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牲馈食礼
特牲馈食之礼:不商谋卜筮之日。俟至卜筮之日,主人服玄冠玄端,于庙门外就位,面朝西。所祭者之子孙、兄弟亦玄冠玄端,立于主人的南边,面朝西,以北为上。专职司祭者及临时来助祭者亦玄冠玄端,面朝东,以北为上。于庙门中央短柱的西边、门槛的外边铺席。筮人于西塾取蓍草拿在手中,面朝东接受主人之命。群吏之长宰站在主人的左边传达主人之命,说:“孝孙某卜筮来日某之吉凶,往祭于其皇祖之庙,请皇祖某子享祭。”
筮者应诺,转身就席而坐,面朝西。执卦之人在左边。卜筮完毕,将卦爻写于方版上。筮者执方版给主人看。主人接过来看后,还给筮者。筮者又还给执卦者,面朝东。接着按年龄之长幼次第占卜,完毕,告于主人:“占卜的结果是‘吉’。”倘若不吉,则要筮旬外之日,卜筮之礼仪和前面一样。宗人诰告卜筮之事结束。
祭前三日之早上,以卜筮选择代死者受祭之人——尸,礼仪与以卜筮择日相同。群吏之长传达主人之命说:“孝孙某往祭于皇祖之庙,筮某之某为‘尸’。请享祭。”
于是告“尸”祭日使其按时而来。丧主立于“尸”的外门之外。所祭者之子孙、兄弟立于主人之后,面朝北,以东为上。“尸”服和主人一样的衣服,出门立于左边,面朝西。主人避位,与众人面朝东,以北为上。主人两次向“尸”行拜,“尸”答拜。宗人傧者所致之辞和前面筮尸之辞一样,唯最后两句则为:“筮子为某‘尸’,占卜的结果是‘吉’,敢请祝告之‘尸’。”祝应诺,转告于“尸”。“尸”应诺,主人向“尸”两次行拜并叩首。“尸”入门的同时,主人退下。
告宾祭日使其及时来到。宾客服和主人同样的衣服,出门立于左边,面朝西,向主人两次行拜。主人面朝东,答拜亦两次。宗人傧者致辞说:“某行岁祭之事,敬请贵宾莅临,请及时参加。”宾回答说:“某怎敢不敬而从命。”随之主人向宾行拜两次,宾答拜。主人退下,宾拜送之。请宾之次日晚上,将鼎陈设于门外,正面朝北,以北为上。有覆巾盖于鼎上。长方形无足的木承盘——棜置放在鼎的南边,南北放,亦以北为上,棜上再放兽(兔),兽的头朝东。祭牲豕放在棜的西边,牲头朝北,足朝东。设洗于东阶东南,设壶、禁于东序,设豆、笾、铏于东房,以南为上。设几、席、两只敦于西堂。主人和所祭者之子孙、兄弟即位于庙门外的东边,和初筮位相同。宾和众宾即位于庙门外的西边,面朝东,以北为上。宗人、祝立于宾的西北边,面朝东,以南为上。主人向宾行拜两次,宾答拜亦两次。主人又向众宾行拜三次,众宾答拜两次。主人进而拱手而入,兄弟从主人而入,宾及众宾又从兄弟而入,皆即位于堂下,所就之位与庙门外相同。宗人从西阶登堂,审视壶等是否洗净及豆、笾等是否设好,然后返身下堂,面朝东北,告主人及宾客祭器已洗净备妥。于是宾客出庙门,主人也出庙门,皆返回庙门外原位。
接着宗人审查祭牲,诏告祭牲肥壮。雍人之长则以策触豕而视其声气,以知豕是否有病。宗人又举起兽尾,诏告兽完整无残缺;掀开覆鼎之巾,诏告鼎确洁净。宗人进而向主人请示祭祀的时间,主人回答:“次日天明肉熟时行祭。”宗人诏告祭器、祭牲等检视完毕,宾客辞出,主人拜送。
