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王夫之

遵循古制。继承天命而称圣王者,是本于轩辕之治,建国黄中,消除间气异类带来的灾难,扶长中夏之民而入尽其才,治国之道就完备了。

有人指出:“古代孔夫子鉴于祸乱,表明自己的希望和忧虑,申明圣王之道,写了《春秋》,后代儒家发展他的学说,以董仲舒、胡安国为最多,无不提倡端正道谊,反对权谋。现在你所写的这些,有些不是这样。提倡以功业、武力为固国之本,以法令禁止为治国措施,即使讲明理,也衍而论其数,虽然也反复讲仁义,重视道德教化,引伸性命之说,探求天地之本源,恐仍不符合《春秋》的尺度啊!”

我回答道:“为何这样说呢?民初生之时,自结成群,远离灾害。摈弃夷狄,统建君长,所以仁是指自爱同类,义是指自制其伦,强干自助,借以聚集中国的元气也。如今族类不能自保自固,哪还有仁义可谈!”

他又说:“《宰制》所谋,以传无穷,必需通明变化之理,以免固定僵化。汉朝兴起于西京长安,中兴于洛阳,你所说的以燕京为会同之都,不就是要固定吗?”

我回答道:“当君王者根据阴阳测定风雨,建都城,做宰治之主,无不选气机深厚的地方以巩固自然之实宇,所以伏羲,神农建都,或建于陈(河南淮阳),或建于鲁(山东曲阜)、平阳(山西临汾西南)、蒲坂(山西永济北)、安邑(山西夏县)、耿(山西吉县)、相(河南安阳),靠着河东北,作为建都之地。长安(今西安市)、洛阳、大梁(今开封市)之地,后来君王都曾建都。几百年以后地力衰竭,渐渐变为薄卤。如今燕苏之地,受天命而兴国者,金、元虽不足称数,明永乐建都于此,水土未有变薄,天命之气聚集,天子守边,四方来辅。后来的帝都,当然要在此地区,以光赞我成祖的功业。”

他又说:“贤哲之制度没乱,庸愚之谋已经产生了,立说一般都是这样。今你所撰写的这些文章,放在几十年前,可以救保明朝的国基吗?现在明亡之后,国运斩绝,待事后论述事先的过失,为求鉴戒,正所谓丢失鱼之后而去寻找捕鱼的工具呀!”

我回答道:“孔子写《春秋》,对定公、哀公之间多评论。谈当时的事,世人对我都不理解,因而慨然而书写,且也希望借此以劝戒后人。过去在太平年代里,祸乱还未形成,效法祖宗,遵从先王,才是良发。尽管你为未来担心而痛哭流涕地劝谏,说了难听的逆耳言,到头来必给自己招来灾祸。天下相互效法,谁能区别美玉和似玉的石头?随时间推移而皇朝的缓带散断了,朝廷天命沦灭,于是为其失败而痛心,推究其原因,始于秦,沿于宋,以自毁其国,推初弱丧,皆有道理。故哀怨系心,忧愤填胸,希望纠正它的自失之处,以求返回到轩辕黄帝之治。并翘首企望圣明皇帝出现,当好中国的天子,推行教化,制定法制,以审卫中国,而终确定夷狄。则我虽身死,灵魂也为之欢乐啊。”

今年岁德在丙,当属火运,北斗柄指东辰,春天已经到了。中国命运,原是秉承上天的。王氏出于太原世系,历代相绵延,为汉族已故的皇帝捐出自己的忠效,悲愤穷愁,退而论之焉。圣明的皇帝,远远地流离迁徒,待之

将来,须年岁长久啊。《黄书》所以流传,意即在此。

猜你喜欢
  明法第四十六·管仲
  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韩非
  卷五·蔡清
  恢国篇第五八·王充
  卷七·陈大章
  (三)八佾篇·钱穆
  卷四百六十八·佚名
  卷一百二十三·佚名
  法句譬喻经双要品第九·佚名
  选佛谱卷第四·智旭
  为震华法师封龛·太虚
  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释跋·太虚
  正法华经卷第二·佚名
  佛说佛名经卷第二十二·佚名
  宗镜录卷第九十四·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出 赴闽·周履靖

    【小重山】〔外上〕几载戎衣满战尘。雄心拚裹革肯思莼。兹承新命鎭南闽。机务重。砺剑亟长征。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谩说寰中多黠虏。须知天上有将军。下官姓柳。名菀。字茂夫。唐山南节度使柳子宽之裔

