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桐江诗话全文

一、富贵语

永叔《送李留后知郓州诗》,乃士君子之处富贵,非庸①鄙有力者所可为。②诗云:"北州能事③谒家④声,东士⑤还闻政有成。组甲光寒围夜帐,彩旗风暖看春耕。金钗坠鬓分行立,玉麈高谈四座倾。富贵常情谁不爱?⑥羡⑦君潇洒⑧有余清。⑨"〔李名愿,李都尉长子,先曾知相州。〕⑩(《说郛》本、《丛话》前二十九、《诗林》三、《乐趣》十二) 

---------------- 

①"庸"《说郛》原作"简",据《丛话》、《诗林》改;乐趣作"秽"。

②《乐趣》"为"作"当"。

③《欧阳集》"能事"作"遗颂"。

④《丛话》、《诗林》及《集》"谒家"作"蔼佳"。

⑤《诗林》"士"作"土"。

⑥《集》"爱"作"羡"。

⑦《集》"羡"作"爱"。

⑧《集》"潇洒"作"风韵"。

⑨《乐趣》"清"作"情"。

⑩《丛话》、《诗林》有此数语。 

二、牧童诗

〔世传〕山①谷七岁作《牧童诗》云:"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说郛》本、《丛话》前四十七、《玉屑》十八、黄莹《山谷年谱》一、《宋纪》三十三) 

案:《黄山谷别集》卷上,《牧童诗》注云:"《西清诗话》云:'世传山谷七岁作。'"考《西清诗话》所载,乃送人赴举诗,疑误。 

---------------- 

①《丛话》、《玉屑》有"世传"二字。 

三、感事

康节《天津感事吟》:"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不似世人忙里老,生来①未始得开颜。"此诗殊足警人也。(《说郛》本、《乐趣》七) 

---------------- 

①《集》"来"作"平"。 

四、煎茶

唐人煎茶用姜。故薛能诗云:"盐损忝①常戒,姜宜着更夸。"据此则又有用盐者矣。近世有用此二物者,辄大笑〔之。〕②然茶之中等者,用姜煎,信佳〔也。〕③盐则不可。(《说郛》本、《历代》五十三) 

案:此见《东坡题跋》卷二,《总龟》十八引此则作《百斛明珠》,《百斛明珠》亦东坡撰。《耆旧续闻》引此则作东坡说,并云:"今毘陵京口煎点茶用盐。" 

---------------- 

①《全唐诗》、《历代》"忝"作"添"。

②《历代》有"之"字。

③《东坡题跋》有"也"字。 

五、畅道姑

畅姓,惟汝南有之。其族尤奉道,男女为黄冠者,十之八九。时有女冠畅道姑,姿色妍丽,神仙中人也。少游挑之不得,乃作诗云:"瞳人剪水腰如束,一幅乌纱裹寒玉。超然自有姑射姿,回看粉黛皆尘俗。雾合云窗人莫窥,门前车马任东西。礼罢晓①坛春日净,落红满地乳鸦啼。"(《说郛》本、《丛话》前五十、《诗林》四、《历代》五十九) 

---------------- 

①《历代》"晓"作"瑶"。 

六、魏泰荆门别天觉诗

魏道辅泰,襄阳人,元祐名士也,与王介甫兄弟最相厚。仆初以谓有隐德不仕,及试院中,因上请主文,道辅恃才豪纵,不能忍一时之忿,欧主文几死,坐是不许取应。尝有《荆门别张天觉诗》云:"秋风十驿望台星,想见冰壶照坐清。零雨已回公旦驾,挽须聊听野王筝。三朝元老心方壮,四海苍生耳已倾。白发故人来一别,却归林下看升平。"诗律峻峭,令人不可到也。(《丛话》前十二) 

七、杜诗稚子解

冷斋以稚子便作笋,引唐人诗为证,何谬之甚也。此诗盖为①笋之脱箨,如小儿之解绷;便以稚子为笋,则非也。②少陵诗本"笋根雉子无人见",今误以"雉"为"稚",盖笋生乃雉哺子之时,言雉子之小,在竹间人不能见故也。(《从话》前十二、《诗林》一、《历代》三十七) 

案:《漫叟诗话》亦谓当为野雉之雉,非童稚之稚。 

---------------- 

①《诗林》、《历代》"为"作"谓"。

②《历代》引至此。 

八、王珪妻姓杜

《西清诗话》辨王珪母姓杜不姓卢,引少陵诗为证。今观其诗,不特不姓卢,乃王珪之妻,非母也。①史氏之讹如此。少陵诗云:"我之曾老姑,尔之高祖母。尔祖未显时,归为尚书妇。"即知王珪之妻也。(《丛话》前十三、《玉屑》十四、《历代》三十九) 

