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礼
聘礼的礼仪。国君和三卿谋议聘问的事,于是任命卿为使者。卿(使者)再拜稽首辞让,国君不准许,于是退回原位。已经谋议出使之事,也同任命使者一样任命上介。宰命令司马任命众介,众介都接受命令,不推辞。
宰写下行聘礼物的数目,命令宰夫让众官吏准备。到出使的前一天傍晚,陈列礼物。使者穿上朝服,率领众介,傍晚拜见国君。馆人在寝门外铺幕。准备聘礼的人陈列礼物,兽皮,头朝北,以西边为上位。
在两边的兽皮上放上进献的物品(束帛及玄纁)。马就面对北方,在马前的幕上放上束帛玄纁。使者面朝北,众介站在他的左边,以东边为上位。卿大夫在幕的东边,面朝西,以北边为上位。冢宰进入路门向国君报告准备情况。国君穿着朝服从路门的左边出来,面朝南。太史读簿书,核对礼物。冢宰拿着簿书向国君报告准备完毕,把簿书交给使者。使者接过簿书,把它交给上介。国君拱手行礼,进入路门。随行官吏把礼物装在车上,停放在寝门外。上介监视装车的人。把簿书收妥。
第二天,主宾穿朝服在祢庙陈列礼物。有司在室中铺席设几。祝先进入室中,主人跟随着进入。主人在右边,两次行拜礼。祝向祢祷告。
主人又两次行拜礼。祝陈列礼物,把长一丈八尺的黑色、浅红色帛共十卷放在几的下边。祝和主人走出室。主人站在室门的东边。祝站在窗户西边。祝又走进室内取礼物,下堂,把束帛卷起放在竹器里,埋到西阶的东边。又在庙门外向行神陈列礼物。然后接受命令,上介陈列礼物也是如此。
上介和众介等候在使者的门外。使者在车上插着旃旗,率领上介和众介在朝门接受命令。国君穿朝服面向南。卿大夫面朝西,以北为上位。国君派卿让使者进入。使者进入,众介随着进入,面朝北以东边为上位。国君拱手施礼,使者进前,上介站在使者的左侧,接续听命。贾人面朝西坐下,打开木匣,拿出圭玉、缫垂悬,不站起而交给冢宰。冢宰拿着圭,把缫折起,从国君的左边交给使者。使者接受圭,和冢宰面朝同一方向。把缫垂悬,接受使命。向上介陈述使命后,和上介面朝同一方向把圭、缫交给他。上介接受圭,折起缫,出门交给随行的贾人。众介不跟随出门。接受进献用的束帛和放在上面的璧,接受国君夫人的聘璋,进献用的黑色、浅红色束帛和放在上面的琮,都和受圭的礼仪相同。然后出行,在郊外住宿。把旃旗收起。
如果路过邻国,到达边境时,使者派次介借道。次介拿着束帛到邻国的外朝,说:“请引导。”把束帛放在地上。邻国的下大夫拿着束帛进去报告,出来说“允许”,于是接受束帛。邻国按照礼节馈赠,给上宾(使者)杀好的牛羊豕三牲,路上用的粮食、草料。众介都得到馈赠,邻国的士引导他们走到国境。在邻国的国境上立《誓》。使者面朝南,上介面朝西,众介面朝北,以东边为上位。史读《誓书》,司马拿着马鞭站在史的身后。
没有进入所聘国的国境,演习一次行聘的礼仪,堆土为坛,画上台阶,帷幕在坛的北边,没有宫。穿朝服,没有立主人,没有拿玉。众介都参加演习,面朝北,以西边为上位。演习进献,士拿着庭实。演习进献国君夫人的聘礼也是如此。演习公事礼仪,不演习私事礼仪。
到达所聘国的国境,把旃旗系在车上,立誓不违犯礼仪。然后向守关的人通报。守关的人问明随从的有几个人,使者让介回答。所聘国的国君派士询问来聘的原因。于是让人引导来聘者入境。
进入所聘国国境,收起旃旗,然后展视礼物。铺幕,主宾(使者)
穿朝服站在幕的东边,面朝西。介都面朝北,以东为上位。贾人面朝北,坐下擦拭圭,然后拿着圭展示它。上介面朝北查视,退回原位。贾人把圭退回匣中。陈列兽皮,头部朝北,以西边为上位。又擦拭璧,展示璧。和束帛一起放在左边的兽皮上。上介查视,退回。马则在幕的南边,马头朝北,在马前的幕上放上束帛。展示国君夫人的行聘进献礼物也是如此。贾人向上介报告,上介向主宾报告。有司展示众人的束帛,自己报告主宾。到达远郊,又展示一次行聘、进献的礼物,如同入境后所做的一样。到达馆舍,在贾人住的馆舍展示行聘、进献的礼物,如同入境后所做的一样。
