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质与量

余尝论质世界与能世界之分别。即在质世界中,亦复有质与量之分别。某年余曾偕友游西湖,一晨,余两人特赴龙井购茶,指名雨前。茶肆主人出示一雨前价单,高下不等。余等问,同一雨前,何有此多价。茶肆主人云:茶须品,始知其不同。君等幸试一品,如何。因烹各级茶五六种,余等一一试尝,始知茶味。乃选购数种以归,余于是始知品茶。

茶有品,人亦有品,有高下之别。班固《汉书?古今人表》,分人为上中下三级,每级又各分上中下,共九级。此非熟读史书则不易知班固此表之意。今人一慕西化,谓人皆平等。西方选举得票多则胜,惟论量,不问质。此乃一种商业习惯,惟求多销,赢利为主,亦以量为重。

中国社会惟重质,即工业亦然。百工皆由官设俸,世袭其业。不求多产,仅求保持其品质。而父子孙曾,世代相传,耳濡目染,毕生习此,艺乃益精。因此凡工业成品,皆得为艺术品,为其他民族所莫及。如纺织,如陶瓷,无不皆然。

品之高,必求之其质。若惟求量,则品难兼顾。濂溪《通书》继《志学》章有《顺化》章,言:“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天道即由其本质。不顺乎茶之质,又何有茶味之美。不顺乎人之性,又何由有圣德之成。加以外力,仅能使之多产。产多而质漓,则其美味将日减。商人尚利务多产,而茶质变。麟凤龟龙称四灵,苟使近代生物学家凭科学发明,务求四者之多产,则亦恐将日失其灵矣。近代科学能创电脑,但不能使其脑同具人心之灵。能制机器人,但不能使机器人亦为圣贤。濂溪谓:“大顺大化,不见其迹,莫知其然之谓神。”顺乎自然而待其化,则必经悠久之时间,此即天道。而质世界可进为能世界,此亦不见其迹,莫知其然之神化也。夫岂由人之所欲力之所创而能致。

濂溪《通书》继《顺化》章有《治》章,谓治天下在乎“纯其心而已矣”。纯即不杂,能不杂以利欲之念,则一切自然,顺而化,乃自跻于圣德。纯己心始能纯人心,人心纯而天下平。此濂溪《太极图说》所以有主静立人极之说也。濂溪《顺化》章又曰:“天下之众,本在一人。道岂远乎哉?术岂多乎哉?”故一人之明德,而可明之于天下。凡此皆有甚深妙义,贵善读者之自体而自会之。

《通书》有《圣学》章,谓:“圣学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乎。”此章濂溪之所谓一,实即天,即性,即太极,亦即《通书》首章之所谓诚。天则万物一太极,性则物物一太极也。故一之学,即性天之学。而曰一者无欲。一于性,一于天,斯即无欲矣。《诚》之章亦言:“诚者,静无而动有。”方其静,仅一存在而已。惟此一存在,无而能静,虚而能动。《中庸》曰:“自诚明”,性也。心无欲,则虚而自明。所明者其性,其天,其诚。万物存在,同此一天,一性,一诚。故曰:“明则通。”明非谓知识,知识逐于物,知于此,不通于彼。明亦如《大学》之明明德,可明之天下,斯即其通也。有欲则必曲折以达,性天之动则直。无曲折,故曰直。直则公,各率其性,各动以天,故直之动必公。一子之孝,即天下万世为人子者之所公,故曰公则溥。若动于欲,则私而不溥矣。故惟明通公溥始为明德,始为达道,故能径直而行,又能有而若无,动而若静,其体则实一也。

《通书》又有《公明》章,曰:“公于己者公于人,未有不公于己而能公于人也。”己有欲则有私,如目欲视耳欲听,己有私则不见道之能公于己,斯亦不见其能公于人矣。又曰:“明不至则疑生,明无疑也。谓能疑为明,何啻千里。”今人之学皆尚疑。不信,故有疑。己既有私,不通,不公,不溥,故有不信而疑,亦终无以达于明之一境矣。

《通书》又有《理性命》章,谓:“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五殊二实,二本则一。是万为一,一实万分。万一各正,小大有定。”此亦一物一太极,万物一太极之义。同是一太极,即同属一本体。一物之太极,乃自万物之太极来。故曰一实万分也。能知其同一体,则自可达明通公溥之境矣。

《通书?颜子》章谓:“颜子见其大,忘其小。见其大则心泰无不足,富贵贫贱处之一,则能化而齐。”庄周有《逍遥游》《齐物论》,能作逍遥之游,自见齐物之论。逍遥之游可兼时空。如游西欧,英法富强,其他诸邦未必皆然。古代希腊罗马,亦曾称盛一世,现代则不复然。则英法现代之盛,又岂能常保。观于当前,亦可见矣。今惟美苏,乃代表欧洲文化之最盛地区,然苟能观欧洲诸邦古今之全史,则当前美苏之盛,其大势所趋,宜亦可想像而得矣。如是则西欧文化,亦当与其他各洲平提齐论,乃可得其真价值真意义之所在。至于一人一时之富贵贫贱,尤易见其齐,则心自忘之矣。此一齐,当自其化而得。非知化,则不知齐。能知齐,则亦自能知化。今日欧洲人则仅知变,不知化。故亦仅知争取,而不知其所得之终有其齐也。