祭日一早起来,主人服玄冠玄端如前,立于门外东边,面朝南,察视杀祭豕。主妇则于西堂下观看炊黍稷。于门外东边烹煮豕、鱼、兽(兔),面朝西,以北为上。烹煮完毕,盛于鼎中,陈设于门外,其位和先前相同。酒壶设于室户之东,玄酒之壶在西边。将干肉、肉酱、菜羹等盛于豆、笾、铏中,陈设在房中,其位也和先前相同。诸执事之俎陈设在东西两阶之间,自北而南分为两排,以北为上。盛黍稷于两只敦中,陈设在西堂,敦下垫以细苇。几和席亦陈设在西堂,其位和先前相同。“尸”盥洗之水盛于匜中,匜又置于盥盘之中;“尸”拭手之巾放在箪中,凡此皆设在门内右边。祝设祭祀用席、几于室中西南隅,正面朝东。主妇包发插笄,着布制常服黑色缯衣,立于房中,面朝南。主人和宾客、兄弟、诸执事于门外就位,其位和先前一样。宗人告主人准备就绪。主人拜宾,拱手而入,就位,其礼仪皆和先前视祭器是否洗净时相同。佐食则面朝北,立于中庭。
主人和祝登堂,祝先入室,主人从祝而入,面朝西,立于室内。主妇在房中洗手,继献两豆,一豆盛葵菹,一豆盛蜗酱,盛蜗酱之豆放在北边。宗人遣派佐食和执事洗手,出门,以俟抬鼎。主人下堂,和宾客之长洗手,出门。主人在右边,佐食在左边,抬起牲鼎。宾客之长在右边,执事在左边,抬起鱼鼎和兽鼎。除去覆鼎之幂巾。宗人执桑木制成的叉子——毕先鼎而入,正对着东阶而立,面朝南。鼎抬入后正面朝西放下,右边抬鼎者(丧主及二宾)抽出杠子,置放在鼎的北边。助祭者设俎于鼎西,加匕于俎上,右边之人用匕将牲体从鼎中升出,左边之人接过牲体载于俎上。佐食设敬尸之俎——肵俎于东阶之西,俎上覆盖幂巾。三鼎所盛祭品尽载于俎后,加匕于鼎上,毕亦加于鼎上。主人登堂,入室,返回原位。接着,将豕俎从东阶拿进室中,设在豆的东边。鱼俎拿进来后依于豕俎的东边而设,兽俎则特别设在豕俎、鱼俎的北边。主妇则将盛有黍和稷的两只敦设在俎的南边,以西为上;又将盛肉羹和菜羹的两铏设在豆的南边,依于豆而向南陈放。祝清洗酒爵、酒觯,斟上酒后,陈放在铏的南边,接着命佐食启开敦盖。佐食遵命启开敦盖,仰置于敦的南边,继而出室,立于户西,面朝南。主人行拜两次并叩首,祝则立于主人的左边为主人释辞于神。完毕,主人又行拜两次并叩首。
祝迎“尸”于庙门外。主人下堂,立于东阶的东边。“尸”入庙门后站在左边,面朝北洗手。宗人授巾于“尸”拭手。“尸”走到阶前,祝请“尸”上阶登堂;“尸”登堂,入室;祝从“尸”入室,先于主人,主人从祝而入室。“尸”入室后即席坐下,主人向“尸”行拜。请“尸”安坐。“尸”答拜,取下祝置于铏南之酒觯而执之;祝请“尸”享祭,丧主向“尸”行拜两次并叩首如前。祝诏告“尸”行挼祭。“尸”左手执觯,右手取菹并醮以肉酱,于两豆之间行祭。佐食将黍、稷、切肺献于“尸”。“尸”以之行祭,继而祭酒,尝酒,诏告主人其味鲜美。主人向“尸”行拜。“尸”放下觯答拜。“尸”又以杂有野菜的肉羹行祭,品尝后诏告主人其味鲜美。主人又向“尸”行拜,“尸”答拜。祝命佐食将敦移近,佐食遵命将盛黍之敦移于席上,又设太羹肉汁于肉酱的北边,并举拿肺脊献于“尸”。“尸”接过来振祭,尝过后以左手执之;右手取食而食之。主人献上肵俎于兽俎之北。“尸”取饭三次后,诏告主人已吃饱。祝劝“尸”接着吃,主人向“尸”行拜。继而佐食献上牲助于“尸”,“尸”接过来振祭,尝过后还于佐食。佐食接过来放在肵俎上面;佐食又依次献上兽助和鱼一条,其献其受之礼仪也和前面一样。“尸”将先前左手所执食而未尽之肺脊置放在菹豆上面。佐食献上盛有豕肉等供品的四豆于“尸”,放在左边,以南为上,内有盛肉酱一豆。