主宾(使者)到所聘国的近郊,让人系好旃旗。所聘国的国君派下大夫问“到哪儿去?”返回。所聘国的国君派卿穿朝服拿束帛慰劳来宾者。上介出门请问何事,进门报告主宾。主宾依礼辞谢。在馆舍门外迎接来慰劳的卿。两次行拜礼。来慰劳的人不回拜。主宾拱手行礼,先进入门内,在馆舍的门内接受慰劳品。来慰劳的人捧着礼物进入,面朝东向主宾表达自己国君的命令。主宾面朝北听取命令。转身稍后退,再拜稽首,接受礼物。来慰劳的人出门。主宾把礼物交给属下。出门迎请来慰劳的人,来慰劳的人依礼辞谢。主宾拱手行礼,先进门,来慰劳的人跟随他。在门内摆设四张麋鹿皮。主宾用束锦酬劳来慰劳的人。来慰劳的人再拜稽首,接受束锦。主宾为送上礼物再拜,稽首。来慰劳的人向拿糜鹿皮的人拱手行礼,然后出门。于是拿麋鹿皮的人退下,主宾送来慰劳的人,两次行拜礼。受聘国国君的夫人派下大夫来慰劳,拿着二个方竹簠,有黑色面子、浅红色里子的遮盖物,有盖子,里边装着枣和栗子。右手拿着枣,左手拿着栗子进前,主宾接受枣,大夫用双手把栗子交给主宾,主宾接受,如同接受来慰劳的卿的礼仪。招待下大夫的礼仪如同招待来慰劳的卿的礼仪。下大夫来慰劳的人于是随主宾进入。
到达外朝,主国国君说:“我先君的祧不好(自谦),已经打扫干净等待。”主宾(使者)说:“今日得到国君有闲暇时间。”宾说:“俟闲。”大夫引导主宾等到馆舍,(主国的)卿到馆舍,主宾出迎,两次行拜礼。宰夫穿朝服设便宴。煮熟的牛羊豕三牲在西边,鼎九个,陪鼎三个。生的牛羊豕三牲在东边,鼎七个。堂上的饭食有八簋、六铏、两簠、八壶。西夹屋的饭食有六簋、四铏、两簠、六壶。门外的米、禾都是二十车。柴、草各四十车。上介是煮熟的牛羊豕三牲,在西边,鼎七个,陪鼎三个。堂上的饭食有六簋、四铏、两簠、六壶。门外的米、禾都是十车。柴、草二十车。众介都是煮熟的羊豕。
第二天,下大夫到馆舍迎接主宾。主宾穿皮弁服朝聘主国国君,到朝,主宾进入,有司在门外西边依次陈列礼物。卿做为上摈,大夫为承摈,士做为绍摈。摈是出门问事并传话的人。国君穿皮弁服,在大门内迎宾。大夫引主宾进入。主宾由门的左侧进入。主国国君两次行拜礼,主宾辞谢,不回拜。主国国君拱手行礼进入中门。每到一门一曲都拱手行礼。到庙门,主国国君拱手行礼进入,站立在中庭。主宾接近西塾站立。几、筵已经设好。上摈出来转达国君的命令。贾人面朝东坐下,打开木匣,取出圭玉,丝垫悬垂,把圭玉交给上介,不站起。上介不加穿袭衣,拿着圭,折起丝垫,交给主宾。主宾加穿袭衣,拿着圭。上摈进来告诉主宾,出来,辞谢圭玉。引主宾进入,主宾由门的左侧进入。介也都从门的左侧进入,面朝北,以西为上位。三次拱手行礼,到台阶,三次谦让。主国国君先登上二个台阶,主宾登堂,站在西楹柱的西边,面朝东,上摈退到中庭。主宾转达自己国君的“命令”,主国国君向左转身,面向北。上宾进前。主国国君对着堂上的横梁,两次行拜礼。主宾三次退避,背向西墙。主国国君独自加穿袭衣,在中堂与东楹之间接受圭玉。上摈退回,背向东塾站立。主宾下堂,介按与进门时相反的顺序出门。主宾出门。主国国君独自把玉交给太宰。主国国君露出裼衣,下堂站立。上摈出来请主宾。主宾露出裼衣,捧着束帛,上边放着璧,进献。上摈进去报告,出来接受。放在庭中的礼物:兽皮,(众介)右手拿着前足,左手拿着后足,兽毛在里边,两手相向拿着,进门陈设。
主宾由门的左边进入,拱手行礼,谦让,像原先一样。登堂转达自己国君的命令。拿兽皮的人打开兽皮。主国国君两次行拜礼接受礼物。接受兽皮的士在右边由客人的身后过到客人的左边。主宾出门。士对着主宾坐下,把兽皮折叠。国君独自把礼物交给太宰,兽皮如同进来时一样,兽皮头朝右向东。向主国国君的夫人行聘用璋,进献用琮。如同原初的礼仪。如果有话转达,就用束帛,如同进献的礼仪。上摈出来问主宾事情,主宾告诉他公事结束。
