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序

太一山沙门释道宣述

  四分戒本者。盖开万行之通衢。引三乘之正轨也。自法王利见弘济在缘。程上圣之凄惶。悼小凡之沉溺。故能辟不讳之门。示秘密之深术。张无问之说显初学之津涂。遂静处而兴教源。集众而宣玄范。前明由序。广陈发致之功。后列大宗。盛罗机欲所被。约时敷演通行于是承遵合洁。等闻正法由兹久住。但以时来不竞情变所流。经阵梦[疊*毛]之征。律舒分杖之喻。致使教随文结理任情移。云飞二部五部之殊。山张十八五百之异。取其元始所被无非计情。穷其要会之心俱通正业。逮乎曹魏之末戒本创传。终于隋运之初。芟改者众。或依梵本。或写隶文。或以义求。或以缘据。仇校诸说。成务蒙然。滥罔前修。翳昏后学。梵本则文旨乖互。方言未融。准律则得在宗归。失于辨相义求虽有深会。未静论端。缘据似是具周。止存别见。原夫正戒明禁。唯佛制开。贤圣缄默。但知只奉。故律论所述。咸宗本经。自余位班。曾未揣度。总叙诸见。师心者多。考定昔缘。良所未暇。今以戒本繁略。隐义局文。用则失仪。舍则非据。若不显相。人难具依。余少仰玄风。志隆清范。昔在帝京周流讲肆。伏膺请业载纪相寻。何尝不执卷临文。慨斯壅结。遂以贞观四年庚寅之岁。薄游岳渎广评律宗。但见诵语纷纶未思弘远。高谭有务事用无施。才罗七五之名。妄居一字之首。但述行藏之要。宁开决正之心。问以戒律废兴。妙凭疏解。约之情通本据。无文可依。自有博学生知行名双显。而神用莫准。情取天乖。余意之所未安。义当依法为定则诤轮自弭。何俟繁辞。今试敢依律本具录正经。仍从佛解即为注述。文唯一卷同昔所传。持犯两明今便异古。庶令初后兼学愚智齐遵。粗知则具三种持律。精练则是一师大化。以斯用求成济为极。又以戒各缘起妄说非无。若不镜晓终归虚托。故随戒类引删要补之。俾夫显相通班轻重昭现。足以润身光德。足以护法匡时。临文无取谬于文。思义则不资他义。岂直自贻无漏。亦将兼济有缘。故辄笔记序之云尔。

猜你喜欢
  与海定等书(十四通)·太虚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六·弘储
  卷第五十八·李通玄
  希望老诗人的泰戈尔变为佛化的新青年·太虚
  无盖法门品第三·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四卷·湛然
  卷第十六·佚名
  卷上·吹万广真
  卷二百九十八·佚名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欧阳竟无
  卷五百一十五·佚名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五·念常
  跋·书玉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六·玄奘
  从地理上交通的中心说到国家社会佛法的中心·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春秋诗话卷之三·劳孝舆

      引诗    引诗者引诗之说以证其事也事主也诗宾也然如断狱焉诗则爰书也引之断之而后事之是非曲直锱铢不爽其衡则又事为宾而诗为主知引诗之诗为主可与说诗矣序引诗  郑伯克段于鄢遂寘其母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汪廷讷

    第十一齣 谏柳【生查子】〔旦持拄杖上〕儿夫喜浪游。不把盟言守。嗃嗃奈予何。伊作伊还受。〔如梦令〕自是男儿情薄。莫怪妇人口聒。爲爱出牆花。玩法甘违初约。知觉。知觉。抵死与他一着。昨日丈夫欲偕东坡嬉游。自

  • 卷六·周权

    ●钦定四库全书 此山诗集卷六 (元)周权 撰 ○五言律诗 溪邨即事 寒翠飞崖壁尘嚻此地分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竹色溪隂见梅香岸曲闻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 曙岩上人 岩扉人不到竹色满僧阑林雨添经润牕云入砚寒夜龛猫占卧

