失然亦不曽相近立处湏隔丈来地所谓挚而有别是也则集传定为状类鳬鹥之训盖亦察之审矣此岂可以语雕鹗鷢鹫之鸷鸟哉盖抟击之义不可以兴窈窕鸟虽有别其性悍不可以为闗闗惟以为鳬鹥之类而后与经文意合也华谷严氏惑于左传雎鸠氏司马之説而谓司马为抟击之官防乎复以雎鸠为雕鹗之属也求其説而不得则有鸟之鸷者不淫之觧殊不知古之司马所主在于容民畜众息争休兵岂以抟击为能哉以抟击而名官盖末世覇功之见耳○河龙门下之大河也太姒生于洽阳正在河西临河之地故即雎鸠之在河洲者以起兴盖本其所生而言也集传乃以北方河水之通名释之必以河乃四渎之一自西河南出而东大姒宫中之化当在岐周非大河所经故泛言之以为北方之水皆入于河可以通名也而不知诗人之意盖有所指耳

【二章】荇接余也根生水底茎如钗股上青下白叶紫赤圆径寸余浮在水面可为菹○辗转反侧孔氏以辗转为卧而不周反侧为卧而不正郑氏何人斯笺反侧即辗转也其训犹未尽明集传以为辗者转之半转者辗之周反者辗之过侧者转之留则精切矣

【三章】琴七瑟二十五堂上恊歌之乐也钟大钟鼓晋鼓皆以起堂下之乐者也详见庙制考义卷二庙乐考成钟一作钟盖传冩异耳许慎以金旁从童之钟为乐噐从重之钟为酒噐则过于分别矣殊不知古字通作钟也

葛覃

【一章】施毛氏训移防谓引蔓移去其根也盖谷本水注溪之名书注云谷是两山间流水之道则根在地而蔓延于谷中言其覆芘之逺也但施之训移稍近于晦不若直作引蔓延及之义耳○中谷以谷中倒用盖古人语皆然诗中如此者亦多如中逵中林中阿中沚中陵中原中田之类皆倒语也○黄鸟一名黄鹂一名黄鸎一名仓庚一名抟黍当葚熟时来在桑间

【三章】言本言语之言诗人多用之助语如言采言念薄言驾言之类亦以其见为实事而可言也毛郑以言训我尔雅亦然则于义无所取矣○师氏即公羊传所谓傅母也孔氏昏礼防云妇人五十无子出而不复嫁能以妇道教人者为姆○汚烦撋之以去其汚犹治乱而曰乱也烦撋犹捼莏也○私衵服妇人近里衣曰衵见左传宣公九年

卷耳

【一章】卷耳尔雅以为苓耳郭璞云丛生如盘陆玑云叶青白色似胡荽白华细茎蔓生可煮为茹滑而少味四月中生子如妇人耳珰本草谓卷耳即今苍耳则可用于麯蘖而不可以茹又非蔓生其説非也○周行经有三周行皆训大道或以道德言或以道路言此章寘彼周行与鹿鸣示我周行皆言道德也大东行彼周行则道路也毛氏以周行为列位与左氏同则其説有不可通矣华谷严氏亦以周行为使臣在道路而矜其防渉之劳庶几近之但下章言崔嵬高冈之不可徃者与大路之义不相恊耳

【二章】罍酒噐尊彛之类罍则画为云雷之形而上有目其饰以金故谓之金罍与尊彛皆祭祀时用之彛则画以鸡鸟之形以盛秬鬯尊则画以牺象之形以盛五齐而罍亦与尊同用彛罍通名为尊故陈氏祥道曰尊者彛为上罍为下又曰尊亦谓之彛彛亦谓之尊以为通名则罍固可通用于上下者也【阙】  古用瓦其后贵者以金贱者以木以金者不必黄金凡五金中之可范者皆是也臧文仲谓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彛噐铭其功烈则铭功之噐必不以瓦与木也而尊罍以金亦贵者之所宜用也若民间通用则或以瓦以木耳韩诗云天子以玉饰诸侯大夫皆以黄金饰士以梓此説未为非是云饰者饰之而已非言其质而以梓则其质矣但大夫而饰以金则与诸侯无别似或末世之礼耳然则文王之金罍其即诸侯之酒噐欤其文或刻或画皆无可考恐刻则但可施于木而不可施于瓦与金也故直以为画焉其受或大或小各因所宜先儒谓罍实一石尊实五斗彛实三斗亦偏辞也金罍之外宜尚有大噐如今醸酒之缶也或曰缶容二石云酌金罍者自大噐而酌于金罍也酌兕觥者自金罍而酌于兕觥也行苇之四章曰酌以大斗孔氏曰勺五升径六寸长三尺所谓大斗也此盖从大噐中挹之于尊用此勺耳其在尊中不当用如此之长匀也则酌于大噐者用大勺酌于金罍者用小勺亦各有攸宜焉