主宾捧着束锦请求私人拜见主国国君,上摈进内报告,出来辞谢,请求按礼招待主宾。主宾依礼辞谢,听从主国国君的命令。上摈进内报告国君主宾答应。宰夫撤去几,改设筵席。主国国君出门迎接主宾进入,拱手行礼谦让如同原先一样。主国国君登堂,在东墙的前端单独接受几。宰夫向内拂试几三次,拿着几的两端进前。国君面向东南,向下拂撢几三次,拂撢完毕,抖抖衣袖,拿着几的中间,进前,面向西。上摈报告主宾,主宾走到筵前接过几,面朝东等待国君为送上几行一次拜礼,主宾用几避闪。面朝北放下几,不下堂,在台阶上回拜两次拜礼,两次稽首礼。宰夫在觯中斟上甜洒,在觯中放上报甜洒的勺。小端在前。国君自己接过甜酒。主宾不下堂,行一次拜礼,进到筵前接受甜酒,回到原位。国君为送上甜酒行拜礼。宰夫进献笾、豆、干肉、肉酱,主宾登上筵席,上摈退下背朝东塾。主宾祭干肉、肉酱,用柶祭甜酒三次。牵四匹马到庭中。主宾走下席位,面朝北,把柶和觯合在一起,拿着柶柄,坐下尝甜酒。国君用束帛酬谢。把柶插在觯中,面朝北,放在祭物的东边。上摈进前佐助赠送礼物。主宾下堂,为赠送礼物辞谢。国君走下一级台阶辞谢主宾下堂。主宾一步一台阶地登上堂,听从国君的命令。主宾为将接受的礼物下堂行拜礼。国君辞谢。主宾登堂,两次行拜礼,行稽首礼,面朝北,与东楹柱平齐接受礼物。主宾退回,面朝东等待。国君行一次拜礼,主宾下堂,国君两次行拜礼。主宾牵着左边的马出门。
上介接过主宾的礼物,跟随的人迎过来接过马。
主宾拜见,捧着束锦。二人牵着有装饰的四匹马,从门的右边进入,面朝北放下束锦,再拜稽首。摈者辞谢。主宾出门。摈者坐下拿取束锦,出门。有司二人牵着马跟随着出门,面朝西站立在东塾的南边。主宾依礼辞谢,听从命令。(辅佐的人)右手牵着马进入中庭陈列。主宾捧着束锦从门的左边进入,介都从门的左边进入,以西边为上位。(主国)
国君拱手行礼如同初时一样。登堂,国君面朝北两次行拜礼。主宾三次退避,转身向西,又转身向东,背向西墙站立。主宾用衣袖向内撢拂束锦进前与东楹柱平齐,面朝北交给国君。接受马的士,由前边转身,从牵马人的身后到他的右边接过马。牵马的人由前边往西然后出门。主宾下堂,在西阶的东边为送马行拜礼。国君辞谢。主宾行拜礼,国君走下一级台阶辞谢。上摈说:“敝国国君跟随您走下台阶,将要行拜礼,请您登堂。”主宾一步一级台阶登堂。国君面向西。主宾在台阶上再拜稽首。国君稍退避。主宾走下台阶出门。国君独自把束锦交给太宰,让人牵马出门。国君下堂站立。摈者出门问事。上介捧着束锦,士介四人都捧着玉锦束请求接见。摈者进门报告,出来说“允许”。上介捧着束锦,让二人帮助拿着两张鹿皮,都由门的右边进入,以东为上位,放下礼物,都行两次稽首礼。摈者辞谢。上介、众介按与进来相反的顺序出门。摈者拿着上介的束锦,士拿着士介的玉锦,有司二人举着鹿皮,跟随着拿束锦的摈者,出门,向上介请求接受。有司放下鹿皮,面朝南站立。拿玉锦的人面朝西,以北边为上位。摈者向上介请示接受。上介依礼辞谢。听从命令。上介和众介都进前接受束锦。上介捧着束锦、鹿皮先从门的左边进入,放下鹿皮。国君两次拜谢。上介用衣袖撢拂束锦,由鹿皮的西边进前,面朝北交给国君。退回原位,为献上束锦行两次稽首礼。上介出门。太宰由国君的左边接过束锦,有司二人坐下,举起鹿皮往东去。摈者又引导士介进入。士介由门的右边进入,放下玉锦,行两次稽首礼。摈者辞谢,士介按与进来时相反的顺序出门。摈者拿着士介之长的玉锦出来,依礼请求按客人的礼节接受。主宾代为辞谢。国君两次回拜。摈者出门,站立在门的中间把国君的回拜告诉士介。士介都避开。主国的士三人,以东边为上位,坐下拿玉锦,站起。摈者走近国君。宰夫在中庭接过玉锦往东走。拿着玉锦的三个士依次跟随着。
