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心明经一卷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五百比丘四部众俱。佛以晨旦著衣持钵。往至一县而行分卫。诸天龙神追于上侍。到梵志馆门外而住。佛放大光普照十方。时梵志妇执爨炊饭。见光照身身得安隐。解悍无量心自念言。今此光耀不似日月释梵四王诸天之明。躬荷熙怡不能自胜。还顾见佛端正殊好。如星中月奇相巍巍。众好具足诸根澹泊。无有衰入建最上寂。得第一定如日初出现于山岗。如转轮王临幸大殿补臣翼从。又若帝释显据忉利。犹梵天王于第七尊。如高山雪冏灼普现。倍加踊跃重自惟忖。今得睹佛及佛弟子诚副宿愿。欲以食馔奉进正觉。隐察愚夫不信道德。志在邪疑六十二见。见妾所施必兴结恨。宿命愆咎失雄猛男。婴坠女像羁制于人。欲施圣尊不得由已。宜顺护意当如之何。便即箄饭取汁一杓以用上佛。佛之威神。钵中自然有百味食。佛时达嚫。口叹颂曰。

  假以马百疋  金银挍鞍勒

  用惠施于人  不如杓饭汁

  设以七宝车  载满诸珍琦

  杓饭汁施佛  其福过于彼

  若施白象百  明珠璎珞饰

  供佛一杓汁  其福超彼上

  如圣转轮王  普贤玉女后

  端正无有比  七宝璎珞身

  如是之妙类  其数各有百

  悉以配施人  不如一杓汁

  于时梵志静住而听闻佛所叹。心怀疑惑前问佛言。一杓饭汁何所直也而乃称赞。若干宝施象马车乘。不可呰毁而云不如杓饭汁施。斯之饭汁不直一钱。然乃咨嗟若干亿倍孰当信哉。

  于是世尊。寻即显露广长之舌。以覆其面上至梵天。告梵志曰。吾从无数亿百千劫。常行至诚六度无极。施诸所安有而不惜乃获斯舌。宁以妄语能致之乎。吾欲问卿至诚答之。曾颇往返舍卫罗阅。中路有树名尼拘类。荫庇人众五百乘车乎。对曰唯然。有是树我所见也。世尊又问其子大如。答曰形如芥子。佛告梵志。卿真两舌。实如芥子树何巨乎。对曰审尔不敢欺也。佛又告曰。种如芥子生树广大。地之生殖适无所置所覆弥广。乃况如来无上至真等正觉。无量福会普胜者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事。大慈弘哀无所不济。以馔供献功祚难计。梵志默然无以加报。时佛乃笑。五色光从口出。照十方五趣之类。天欲止人心喜。饿鬼饱地狱痛息。畜生意开罪除。寻光来诣佛所。诸佛笑法皆有常瑞。授菩萨决。遍照十方光从顶入。授缘觉莂光入面门。授声闻莂光入肩斗。说生天事光从脐入。说降人中光从膝入。说趣三苦从足心入。诸佛之欣。不以欲笑。不以嗔笑。不以痴笑。不放逸笑。不利欲笑。不荣贵笑。不富饶笑。今佛普等愍伤群萌。行大慈笑无斯七也。贤者阿难分别七法。知法解义晓时了节畅众会事。自省己身明众人根。即从座起更整衣服长跪问佛。佛何因笑愿说其意。佛告阿难。见梵志妇发大意乎。对曰已见。佛言。斯妇寿终。当转女像得为男子。生于天上诸天中尊。下生世间为人中上。解深妙法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影响野马。却三十劫当得作佛。名曰心明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梵志心伏五体投地克心自责。忏曰。我如小儿愚痴闇冥。怀疑犹豫不识大圣。口出粗言唯原罪衅佛言。善哉善哉。若自见过归命于佛。于道法律悔殃尘者。其咎损减福增日滋。梵志进启。唯垂大哀加恩矜摄令得出家。佛即纳受以为沙门。须发则除法衣在身。于时世尊。讲四圣谛苦习尽道。梵志踊跃漏尽意解。佛说如是。贤者阿难。诸四部众。天人龙神。皆发道意。欢喜稽首。

  佛说心明经

猜你喜欢
  大施抒[shū,舀出,汲出]海缘品第三十·佚名
  释氏通鉴序·佚名
  卷第二十一·道宣
  顯揚聖教論卷第二十·欧阳竟无
  卷第二·德清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佚名
  云卧纪谈卷下·晓莹
  一切经音义卷第一百·唐慧琳
  复甘立仁居士书·太虚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卷第三·佚名
  如幻品第二十九·佚名
  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经卷上·佚名
  卷第一·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六卷·湛然
  复徐寻声居士书·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481 ·佚名

    曾巩 喜晴 天晴万里无纤风,江平水面磨青铜。 光华逸发万物上,精气夐与扶桑通。 我行江汉道苦恶,十步九折遗西东。 况遭积雨驾高浪,沙翻石走相撞舂。 操舟众工立噤{瘴章换辛},湿橹鑽火磨星红。

