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楚元王刘交者,

【正义】:年表云都彭城。

高祖之同母

【集解】:徐广曰:“一作‘父’。”【索隐】:按:汉书作“同父”。言同父者,以明异母也。

少弟也,字游。

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卒。始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

【集解】:徐广曰:“汉书云丘嫂也。”【索隐】:汉书作“丘”。应劭云“丘,姓也”。孟康云“丘,空也。兄亡,空有嫂也”。今此作“巨”,巨,大也,谓长嫂也。刘氏云“巨,一作‘丘’。”

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栎釜,

【索隐】:栎音历。谓以杓历釜旁,使为声。汉书作“轑”,音劳。

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及高祖为帝,封昆弟,而伯子独不得封。太上皇以为言,高祖曰:“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耳。”於是乃封其子信为羹颉侯。

【集解】:徐广曰:“羹颉侯以高祖七年封,封十三年,高后元年,有罪,削爵一级,为关内侯。”【索隐】:羹颉,爵号耳,非县邑名,以其栎釜故也。【正义】:括地志云:“羹颉山在妫州怀戎县东南十五里。”按:高祖取其山名为侯号者,怨故也。

而王次兄仲於代。

【集解】:徐广曰:“次兄名喜,字仲,以六年立为代王,其年罢。卒谥顷王。有子曰濞。”

高祖六年,已禽楚王韩信於陈,乃以弟交为楚王,都彭城。

【索隐】:汉书云楚王王薛郡、东海、彭城三十六县也。

即位二十三年卒,子夷王郢立。

【索隐】:汉书名郢客。夷王四年卒,子王戊立。

王戊立二十年,冬,坐为薄太后服私奸,

【索隐】:汉书云“私奸服舍中”。姚察云“奸於服舍,非必宫中”。又按:集注服虔云“私奸中人”。盖以罪重,故至削郡也。

削东海郡。春,戊与吴王合谋反,其相张尚、太傅赵夷吾谏,不听。戊则杀尚、夷吾,起兵与吴西攻梁,破棘壁。

【正义】:括地志云:“大棘故城在宋州宁陵县西七十里,即梁棘壁。”

至昌邑南,

【正义】:括地志云:“有梁丘故城在曹州成武县东北三十二里”也。

与汉将周亚夫战。汉绝吴楚粮道,士卒饥,吴王走,楚王戊自杀,军遂降汉。

汉已平吴楚,孝景帝欲以德侯子续吴,

【集解】:徐广曰:“德侯名广,吴王濞之弟也。其父曰仲。”

以元王子礼续楚。窦太后曰:“吴王,老人也,宜为宗室顺善。今乃首率七国,纷乱天下,柰何续其後!”不许吴,许立楚後。是时礼为汉宗正。乃拜礼为楚王,奉元王宗庙,是为楚文王。

文王立三年卒,子安王道立。安王二十二年卒,子襄王注立。襄王立十四年卒,子王纯代立。王纯立,地节二年,中人上书告楚王谋反,王自杀,国除,入汉为彭城郡。

【集解】:徐广曰:“纯立十七年卒,谥节王。子延寿立,十九年死。”【索隐】:按:太史公唯记王纯为国人告反,国除。盖延寿後更封,至十九年又谋反诛死,故不同也。【正义】:汉书云王纯嗣十六年,子延寿嗣,与赵何齐谋反,延寿自杀,立三十二年国除。与此不同。地节是宣帝年号,去天汉四年二十九年,仍隔昭帝世。言到地节二年以下者,盖褚先生误也。