【三章】兕野牛一角重千斤觥爵属以兕角为觥也韩诗説云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然宗庙之祭尊者献以爵卑者献以散尊者举觯卑者举角则爵贵而其余为贱自觚以下其字从角古者必皆以角为之而或以玉或以碧或以象或以木则渐因时而异制焉凡以角为之者皆以兕角谓之兕觥其受则觚以二升觯以三升角以四升散以五升各有差焉而皆谓之兕觥故兕觥不列于觚觯角散之中先儒论觥之所受或以为七升或以为五升则觚觯角散之外复设一觥将何为者邪今考古之为升者以十合合者前汉志所谓合龠为合也龠起于黄钟之管中容千二百黍则合龠当容二千四百黍也战国以后以千勺为合则加五倍非古法也古之升当今二合每爵受酒二合人亦能胜若至二升则四合矣五升四升五升虽善饮者莫能当之况七升乎窃意韩诗之説未可据以为定论也或又以为兕二角善触故先王制罚爵以兕角而谓周礼有罚觥之事及觥不敬者谓其皆取诸此则亦凿矣故以觥罚之犹言取觯立饮也岂必专以兕觥为罸爵哉且文王之酌兕觥非为罚也觥之用兕为其性之刚也与童羖相反焉

芣苢

【一章】芣苢本草云令人有子盖车前强隂益精故也陆玑以为其子治产难则王雪山谓妇人服之下血非可治产难者盖辩陆説之为非矣若本草之説则必当时已騐之方耳

汉广

【一章】汉水源出陜西汉中府县西嶓冡山陇西之地也始出曰漾水南合水东流为汉入湖广郧阳府界流经襄阳府东至汉阳府大别山入于江江水源出四川成都府茂州岷山又谓之汶山西南流经灌县又东北流经重庆夔州府界入湖广荆州府归州出峡东流过常德府又北至武昌府合汉水于汉阳府之太别山东北至扬州入海武昌在江之东汉阳在江之西而汉水在汉阳之北江汉合流盖在武昌汉阳之间武昌自汉唐以来为都防之地意江汉诗所谓江汉之浒四月诗所谓南国之纪者其治所或当在此欤

【三章】驹以之子于归而欲秣之则亦可乗矣如株林所谓乗我乗驹不必拘于二嵗也故集传曰驹马之小者二嵗曰驹之説盖本周礼庾人郑氏注而毛氏传此诗乃谓六尺以上曰马五尺以上曰驹则以大小为差耳考之庾人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龙騋非民间所能有则以六尺者为马不为无据但以五尺者为驹近乎臆説既以大小论则不得不为之别也

汝坟

【一章】汝水源出南阳府汝州天息山东流迳汝寜府义鳯阳府颖州入淮汝在豫州之域其下流入淮则南为扬州北为徐州之域文主时汝坟盖指豫州之域者欤

召南

鹊巢

【一章】鸠拙鸠也小序误以为鸤鸠而毛传因之谓为秸鞠即尔雅之鴶鵴也而诸家或以为布谷或以为戴胜皆鸤鸠之别名也欧阳氏则谓今之布谷戴胜与鸠絶异今人直谓之鸠其辩之审矣故鸠之拙者别一鸠耳不在左传所谓鸤鸠雎鸠祝鸠爽鸠鹘鸠五鸠之内者也

采蘩

【一章】蘩白蒿也香美可蒸祭祀则以豆荐蒿菹陆农师曰蒿青而高蘩白而繁白蒿叶麤于青蒿白于众蒿故曰皤蒿可以为菹○沼池之曲者也沚小渚也尔雅曰水中可居曰洲小洲曰渚小渚曰沚小沚曰坻