  • 梅花百咏附録·冯子振

    元 释明本 撰和冯海粟作自香自色自精神察变知机始悟眞梁宋巳前浑未识羲皇而后有斯人两三蕋得竒偶象南北枝分混沌尘勘破本根妙处一团清气一团春见非愰惚梦非神雪后霜前分外眞疎影暗消三弄月半聫凄断独吟人歳寒揺落

  • 秋崖集补钞·管庭芬

    秋崖集补钞方岳立春都堂受誓祭九宫坛辇路香融雪未乾,鸡人初唱五更寒。琼幡第一番花信,吹上东皇太乙坛。赵昭仪春浴红薇滴露护轻寒,微鬌香丝卸玉鸾。祇道春风庭院密,外间已作画图看。缙云集钞冯时行重阳登翠围亭亭废十年竹

  • 卷七十四·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七十四兵部主事陈焯编虞 集【字伯生宋丞相允文五世孙也宋亡父汲以黄冈尉罢职侨居临川崇仁与吴澄为友娶国子祭酒杨文仲女文仲守衡为汲祷於南岳而生集集三岁即知读书母杨

  • 读礼通考卷二·徐乾学

    丧期二表中右成人大功九月仪礼一十五条丧服小记一条丧服传一条唐律一条开元礼五条政和礼三条右殇小功五月仪礼一十一条唐制一条右成人小功五月仪礼一十三条唐律三条【为舅从仪礼从母分出】显庆礼一条开元礼五条政和礼

  • 卷之一千二百八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六十八·佚名

    光绪九年。癸未。八月。戊申朔。祭大社大稷。遣肃亲王隆勤恭代行礼。记注  ○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丁丑皆如之。记注○谕内阁、徐用仪奏、遵查工程、请旨办理各一摺。所有泰陵宝城工程。

  • 卷四十饷需·冯煦

    支应局缘起发捻之乱,巡抚乔松年、英翰先后统率加募各军驻扎皖北防剿,随营设立粮台,管理军饷。省城克复后,因随巡抚移设省城。光绪初年改名军需局,嗣又改为善后防军支应局。现只称支应局。初委道员坐办,布政司总其成。二十年

  • 卷一·林岊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讲义卷一      宋 林岊 撰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六·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六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自他利品第三之余云何菩萨因摄果摄自利利他。略说应知三因三果。何等为三。一者异熟因异熟果。二者福因福果。三者智因智果。云何异熟。谓略有

  • 卷第八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一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十一复次离喜住舍。正念正慧身受乐。圣应说舍第三静虑具足住。是名第三天道离喜者。问得第三静虑时。总离第二静虑诸有漏

  • 金刚顶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会普贤修行念诵仪轨·佚名

        唐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我以净三业  为利诸众生  令得三身故  归命礼三宝  金刚身语意  遍满生死中  秘密金刚界  大悲依护者  雄猛阿閦鞞  最胜宝生尊  大悲阿弥

  • 蕤呬耶经卷下·佚名

    大唐大兴善寺开府仪同三司试鸿胪卿三藏和尚奉 诏译分别相品第九亦名三部三摩耶印。于一切曼荼罗。通用之印。其护身印及结方印。惊觉奉迎之印及灌顶印。辟除障难印奉献香华等印。息灾难印碎伏难印。系缚难印解放难印

  • 卷第十五(第三诵之二)·佚名

    十诵律卷第十五(第三诵之二)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九十波逸提之七佛在舍卫国。尔时跋难陀释子作是念。是达摩弟子毁辱我兄。应当报之。尔时唤言。共到某聚落去问何以故。答言但来。达摩念言。是我和上云何不随语。

  • 漆园指通序·净挺

    古今着庄子者亡虑数百十家各自其所见以为解庄子未尝不遇也太史公曰庄子著书率寓言无事实洸洋自恣以适己后人恶其越礼破经不可为训晋人清谭放达实始于庄此非庄子之过不善读庄子者之过也自我观之庄子有用世之学有用世之

  • 墓畔回忆录·夏多布里昂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作者死前两年完成的这部巨著,确是道出了他内心的真实。这真实的主题就是伤逝,叹人生短暂,哀时光易逝,用文字与手中的笔挣扎着反抗时间。把往昔留住,把现在留住,把未来留住,在追忆逝水年华中

  • 翠虚篇·陈楠

    宋陈楠撰。道教经书。一卷。《修真十书》卷十七所收题泥丸先生陈朴传。陈楠为“南五祖”之一,人号陈泥丸,字南木,号翠虚,以其为书名。内容有《紫庭经》、《丹基归一论》、《罗浮翠虚吟》、《金丹诗诀》等四篇,另附词三首。

  • 太上灵宝净明秘法篇·佚名

    述符咒、步罡诸法。内容与《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同,为其节本,但所节部分视彼为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