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近思録集注卷十二

【朱子曰此卷改过及人心疵病】

濓溪先生曰仲由喜闻过令名无穷焉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防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噫【通书】○伊川先生曰徳善日积则福禄日臻徳逾于禄则虽盛而非满自古隆盛未有不失道而丧败者也【泰九三传○叶氏曰徳胜于禄则所享者虽厚而不为过禄过其徳薄且不能胜况于隆盛乎隆盛之丧败必自无徳者致之○易传下同】○人之于豫乐心悦之故迟迟遂至于眈恋不能已也豫之六二以中正自守其介如石其去之速不俟终日故贞正而吉也处豫不可安且久也久则溺矣如二可谓见几而作者也盖中正故其守坚而能辨之早去之速也○人君致危亡之道非一而以豫为多【豫六五传】○圣人为戒必于方盛之时方其盛而不知戒故狃安富则骄侈生乐舒肆则纲纪坏忘祸乱则衅孽萌是以浸淫不知乱之至也【临彖传】○复之六三以隂躁处动之极复之频数而不能固者也复贵安固频复频失不安于复也复善而屡失危之道也圣人开迁善之道与其复而危其屡失故云厉无咎不可以频失而戒其复也频失则为危屡复何咎过在失而不在复也【本注刘质夫曰频失不已遂至迷复○刘绚字质夫程子门人○叶氏曰频复频失而不止久则玩溺而不能复必至上六之迷复矣】○睽极则咈戾而难合刚极则躁暴而不详明极则过察而多疑暌之上九有六三之正应实不孤而其才性如此自睽孤也如人虽有亲党而多自疑猜妄生乖离虽处骨肉亲党之间而常孤独也【叶氏曰睽上九居离之终是明极也多自疑猜过明之患妄生乖离过刚好暌之致也】○解之六三曰负且乘致寇至贞吝传曰小人而窃盛位虽勉为正事而气质卑下本非在上之物终可吝也若能大正则如何曰大正非隂柔所能也若能之则是化为君子矣○益之上九曰莫益之或击之传曰理者天下之至公利者众人所同欲苟公其心不失其正理则与众同利无侵于人人亦欲与之若切于好利蔽于自私求自益以损于人则人亦与之力争故莫肯益之而有撃夺之者矣○艮之九三曰艮其限列其夤厉熏心传曰夫止道贵乎得宜行止不能以时而定于一其坚强如此则处世乖戾与物睽絶其危甚矣人之固止一隅而举世莫与宜者则艰蹇忿畏焚挠其中岂有安裕之理厉熏心谓不安之势熏烁其中也【叶氏曰限界分也列絶也夤膂内亦一身上下之限也三居内卦之上实内外之分故取象皆为限止之义】○大率以説而动安有不失正者【归妺传○叶氏曰归妺兑悦震动心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况从欲而忘返耶】○男女有尊卑之序夫妇有唱随之理此常理也苟狥情肆欲唯説是动男牵欲而失其刚妇狃説而忘其顺则凶而无所利矣【同上】○虽舜之圣且畏巧言令色説之惑人易入而可惧也如此【兑六五传】○治水天下之大任也非其至公之心能舎己从人尽天下之议则不能成其功岂方命圮族者所能乎鲧虽九年而功弗成然其所治固非他人所及也惟其功有叙故其自任益强咈戾圮类益甚公议隔而人心离矣是其恶益显而功卒不可成也【经説下同】○君子敬以直内微生高所枉虽小而害则大【朱子曰易得之物尚委曲如此若临大事如何当有便道有无便道无才枉其小便害其大】○人有欲则无刚刚则不屈于欲【朱子曰欲与刚正相反若耳之欲声目之欲色之类皆是欲也才有些被他牵引去此中便无所主焉得刚】○人之过也各于其类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伤于忍【朱子曰厚与爱毕竟是仁上发来其苗脉可见】○明道先生曰富贵骄人固不善学问骄人害亦不细【叶氏曰君子之学为己而己学问骄人非特其学为务外而傲惰败徳学亦不进矣○遗书下同】○人以料事为明便骎骎入逆诈亿不信去也【永按喜料事则逆亿之心熟虽中犹为私意小智况未必皆中乎】○人于外物奉身者事事要好只有自家一个身与心却不要好苟得外面物好时却不知道自家身与心却已先不好了也【叶氏曰所谓小害大贱害贵者也】○人于天理昬者是只为嗜欲乱着他庄子言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此言却最是【永按天机天理发动之机也】○伊川先生曰阅机事之久机心必生盖方其闲时心必喜旣喜则如种下种子【叶氏曰庄子云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疑病者未有事至时先有疑端在心周罗事者先有周事之端在心皆病也【叶氏曰周罗事犹言兠揽事】○较事大小其弊为枉尺直寻之病【叶氏曰事无大小惟理是视或者有苟成急就之意则道虽小屈义虽防害亦有冒而为之者原其初心止于权大小遂至枉尺直寻其末流之弊有不可胜言矣】○小人小丈夫不合小了他本不是恶【叶氏曰性无不善而局于气质汩于利欲者自小之耳】○虽公天下事若用私意为之便是私○做官夺人志【问仕宦夺人志或言为富贵所移愚意以为不特言此但才仕宦则为事窒碍处有随宜区处之意浸浸遂入于随时徇俗之域与初间立心各别此所谓夺志也不知程子意出于此否又不知人未免仕宦而有此病又何以救之朱子曰所论夺志之説是也若欲救此但当随事省察而审其轻重耳然几微之间大须着精彩也】○骄是气盈吝是气歉人若吝时于财上亦不足于事上亦不足凡百事皆不足必有歉歉之色也【朱子曰吝之所有乃骄之所恃也故骄而不吝无以保其骄吝而不骄无所用其吝此盈于虚者所以必歉于实而歉于实者所以必盈于虚也○一学者来问骄是气盈吝是气歉歉则不盈盈则不歉如何却云使骄且吝试商量看吴伯丰对云盈是加于人处歉是存于己者粗喻之如勇于为非则怯于迁善明于责人则暗于恕己同是一个病根先生曰如人晓些文义吝惜不肯与人説便是要去骄人非骄无所用其吝非吝则无以为骄○骄吝虽有盈歉之殊然其势常相因盖骄者吝之枝叶吝者骄之本根故尝论之天下之人未有骄而不吝吝而不骄者也○问气之盈歉如何曰骄吝是一般病骄是放出底吝吝是不放出底骄如人病寒热攻注上则头目痛攻注下则腰腹痛热发在外似骄寒包缩在内似吝】○未知道者如醉人方其醉时无所不至及其醒也莫不愧耻人之未知学者自是以为无缺及旣知学反思前日所为则骇且惧矣○邢七云一日三检防明道先生曰可哀也哉其余时理会甚事盖仿三省之説错了可见不曾用功又多逐人面上説一般话明道责之邢曰无可説明道曰无可説便不得不説○横渠先生曰学者舍礼义则饱食终日无所猷为与下民一致所事不逾衣食之间燕游之乐尔【正防】○郑卫之音悲哀令人意思留连又生怠惰之意从而致骄淫之心虽珍玩竒货其始感人也亦不如是切从而生无限嗜好故孔子曰必放之亦是圣人经歴过但圣人能不为物所移耳【横渠礼乐记】○孟子言反经者特于乡原之后者以乡原大者不先立心中初无怍惟是左右看顺人情不欲违一生如此【叶氏曰乡原浮沉俯仰无所可否盖其义理不立中无所主惟务悦人以是终身乃乱常之尤者君子反经复其常道则是非昭然而乡原僞言僞行不得以惑之矣○横渠孟子説】