摈者出门问事,主宾告诉说事情已完毕。摈者进门报告国君,国君出门送主宾。到大门内,国君问询主宾的国君居处如何,主宾回答。国君两次行拜礼。国君问候大夫,主宾回答。国君问候主宾路途劳苦,主宾再拜稽首。主宾出大门,国君两次行拜礼送行,主宾不回视。
主宾向大夫问卿先到馆舍酬劳的事。国君依礼辞谢。允许。主宾到馆舍。卿、大夫慰劳主宾,主宾不见。大夫放下雁,两次行拜礼,上介接受。慰劳上介,也是如此。
国君让卿穿韦弁服,馈赠主宾煮熟的牛羊豕各一具,未煮的牛羊豕各两具,活的牛羊豕各两具。上介问是何事,主宾穿朝服依礼辞谢。有司进到主宾馆舍的庙陈列。饪与腥。煮熟的牛羊豕,九个鼎,摆放在西阶前,陪鼎对着堂中间的堂边摆放,朝东,以北边为上位。上位的鼎与碑一齐,向南陈列,牛、羊、豕、鱼、腊、肠、臐同在一鼎,肤、鲜鱼、鲜腊摆在有横杠的鼎中,有鼎盖。膷、臐、膮三鼎,陪牛、羊、豕三鼎。未煮的牛、羊、豕三牲各两具,鼎十四只,没有鲜鱼、鲜腊,摆放在东阶前,朝西,向南陈列如同盛煮熟的牛羊豕的鼎。都是二列。堂上的饭食有八个豆,摆放在室门的西边,向西陈列。都分为二行并列,以东边为上位。东边上位的是腌韭菜,它的南边是肉酱。腌菜和肉酱交错摆放。八簋挨着它们向西摆放,黍的南边是稷,交错摆放。六个盛羹的小鼎挨着往西摆放,牛羹的西边是羊羹、豕羹,豕羹的南边是牛羹,牛羹往东是羊羹、豕羹。两簠挨着往西摆放。粱(上好米饭)在北边。八个酒壶摆放在堂上的西墙边,以北边为上位,二个并排往南陈列。西夹屋有六个豆(礼器),设放在夹屋的西墙下,以北为上位。腌韭菜的东边是肉酱,交错摆放。六簋挨着它们往南摆放,黍的东边是稷,交错摆放。四铏挨着它们摆放,粱在西边,都是二排并列,向南陈列。六个酒壶以西边为上位,二个并列,向东陈列。东夹屋的饭食摆放也是如此,以西、北为上位,酒壶以东边为上位,向西陈列。醋、酱百罋在碑的东西两边摆放,十罋为一列,醋在东边。牛羊豕三牲各二具,陈列在门的西边,朝北,以东边为上位。牛的西边是羊、豕,豕的西边是牛、羊、豕。米一百筥,一筥五斗,摆放在中庭,十筥为一列,以北边为上位。黍、粱、稻都是二行,稷是四行。门外,米三十车,每车二百四十斗,摆放在门的东边,分为三列,向东陈列。禾三十车,每车六万四千斗,摆放在门的西边,向西陈列。柴、草各六十车。主宾穿着皮弁服,在外门的外边迎接大夫,两次行拜礼。大夫不回拜。拱手行礼进门,到庙门,主宾拱手行礼进入。大夫捧着束帛进入,三次揖手行礼,同时进入。到达台阶,主宾让大夫先上一级台阶,主宾从后跟随,登堂,面朝北听候主国国君的命令。大夫面朝东转达国君的命令,主宾下堂,在东阶的西边再拜稽首,拜谢馈赠饩也是如此。大夫辞谢,(主宾)登堂再拜稽首,面朝在堂中的西边接受束帛。大夫下堂,出门。主宾下堂,把束帛交给家臣,出门迎接大夫。大夫依礼辞谢,答应。进门,拱手行礼谦让如初。主宾先上一级台阶,大夫跟随着,登堂。庭上陈四匹马。主宾下堂,从家臣手中接过束锦,大夫不下堂。主宾捧着束锦面朝西,大夫面朝东。主宾向大夫送上束锦。大夫致谢辞,面朝北与横梁齐,两次行拜礼,行稽首礼。在楹柱中间,面朝南接受束锦,退回,面朝东等待。主宾为送上束锦两次行拜礼,行稽首礼。大夫下堂,牵着左边的马出庙门。主宾送到大门的外边,两次行拜礼。第二天,主宾到主国国君的大门外行拜礼,拜谢馈赠饔与饩,都是两次行拜礼,行稽首礼。馈赠上介,杀了和活的牛羊豕各三具,煮熟的牛羊豕各一具,摆放在西边。鼎七个,羞鼎三个。未煮的牛羊豕台一具,在东边,鼎七个。堂上的饭食有六个豆。西夹屋也是如此,筥和罋数如同主宾。活的牛羊豕各一具。门外的米、禾数量视煮熟和未煮熟的牛羊豕的数量定,三牲有十车,柴、草二十车。凡是陈列的物品和顺序,如同上宾的一样。下大夫穿韦弁服,用束帛送上,上介穿韦弁服接受,如同主宾的礼仪。庭中陈列两匹马和束锦,士介四人,都赠活着的牛羊豕各一具,米一百筥,摆放在门外。宰夫穿着朝服,牵着牛送给士介,士介穿朝服,面朝北再拜稽首接受。没有傧。