赵王刘遂者,

【正义】:年表云都邯郸。

其父高祖中子,名友,谥曰“幽”。幽王以忧死,故为“幽”。高后王吕禄於赵,一岁而高后崩。大臣诛诸吕吕禄等,乃立幽王子遂为赵王。

孝文帝即位二年,立遂弟辟彊,

【索隐】:音壁强二音,又音辟疆。

取赵之河间郡为河间王,

【正义】:河间,今瀛州也。

为文王。立十三年卒,子哀王福立。一年卒,无子,绝後,国除,入于汉。

遂既王赵二十六年,孝景帝时坐晁错以適削赵王常山之郡。吴楚反,赵王遂与合谋起兵。其相建德、

【索隐】:建德,其相名,史先失姓也。

内史王悍谏,不听。遂烧杀建德、王悍,发兵屯其西界,欲待吴与俱西。北使匈奴,与连和攻汉。汉使曲周侯郦寄击之。赵王遂还,城守邯郸,相距七月。吴楚败於梁,不能西。匈奴闻之,亦止,不肯入汉边。栾布自破齐还,乃并兵引水灌赵城。赵城坏,赵王自杀,邯郸遂降。

【正义】:邯郸,洺州县也。

赵幽王绝後。

太史公曰: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子用而小人退。国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使楚王戊毋刑申公,

【索隐】:汉书申公名培,王戊胥靡之。

遵其言,赵任防与先生,

【集解】:赵尧传曰:“赵人防与公也。”【索隐】:此及汉书虽不见赵不用防与公,盖当时犹知事迹,或别有所见,故太史公明引以结其赞。

岂有篡杀之谋,为天下僇哉?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甚矣,“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诚哉是言也!

【索隐述赞】汉封同姓,楚有令名。既灭韩信,王於彭城。穆生置醴,韦孟作程。王戊弃德,与吴连兵。太后命礼,为楚罪轻。文襄继立,世挺才英。如何赵遂,代殒厥声!兴亡之兆,所任宜明。

猜你喜欢
  列传八·薛居正
  卷三十六 漢紀二十八·司马光
  卷二十七·谷应泰
  ●卷二十三·邵博
  卷第六十四·徐鼒
  帝王经世图谱卷六·唐仲友
  卷之二百八十六·佚名
  ◎三次和会之预测·吴虞公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纪昀
  九七七 吏部为知照四库馆人员遵旨分别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佚名
  ●卷五·文秉
  韦元甫传·刘昫
  卷二百七十七·佚名
  职官五四·徐松
  三十年(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登徒子好色赋译文·宋玉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楚国大夫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说宋玉的坏话,他说:“宋玉其人长得娴静英俊,说话很有口才而言辞微妙,又很贪爱女色,希望大

  • 三集卷三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三十九古今体九十八首【甲申五】万方安和九咏【有序】圆明园西首於湖上筑室作卍字形万方安和其总名也为四十景之一回廊面面各标胜概曲折向背辄复不同就四言标榜者

  • 卷六十七·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劒南诗稾卷六十七 宋 陆游 撰 倚筇 老翁愈老欲安归归卧稽山饱蕨薇未免解牛逢肯綮岂能相马造精微灵山有士拈花笑阙里何人鼓瑟希我亦倚筇桑竹下白髯萧飒满斜晖 薄暑 仲夏暑尚薄孤村日犹长僧坊初施浴行

  • 卷七十·谷应泰

      ○平徐鸿儒(附王好贤、于弘志 )   熹宗天启二年夏五月,山东妖贼徐鸿儒倡乱。鸿儒,巨野人,迁郓城,万历末,以白莲教惑众,党数千人。深州人王森以救一妖   狐,妖狐断尾,令藏之招人,人闻异香,多归附之,号闻香教。森死,遗赀巨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六年十有二月甲午朔德音降庐光濠州寿春府杂犯死罪已下囚释流已下制曰朕以眇质获承至尊念国家积累之基遭外侮侵陵之患诚不足以感移天意德不足以绥靖乱源致彼叛臣乘予厄运频挟敌势来犯边隅直渡淮滨将窥

  • 第九十七回 猛姜维北伐丧师 老丁奉东兴杀敌·蔡东藩

      却说曹爽被诛,祸及宗族,无论男妇老幼,一概丧生。惟爽从弟文叔早亡,妻夏侯氏,青年无子,乃父夏侯文宁,欲令女改嫁,女名令女,号泣不从,甚至截耳出血,誓不他适;及爽被诛,令女适归宁母家,不致累及。文宁方为梁相,上书与曹氏绝婚,又使