  • 卷十·韦庄

    钦定四库全书 浣花集卷十      唐 韦庄 撰 今体诗凡六首 过樊川旧居【时在华州驾前奉使入蜀作】 却到樊川访旧游夕阳衰草杜陵秋应刘去後苔生阁稽阮归来雪满头能说乱离惟有燕解偷闲暇不如鸥千桑万海无人见横

  • 艾轩诗钞·吴之振

    林光朝送别湖北漕李秘监仁甫文字眇烟云,过眼徒浩浩。所有未见书,惜哉吾已老。子云客长安,陈迹如一扫。同叔向来人,我生苦不早。亦闻青城山,斯翁为有道。瞿塘不可上,秋梦长颠倒。白日来西昆,一见自应好。纵谈百代前,至竟非枯槁

  • 卷四百五十九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起哲宗元祐六年六月壬辰盡是月乙巳   六月壬辰,疏決在京及開封府界諸縣繫囚,自雜犯死罪遞降一等,至杖釋之。先是,四月末,王巖叟移簡劉摯,請早疏決。摯答云:「即商量。」蓋自元祐以來,多四月以前,今歲差遲,諸司繫囚殆千人,

  • 卷之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一·王明清

    挥麈录 宋 王明清●卷一○诞节立名自唐明皇千秋节始唐《明皇实录》云:“开元十七年秋八月,上降诞之日,大置酒合乐,燕百僚于华萼楼下。尚书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率百官上表,愿以八月五日为千

  • 第三十二章 士大夫的自觉与政治革新运动【庆历熙宁之变法】·钱穆

    一、学术思想之新曙光宋朝养士经历百年之久,终于要收到他的成效。 宋朝对士大夫,并不能有教育指导的能力,只能妪姁(xū)涵育,让他们自己发荣滋长,这是一件费时而没把握的事。 在真宗时,宋朝文教算是培养到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八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九 洪武七年五月丙寅朔,修《大明日历》成,自上起兵临濠至即位六年癸丑冬十二月,凡征伐次苐、礼乐沿革、刑政设施、群臣功过、四夷朝贡之类莫不具载,合一百卷。承旨儋同、侍讲学士宋濂率诸儒上

  • 周书·洪范·佚名

    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

  • 卷十一·方苞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集注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注卷十一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周官司空之篇亡汉兴购之千金不得河间献王以考工记续之不知作者何代何人然大抵秦以前书也司空名冬官者四时之有冬积于空虚不用之地而度

  • 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第十六·佚名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一切大众:&lsquo;诸善男子,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rsquo;复告大众:&lsquo;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rsquo;又复告诸大众:&lsquo;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rsquo;是时菩萨大众,弥勒为首,合掌白佛言:&l

  •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毗罗国尼俱陀林中。尔时迦毗罗国有大释众。而自思惟。我佛世尊。于过去世何处所生。何姓何族。有何因缘。而思惟已告诸众曰。释迦世尊

  • 卷第十四·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十四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诸师列传第六之四 神智文法师法嗣(广智下第三世) &middot;明智中立法师   &middot;文慧宗正法师   &middot;空相思恭法师 扶宗忠法师法嗣   &middot;草堂处元法师  

  • 卷第三十七·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三十七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九世之余(清源下第八世之余) (曹洞)【增收】鼎州梁山缘观禅师(嗣同安志)僧问。如何是空劫已前事。师

  • 卷第四十一·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四十一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南十 潭州石霜慈明楚圆禅师(南十汾阳昭嗣) 室中常插剑一口。旁置水一盆。草鞋一緉。凡见僧参。遽曰看剑。稍涉拟议。便喝出。 天童华云。我当时若见。便去左

  • 幼科指南·周震

    儿科著作。又名《幼科医学指南》。4卷。清周震(慎斋)撰。成书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卷1为小儿歌赋及总论;卷2为小儿杂症;卷3~4分别论述小儿心、肝、肺、脾、肾诸经病证及医案。证下列有方名,卷后附载类方,并介绍药物组

  • 打坐歌·张三丰

    初打坐,学参禅,这个消息在玄关。 秘秘绵绵调呼吸,一阴一阳鼎内煎。

  • 徐志摩诗歌全集·徐志摩

    《徐志摩诗歌全集》收录了徐志摩生前发表的《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四部诗集,并整理了他的其它诗篇,合并为《醒!醒!》。诗人虽然轻轻的走了,但是他留下的作品却会永存于读者心中。徐志摩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