案:吴景旭《历代诗话》引《野客丛书》及《庚溪诗话》,以为少陵所称为珪妻,史所称为珪母,两事自不同。 

---------------- 

①《历代》引至此。 

九、白乐天诗兄弟中第

乐天与弟敏中、行简三人相继皆中第。乐天作诗云:"自怜郡姓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箭尽惊人。"其自言兄弟中第,曲折尽矣。乐天自作墓志,以白起为祖,故曰"自怜郡姓为儒少"也。(《丛话》前二十一) 

一〇、辞林枝叶

近时士人作四六颂德,多用"辞林枝叶,学海波澜",殊不知出处乃崔珏《哭义山诗》也。诗云:"辞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非佳语耳。(《丛话》前二十一) 

一一、许浑千首湿

许浑集中佳句甚多,然多用水字,故国初士人云"许浑千首湿"是也,谓如《洛中怀古①诗》云:"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若其它诗无水字,则〕②此句当无愧于作者。罗隐诗,篇篇皆有喜怒哀乐心志去就之语,而卒不离乎一身。故"许浑千首湿",人以"罗隐一生身"为对。又云:"杜甫一生愁",似优于前矣。(《丛话》前二十四、《郑五代》五、《全五代诗》六十七) 

---------------- 

①《全唐诗》二十"洛中怀古"作"故洛城"。

②《全五代诗》无此八字。 

一二、曹希蕴新月诗

曹希蕴货诗都下,人有以敲梢交为韵,索赋《新月诗》者。曹诗云:"禁鼓初闻第一敲,乍看新月出林梢。谁家宝鉴新磨出?匣小参差盖不交。"盖模多逊之句也。(《丛话》前二十五、《宋纪》八十七) 

一三、陈彦升彭城八咏

陈舍人荐彦升,有《彭城八咏》,为人所称,多以《燕子楼》为绝唱;殊不知《子房庙诗》,最为警绝。诗云:"博浪沙头触副车,潜游东夏识真符。风云智略移秦鼎,星斗功名启汉图。商老已来宁少海,赤松还约访仙都。雍容进退全天道,凛凛高风万古无。"《燕子楼诗》并载于后,识者自知其优劣也。诗云:"仆射新阡①狐兔游,侍儿犹住水边楼。风清玉簟慵②欹枕,月好③珠帘懒上钩。寒梦觉来沧海阔,④新诗吟罢紫兰⑤秋。乐天才思如春⑥雨,断送残花一夕休。"⑦燕子楼即张建封侍儿所居,其事具载《丽情集》。彦升《高祖庙诗》云:"尘静山川狂鹿死,雷惊天地老龙飞。"《范增墓诗》云:"忿失壮图撞玉斗,岂知天命与金刀。"皆佳句也。《八咏》今不传于世,惜哉。(《丛话》前二十七、《竹庄》十六、《宋纪》十三) 

---------------- 

①《竹庄》"新阡"作"松楸"。

②《竹庄》"慵"作"愁"。

③《竹庄》"好"作"满"。

④《竹庄》作"旧事欲论乡梦断"。

⑤《竹庄》"罢紫兰"作"就海潭"。

⑥《竹庄》"思如春"作"似春深"。

⑦《竹庄》引至此。 

一四、石曼卿早春诗

曼卿一日春初,见阶砌初生之草,其屈如钩,而颜色未变,因得一句云:"草屈金钩绿未回",遂作《早春诗》一篇,旬日方足成,曰:"檐垂冰筯晴先滴,草屈金钩绿未回。"其不逮先得之句远甚。①始知诗人一篇之中,率是先得一联或一句,其最警拔者是也。(《丛话》前三十二、《玉屑》十二、《宋纪》十) 

---------------- 

①《宋纪》引至此。 

一五、王逢原集中佳句

〔王〕①逢原集中佳句颇多,如《读老杜诗》:"镌劖物象二②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瓜洲渡》云:"风力引云行玉马,水光连日动金虵。"《谢满子权寄诗》云:"九原黄土英灵活,万古青天霹雳飞。"(《丛话》前三十七、《玉屑》十八、《唐宋诗本》一) 

---------------- 

①当有"王"字。

②《诗本》"二"作"三"。 

一六、杨朴诗

杨朴字契先,①一日秋晴,戏钓于道傍溪涧中,值漕台陈文惠出巡按,从者诃之,契先竟不顾。文惠怒,命从者摄至前路邮亭中诘之,契先风神村野,宛然一耕夫也。文惠益怒,欲加以刑。契先丐毫楮供析,②乃作绝句云:"昨夜西风烂熳秋,今朝东岸独垂钩。紫袍不识蓑③衣客,曾对君王十二旒。"文惠谢遣之。(《丛话》前四十二、《宋纪》五) 

