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梵天择地法

谨案大梵天王内秘密经云。如来因地时五百万生中。作持咒仙人。每游历诸山隐居净室。常感诸梵天而来侍卫。亦有天龙八部而来现身。虽有善相仍被魔恼法事不成。或为诵咒依不梵回。或为姥陀法行。或为曼荼罗不得其地。以此法多不成。今案经有四十二种择地法。堪作曼荼罗。使持咒者如意法成。不得此法者徒消日月。

第一入山石窟中深。四面有石中心有土。如人扫地处。此是圣人成道之处。地中心有异花出。其地第一。此作坛持咒。定得感诸如来。应持戒比丘得此地法。非持戒不得于此地慎之。

第二深山有大虫及师子猛兽坐处。其地无草生处。必是圣人坐处。诸兽并是护塔之神。此地作坛法事立成。贫道开五年入广州深山有此地。准前法受持。乃有一人。身作金色著白衣。大神身长三丈已来。贫道惊怕其人报云。吾是大佛顶之神。今见汝坐福地。感吾身现来受汝法。

第三入山高顶上。见有大石其清如磨处。见人影现。此石圣人吉祥之石。取白茅为席。坐西北角诵咒作法。克成就。非持戒比丘不得坐。

第四山中四面有草木树林。中心无物。净如人扫地。作坛必成就。

第五山中见有五色石。青黄赤白黑各在本方。此是圣人学道处。此地必是胜。作坛四天王自至。

第六入山中见蛇头上有角盘石。蛇卧处无草。见人来即起去。此作坛最妙。

第七山中见有白鹿卧在地。四面一丈已来无草木。此地亦堪作坛。

第八山中见有白鹿。卧处四面无草木。见此相貌并是作坛之地。

第九山中有人身长一丈余。著黑色衣面有四目。坐于石上。其石上清明见人面像。比丘上必成。

第十山中有白头老翁。眉鬓皆白。目送其行处。地皆不生草木。此地堪作坛。有草木不堪。

第十一山中见有石。或土里有五色云出。非阴雨时见。此处必是圣人坐处。作坛妙。

第十二山中有石室内。师子及猛兽居。无草木生者。此地堪作坛。

第十三山中有平处无草。其地有人脚迹一尺已来。堪作坛。

第十四入山谷。见有草在地生。每似人坐上。其草头低屈者。其堪。

第十五入山顶上及平下。见异花出于四面。中心可有八尺已来空地。其处妙。

第十六山中见有花出处。但是圣人坐处。无春夏秋冬。皆有异花出现。但有出华异于众花。其地妙。

第十七山中持咒。见地上有白光出。四面无草。此地妙。

第十八山中非时见有香气。地亦似有烟出。此地妙。

第十九山中有五色光。从地出或从石出。视其处。出处妙。

第二十山中见有孔雀鸟或诸鸟。[銜-金+缶]草及杂花来投著。其地堪。是圣人所出处妙。

第二十一山中有五色土处。至明日平旦。看五色光出。此地堪。

第二十二山中见有白鹤四个。对坐处无草。此是结坛地。

第二十三山中见双树相对。中间有状如人形。其地堪。

第二十四山中见黄牛或白牛在地卧。其地无草生似人扫处。其地堪。

第二十五山中有石打作钟声。其处堪。

第二十六山见有窟。中相若唤无响者妙。即有响者非。

第二十七山中有寺观。其地平旦。日未出时看五色光者堪。

第二十八山中见有神人著天衣。当所出处堪。

第二十九山中有土。如蚁子聚高五尺以来。其堪。

第三十山中见石或土如龙形状。或地上似如画处。堪。

第三十一山中见有仙人或带角之人兽。视其所出之地堪。

第三十二非时非处。见有光忽然出。或有犯其火。或有香烟。此是罗汉得道之地堪。

第三十三若入寺舍。及在俗人家作坛。百倍千倍不及山中。欲救众生终须择地。寺上伽蓝穿地深二尺。其内得骨者必不堪。得瓦石者仍。埋七宝于地内。然始得用。

第三十四穿地深三尺。得少许异物或宝。即名上地堪。

第三十五穿地深二尺。地内无物者作坛。其地内所取之土。净择去。和香末实筑。

第三十六地内不曾有人居止眠卧处。此地堪。

第三十七地内未曾安窟窖灶。及鸡犬卧处堪。

第三十八五更看地内气候。有黑光不堪。自外光出者堪。

第三十九若在俗家作坛。多不如法致有损伤。咒师彼此皆无利益。直须结界不须作坛。贫道验之曾有损失。

第四十若是须结坛。令病人清净。每日澡浴著新净衣。别在一室内坐。咒师依前择地作坛。专心称名为诵法。病人不令坛内得见。若将病人于坛内。并损咒师。

第四十一若是转持戒比丘诵咒作坛。百千胜于俗人。若择地得一作坛之后。其地劫灾起时其地不坏。

第四十二若作水坛。不须作蕳择得上胜地。若不得其地终无成益。

 

梵天择地法终

 

灵云云校本云贞享四年二月廿日一校了。

 净严(四十九载)

猜你喜欢
  卷第六十四·佚名
  第一 道相应·佚名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佚名
  炽盛光道场念诵仪拾遗序·佚名
  序·佚名
  三十六、路逢达道·慧开
  普贤菩萨行愿王经·佚名
  卷五·彭绍升
  昙无德部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卷下·道宣
  复姜摩西先生书·太虚
  罗汉品法句经第十五(有十章)·佚名
  序品第一·佚名
  顺权方便经卷下·佚名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七·念常
  大机大用·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郭□□麟孙(祥卿集)·顾嗣立

