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八六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解堪备采择及违碍应毁书籍板片折(附清单)

三八六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解堪备采择及违碍应毁书籍板片折(附清单)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二十日

太子太傅 大学士,仍留两江总督 统理河务革职留任臣高晋谨奏,为续解堪备采择遗书并违碍书籍、板片,仰祈圣鉴事。

窃臣遵旨查缴遗编暨明季伪妄著作,历经恭折奏明,委员解送在案。

嗣奉圣训,臣凛遵之下,复严督所属并选派试用人员,定以限期,给发价值,分投购买,凡关经史子集,堪备采择,及字句违碍应营销毁书籍、板片,均不惜重价购觅呈缴。兹据陆续解送书局,由江宁藩司陶易详请奏解前来。臣逐加复核,内有《南唐合注》等书十一种,堪备采择。又《明纪略鼎脔》等书十四种,或字句违碍,或有钱谦益、屈大均等诗文,均应销毁。又奉旨查缴沈德潜所选初刻《国朝诗别裁集》,暨臣与各省解缴过之《嵞山集》等书,计二百种,通共应解书一千六百五十部,又书板二千七十二块,均经分别装盛,委员由水路运京,分解四库馆、军机处查办。谨开列清单,恭呈御览。

臣仍督率所属曁各委员上紧收买,现在纷纷禀缴,一俟集有成数,再行解送外,所有此次办解各种书籍、板片,谨会同江苏巡抚臣杨魁合词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三十日奉。

朱批:知道了。钦此。

附 清单

今将续解堪备采择遗书及违碍书籍、板片,分别开单恭呈御览。

计开:

《南唐合注》一部。宋陆游撰,明李清注。抄本。  《外史新奇》一部。明李清辑。抄本。

《楚词听直》一部。黄文焕辑。  《读易约编》一部。朱江纂。

《南华经副墨》一部。陆西星述。  《尚史》二部。李锴纂。

《格物通》一部。明湛若水纂。  《春秋集古传注》一部。郜坦着。抄本。

《春秋或问》一部。郜坦着。抄本。  《东林列传》一部。陈鼎辑。

《安澜文献》一部。沈光曾着。

以上共书一十一种,堪备采择。现在解送四库馆查收办理。

新购应禁违碍书一十四种:

《明纪略鼎脔》一部。陈仁锡编。  《萤芝集》一部。张明弼着。

《皇明杂录》一部。陆文量等着。  《留青集》一部。陈枚辑。

《明文衡》一部。程敏政选。  《诗萃》一部。朱豫选。

《天下名家诗观》一部。邓汉仪选。  《明人诗钞正集》一部。朱琰编。

《感旧集》一部。王士正选。  《留青新集》一部。陈枚选。

《留青广集》一部。陈枚选。  《尺牍新钞。一部。高阜等选。

《四六初征》一部。李渔辑。  《经世八编类纂》一部。陈仁锡纂。

以上共书一十四种,或因字句违碍,或因有钱谦益、屈大均、金堡、龚鼎孳、吴伟业等诸人著作,应请销毁。现在咨行各省一体查缴,并追出板片解送,合并陈明。

《初刻别裁集》十一部。  《嵞山集》五部。

《石臼集》五十六部。 《易知录》七十五部。

《白石樵真稿》六部。  《柴庵疏集》三部。

《捷录大成》五十五部。  《皇明通纪》四十三部。

《七录斋集》五部。  《通纪直解》四十八部。

《三藩纪事本末》四十一部。  《田间诗集》八部。

《明鉴会纂》八十一部。  《古今全史》一百二十九部。

《通纪会纂》五十二部。  《岭南三家诗》五部。

《晚村文稿》五十九部。  《晚村文集》四部。

《晚村续集》二部。  《隐秀轩集》十五部。

《金正希集》六部。  《晚香堂集》八部。

《明纪会纂》十五部。  《明纪编年》三十二部。

《天外谈》十一部。  《邹忠介奏疏》五部。

《邱邦士集》八部。  《捷录大全》二部。

《历朝捷录》四十二部。  《拟山园集》六部。

《内广东新语》十一部。  《晚村讲义》五部。

《颂天胪笔》三部。  《皇明从信录》十六部。

《内捷录评林》一部。  《捷录法原》九部。

《石民集》三部。  《神宗大事纪要》一部。

《翁山文外》一部。  《翁山诗外》六部。

《翁山诗集》二十部。  《陈眉公集》三部。

《晚村家训》六部。  《卽山集》四部。

《皇明法传录》十六部。  《两朝法传录》二部。

《三朝法传录》四部。  《酌中志》二部。

《酌中志略》一部。  《明季文杂抄》一部。

《江左三家诗》二部。  《芝麓诗抄》一部。

《钱谦益尺牍》十七部。  《亭林集》三十一部。

《周忠毅奏议》三部。  《白耷山人集》五部。

《避园拟存》一部。  《牧斋诗钞》四部。

《明季遗闻》十部。  《史外》三部。

《已吾集》五部。  《有学集》五部。

《初学集》八部。  《范玺卿集》一部。

李卓吾《焚书》十二部。  《独漉堂稿》三部。

《兴朝治略》一部。  《明纪纲鉴补》二部。

《续纲鉴》一部。  《玉镜新谭》二部。

《徧行堂集》五部。  《道援堂集》三部。

《天盖楼语录》二部。  《皇明书》一部。

《喜逢春传奇》五部。  《杜曲集》一部。

《一木堂诗集》一部。  《壑云集》一部。

《三朝要典》七部。  《壶山集》二部。

《甲申纪事》一部。  《明季甲乙事略》一部。

《双槐岁抄》一部。  《明续纪》一部。

《几亭全书》二部。  《啜墨亭集》一部。

《峄桐集》二部。  《匡时集》一部。

《存笥稿》二部。  《启祯野乘》三部。

《六月谭》一部。  《何太朴集》一部。

《求是堂集》一部。  《乾坤宝典》一部。

《秋士偶编》一部。  《捷录真本》三部。

《名山业》二部。  《先拨志始》一部。

《辽金小史》一部。  《月湖草》一部。

《明通纪统宗》一部。  《雪屋集》一部。

《天佣子集》十四部。  《通纪纂》十部。

《崇相集》二部。  《惭书》一部。

《戴田有文集》二十三部。  《吾学编》十八部。

《武备志》三部。  《登坛必究》七部。

《皇明馆课》三部。  《左忠毅集》五部。

《皇明经世编》三部。  《苍霞草》五部。

《奏草》三部。  《续草》一部。

《余草》一部。  《诗草》一部。

《续奏草》一部。  《名山藏》三部。

《澹园续集》一部。  《古今名将传》一部。

《皇明将略》一部。  《明分省人物考》一部。

《同时尚论录》一部。  《寰宇分合志》一部。

《皇明奏议》一部。  《明人物考》一部。

《瓯安馆诗》一部。  《读史纲》一部。

《芑山集》一部。  《容台集》四部。

《媚幽阁文娱》一部。  陈继儒《杂书》一部。

《捷录直解》三部。  《两朝从信录》四部。

《梅村诗钞》一部。  《寒支集》三部。

《皇明百将传》一部。  《孤树裒谈》二部。

《无梦园集》一部。  《明通纪辑要》一部。

《广古今议论参》三部。  《眉公诗钞》一部。

《增定皇明馆课》一部。  《历朝纲鉴辑》一部。

《傃庵野抄》二部。  《田间文集》一部。

《古今议论参》一部。  《大事记》三部。

《列朝诗集》三部。  《后场纪年》一部。

《策类典》一部。  《注略》一部。