---------------- 

①《宋纪》"先"作"元"。

②《丛话》明钞本"析"作"状"。

③《宋纪》"蓑"作"莎"。 

一七、秦少游诗

少游汝南作教官日,郡将向宗回团练有《登城诗》,少游次韵两篇,云:"沄沄①汝水抱城根,野色偷春入烧痕。千点湘妃枝上泪,一声杜宇水边魂。遥怜鸿隙陂穿路,尚想元和贼负恩。粉堞朱垣②都过了,③恍如陶侃梦天门。""庖烟起处认孤村,天色清寒不见痕。车辋湖边梅溅泪,壶公祠畔月销魂。封疆尽是春秋国,庙食多怀将相恩。试问李斯长叹后,谁牵黄犬出东门?"又尝于程文通会间赋《牵牛花诗》云:"银汉初移漏欲残,步虚人倚玉栏干。仙衣染得天边碧,乞与人间向晓看。"④又一岁,太呼⑤王左丞二月十一日生日,程文通诸人前期袖寿诗草谒少游,问曰:"左丞生日必有佳作。"少游以诗草示之,乃压九青字韵俱尽。首云:"元气锺英伟,东皇赋炳灵。蓂敷十一荚,椿茂八千龄。汗血来西极,抟风出北溟。"诸人愕然相视,读毕俱不敢出袖中之草,唯唯而退。(《丛话》前五十、《玉屑》十八、《诗林》四) 

---------------- 

①《淮海集》"沄沄"作"茫茫"。

②《淮海集》"朱垣"作"女墙"。

③《淮海集》"过了"作"已尽"。

④《诗林》仅引此诗,此诗后有"真佳作也"四字。

⑤《玉屑》"呼"作"守",是。《丛话》徐钞本亦作"守"。 

一八、胡少汲诗

〔胡〕①少汲,宣和间在河朔作漕日,同官陈亨伯辈,唱和山字韵诗。少汲最后和成,人皆叹服。诗云:"章句飘飘续小山,古风萧瑟笔追还。海鹏共击三千里,铁马同归十二闲。功业会看钟鼎上,声华巳在搢绅间。他年记忆怜衰老,为报西川引一班。"(《丛话》前五十二、《诗林》四、《玉屑》十八、《宋纪》三十四) 

---------------- 

①当有"胡"字。 

一九、汪彦章止戈堂诗

程进道,绍兴初帅闽中,殄灭诸寇,以武库为止戈堂,一时诸公题咏甚多,汪彦章二诗最为绝唱。诗云:"此老胸中百万军,暂劳试手犬羊①群。山头不复望廷尉,柱后何须用惠文。解带为城聊戏剧,卖刀买犊便耕耘。三山胜处开华屋,千载人传旧史②君。""千里闽山驲骑飞,天书趣解海边围。异军方逐苍头起,元帅徐将白羽挥。翻就铙歌春举酒,收还烽火夜开扉。向来不③事关兵气,都作风光坐上归"。(《丛话》前五十三、《宋纪》三十六) 

---------------- 

①《宋纪》"犬羊"作"沸狼"。

②《丛话》徐钞本、明钞本"史"作"使"。

③《宋纪》"不"作"万"。 

二〇、曹彦章点绛唇词

颍昌曹纬彦文,弟组彦章,俱有俊才。彦文释褐即物故,彦章多依栖中贵人门下。一日,徽庙苑中射弓,左右荐至对御,作《射弓词点绛唇》一阕云:"风劲秋高,顿知斗力生弓面。弝分筠簳,月到天心满。白羽流星,飞上黄金椀。胡沙雁,云边惊散,压尽天山箭。"今人但知彦章善谑,不知其才,良可惜也。彦章后字符宠,兄弟幼孤,母王氏教养成就。王氏亦能诗,尝有《雪中观妓诗》云:"梁王宴罢下瑶台,窄窄红靴步雪来。恰似①阳春三月暮,杨花飞处牡丹开。"(《丛话》前五十四、《宋纪》八十七) 