主宾穿朝服拜访主国的卿。卿在祖庙中接受。下大夫为摈者。摈者出门问何事。大夫(卿)在大门外迎接,两次行拜礼,主宾不回拜。拱手行礼。大夫先进门,每个门每个转弯处都拱手行礼。到庙门,大夫拱手行礼进门。摈者请求命令。庭上摆设四张麋鹿皮。主宾捧着束帛进门,三次拱手行礼,同时前行,到台阶,相互谦让。主宾登上一级台阶,大夫跟随,登堂。大夫面朝北听候命令,主宾面朝东转达自己国君的命令。大夫下堂,在台阶的西边再拜稽首。主宾辞谢。大夫登堂,再拜,稽首。面朝北,在堂中央的西边接受束锦。主宾下堂,出门。大夫下堂,把束锦交给家臣。没有傧。摈者出门问何事,主宾请求私人拜见卿,礼物同拜见国君的相同。主宾奉着束锦,庭中陈列四匹马,从门的右边进入。
大夫辞谢。主宾于是从门的左边进入。在庭中陈列,拱手谦让和原先相同。大夫登上一级台阶,主宾跟随着。大夫面朝西,主宾表述拜见之辞,大夫回答,面朝北与横梁齐两次行拜礼。在楹柱间面朝南接受束锦,退回,面朝西站立。主宾与横梁齐为送上束锦两次行拜礼,下堂,出门。
大夫下堂,把束锦交给家臣。
摈者出门问是何事,上介单独请求私人拜见卿,拜见的礼物同拜见国君的相同。上介捧着束锦,二人帮着拿着两张鹿皮,从门的右边进入,放下束锦,两次行拜礼。大夫辞谢。摈者出门把束锦、皮送还上介。陈列庭实,上介捧着束锦进入,大夫拱手行礼谦让如同原先一样。上介登堂,大夫两次行拜礼接受。上介下堂拜谢,大夫下堂辞谢。上介登堂,为送上束锦两次行拜礼。摈者出门问何事,众介请求私人拜见卿,拜见的礼物同拜见国君的礼物相同,由门的右边进入,放下玉锦,都两次行拜礼。大夫辞谢,众介按与进来时相反的顺序出门。摈者拿着众介之长的玉锦出门,依礼请求接受,主宾代为辞谢。大夫回拜两次。摈者拿着众介之长的玉锦站立在门中,转达大夫的拜谢。士介都避开,家臣在中庭接受摈者手中的玉锦。士三人坐下拿众介的玉锦跟随他。摈者出门问何事。主宾出来,大夫在大门外送主宾,两次行拜礼,主宾不回头。摈者退回。大夫拜谢他屈尊帮助自己。
主国的下大夫曾经出使到过行聘国的,来行聘的人拿着礼物到下大夫那里,上介穿着朝服,三介,拜访下大夫,下大夫如同卿接受礼物的礼仪。来聘的人请求私人见面,如同主宾同卿私人见面的礼仪。
如果主国大夫因故不能见面,主国国君让大夫各按自己的爵位相同的人代为接受,如同主人接受礼物的礼仪。代替的人不行拜礼。
拜访卿的当晚,主国国君夫人派下大夫穿韦弁服来行馈赠礼仪。堂上的笾豆有六个,摆放在室门的东边,以西为上位,两两并列,向东摆放。酒壶摆放在堂上东墙下,以北为上位,两两并列,向南摆放,稻米酒,黍米酒,高粱酒,三酒清、白各一壶。下大夫献上束帛,转达夫人的命令。主宾如同接受饪腥的礼仪。在堂上陈列四匹马和束锦。上介是四豆、四笾、四壶,接受这些如同主宾的礼仪。堂上陈列两匹马和束锦。第二天,主宾到朝行拜谢礼。
大夫馈赠给主宾活的牛、羊、豕各一具,米八筐。主宾迎出,两次行拜礼,大夫的贵臣牵着牛送给主宾,主宾再拜稽首接受。大夫的贵臣退下,主宾两次行拜礼送行。上介也是如此。众介都是羊豕各一具,米六筐,都是士牵着羊送上。
主国国君对主宾行一次食礼,两次飨礼。燕礼用熟禽,开始献的没有定数。主宾和随介第二天到朝行拜礼。对上介行一食礼,一飨礼。如果国君不亲自献食,就派大夫各按自己的爵位,穿朝服献上食礼的酬谢礼物,如同送上饪腥的礼仪。没有傧。进献飨礼的酬谢礼物也是如此。
主国的大夫对主宾行一次食礼,一次飨礼。对上介或者一次食礼或者一次飨礼。如果不能亲自行飨礼,那么国君就让大夫献上酬谢的礼物,献上食礼的宥助的礼物。