“尸”又取饭三次,诏告主人已吃饱。祝劝“尸”再吃,和先前一样;佐食献上豕之后胫骨、兽之后胫骨、鱼一条于“尸”,礼仪和前面一样。“尸”又取饭三次,诏告主人已吃饱。祝又劝“尸”再吃,和前面一样;佐食献上豕之肩、兽之肩、鱼一条于“尸”,礼仪仍如前。接着佐食取牲、鱼、干肉之余盛于肵俎,祭豕和祭兽分别留下正脊一块、正肋一块和臑,鱼则留下三条;然后从菹豆上取下肺脊改放于肵俎之上,又将黍、稷返回原处。
主人清洗角杯,登堂,斟酒,献于“尸”。“尸”拜谢后接过来,主人拜送。“尸”祭酒,尝酒,宾客之专以肝献“尸”。“尸”左手执角杯。右手从宾客之长那里接过肝,蘸盐后振祭,尝过后加于菹豆上面,接着饮尽角杯中酒。祝接过“尸”的空角杯,诏告主人说:“送爵,尸已饮尽酒爵中酒。”主人向“尸”行拜,“尸”答拜。祝进而斟酒授给“尸”,“尸”以之回敬主人。主人行拜后接过角杯,“尸”拜送。主人退而返位,佐食取“尸”所食黍、稷、切肺之余授于主人使祭。主人坐下,左手执角杯,右手取佐食所献祭品而祭之;接着祭酒,尝酒,又进至“尸”前静受“尸”的祝福之辞。佐食捏黍饭成团状授给祝,祝又授于“尸”。“尸”以菹豆接着,执菹豆亲授丧主,并祝福于主人。主人左手执角杯,行拜两次并叩首后接过菹豆,返回原位;进而奉纳于杯中,又放入左袖之中,并以右手挂左袖于左手小指;然后饮尽角杯中酒,拜谢“尸”。“尸”答拜。主人出室入房,将左袖中之饭团倒出。祝用笾接着。主人自房还入室,为祝铺竹席,席正面向南。主人斟酒献于祝,祝行拜后接过酒角,主人拜送。接着主妇设好菹和肉酱,佐食设好俎。
祝左手执角杯,坐下以右手祭豆,起来取肺,坐下祭肺,尝肺后起来,加肺于俎上,然后坐下祭酒,尝酒,这时主人献肝于祝。祝左手执角杯,右手取肝蘸上盐后振祭,尝过后放肝于俎上,饮尽角杯中酒,拜谢主人。主人答拜,接过角杯,斟上酒后又献给佐食。佐食面朝北行拜后接过角杯,主人行拜相送。佐食坐下行祭,饮尽角杯中酒,拜谢主人。主人答拜,接过角杯;下堂,置空角杯于篚中;然后登堂,入室,返回原位。
主妇在房中清洗酒爵,斟上酒,二次献“尸”。“尸”行拜后接过酒爵,主妇面朝北行拜相送。同宗之妇执一盛枣、一盛栗的两只笾坐在户外呈给主妇;主妇接过来设在敦的南边,盛枣之笾在西,盛栗之笾在东。祝从笾中取枣、栗献于“尸”。“尸”接过来以之行祭,又祭酒、尝酒。兄弟中之长者接着献上炙肉。“尸”接过来振祭,尝过后还于兄弟中之长者。献炙肉者接过来,加于肵俎之上,退出。“尸”饮尽酒爵中酒,祝接过空爵,命主妇拜送爵,和主人一样。“尸”换酒爵斟酒回敬主妇,也和回敬主人一样。主妇返回房中,面朝南。佐食将祭物置于地上命主妇行祭。主妇左手执酒爵,右手抚按地上之祭物而祭,祭酒,尝酒:进而入室,饮尽酒爵中酒,皆如主人之仪。接着主妇依次献笾于祝,献炙肉于祝,皆和先前之仪相同。至献佐食,其礼仪也和先前相同。完毕,执空爵入于房中。