《通书》有《精蕴》章,谓:“圣人之精,画卦以示。圣人之蕴,因卦以发。卦不画,圣人之精不可得而见。微卦,圣人之蕴,殆不可悉得而闻。”濂溪之学旁求之释老而深有得于《易》,故著《易通书》,又兼附以《太极图说》。伊川穷毕生之力,成《易传》一书,其意亦承濂溪来。至朱子始为易本义,发明易本为卜筮作。朱子之见审矣,然亦推尊濂溪,又特为《太极图说》作注,此朱子所以能集理学之大成也。象山不喜言天地阴阳,而专言一心,是知约礼,不知博文,故较喜言孟子。而朱子则谓孟子粗,不如颜子之精。是专言约礼,专尊德性,不知博文,不知道问学,仍为学之粗者。非专治一心,即得谓为学之精也。

《通书》有《家人睽复无妄》章,谓:“家难而天下易,家亲而天下疏。”《大学》谓欲明明德于天下,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亦以难易亲疏为先后。尧让天下于舜,实不难。能不传其子丹朱则难。舜让天下于禹,亦不难。而不传其子商均则难。父子之亲,而能不传以其位,斯诚难矣。然尚有难者。尧能识舜之贤,舜能识禹之贤,共事难而犹易。尧舜不能教其子亦为贤,斯则实难。孔子能教颜渊成亚圣,然不能教其子伯鱼亦为亚圣,此非难乎。以父子之亲而不能教,夫妇尤然。故濂溪谓家难而天下易,惟其亲,故见难。濂溪此言,诚足为例千古之名言矣。

濂溪谓:“睽次家人,以二女同居而志不同行也。”故中国特重女教与女德,亦并世诸民族所难比。西方人则置其亲而难,专务其疏而易。古代如希腊罗马,近代如英法,不问家,仅为国。不问国,而务求其国之富强甲天下。凡见太阳处,即见有大英帝国之国旗。然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同在一岛上,终未能融凝为一。美国继英为天下盟主,乃其家庭制度几于沦丧以尽,而盛行男女同居,则将来是否可有一无家之天下,诚难于预测矣。

今试以濂溪语推广言之,亦可谓处少数难,处多数易。以少数亲,而多数疏。西方人重多数,民主政治一依多数意见为是非标准。而中国政治则必选贤与能,贤均始从众。此皆中西双方文化歧趋之所在。又以学术言,亦可谓向外面物质上求知识,其事疏而易。向内心德性上求陶冶修养,其事亲而难。而中西双方之学术歧趋亦在此。

故中学主反求诸己,以身与心为本。为圣为贤,其事亲而难。西学专向外面物上求,为富为强,其事疏而易。中国求产一贤人远不如西方产一富人强人之易。今人每连言安和乐利,实则中国社会以安和为主,西方社会以乐利为上。乐利易而安和难。故双方相比,中国每见细。此亦近代国人一意崇慕西化一主要之因素。

猜你喜欢
  哀公(元年~十四年)·谷梁赤
  器经 译文注释·孤子
  论语通卷八·胡炳文
  卷二十二·陆陇其
  卷六·陈傅良
  卷五十三·沈廷芳
  卷十·孙复
  目录·乾隆
  卷二十五·朱熹
  卷十二·方苞
  卷五十三·王与之
  大悲经持正法品第六·佚名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佚名
  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一卷(并序)·法照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杜行顗译)·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陆游妾某氏·唐圭璋

      驿卒女。能诗,陆游纳之。方馀半载,夫人逐之。   生查子   只知愁上眉,不识愁来路。   窗外有芭蕉,阵阵黄昏雨。   逗晓理残妆,整顿教愁去。   不合画春山,依旧留连住。

  • 卷之一四·魏庆之

      谪 仙   千载独步   李阳冰云:太白不读非圣人之书,耻为郑卫之作,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凡所著述,言多讽兴。自三代以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千载独步,惟公一人。故王公趋风,列岳结轨,群贤翕集。卢黄门云:陈拾遗横

  • 序·钟嵘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祇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诗。昔《南风》之词,《卿云》之颂,厥义夐矣。夏歌曰:“陶乎予心。”谣曰:“名予曰正则。&rdqu

  • 巻五·查为仁

    钦定四库全书絶妙好词笺卷五    宋 周宻 原辑宛平查为仁钱唐厉 鹗同笺陈允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四明人着有西麓诗稿一卷继周集一卷日湖渔唱二卷】【张叔夏云词欲雅而正志之所之一为物役则失其雅正之音近代陈