主国国君派卿穿皮弁服到(宾住的)馆舍还玉圭。主宾穿皮弁服,加穿袭衣,在外门外迎接,不行拜礼,引导大夫进门。大夫由西阶登堂,从西楹柱西边绕过往东到堂中,主宾在碑的北面听取主国国君的命令,由西阶登堂,从大夫的左边过来,面朝南接受圭玉,退后背向右房站立。大夫下到中庭。主宾由碑的北面下堂,面朝东,在东阶的东边把圭玉交给上介。上介出去问有何事,主宾迎接。大夫送还璋玉,如同初进时一样。主宾露出褐衣,迎接。大夫把一束纺丝送给主宾,行聘礼用的璧、束帛、四张鹿皮,都按送还玉圭的礼仪送还。大夫出门,主宾送行,不行拜礼。
主国国君到馆舍拜见主宾,主宾避开,上介代主宾听取国君的命令。
向行聘国的国君行聘问进献礼,向国君夫人行聘问进献礼,拜访卿大夫,送主宾回国,国君都两次行拜礼。国君退下,主宾跟从,在朝门外请命。国君辞谢,主宾退回。
主宾返回前在朝门外为国君赠送的四只禽鸟三次行拜礼。主国侍奉宾客的人听凭他行礼。然后启程,在主国的近郊住宿。主国国君派卿赠送束帛如同相见时送的礼物。主宾在住处的门外接受,如同接受慰劳时的礼仪。没有傧。主国国君派下大夫馈赠上介、也是如此。派士馈赠众介,如同他们相见时的礼物。大夫亲自馈赠,如同他拜访时的礼物,没有傧。馈赠上介也是如此。派人馈赠众介,如同他拜访时的礼物。主国的士送他们到达国境。
使者回国到近郊,请郊人报告国君请求回命。穿上朝服,在车上插上旃旗,行禳祭后进入国都。然后入朝,把礼物陈列在朝堂,以西为上。主宾(使者)的所聘国国君赠送的礼物,卿大夫赠送的礼物都陈列,上介是所聘国国君赠送的礼物陈列,其他介都不陈列。束帛各自放在他们的庭实上,兽皮在左边。国君面向南。卿让使者进入,使者拿着圭玉垂着丝垫,面朝北,上介拿着璋,丝垫折着,站在使者的左边。回复使命说:“按国君的命令向某国国君行聘礼,某国国君在他的某宫里接受礼物,某国国君两次行拜礼,把礼物进献给某国国君,某国国君两次行拜礼。”冢宰从国君左边接过圭玉。接过上介的璋,转达被行聘国国君的命令也是如此。主宾拿着被行聘国国君在近郊馈赠的礼物报告说:“某国国君让某子馈赠。”交给冢宰,拿着放有璧玉的束帛,报告也是如此。拿着被聘国国君初次赠给主宾的礼物,把赐予礼物的过程全部报告。国君说:“好,你不是善于出使四方吗?”使者把礼物交给上介,上介再拜稽首。国君回两次行拜礼。卿大夫赠予的礼物不报告。国君慰劳使者,使者再拜稽首。国君回两次拜礼。如果被聘国有进献之物,就说:“某国国君的馈赐,国君接受他的馈赐吗?”上介空手向国君报告被聘国国君的赐予,如同上宾的礼仪。国君慰劳他,再拜稽首。国君回拜。慰劳上介也是如此。国君命冢宰赐予使者礼物,使者再拜稽首。赐予介,介都再拜稽首。然后退出。皆都送使者到他的门外,然后退回,拱手行礼辞别使者,使者拜谢他们屈尊佐助自己。
使者把礼物放在大门外,然后到祢庙,在室中摆设筵几,进献干肉、肉酱,陈放酒觞。在东阶上设席,进献干肉、肉酱,室老二献,士三献,主人(使者)自酢。一人举起酒爵,献给随从的人,酬谢随行的人都要谢遍,于是出庙门。上介到他的家庙也是如此。
行聘礼遇上主国国君去世,已经进入国境,就继续前行。不举行郊劳,不摆设筵、几,不用醴酒招待主宾。主人丧事结束,对主宾行归礼,主宾只接受杀了的和活的牛羊豕。不赠送纺丝素绢,不送束帛、鹿皮。
使者返国住宿郊外不赠送礼物。遇上国君的夫人、世子去世,国君不接受礼物,派大夫在庙中接受礼物,其他和遇上国君去世相同。遇上主国国君去世,国君夫人去世、世子去世,就命大夫代主人穿素色长衣,戴练冠接受。
行聘国国君如果在使者出发后去世,进入被聘国国境就继续进行下去。行聘国报丧的人没有到,就在巷门哭泣,在馆舍穿丧服。接受礼物,不接受飨礼、食礼。报丧的人到后,就穿丧服出去。只接受米谷之类的食物。使者归国,拿着圭玉在殡宫复命,从西阶登阶,不登堂。世子就其哭泣的位置,不哭。使者及介一一复命如同平时聘问回来。复命后,子、臣都哭。使者和介稍进灵枢,面朝北哭。出殡宫门,露出左臂,束起头发,从门的右边进入,站在东阶下自己的位置上如同奔丧的礼仪。