宾客三次献尸,其礼仪和主妇二次献“尸”相同。进而献炙肉,其礼仪也和主妇献时相同。“尸”于是放下酒爵。从房中取席为主人铺于室内,席的正面朝西。主妇清洗酒爵,斟酒后献于主人。主人行拜后接过酒爵,主妇行拜送爵。同宗之妇献上笾、豆,和先前一样,主妇接过,设两豆、两笾。佐食入室设好俎。主人左手执爵,右手取所送之祭品行祭;宗人献上笾、豆中之祭品以助祭。主人接着放下酒爵,起来取肺,坐下用右手将肺撕开而祭之,并尝左手中肺;起来加肺于俎上,坐下拭手后祭酒,尝酒,接着献肝于主人。主人左手执爵,右手取肝蘸盐后,坐下振祭,并尝肝。尝过后交于宗人,宗人接过,加于俎上。献炙肉之礼仪,亦和先前相同。丧主起来,就席之末端而坐,饮尽酒爵中酒,向主妇行拜。主妇答拜,接过空爵,斟酒自酬,然后左手执爵,向主人行拜;主人答拜。主妇坐下祭酒,起来饮尽酒爵中酒,向主人行拜;主人答拜。主妇出室至堂,并由堂返回房中。主人下堂,清洗酒爵,登堂斟酒后献给主妇,主妇之席在房中,正面朝南。主妇行拜后接过酒爵,主人面朝西答拜。同宗之妇献上豆、俎,进而献上肝、炙肉,其礼仪皆和献主人时相同。丧主更换酒爵,斟酒自酬,饮尽酒爵中酒,下堂;将空爵放于篚中,然后入室返回原位。宾客请“尸”饮三献时放下之酒爵。
“尸”饮尽此爵中酒,宾客斟酒自酬。继而斟酒献祝和佐食。接着清洗酒爵,又斟酒献丧主和主妇,又献上炙肉,其礼仪皆和先前相同。宾客更换酒爵,斟酒代主人自酬;完毕,返回堂下原位,面朝东。
主人从东阶下堂,面朝西拜宾,其礼仪和先前一样;接着清洗酒爵。
宾客谦让,主人继续洗爵。洗爵完毕,主人行拱手礼,让宾客先登阶,然后斟酒,于西阶上献给宾客。宾客面朝北行拜后接过酒爵,主人在右边答拜。主人献盛干肉之笾和盛肉酱之豆于宾客,又陈设盛放已体解之牲的折俎。宾客左手执爵,右手祭豆,放下酒爵。起来取肺,坐下用右手将肺撕开而祭之,尝左手中肺;起来将肺放回俎上,坐下拭手后,祭酒,饮尽酒爵中酒,向主人行拜。主人答拜,接过空爵,斟酒自酬,然后放下酒爵,向宾行拜。宾客答拜。主人坐下,取于肉和肺行祭,饮尽酒爵中酒,向宾客行拜。宾客答拜。主人向宾客行拱手礼后,执祭品而下堂,面朝西将其放回原位。执事执笾、豆、折俎下堂设于其旁。众宾登上西阶,行拜后接过酒爵,坐下祭酒,起来饮酒。众宾之位皆设有俎。主人一答拜,下堂,将众宾之空爵放入篚中。设两酒尊于东阶之东,加勺于酒尊上面,勺柄向南,西阶之西也照此陈设。主人清洗酒觯,从西阶之西的酒尊中倒酒于酒觯,于西阶的前面面朝北酬宾;宾客在左侧。
主人将酒觯放下,向宾客行拜,宾客答拜。主人坐下祭酒,饮尽酒觯中酒,向宾客行拜。宾客答拜。主人洗酒觯,宾客谦让;主人坚持洗净,俟洗毕,斟酒面朝西而立;宾客面朝北拜谢。主人将酒觯放于祭物的北边。宾客坐下拿起酒觯,转身向东,向主人行拜;主人答拜。宾客饮尽酒觯中酒后,将空觯放于祭物的南边,拱手而返回原位。主人清洗酒爵,斟酒于东阶上献给兄弟中之长者,其礼仪和献宾时相同。主人清洗酒爵,斟酒后的酒尊中斟上酒,面朝西献于众宾之长。众宾之长行拜后接过酒觯;兄弟中之长者面朝北答拜,拱手后返回东阶下原位,面朝西。众宾客和众兄弟相互酬献,其礼仪都和前面宾客酬献兄弟中之长者、兄弟中之长者酬献众宾之长相同。众宾之长请“尸”举加献时奠而未饮之酒爵饮之,其礼仪和兄弟中之长者所行加献礼相同。兄弟中之长者——酬献宾客,其礼仪和宾客酬献众兄弟时相同。