《雪庐焚余稿》一部。  《明通纪集要》一部。

《四夷考》一部。  《羣言沥液》一部。

《明通纪辑录》一部。  《太乙山房集》一部。

《楼山堂集》一部。  《王忠端集》一部。

《自广斋集》一部。  《疏稿书牍》一部。

《策式典》一部。  《夏峯集》一部。

《名臣宁攘要编》一部。  《太白剑》一部。

《萧然吟》一部。  《策衡》一部。

《落落斋遗集》一部。  《高子遗书》一部。

《洁身堂文集》一部。  《甲申大事记》一部。

《文太青集》一部。  《峤雅》一部。

《东夷考略》一部。  《象胥录》一部。

《徧行堂续集》二部。  《晚村评语》一部。

《晚村论文汇钞》一部。  《翁山文钞》一部。

《潜确类书》二十一部。  《地图综要》六部。

《状元策》八十五部。  《四六新书》二十一部。

《新书广集》十二部。  《羣书备考》九十一部。

《博物典汇》三十二部。  《羣书典汇》二部。

《名文宝符》二部。  《古今治平略》六部。

《鸿书》十一部。  《翰海》十一部。

《陈眉公杂录》一部。  《明经济文辑》三部。

《皇明世法录》五部。  《皇明疏钞》三部。

《献征录》一部。  《全边略记》一部。

以上共违碍书二百种,计一千六百二十八部,俱系各省解过重复查出之害,应请销毁。

又江宁府县并委员缴到各种书板二千七十二块,内:

《石臼集》板三百四十五块,不全。

《古今全史》板二副,一百五十五块、一百六十二块,均不全。

《明通纪直解》板三百一十五块。  《通纪会纂》板一百二十三块。

《吕晚村文稿》板十四块。  《明鉴易知录》板三百六十五块。

《嵞山集》板九十三块,不全。  《嵞山续集》板一百十九块,不全。

《留青新集》抽板七块,又一副抽板八块。  《留青广集》抽板十三块。

《诗萃》抽板五块。  《戴田有全集》板三百四十八块。

以上书板十二种,共计二千七十二块,应请销毁。

(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志第十五 天文中·魏徵
  卷四百四十五·列传第二百四·文苑七·脱脱
  卷二十六·本纪第二十六·柯劭忞
  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八十三·赵尔巽
  卷八十一 志五十六·赵尔巽
  卷之一千四百六·佚名
  ◎中学万年·李定夷
  卷二·王明清
  卷四十八·苏辙
  高祖本纪·薛居正
  提要·萨囊·彻辰
  卷一·佚名
  第一讲·孙中山
  第十九章 变相的封建势力下之社会形态(上)【在西晋及南朝】·钱穆
  习吏幼学指南序·徐元瑞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四出 说偈·姚茂良

    【临江仙】〔末上〕尘世纷纷何日了。那堪岁月匆匆。番云覆雨本无踪。人生如一梦。方晓到头空。明心不用昙花照。见性何消贝叶传。出水水消元是水。回光月落不离天。贫僧乃金山寺中住持道月和尙是也。能通三教。习麻

  • 存悔斋稿·龚璛

    (元)龚璛 撰咏岳王孙县尉复栖霞坟田岳鄂诸孙复墓田清明寒食起新烟道傍为我除苍桧山下如今哭杜鹃高庙神灵应悔此中原父老尚凄然西湖靡靡行人去却望栖霞转可怜盛庶斋先生初见于维扬程雪楼学士坐中再见练溪学官诗见遗次韵

  • 卷二百十六·毕沅

      ◎元纪三十四 ∷起上章困敦七月,尽玄黓摄提格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顺帝   至正二十年庚子,一三六零年   秋,七月,辛酉,博啰特穆尔败贼王士诚于台州。   乙丑,陈友谅浮梁守将于光等以其县降于吴。   乙亥,诏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七·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四年六月己卯朔武成感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充镇江建康府淮南东路宣抚使韩世忠援旧例乞行移所部帅臣监司用劄子许之左谏议大夫唐煇言自来行移惟三省枢密院用劄子它司皆不敢用所以尊朝廷也军兴以来领

  • 卷之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二百八十五·佚名

    光绪十六年。庚寅。五月。己巳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戊戌皆如之。外记注  ○庚午。吉林将军长顺奏、三姓副都统福魁、现在督办开矿事宜。请暂缓陛见。得旨、福魁已有旨令来京