如果主宾(奉命行聘)遇到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去世,就在馆舍中哭泣,在居住处穿丧服,不参加飨礼、食礼。在归国时,让众介在前,自己穿丧服跟随着。
主宾进入被聘国国境后去世,聘问之事继续进行。主国国君为他提供丧敛、殡仪之物。上介代行主宾的使命。主国国君来吊丧,上介充当主人。主国国君馈赠的祭奠、送葬的器物必合奠赠诸事之用。上介接受主国用主宾的礼仪待己,没有辞谢。不参加飨礼、食礼。回国后,上介回复聘问使命,主宾的灵枢停在大门外。上介回报完聘问使命,出大门,上介送主宾的灵柩到主宾家。国君亲自吊丧,殡事结束。如果是大夫介去世,也是如此。如果是士介去世,为他提供棺木入敛,国君不吊。如果主宾没有转达国君的命令就去世了,就用棺木收敛,抬到朝门外,上介转达国君的命令。如果介去世,回国回复使命,只有上介的灵柩抬到朝门外。如果介去世,即使是士介,主宾回复完使命,跟随灵柩到介家,殡事结束,然后回自己家。
小聘叫作“问”。不进献加上璧玉的束帛。向主国大臣进献束锦和马,不向国君的夫人进献。主国国君不在庙中摆设筵几,不用酒招待主宾。私人见面不登堂。不到近郊慰劳主宾。主国对待主宾的礼仪,如同大聘时对待上介的礼仪,士三人做为介。
[记]长时间没有盟会之类的事,就派使者聘问。如果有灾患,就急速聘问。用束帛放上书简转达国君的命令,百字以上就写在简策上,不到百字就写在一个板上。主国国君派内史和主宾在庙门外宣读。主宾将回国,主国国君派大夫用主宾的束帛到馆舍复命。第二天,主国国君到馆舍看望主宾。
已经接受出使的任命,出来去见冢宰,问出使几个月的费用。使者已经接受出使的任命,在陈列礼物和出发的那天,上朝站立的位置相同。出发开始,祭路神,把酒和干肉放在神位前,然后在神位旁饮酒。
所用来朝见天子的圭玉和彩色缫都是九寸长,上部左右各削寸半,厚半寸,宽三寸。缫是红、白、青三种颜色相间成为六等,拜见诸侯,是红、绿二种颜色相间的缫,长八寸。朝见天子和拜见诸侯的缫玉都用上红下黑的帛做垫,系玉和垫子的带子是五色的丝带,长一尺。拜见大夫的礼物放在近郊。分行陈列,等使者到来,又把鹿皮和马交给使者。
聘问的言词没有定则,但要谦逊而和悦。言词多就策祝,言词少则不能表达意思,言词如果足以表达意思,意思就达到了极至。主宾说:“不合乎礼,不敢。”主人回答:“不合乎礼,不敢。”
卿在大夫的家庙中住宿,大夫在士的家庙中住宿,士在工商的家庙中住宿。掌管客馆的人为使者和士介三天准备一次洗发的水,五天准备一次洗澡的水。
便宴不用送上束帛转达国君的命令,主宾不行拜礼。沐浴后吃准备好的便宴。
卿,由大夫迎候,接待;大夫,由士迎候接待;士,都有迎候接待的人。主宾到馆舍,主国国君派来迎候接待的人就把国君命令自己迎待的命令告诉主宾。又拿着礼物拜见主宾。主宾已经把聘问的公事办完,拿着礼物回报迎待的人。
凡是圭、璋、壁、琮,只要是自己国家的国宝,就可以用作聘问的礼物。
掌管设置顺序位子的宗人为主宾设置顺序位子。顺序位子用帷布做成,主宾的顺序位子在主国国君顺序位子稍后的地方。
上介拿着圭,如同拿着重物,(慎重地)交给主宾。主宾进入朝门,仪容庄严。登堂时托举圭的手与胸平衡。将要把圭交给主国国君时审慎前行。交给国君时如同与人争接拿取,恭敬献上如同国君送时。国君转身把圭玉交给太宰,然后主宾退下。走下台阶,呼出一口长气,神态怡然。再三抬脚安定心神,然后快走,到达大门,神态正常。拿着圭玉,进入庙门,恭敬谨慎地捧着圭玉,如同怕失落它。到进献时,呼出一口长气,神态从容。众介面朝北,神态舒扬。私人拜见,容貌和敬。出门,如同大雁舒展翅膀,威仪自然地行走。进入大门以恭敬为主,登堂以谨慎为主。