最后一个接受献酬的宾客饮尽酒觯中酒后,将空觯放入篚中。宾客中之幼者和兄弟中之幼者清洗酒觯,分别从西阶之西和东阶之东的酒尊中斟上酒,立于中庭,面朝北,以西为上;然后各自献于己方之长者,各把酒觯放下,向长者行拜;长者都答拜。幼者各自举酒觯行祭,饮尽酒觯中酒,向长者行拜;长者都答拜。幼者各自清洗酒觯,各从西阶之西和东阶之东的酒尊中斟上酒,返回原位;长者都行拜礼。幼者分别将酒觯放于祭品的右侧。长者分别执取酒觯起来,幼者都返回中庭原位,面朝北答拜。长者都将酒觯放于原处,都向幼者行拱手礼,幼者各自返回西阶前面朝东和东阶前面朝西的原位。接着众宾客和众兄弟唯己所欲相互酬献,不计次第。
佐食洗散后,斟上酒献于尸和祝,其礼仪和兄弟中之长者、众宾之长加献时相同。下堂,将空散放入篚中。
主人出室,立于户外,面朝西。祝面朝东,向主人诏告“礼成(毕)”。“尸”起立,祝于“尸”前引导,主人下堂。祝俟尸出门后返回,和主人各复室中之位。祝命佐食撤去盛有心、舌之肵俎,并送出庙门之外;撤去各种馔肴,改设于西序之下。
正对“尸”席又设一席,佐食分敦中之黍于敦盖,分铏中之羹于另一铏中。宗人诏告嗣子和兄弟中之长者洗手,立于西阶下,面朝东,以北为上。祝命嗣子和兄弟中之长者尝食。嗣子和兄弟中之长者应诺,进而升堂,入室,嗣子面朝东。兄弟中之长者在嗣子对面,二人皆坐下。
佐食授给二人豕肉各一块。主人面朝西行拜两次,祝诏告道:“诸位享飱于此,乃因先祖有德的缘故。”两位食者将豕肉放于俎上,应“诺”,并答拜。祝如上叮咛凡三次。祝叮嘱之时,嗣子和兄弟中之长者皆将豕肉举起,祭食,祭肉;然后吃饭,祭羹,食肉。食毕,主人下堂清洗酒爵,家吏之长帮洗一只酒爵。主人登堂,斟酒献给嗣子,嗣子行拜后接过酒爵,主人答拜;主人又斟酒献给兄弟中之长者,其礼仪和献嗣子一样。主人向祝行拜,祝又叮嘱说:“诸位饮酒须想到,务必与众兄弟和族亲好好相处。”嗣子、兄弟中之长者应“诺”,祝如是叮嘱凡三遍,和前面一样。两位食者执爵拜谢祝,接着祭酒,饮尽酒爵中酒,向主人行拜。主人答拜。两位食者下堂,将空爵放入篚中。嗣子又取一酒爵洗净,升堂,斟酒后酬谢主人;主人行拜后接过酒爵。嗣子即位,跪坐答拜。主人亦跪坐,然后祭酒,饮尽酒爵中酒,向嗣子行拜。嗣子答拜,接过空爵,下堂,放入篚中。主人出室,于户外而立,面朝西。
祝命佐食撤下主人之俎、豆、笾,改设于东序之下。祝执拿自己的俎出室,面朝东立于户西。同宗之妇撤下祝的豆、笾,又入于房中撤下主妇的荐俎。佐食进而撤下“尸”的荐俎和敦,改设于西北隅,几放在南边,又用席子遮挡光线入室,并于室中陈设一只酒尊。佐食关好门窗,下堂。祝诏告主人:“礼成”,然后下堂,出室,主人下堂,就位于东阶下,面朝西。宗人诏告:“事毕。”
宾客辞出,主人送于大门之外,并行拜两次。佐食撤下主人之俎。
堂下各宾俎亦皆撤去,并赠于各位尊宾。
〔记〕
行特牲馈食之礼,各位宾客、兄弟(助祭者)都服十五升缁布衣而素裳,头戴玄冠,腰系缁布带,腿饰以缁布蔽膝。只有“尸”、祝和佐食上服玄端,下则玄裳、黄裳、杂裳皆可,但其蔽膝与下裳颜色要相同。设洗于堂之深处,南北放,其东西与东边屋翼齐。水放在洗的东边。