近思録集注卷十二

猜你喜欢
  第六十三卦 既济 水火既济 坎上离下·佚名
  卷十八 顾命第二十四·孔颖达
  卷十·郑玄
  附录二 序跋·王符
  第一章 总论·梁启超
  胡子衡齐序·胡直
  卷三十九·郑玉
  卷五十·山井鼎
  五经蠡测卷四·蒋悌生
  卷四·夏良胜
  卷九十九·佚名
  大金刚火焰日轮仪轨分第十七·佚名
  龙舒净土文序·王日休
  论佛法为救时之必要·太虚
  上国民会议代表诸公意见书·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孟郊

    钦定四库全书 孟东野诗集卷五     唐 孟郊 撰游适下 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燕 一雨百泉涨南潭夜来深分明碧沙底写出青天心远客洞庭至因兹涤烦襟既登飞【一作青】云舫愿奏清风琴高岸立旗戟潜蛟失【一作?】浮沈威

  • 卷四十·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四十刘禹锡【三】近体诗【二】纪南歌风烟纪南城尘土荆门路天寒多猎骑走上樊姬墓三阁辞贵人三阁上日晏未梳头不应有恨事娇甚却成愁珠箔曲琼钩俘细见扬州北兵那得度浪语判悠悠视刀镮歌常恨言

  • 卷二·李心传

     上德二  己酉传位录光宗皇帝以藩王越继大统盖阜陵为天下虑不私其子而虞允文为相赞成上意密决大议世或未之知也先是隆兴初张浚为江淮宣抚使首上疏援汉故事乞立太子孝宗方有兵革之事且谦逊未遑也始孝宗在藩邸成穆郭