  • 卷之二百五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泰伯之荣典(是岂足为泰伯荣哉)·李定夷

    泰伯三让高风,肇启三吴,立庙于无锡梅里。平墟附近之虹山,泰伯墓在焉。民国光复,祀典废而不举。近来有泰伯后裔赣北镇守使吴金彪,吴请中央,令行地方官,切实保护庙墓,并由冯副总统制“端委高风”之匾,江西李督军制“至德无称”之

  • 卷二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二十九恩赉五【蠲赋一】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万夀覃恩以天下地丁钱粮已经轮免一周其京城及各省房地租税五十三年额征并历年逋欠亦予豁免恩诏内开一天下地丁钱粮既沛恩泽於三年内悉予豁免

  • 通制条格卷第二十·拜住

     赏令  告获谋反至元六年二月十二日,伯颜右丞等奏:东平府司吏元鉴告,至元五年亲手拿住胡王先生伴当任万宁,今知首告四人已蒙迁赏。臣等议得,拟充部令史,仍赏钞十定。奉圣旨:那人勾当得呵,行者;勾当不得呵,止与赏赐者。钦此。

  • 卷八·郑玄

    世妇掌祭祀、宾客、丧纪之事,帅女宫而濯扌既,为?盛。(扌既,拭也。为犹差择。○扌既,古爱反。拭,音式,清也。)[疏]“世妇”至“?盛”○释曰:此妇人所掌,祭祀谓祭宗庙,宾客谓飨食诸侯在庙,丧纪谓大丧朝庙、设祖奠与大遣奠时。为此三

  • 卷七·杨甲

    钦定四库全书六经图卷七     宋 杨 甲 撰毛邦翰 补巾车玉辂金木象革四辂其饰虽异制则同今特图玉辂之一兼太常之旂以备祭祀所乘其余车式皆具考工记则诸路可知矣<经部,五经总义类,六经图,卷七<经部,五经总义类

  • 周书·立政·佚名

    周公作《立政》。周公若曰:「拜手稽首,告嗣天子王矣。」用咸戒于王曰:「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周公曰:「呜呼!休兹知恤,鲜哉!古之人迪惟有夏,乃有室大竞,吁俊尊上帝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乃敢告教厥后曰:『拜手

  • 解深密經卷第四·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一]地波羅蜜多品第七   爾時觀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十地所謂極喜地離垢地發光地[二]燄慧   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復說佛地爲第十一.如是諸地幾

  • 性 释·太虚

      中国自古言性,如:孔子曰性相近、孟子曰性善,荀子曰性恶,杨子曰性善恶混,乃至漆雕开、世硕、公孙丑、王充、言善恶以人殊、上中下三品,皆为性上之差别义,而于性之本义尚未谈及。今此论性当先定性之为义,即必如何乃谓之性,非

  •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毗罗国尼俱陀林中。尔时迦毗罗国有大释众。而自思惟。我佛世尊。于过去世何处所生。何姓何族。有何因缘。而思惟已告诸众曰。释迦世尊

  • 卷第一百八·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一百八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二十一 【论】第六如来会中守护一切城增长神主现前地。 【经】尔时善财

  • 伊凡·费多罗维奇·什邦卡和他的姨妈·果戈理

    这个故事还有一段来历呢:那是从加佳奇来的斯杰潘·伊凡诺维奇·库罗奇卡讲给我们听的。你们要知道,我的记性简直没法说有多糟了:对我说了还是没说,反正一样。就好像筛子过水一样全是白搭。我知道自己有这个毛病,所以特地请

  •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中国史·吕思勉

    由吕思勉先生在历年教学讲稿和史学研究的基础上完善而成,详细地记叙了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二十世纪上半叶期间的中国历史,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中国通史。全书按中国历史社会的变迁划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近代、现代五个不

  • 解脱道论·佚名

    梵名Vimoks!ama^rga -s/a^stra 。凡十二卷。阿罗汉优波底沙造,南朝梁代僧伽婆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书内容系依坐禅人解脱之阶次分别解释戒、定、慧等解脱法门。共有十二品,即:因缘品、分别戒品、头陀品、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