凡庭实都相随抬入,在左边的先抬入,鹿皮和马相互代换是可以的。
主宾的礼物,只有马牵出庙门,其余的都往东收藏在内府。玉多就有损于德性,束帛华美就掩没了礼的本意。主国馈赠主宾礼物,当着主宾聘问的礼物而定。
凡是拿着圭玉,没有缫做玉垫的,拿圭玉的人要加穿袭衣。
聘享完毕,招待主宾,主人不为主宾到来行拜礼。盛放甜酒的酒尊放在东厢,瓦大一个,有丰。进献的是五条干肉条。祭用的半条横放在上边。祭甜酒时两次舀取,开始舀取祭一次,后来舀取祭二次。主人的庭实(马),就由主人牵着随着主宾出来。主宾的士介迎上来,接过主宾牵着的马。
已经拜访,如果主宾有私人的礼物进献,奉献时要称转达君命,摈者进去报告,出来,依礼辞谢。主宾面朝东坐下放下进献的礼物。再拜稽首。摈者面朝东坐下拿取进献的礼物,举着礼物进去报告,出来,依主宾的礼节接受。主宾辞谢。主国国君回拜两次。摈者站在门槛的外边把国君的回拜转告主宾,主宾避开。摈者在中庭把礼物交给宰夫,如果是同姓或婚姻甥舅有亲戚关系的国家,就要馈赠国君夫人礼物。
如果国君不能见使者,就派大夫接受主宾的聘享。大夫在堂下听命,由西阶登堂接受聘享,背向右房站立,主宾下堂也跟着下堂。不招待主宾。
接到主宾礼物的人都来慰劳主宾,没有脱下皮弁服。
赐予杀死的牛羊豕,只有煮熟的要祭。用蓍草占卜尸的人选,或昭或穆。大夫的臣下充当祝,祝说:“孝孙某某,孝子某某,进献美好的礼物给皇祖某甫、皇孝某子。”如同馈赠食物的礼仪。向大夫借祭器。
祭毕,分赐肉给众人及廋人、巾车。
行聘礼的当天送杀死和活的牛羊豕,第二天拜访大夫,第二天傍晚,国君夫人派人馈赠主宾礼物。在馈赠牛羊豕十天后送来粮米。宰夫开始送成双的雉、雁等,每天送上的雉、雁的数目同牛羊豕的数目相同。士介是隔一天送二只。凡是献雉、雁等,拿一双转达君命,其余的放在面前。进献煮熟的禽类和四时的鲜美食物,比照进献雉、雁的礼仪。
馈赠杀死和活的牛羊豕的那天,主宾接受后,请求观瞻宗庙。主国派人迎接并引导主宾等由便门进入。
凡致送礼物的人各按自己的爵位穿朝服。
士介没有杀好的牛羊豕等礼物,没有这些礼物的人,没有傧。
主宾要拜见大夫,大夫不敢推辞。国君在开始时已经为他推辞。
凡是致送礼物,都用飨礼的笾、豆,里面放有食物。没有被馈赠杀好的牛羊豕的礼物的人,没有飨礼。
凡是(主国)大夫馈赠主宾和上介粮食,大夫用黍、粱、稷,每筐五斛。
已经办完聘享公事,主宾请求回国。在外朝为主国的赐予行拜礼,接待主宾的人听凭他行拜礼。
燕礼就让上介充当主宾,主宾充当苟敬。宰夫进献。
主宾只到主国,不再到他国聘问,就送重礼,把束帛返还。
主国国君到馆舍拜谢主宾,辅佐的人说,“您按贵国国君的命令来问候敝国国君,敝国国君为您按贵国国君之命屈尊到来行拜礼。贵国国君为社稷的缘故问候敝国国君夫人,敝国国君行拜礼。贵国国君赐予敝国国君礼物,还延及到敝国的二三位大夫,敝国国君行拜礼。又为送主宾您回国,敝国国君行拜礼。”
主宾在馆舍的堂上的两楹柱中间放下四张鹿皮和束帛,主宾不致送,馆舍主人不行拜礼。
大夫来聘问中,没有犯法行为,如大夫行飨礼。有过失,就只送杀好的牛羊豕三牲。行飨礼,主宾的上介充当介。有诸候后到,就对先到的客人不行飨礼、食物,把礼物送给他。
只有在接受聘享等大聘时,有几和筵。
十斗叫斛。十六斗叫籔。十籔叫秉。一车米二百四十斗。四秉叫筥。
十筥叫稯。十稯叫秅。四百秉为一秅。
猜你喜欢 奸劫弑臣第十四·韩非 止学 原文·王通 迩言卷十一·刘炎 卷一百八十八·秦蕙田 卷三十·秦蕙田 原序·高闶 卷十六·吕本中 第17章 少仪·戴圣 卷之四十五·邵经邦 云居祐禅师·惠洪 卷五百一十七·佚名 卷三百六十三·佚名 卷二·佚名 戒杀四十八问目录·周梦颜 卷九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