  • 謇斋琐缀录二·尹直

    翰林诸学士,凡赐宴皆侍坐殿中四品官上,而讲读并经筵官皆坐于中左门上,前班旧制也。正统间,李古廉自学士出为祭酒,宴时,诸学士仍旧齿让之,而佥都御史因坐祭酒右。天顺初,刘益以布政司参议进补祭酒,诸学士始复旧制,坐其上。成化初

  •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司马迁

    王学孟译注【说明】这是司马穰苴的单传。全文围绕着司马穰苴“文能附众,武能威敌”这条纲,写他诛杀国君宠臣庄贾、整饬军队,和士卒同甘共苦的治军史实,收到战士争相为之奋勇作战,使晋、燕之师不战而屈,收复失地的功效,活画出

  • 谢方明传·沈约

    谢方明,陈郡陽夏人,是尚书仆射谢景仁的叔祖的孙子。谢方明的祖父谢铁,官至永嘉太守。父亲谢冲,官至中书侍郎。谢冲家在会稽,因病辞官在家,被任为黄门侍郎,谢冲未应命。后,被孙恩杀死,被追封散骑常侍。谢方明随同伯父吴兴太守谢

  • 卷四十七·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四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高宗时中书舍人胡安国上时政论曰臣闻保国必先定计定计必先建都建都择地必先设险设险分土必先遵制制国以守必先恤民

  • 三传辨疑卷十七·程端学

      昭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谷梁曰继正即位正也  谷梁但知继正之为正而不知不请于王之为非正也是以以正许昭公焉  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  左

  • 卷四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四十七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四十七四望山川史记封禅书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汉书注师古曰谓夏都安邑殷都朝歌周都洛阳】故嵩高爲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四渎咸在山

  • 巧言·佚名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原文】悠悠昊天①,曰父母且②无罪无辜,乱如此帏③昊天已威,予慎无罪④昊天泰帏,予慎无辜。乱之初生,僭始既涵⑤乱之又生,君子信谗。君子如怒(6),乱庶遄沮(7)君子如祉(8),乱庶道已。君子屡盟(9

  • 雍正浙江通志·李卫

    浙江省地方志。清李卫等修,傅王露等撰。二百八十卷,首三卷。卫有《畿辅通志》已著录。王露字良木,号玉笥,又号阆林,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康熙进士,官至中允、编修。雍正七年,为编《大清一统志》,诏令各省纂辑志书,浙

  • 郭店楚墓竹简·佚名

    1993年10月,湖北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一号楚墓中,出土了一批极其珍贵的楚文字竹简。竹简分道家、儒家著作两部分,道家著作为二种四篇,儒家著作为十一种十四篇。专家认为,墓主为楚太子的老师,墓中出土的道、儒两家著作,比

  • 砚史·米芾

    宋代米芾著。全书一卷。是书首冠以用品一条,论石当以发墨为上。后附性品一条,论石质之坚软;样品一条,备列晋砚、唐砚、宋砚形制之不同。中记诸砚,从玉砚至蔡州白砚共二十六种,特别对端砚、歙砚,辨之尤为详尽。

  • 费闲歌·德清

    讲道容易体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世事尘劳常挂碍,深山静坐也徒然。

  • 推篷寤语·李豫亨

    养生类著作。明李豫亨撰,清王寿芝节录。一卷。豫亨字元荐,云间 (今江苏松江) 人。幼习儒,喜博览,涉诗文、兵法、养生等,终不得志。隆庆四年 (1570) 始捐举业,以鸿胪谒选,乘舟自苏赴京,途中将夙昔所得汇而成书,共十卷

  • 雪花飘飘·杨朔

    小说。作者杨朔。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56年出版。矿工的儿子曹百岁和母亲一起寻找父亲,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母亲被折磨死后,小百岁当了地主的羊倌。他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落入地主手中的游击队长,奔向解放区,投入

  • 皇王大纪·胡宏

    八十卷。南宋胡宏(1106-1162)撰。宏字仁仲,号五峰,建宁崇安(今属福建)人。安国季子,以荫补右承务郎。秦桧当国,避而不出,笃意理学。着有《知言》、《皇王大纪》、《五峰集》。书分三纪,《三皇纪》和《五帝纪》自盘古至尧舜,年

  • 中兴战功录·李璧

    《中兴战功录》一卷,南宋李璧撰。李璧或作李壁。是书作于宋开禧年间,记录了南宋建炎至绍兴年间宋军抗击金兵的十三次大捷,但未及岳飞抗金事。马端临《文献通考》、明《文渊阁书目》对此书均曾著录,后失传。今行本系清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