  • 卷四百五十四·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五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八十八 边贡 送陈文鸣 郁郁深涧松冬夏不改青濯濯江柳花随波化流萍羡彼五陵客终朝宴芳腥三楚多秀士皓首穷六经谁为尺一书

  • 第二十七回 定国公衙内吓奸 张太监井边认马·蒲松龄

    话说那在朝文武见万岁久不登殿,个个疑惑;又听小人的乱传,皇帝出京私行。文武们与定国公议论,常常上本。国母着忙,叫那太监张永:"你这两日问的江彬口词何如?"张永叩头说道:"那贼全无口词。"国母大怒说:"领我密旨,同文华殿毛纪,三

  • 完颜璟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完颜璟(1168-1208)小字麻达葛,以生于金莲川麻达葛山命名。金世宗孙,完颜允恭子。大定二十五年(1185)父死,封原王。次年拜尚书右丞相,立为皇太孙。二十九年(1189)世宗卒,即帝位。在位十九年,年四十一。庙号章宗。《金史》

  • 1929──中華民國十八年己巳·郭廷以

      1﹐1(一一,二一)   甲、國民政府蔣主席發表告國民書,希望於三年內以和平方法廢除不平等條約。   乙、國軍編遣會議開幕(事先馮玉祥曾建議先編遣各集團軍總司令部,依次及於總指揮部、軍部、師部)。   丙、勵志社成立

  • 卷第四十·胡三省

    汉纪三十二〔起旃蒙作噩(乙酉),尽柔兆阉茂(丙戌),凡二年。〕《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讳秀,字文叔。贤曰:礼,祖有功而宗有德。光武中叶兴,故庙称世祖。谥法,能绍前业曰光;克定祸乱曰武。伏侯古今注曰:「秀」之字曰「茂」。伯、仲、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十三·佚名

    天启元年八月庚午朔以赉恤御史方震孺监辽东军○改辽东南路监军道梁之垣为行监军道时经略熊廷弼疏言三方建置须联合朝鲜宜得一智略臣前往该国督发江上之师就令权驻义州招募逃附则我兵与丽兵声势相倚与登莱音息时通斯于

  • 首卷一 序·佚名

    序宣宗成皇帝实录序我大清受命。统壹寰区。抚绥方夏。绵绵延延。盖二百有余岁矣。此固上天眷佑之隆。祖宗诒谋之远。良由以圣继圣。克肖其德。上足以答天祖之贶。下足以惬臣民之心。用能新景命。巩丕基申锡无疆。至

  • 卷之一千一百九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杜黄裳传·欧阳修

    杜黄裳字遵素,京兆府万年县人。先中进士,又考中宏辞科。郭子仪征召他到朔方节度使府当辅助官。郭子仪回京朝见皇帝,派他主持留后事务。李怀光与监军阴谋假托皇帝诏书杀大将等人,以此动摇军心,想取代郭子仪的职位。黄裳得诏

  • 卷一·彭百川

    钦定四库全书太平治迹统类卷一宋 彭百川 撰圣宋仙源积庆符瑞赵氏之先自造父为周穆王御封赵城因氏焉其後与韩魏分晋列为诸侯至汉赵广汉居涿郡中遂为郡人皇高祖讳脁以儒学为业历永清文安幽都三县令皇曾祖讳珽亦儒学世

  • 跋·吴缜

    《新唐书纠谬》二十卷、《五代史纂误》五卷,此二书皆元祐中故朝请大夫吴君缜所撰,君字廷珍,成都人,熙丰时名公师孟之子,历数郡守,俱以惠政闻。生平力学,博通古今,多求前史谬误而参订之,然未尝示人,间有传者,此二书而已。今直宝文

  • 卷二十四·彭绍升

    居士传二十四锺离孙陆张孙马左范胡孙朱二王吴张李陆阎钱昝吴陈传锺离瑾会稽人。母任夫人。精修净业。年九十八起居如常。时一日忽戒瑾曰。人人有个弥陀。奈何抛去。处处无非极乐。不解归来。予将行矣。汝其念之。翼日

  • 卷五·佚名

    第三节 顺逆一〇一四从因缘及于非所缘十一、&hellip;&hellip;非增上、非无间、非等无间十一,非互相三、非亲依止、非前生、非后生、非修习、非业、非异熟、非食、非根、非静虑、非道十一,非相应三、非不相应五、非无有

  • 火车集·老舍

    短篇小说集。老舍著。桂林上海杂志公司1939年8月初版。收短篇小说9篇。其中《“火”车》描写一列客车因军人强带的鞭炮起火而造成60余人死亡的惨剧;《我这一辈子》描写“我”从当裱糊匠到当巡警、巡长、缉私队长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