【二章】涧山夹水也

【三章】被髲髢次第髪长短为之故周礼追师谓之次即今假髪非编髪为之之假髻也夫人从祭之首饰本用副而以被言于祭者盖副必临祭时所加而在宫治葅醢以实笾豆之时则服居常见君之髲也详见君子偕老字义

草虫

【一章】草虫奇音青色好在茅草中作声或以阜螽蝗属而即螽斯非也详见七月字义草虫阜螽皆似蝗生于草间者曰草虫生于陵阜者曰阜螽草虫鸣阜螽跃而从之故阜螽谓之蠜草虫谓之负蠜形色不同种类亦异故以阜草别之欧阳氏以异种相合合所不当合而诗人引以为戒则过矣盖物类相从其性如此故集传但以为感时物之变也

采苹

【三章】宗室大宗之庙室也诸侯之庶子为别子别子为大夫则立宗此大宗之始祖也其主设于室中西南隅之奥正当南牖之下故曰牖下○齐与斋同其义为敬然亦根于齐一之齐本从覊反齐不齐而致其齐然后读齐为斋则侧皆反故齐为一而斋为敬也又有读齐为粢盛之粢如小雅甫田所谓粢明者则精咨反各随其义求之而已矣

羔羊

【一章】羔羊之皮者大夫以羔皮为裘故孔氏曰大夫之裘羔而已然毛氏谓小曰羔大曰羊并言之者分释字义耳其实羊乃小大之通名羊之小者得称羔羊也凡视朝之服用黒羔裘而以缁衣裼之上加朝服其服臣与君同但其别则君用纯色而臣则饰以豹褎君之用纯非不饰也色用纯耳如隋虞世南凖礼图裘以羔正黒者为之取同色缯以为领袖即用纯之制也既退朝则诸大夫适治事之馆释朝服而以缁衣聼政言缁衣则为羔裘矣馆乃所直之庐亦公所也及自公所而退食于家人犹见其服此羔裘以归故即所见而称之非以此为在家燕居之服也若私家燕居之服则为狐貉之厚以居如毛氏所谓大夫狐苍裘者而羔裘不宜防用矣详见唐风羔裘字义○素丝者以素丝为线而合其缝也孔氏谓织素丝为组紃以英饰裘之缝中紃亦组之类素丝非线也钱氏因之遂谓两皮之缝不易合故织白丝为紃施之连属两皮因以为饰此説似有不通盖凡为裘必合众皮其横缝不在五紽之内者尚多岂能尽饰意必有里以袷之若其外则毛深而缝不可见安得施紃邪织紃之説徒使人难晓耳○紽缝之别名也曹氏谓一裘之功必合众裘而成故其缝杀不一其言亦不分晓盖裘虽合众皮而成其缩缝则惟有五故以五为数不论皮之多寡也