---------------- 

①《宋纪》"似"作"是"。 

二一、说法马留对凑氛狮子

〔元祐间,东平〕①王景亮与诸②仕族无成子③结为一社,纯事嘲诮,士大夫无间贤愚,④一经诸人之目,即被不雅之名,⑤当时人号曰⑥猪嘴关。〔元祐间,〕⑦吕惠卿察访京东。吕天资清瘦,语话之际⑧,喜⑨以双手指画。社人目之曰⑩"说法马留",〔又凑为七字曰:"说法马留为察访",社中弥岁不能对。〕⑾一日⑿邵篪因上殿氛泄,⒀出知东平。邵高鼻鬈髯,社人目之曰"凑氛⒁狮子",仍对⒂曰:"说法马留为察访,凑氛狮子作知州。"惠卿衔之,讽部使者发以它事,举社遂为虀粉。⒃〔盖口之为业,非独发人阴私,败人成事,贾憎敛怨,祸亦及之。〕⒄(《丛话》前五十五、《乐善录》上、《宋纪》一百、《全闽》二) 

---------------- 

①《全闽》无此五字。

②《全闽》"诸"作"邻里"。

③《宋纪》"子"作"者";《全闽》作"浮薄子"。

④《乐善录》、《全闽》作"无间贤否"。

⑤《全闽》"名"下有"者"字。

⑥《乐善录》、《全闽》作"当号其里为"。

⑦《乐善录》、《全闽》有此三字。

⑧《全闽》"之际"作"每说"。

⑨《全闽》"喜"作"辄"。

⑩《全闽》"之曰"作"为"。

⑾《全闽》无此数语。

⑿《全闽》"一日"作"时"。

⒀《乐善录》"氛"作"气";《全闽》"氛泄"作"泄气"。

⒁《乐善录》、《全闽》"凑氛"作"泄气",下同。

⒂《全闽》作"王景亮又从而凑为七字对"。

⒃《全闽》"遂为虀粉"作"皆虀粉矣"。

⒄《全闽》有"盖口之为业"至此数语。 

二二、张安道评昼锦堂记

永叔作韩忠献《昼锦堂记》,开石了,以碑本寄张安道。安道嗟叹久之,云:"惜乎不先寄老夫,使此记遂有小颣。'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两句中可去一字。不然,'以武康之节来治相',又不然,'以武康来治于相'。"(《丛话》后二十三) 

二三、淮阴侯庙题壁诗

案:《渔隐丛话》前集二十四云:"小说记事亦多舛误,岂复可信。虽事之小者,如一诗一词,盖亦谬尔。《淮阴侯庙诗》'筑坛拜日恩虽重'之句,《青箱杂记》谓是钱昆作,《桐江诗话》谓是黄好谦作,是一诗而有二说也。"据是知《桐江诗话》有论《准阴侯庙题壁诗》。诗曰:"筑坛拜日恩虽厚,蹑足封时虑已深。隆准早知同鸟喙,将军应起五湖心。"见《青箱杂记》。

猜你喜欢
  序·黄彻
  ●全史宫词卷十五 十国·史梦兰
  ●元诗选二集序·顾嗣立
  后记·许南英
  第一齣~第十齣·徐复祚
  凡例·白居易
  大隠居士诗集卷下·邓深
  初集卷三十六·乾隆
  巻中·殷璠
  中秋·刘半农
  平园续集补钞·管庭芬
  续咏十二首(原注)·佚名
  卷三十八·陈邦彦
  卷四百八十二·佚名
  御选元诗卷三十一·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弥逊·唐圭璋

      弥逊字似之,号筠溪翁,连江人,居吴县。元祐四年(1089)生。大观三年(1109),登进士第。累官起居郎、试中书舍人、户部侍郎。以争和议,忤秦桧意,乞归。遂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漳州。绍兴十二年(1142),落职。晚岁隐连江西山。绍兴二十三

  • 第二十一出·李开先

    【满庭芳】(生上唱)茅店鸡鸣,江村犬吠,惊回客梦阑珊。风尘满目,愁踏晓霜寒。(僧唱)云迷樵径,雾锁渔梁,风餐水宿,何日返家园?〔鹧鸪天〕(生白)汴国渔场地不邻,乾坤何处问通津?三春花落曾经眼,尽日山行不见人。时运拙,路途贫,死生未卜远囚

  • 提要·金涓

    (臣)等谨案青村遗稿一卷元金涓撰涓字徳原义乌人本姓刘先世避钱武肃王镠嫌名改姓金受业许谦之门复从黄溍游宋濓王祎皆其同学也累辞荐辟教授青村着有文集四十卷明初已佚是编乃其六世孙魁七世孙江等搜罗散逸缀辑而成诗格清