  • ◎道尹署·费行简

    道尹者,各县知事之监督,然环顾各省道尹,曾有能秉公举劾属员者乎?吾固知其无有也。沿习至今,道尹自道尹,知事自知事,除例行启转公牍外,百事皆不过问,故兼关监督,兼交涉员之道尹,职务少繁,余则安间类请代之教职,且鲜优缺,所得公费,仅敷

  • 一七一 北伐成功·周作人

    北伐成功是近年的一件大事,中国南北总算统一了,但这只是从表面上看的话,若是在事实上却是给人民带来很大的灾难,因为这乃是蒋介石专政的起头,犹如辛亥革命之于袁世凯,民六打倒复辟之于段祺瑞一样,事情很好可是结果却是很坏的

  • 卷三十三学术志二·黄遵宪

    文 字日本古时文字,或日有,或日无,纷如聚讼。世传日本元有国字,至推古朝尚存,藏于部家。惟据《古语拾遗》日:"上古无文字,故事口耳相传而已。大江匡房《筐崎记》曰:我朝文字,实始于应神时。"此二书皆去古未远,说当可据。考汉籍

  • 王恭传·房玄龄

    王恭,字孝伯,为光禄大夫王蕴的儿子,定皇后的兄长。少负美誉,清高过人。以门第高贵才能超拔而自负,常有做辅弼大臣的愿望。与王忱齐名且有深交,仰慕刘忄炎的为人处世。谢安常说:“凭王恭的才品和门第,将来可以做一方诸侯。”曾

  • 李鋋传·宋濂

    李鋋小字松寿,潍州人,李全的儿子。也有人说,鋋本衢州徐氏的后人,其父曾为扬州司理参军,李全只是招鋋为养子而已。太祖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李全背叛宋朝,举山东州郡归附蒙古。太师、国王孛鲁承制拜李全为山东淮南楚州行省

  • 目录二·允禄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礼器图式目録二卷三仪器钦定天体仪钦定黄道经纬仪钦定赤道经纬仪钦定地平经仪钦定象限仪钦定纪限仪钦定地平经纬仪御制简平仪御制三辰简平地平合璧仪御制地平半圆日晷仪御制星晷仪御制四逰表半圆仪御

  • 第十六章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冯友兰

    有句话说:"历史决不会重演"。又有句话说:"日光之下无新事"。这两句话结合起来也许含有全面的真理。从中国的观点看,在国际政治的范围内,当代的世界史以及近几百年的世界史就像是重演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史:秦统一前的政治状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七·澄观

    疏。第三具足优婆夷寄无违逆行。忍顺物理名无违逆。疏又表忍必自卑下。上直约善友依报释。此下约表位释。忍必谦卑卑而不可逾。故小而大容。上通三忍法忍同如。即谛察法忍。内空外假者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即假

  • 痴人说梦记·旅生

    长篇小说。清末旅生撰。三十回。作者生平未详。此书演述清末十数年间社会史。始于康、梁维新运动之前,终于庚子事变以后。书中主要人物多有影射:贾希仙代表作者理想,宁孙谋、魏淡然影射康(有为)、梁(启超),黎浪夫影射孙中

  • 晋后略·荀绰

    《晋后略》又名《晋后书》《晋后略记》,五卷。西晋荀绰撰。久佚。该书记述西晋一代史事,现存八条残篇,分别叙述了晋武帝、贾后、成都王(司马颍)、张方、荀勖、刘漠、冯播、武含总共八个人的事迹。据《群书治要》《太平御览

  •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略称法华经观智仪轨、成就法华仪轨、法华观智轨、法华仪轨。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书属密教经典之秘密部,系说明法华经之供养法。初有归命法华经二十八品之赞偈,又列举成就此法者应具备之四缘,即

  • 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天译。佛向妙吉祥菩萨说西方无量寿之陀罗尼,能增寿命,得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