摽有梅

【一章】摽本蔈落之义梅蔈落然后见其失时也华谷严氏训与邶栢舟寤辟有摽之摽同则非矣○梅木名似杏而酢

驺虞

【一章】毛传云豕牝曰豝本尔雅释兽文观驷铁诗云奉时辰牡则将为干豆之具用牝者非也郑笺云豕生三曰豵亦本释兽文观七月诗云言私其豵献豜于公则豵本小兽之名以为豕生三者亦非也此诗先言豝后言豵亦必有差盖葭丛高而豝藏焉蓬丛低而豵藏焉则豝必大于豵以其体肥故谓之豝但大而有力或不及豜耳不然则田猎所射未必尽皆小兽而毛氏一嵗为豵之説郑氏不得不异矣豵虽小兽亦岂必限以一嵗哉田猎得兽不论狼獐鹿豕雉兔而必以豕目豝豵则亦拘矣凡此类旧説多有附防但以经义推之可也发发矢也礼射每发四矢集传若谓发四矢而得兽者五则兽多于矢意其间必有叠中者故以中必叠双明之殊不知古人之射不以多杀为能车攻诗所谓不失其驰大庖不盈者是其法也若以中必叠双为能则亦可以合围掩群矣岂仁人之心乎盖五豝五豵非举得兽之数毛传所谓虞人翼五豝以待公之发者是已翼驱也驱兽多则中宻驱兽少则中防今以五兽而当四矢则射防难中明虞人之不欲多杀也君止一杀至大夫杀则止佐车取田获三品而已○驺虞毛氏以为义兽白虎兽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此本无据盖附防之説也而汉之夸封禅陈祥瑞如司马相如东方朔者从而和之其后陆玑陆农师觧释文义又祖而述之则若真有驺虞如毛氏所云者而不知其皆诬辞也纵使有之则野鸟为鸾之类岂可信其为真哉三代以前言灵物者但云麟鳯龙而驺虞不与焉则古无此兽可知矣欧阳氏曰汉世诗説四家毛最后当毛诗未出之前説者不以驺虞为兽也文帝时贾谊新书以驺为文王囿名亦不经见又曰书言驺虞者多矣如七驺六驺盖马御而泽虞山虞则山泽之官月令季秋教田猎命仆及七驺咸驾周官山泽虞皆当田猎致禽兽则驺虞二官田猎之时乃其职事也今按驺虞为驺所御之虞人也猎以虞为主观易有即鹿无虞之戒可知矣以周礼考之君乗田车则以射兽也虞人乗佐车即驱逆之车则以从左驱兽而待射者也皆掌于田仆而御之者驺人也驭夫掌驭从车而趣马掌驾説之颁以聼驭夫即其事也驺虞虽二官而虞人为驺所御则已当田猎驱兽之时主乎虞人而言矣诗人之意盖谓茁壮葭蓬之中乃禽兽繁殖之所也一发四矢之间虞人仅翼五豝以待射不欲道人以多杀使其比而得兽真有若丘陵弗为之志非仁人而能若是乎故特咏其事以叹美之而文王德盛化行仁义成俗于此亦可见焉

诗説解頥字义卷一

猜你喜欢
  卷六 广要道章第十二·邢昺
  地员第五十八·管仲
  对魏王第十三·孔鲋
  答顾东桥书·王守仁
  提要·赵南星
  春秋管窥卷十·徐庭垣
  第十二章 6·辜鸿铭
  提要·岳珂
  卷十二·孙复
  卷七十八·秦蕙田
  第75章·老子
  卷十·乾隆
  第37章&nbsp;间传·戴圣
  《尸子·恕》白话译文·尸佼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海叟集原序·袁凯

    海叟集云间袁凯氏所着海叟其自号也防稽杨廉夫尝作白燕诗及览叟作惊叹以为不及叟诗法子美虽时有出入而气格韵致不在杨下其耿耿于叟者要非一日矣按集中白燕诗最下最传诸髙者顾不传云间故吴地叟亦不与四杰列皆不可晓者夫

  • 卷二十四·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二十四明 李攀龙 编明七言古诗为祝彦中题山水图【刘基】高轩玲珑不受暑半幅轻绡宿烟雨白昼素壁生空明似闻水声绕庭宇松髯拂天藤蔓垂枯根瘦石相因依寒涛不惊虎兕卧岚翠欲与蛟虬飞空江悠悠一渔

  • 卷三百三十·列传第二百十八·西域二西番诸卫·张廷玉

        ◎西域二西番诸卫   ○安定卫 阿端卫 曲先卫赤斤蒙古卫 沙州卫 罕东卫 罕东左卫 哈梅里   西番,即西羌,族种最多,自陕西历四川、云南西徼外皆是。其散处河、湟、洮、岷间者,为中国患尤剧。汉赵充国、

  • 卷十七·李心传

     兵马  沔州十军分正副两司事始沔州诸军自昔为天下最盖御前诸军惟蜀中有关陕之旧而武兴之众至六万人分为十军其闲摧锋蹋白二军又沔军之最劲者也自淳熙以后不除副都统制郭子明为帅朝廷始用王大节曦至罢之曦诛安观文

  • 提要·舒赫德

    【臣】等谨案钦定临清纪畧十六卷乾隆四十二年大学士于敏中等恭撰奏进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山东夀张逆冦王伦反突掠阳谷趋临清直山东合兵蹙之而大学士舒赫徳奉诏统八旗劲旅亦至王伦穷迫自焚死尽俘其党械送京师磔于市因命