篚放在洗的西边,南北陈设,以北为上,篚中盛两只酒爵,两只酒觚,四只酒觯,一只角杯,一只散。酒壶和棜禁陈设在东序,亦南北陈设,以北为上。两壶之口皆倒置,其盖子放在南边;第二天祭日则陈设于户东,用粗葛布盖在壶上;主人入室就位后,撤下盖子,放酒勺于其上。
笾要垫以粗葛布制作的巾,巾之里为浅黄色;笾中盛放蒸熟的好枣和拣择过的好栗。盛羹之器中的菜羹用苦荼制成,如同薇菜一样爽滑;如果是夏天,则用葵菜,如果是在冬天,就用荁菜。匕饭之匕用红心之棘木制成,刻为龙头形。烹豕之灶设在庙门外东南,烹鱼及干肉之灶设在它的南边,三灶都正面向西;炊黍稷之灶设在西壁之下。肵俎上之心、舌都去其首尾两端,横割之,中间相连不切断;皆盛于牲鼎之中,心立于俎内,舌则顺俎而放。宾客之长和兄弟中之长者的荐俎设在东房,众宾和众兄弟之荐俎设在东堂。
一人浇水使“尸”洗手,此时捧拿盥盘之人面朝东,执匜之人面朝西,浇水之人缓缓地将水倒下;执巾之人在执匜之人的北边。宗人面朝东取巾,抖三下,然后面朝南授于“尸”;“尸”拭手完毕,执巾之人接过巾。“尸”入大门,主人和宾客均要退让;“尸”出大门,也一样。嗣子食肝之时,佐食要设一盛盐之豆。佐食将有事时,要站在户外,面朝南;无事时,则立于中庭,面朝北。凡是祝有所命,佐食皆应“诺”。宗人在丧主献酒和旅酬时,依长幼之序要排在众宾之前。佐食在旅酬时则要先于众兄弟。
设两只酒壶于房中西墙下,以南为上。内宾姑姊妹立于酒壶的北边,面朝东,以南为上。同宗之妇立于北堂,面朝东,以北为上。主妇、姑姊妹和同宗之妇亦相旅酬,面朝西。同宗之妇之助祭者执拿笾、豆,跪坐于户外,授给主妇。
“尸”食完毕,同宗之妇之助祭者祭炊黍稷之灶,雍人祭烹煮牲(豕)、鱼、腊(兽)之灶。
宾客送尸出庙门,俟尸俎撤出庙门后,转身入门,返回原位。
尸俎所载:祭牲(豕)之右肩、前右臂和臑、后右肫和胳,前脊二块,后脊一块,中肋二块,后肋一块。颈上肉皮三块,整肺一块,切肺三块,鱼十五条。兽体和牲体一样。祝俎所载:股肉一块,中脊二块,前肋两块。颈上肉皮一块,整肺一块。主人之俎所载:左前臂一块,前脊两块,后脊一块,中肋两块,后肋一块。颈上肉皮一块,整肺一块。
主妇之俎所载:后右足,其他的和丧主之俎相同。佐食之俎所载:后足,脊,肋,颈上肉皮一块,整肺一块。宾客之俎所载:左后肢,他如佐食俎。兄弟中之长者和宗人之俎所载:后足,其他的和佐食之俎相同。众宾客、众兄弟、姑姊妹、同宗之妇中若有死者僚友或家臣的,其俎上皆放有骨之肉一块,颈上肉皮一块,整肺一块。
死者之僚友立于门西,面朝北,以东为上,属于众宾之列。死者之私臣立于门东,面朝北,以西为上,属于众兄弟之列。其僚友登阶而接过酒爵,下阶而饮酒。
猜你喜欢 易经·系辞下传·第七章·佚名 卷二三·邱濬 卷四十一·陈祥道 卷二十四·佚名 卷首六·严虞惇 卷四十六·秦蕙田 卷七·吴廷华 学者有四失(1)·戴圣 卷之五十一·邵经邦 庄公·庄公十年·左丘明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二·佚名 辨法法性论讲记·太虚 卷七·佚名 宗镜录卷第四十六·延寿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