  • 第一百三十二回 警告频施使团作对 空言无补总统为难·蔡东藩

      却说奉、直战事愈迫愈紧的时候,其中最着急的,要算河南北数千万小百姓,因禁不住军队的搅扰摧残,少不得奔走呼号,求免兵燹之苦。此外便是大总统徐世昌,因自己地位关系,倒也确实有些着急。军阀政客之言和平者,大率类此。还

  • 卷之五百·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尚史卷一·李锴

    世系图世纪曰少皞帝名挚字青阳国语曰青阳黄帝之子是少皞为黄帝之子矣史记曰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髙阳是颛顼为黄帝之孙矣又曰帝喾父曰蟜极蟜极父曰嚣嚣父曰黄帝是帝喾为黄帝之曽孙矣世本曰帝喾元妃姜嫄生后稷次妃简狄

  • 卷三十一·高士奇

    <史部,纪事本末类,左传纪事本末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一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晋卿族废兴【发明】晋之卿族魏氏赵氏狐氏胥氏先氏栾氏郤氏韩氏知氏中行氏范氏凡十一族贾季奔狄而狐氏废先縠得罪而先氏废胥废

  • 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纪第四·陈寿

    (齐王纪 曹芳、高贵乡公纪 曹髦、陈留王纪 曹奂)齐王纪,齐王名芳,字兰卿。明帝无子,抱养了齐王芳和秦王询。此为宫中的秘密,无人知其底细。明帝青龙二年(234),封他为齐王。景初三年(239)正月初一,明帝病重,齐王被立为皇太子。

  • 毕义云传·李百药

    毕义云,小字..儿。年轻时粗鲁豪放,家住兖州北境,故其经常抢劫过往旅人,州郡官吏很是痛恨。年岁增长后,才折节为官,累迁尚书都官郎中。性情严暴残忍,不怕冒犯。齐文襄为丞相,认为其称职,请勾稽伪滥官员,他则专门用车辐条打人,所以

  • 卷三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三十八土贡考【臣】等谨案马端临通考有田赋考复有土贡考一卷第其所载惟禹贡八州及唐一代州郡所贡文为详备其他累朝之事无可深考则其辞略焉然亦足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五·澄观

    疏。第二叹听者无过。疏文有二。先总科。后释文。前中引论即是释前偈前论双明说听无过。上疏已明总意及说者无过。故今但引听者无过。彼论云复显听者同法决定故。有乐闻故。复示余者心净故。又显此众皆堪闻法故。偈言

  • 卷第四·如卺

    禅宗正脉卷第四 青原 【标】天皇道悟禅师 【标】首谒径山国一。受心法。服勤五载。后参马祖。重印前解。法无异说。依止二夏。乃谒石头而致问曰。离却定慧。以何法示人。头曰。我这里无奴婢。离个甚么。曰如何明得。

  • 向导·叶紫

    忍住痛,刘妈拚性命地想从这破庙宇里爬出来,牙门咬得绷绷紧。腿上的鲜血直流,整块整块地沾在裤子边上,象紫黑色的膏糊,将创口牢牢地吸住了。 她爬上了一步,疼痛得象有一枝利箭射在她的心中。她的两只手心全撑在地上,将受伤的

  • 成唯识论述记·窥基

    凡十卷,或二十卷。唐代窥基(632~682)撰。又称成唯识论疏、唯识论述记、唯识述记、述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三册。系注解成唯识论一书之著作。撰者为我国法相宗初祖,于书中以佛教论理学(因明)破斥小乘、外道,并说明万法乃由人类

  •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安慧

    梵名Maha^ya^na^bhidharma -samuccaya-vya^khya^ 。凡十六卷。安慧菩萨杂糅,唐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又称阿毗达磨杂集论、杂集论、对法论。乃随文注释无著菩萨之大乘阿毗达磨集论而成。本书原系无著弟子觉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