    麟孙,字祥卿,吴郡人。博学工诗,与袁易通甫、龚璛子敬、汤弥昌师言、钱重鼎德钧相率酬唱。作吏钱塘,再调江东,归吴卒。其序通甫诗,以为诗本原于性情之正,当其遇物兴怀,因时感事,形之于诗,何尝拘拘然执笔学似某人而后为诗哉!盖所蕃

  • 卷477 ·佚名

    曾丰 衡阳合江亭 经过西溪胜,追寻后洞幽。 江形叉燕尾,石势涌鳌头。 至止岳余气,归欤湖合流。 酒杯饶不下,千古吊湘愁。 曾丰 衡阳西溪 眼底西溪少,碑间北客多。 雪霜风日剥,岁月姓名讹。

  • 卷之四百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八 内务府总管海拉逊等奏曹寅进送腌鲥鱼等物·佚名

    康熙三十六年四月二十九日 江宁织造.郎中曹寅进送腌鲥鱼二百尾,便蛋二千个,腌蛋四千个,两种玫瑰露八罐,连同汉文单一并送至。 内务府总管海拉逊、多比交与啥啥珠子四格具奏。 奉旨:著交该管处。钦此。 本日将鲥鱼、蛋交与

  • 卷三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三十八 朱批李馥奏摺 雍正元年三月十六日浙江廵抚【臣】李馥谨 实然念我 皇上留心各省地方无远不照况闽省系【臣】本乡又与 浙江连界不敢不预为奏 闻伏祈 睿鉴谨 奏 所奏甚是一切无隐方不负

  • 卷四十五 韩世家第十五·司马迁

    韩之先与周同姓,【索隐】:按:左氏传云“邗、晋、应、韩,武之穆”,是武王之子,故诗称“韩侯出祖”,是有韩而先灭。今据此文,云“其後裔事晋,封于韩原,曰韩武子”,则武子本是韩侯之後,晋又封之於韩原,即今之冯翊韩城是也。然按系本

  • 论语集注考证卷九·金履祥

    陽貨陽貨【季氏家臣初事季平子至定公五年九月囚季桓子逐仲梁懷殺公何藐盟桓子於稷門之内逐公父文伯秦遄六年又盟公及三桓於周社盟國人於亳社八年遂作亂】大夫有賜於士【孟子曰陽貨欲見孔子而惡無禮大夫有賜於士不得受

  • 卷十·姚际恒

    春秋通论卷十新安首源姚际恒成公宣公子,母声姜,在位十八年。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周二月,夏十二月,无冰,恒燠也。三月,作丘甲。备齐也。归父奔齐,故三桓惧而设备作丘甲。丘甲之法,古无明文,左氏无说

  • 桃夭·佚名

    ——简单的就是好的【原文】桃之夭夭①,灼灼其华②。之子于归③,宜其室家④。桃之夭夭,有⑤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⑥。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释】①夭夭:桃树含苞欲放的样子。②灼灼

  • 卷十七·吴廷华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章句卷十七同知吴廷华撰有司彻第十七【有司助祭诸执事也彻谓祭毕彻俎豆之实以宾尸于堂也上篇卒食三献而改馔西北隅此彻之节也彻而宾尸盖以纾其象神之劳又据特牲礼卒食三献后尚有献宾众及旅酬无算爵

  •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一·佚名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与摩帝菩萨。俱游一切诸佛国土。承佛神力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佛合掌曲躬恭敬而说颂言:世间离生灭,譬如虚空花。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一切法如幻,远离於心识。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世间

  • 佛学的人生观·太虚

    ──十九年新春在集美中学演讲──余于前数年中,早已知有厦门集美学校,而来厦两次,总未遑一造参观!此次承贵校校长及诸同学之邀,得来参观贵校,及获与诸君谈话的机会,私心如何欣快!今天与诸君所谈的,是佛学的人生观。在谈此题之

  •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十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尔时妙耳商主即作是念。我于此城昔时富盛而今贫困。以此少物如何行施。今虽如是。或此城中臣佐吏民诸婆罗门长者居士众商主等及多人民。咸悉睹见我

  • 卷四十二·性音

    宗鉴法林卷四十二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三世 荆州天□道悟禅师(嗣法存疑) 参石头。问离却定慧以何法示人。头曰。我者里无奴婢。离个甚么。师曰如何明得。曰汝还撮得虚空么。师曰恁么则不从今日去也。曰未审汝早晚从那

  • 本草经解要·姚球

    本草著作。4卷。原托名于清叶桂(天士),实为清姚球(颐真)所撰。刊于雍正二年(1724年)。此书分草、木、竹、果、金石、谷菜、禽兽、虫鱼、人等9部。所释《神农本草经》主要药物116味,兼以选收后世药物。共计174味。每药先

  • 混唐后传·钟惺

    明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一名《薛家将平西演传》、《混唐平西传》,又名《大唐后传》。八卷三十二回,卷之首五回,共三十七回。题“竟陵钟惺伯敬编次,温陵李贽卓吾参订”,恐系伪托。成书于明末。现存主要版本有清芥

  • 中国章回小说考证·胡适

    古代小说研究专著。胡适著。作者从1920年起到1938年秋陆续写成关于《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三国志演义》、《三侠五义》、《官场现形记》、《儿女英雄传》、《海上花列传》、《镜花缘》等书的考证文字

  • 优古堂诗话·吴幵

    诗论,一卷,南宋吴幵撰。全书共一百五十四条,多论北宋人诗,兼及唐人。论诗主旨在于说明诗家用字炼句相承变化之由。有些条目没有什么意义,如“小雨斑斑”条言:“文忠工诗:‘小雨斑斑作燕泥’,东坡诗:‘小雨斑斑未作泥’,山谷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