  • 卷八十六·志第六十二·河渠四·张廷玉

        ◎河渠四   ○运河下 海运   江南运河,自杭州北郭务至谢村北,为十二里洋,为塘栖,德清之水入之。逾北陆桥入崇德界,过松老抵高新桥,海盐支河通之。绕崇德城南,转东北,至小高阳桥东,过石门塘,折而东,为王湾。至

  • 卷之一百六十六·佚名

    洪武十七年冬十月乙丑朔享太庙○丙寅册广武卫指挥佥事李杰女为淑妃册曰妃嫔之立所以助皇后奉宗庙理内治也非淑德贤行曷膺兹选朕自后崩之后欲得贤淑之女助朕奉祀宗庙乃卜诸功臣之家惟尔李氏最贞特册尔为淑妃助朕以奉宗

  • 第三八四分单同治七年三月十二日一二二一○--一·佚名

    淡水分府严,饬对保头役二人前往一皂一快交界处,接运解到硝磺署淡水分府严单仰对保头役朱忠、蔡照,立吊车户足数,前往一皂、一快交界处所,接运解到硝磺六十八担,沿途小心,车运过保,交接着落。仍取乡保长接

  • 卷三十六·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三十六 唐 张守节 撰 陈?世家第六      史记三十六 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後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後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之时或失或续至於

  • 贾饣束传·欧阳修

    贾饣束的字叫子美,是河南府人。他小时候是孤儿,客居在长江、淮河之间。他叔父贾全任浙东观察使,他去依靠贾全,贾全特别器重赏识他,对他很好。他后来考进士中了优等,名望很高。又考贤良方正中了优等,被任命为渭南县尉、集贤殿

  • 卷八十二·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八十二宋 宋敏求 编政事刑法颁新律令诏糺劾违律行事诏颁行新律诏法司及别勅推事并依律文诏恤刑诏颁行新令制申理寃屈制颁行律令格式制减大理丞废秋官狱勅申寃制诉事人先经州县勅减抵罪人决

  • 卷七十五·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七十五宋 宋敏求 编典礼太清宫太清宫行礼官改用朝服并停祝版勅太清宫改为朝献荐献制庙制令所司与礼官议宗庙制令公卿议太原建寝庙诏增置太庙九室诏常荐宗庙荐享别奠樽爵诏太庙五享令宗子摄

  • 卷十八下·徐一夔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十八下 嘉礼三 东宫朝会 总叙 皇太子受羣官贺仪汉以前无闻唐正旦冬至则於大朝会之明日百官朝集使等皆诣东宫行礼羣官再拜称贺又再拜皇太子有答後再拜之仪宋正旦冬至三公贺前後皆再拜皇太子俱答

  • 经济文衡卷八·佚名

    宋 滕珙 撰日月类论日月所行之道答廖子晦此叚问答説望合朔日月相去逺近之义问曰天有黄赤二道沈存中云非天实有之特歴家设色以记日月之行耳夫日之所由谓之黄道史家又谓月有九行黒道二出黄道北赤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

  • 卷一百五十四·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五十四  宋 卫湜 撰冠义第四十三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冠义者以其记冠礼成人之义此於别録属吉事世本云黄帝造火食旃冕是冕起於黄帝也但黄帝以前则以羽皮

  • 论语巻七·朱熹

    宋 朱子 集注子路第十三〈凡三十章〉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劳如字○苏氏曰凡民之行以身先之则不令而行凡民之事以身劳之则虽勤不怨〉请益曰无倦〈无古本作毋○胡氏曰勇者喜于有为而不能持久故以此告之○程子曰子路

  • 卷三百二十二·佚名

    △初分真如品第四十七之五正说如是真如相时。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变动。东踊西没。西踊东没。南踊北没。北踊南没。中踊边没。边踊中没。时欲色界诸天子。复以天上多揭罗香多摩罗香栴檀香末。及以天上嗢钵罗华钵特摩

  • 三 明 论·太虚

    ──五年在普陀作──缘起分第一 交芦子若存若亡,不觉心动:昏扰淆然撄于心,光象眩然要于知,浑浑芒芒,恍恍惚惚,初不辨象从知出,知从象来;扰故心动,心动故扰,然心动而不能自止,知出而不能自弭,如有所使,如有所系,其知弥出,其光象

  • 论时事新报所谓经咒救国·太虚

    ──二十一年作──经咒救国?世界新闻社云:中央委员戴传贤、李济琛,及在野名流朱庆澜、孙洪伊诸氏,为国家多难,灾患洊臻,发启在北平雍和宫修建密教金光明道场,以祈息灾弭乱,转移劫运,现正在筹款进行中。兹录其募捐启如左:雍和宫

  • 舍利弗悔过经·佚名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菩萨藏经同本,文甚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