  • 名山藏卷之三十六·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分藩记一◆分藩记一宗室诸侯王之患厚则骄溢薄则困辱无计划鉴之前世如出一辙明兴高皇帝以宋为惩内域削弱边圉弗威使胡人得逞中原而居闰位于是大封诸子连边陲北平天险为元故都以王燕东

  • 清史稿台湾资料集辑四之三·佚名

    列传二十九三十二十一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六十二十九赉塔拉

  • 三四二 谕内阁着沈初钱汝诚刘墉充四库全书处总裁·佚名

    三四二 谕内阁着沈初钱汝诚刘墉充四库全书处总裁乾隆四十一年九月二十四日乾隆四十一年九月二十四日,内阁奉上谕:曹秀先、蔡新现在阿哥书房行走,张若溎年逾七旬,俱不必办理四库全书总裁事务。遇有算法等书,仍着蔡新阅看。

  • 崔文荣传·张廷玉

    崔文荣,浙江海宁卫人,其家世代为指挥佥事。文荣以武举参加会试,授南安守备。崇祯年间,临、蓝地方人民反明,进逼桂阳,桂王告急。文荣督所部会剿,打退义军四万人,因功升武昌参将。崇祯十六年(1643)四月,张献忠进攻汉阳,文荣渡江袭

  • 窃愤录·辛弃疾

    天辅十五年,宋绍兴二年,岁壬子,或见帝在街衢间行,内一老叟,自称亦是京师人,与上皇话旧,云:&ldquo;天城破日,为虏流移至此。&rdquo;见太上皇每每相对泣下。又言正月元夕龟山风景,午门外金盏赐酒,相持大哭。偶城中主者年老,胡官乘马

  • 卷三十四·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三十四宋 陈经 撰多士【周书】此篇乃洛邑既成周公迁顽民于此使之密迩王室式化厥训故作此书以诱掖之昔者周公初基作新邑之时四方民大和会而庶商亦常与乃役之事周公亦尝作书以命商庶矣岂有顽民

  • 地广第十六·桓宽

    【题解】本篇就边防问题,展开辩论。大夫就文学提出&ldquo;未均&rdquo;二字,认为&ldquo;圣王怀四方独苦,兴师推却胡、越,远寇安灾,散中国肥饶之余,以调边境,边境强则中国安,中国安则晏然无事。&rdquo;而文学则认为&ldquo;中国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四·念常

      唐。  ⊙(庚戌) 高宗治改永徽(字为善。小名雄奴。太宗第九子。年五十六崩葬乾陵。在位三十四年。一云。三十六年。或云。三十年○复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  (辛亥) 世尊示灭一千六百年矣。  ⊙四祖道

  • 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佛言。过世有佛入城分卫。与尊弟子诸菩萨俱。弟子菩萨姿容相好皆悉端正。如本所行各得其道。有一母人妊身数月。见佛及僧有所至奏。心自计愿我所怀子生。如此使为沙门佛弟子。日月满足即生安隐

  • 卷三 烟霞词客·李叔同

    诗词喝火令故国今谁生?胡天月已西。朝朝暮暮笑迷迷,记否天津桥上杜鹃啼?记否杜鹃声里几色顺民旗?《茶花女遗事》演后感赋东邻有儿背佝偻,西邻有女犹含羞。蟪蛄宁识春与秋,金莲鞋子玉搔头。拆度众生成佛果,为现歌台说法身。孟

  • 荡寇志·俞万春

    清代长篇章回小说,又名《续水浒传》,共140回,又附“结子”1回。作者俞万春(1794~1849),字仲华,别号忽来道人,浙江山阳人。《荡寇志》始写于道光丙年(1826)成于道光丁未(1847)年。全书接续金圣叹《水浒传》70回本。叙写朝廷管

  • 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许亢宗

    《三朝北盟会编》卷首书目称此书为《奉使金国行程录》,卷二十又作《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而《大金国志》卷四十则称之为《许奉使行程录》。靖康稗史之一。此书是许亢宗等人于宋宣和七年(1125年)代表宋朝祝贺金太宗吴

  • 山海慧菩萨经·佚名

    亦称《阿弥陀佛觉诸大乘观身经》。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一卷。主要宣扬阿弥陀佛净土及三归依等思想。经中谓一阐提人,断绝善根,不可得度,力图纠正原净土思想中恶人也可蒙佛力得度的偏颇。本经与失译人名的《十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