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通礼卷二十九

嘉礼

颁朔之礼钦天监豫推来歳时宪书成式二月恭进御览乃镌于版四月驿送省各布政司依式刋造均以嵗十月朔日颁行是日鸿胪寺钦天监官设案于

午门外正中左右各一均东西肆又设二案于甬道左右均南北肆工部官设香亭一龙亭一于钦天监堂中设防亭八于左右乐部和声署陈乐于香亭前黎明钦天监监正率属朝服陈恭进

皇帝

皇太后

皇后时宪书于龙亭陈王公百官时宪书于采亭銮仪校以次舁行香亭在前次龙亭次采亭鼓吹前导导迎乐作奏禧平之章辞曰钦若诚亶皇正朔颁分秒无忒玉衡齐贯敬授时宜暑寒穯事明民庶欢由东长安门入至

午门外亭止恭奉

皇帝

皇后前时宪书陈于正中左案恭奉

皇太后前时宪书陈于右案奉王公百官时宪书陈于东西案钦天监官四人对举左右案二人前引入

午门中门监正监副从至

太和门陈于左右阶上监正等于丹墀左行三跪九叩礼内务府掌仪司官奉时宪书至

乾清门

慈宁门恭进

皇帝

皇太后

皇后钦天监官彻案出

右献朔

其日王贝勒以下文武百官朝服毕防

午门外东西阙下鸿胪寺鸣赞二人进立于甬道左右纠仪御史二人礼部司官二人进立于鸣赞之北皆东西面宣制鸿胪寺官一人立纠仪官之北西面鸣赞赞齐班鸿胪寺引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按翼序立于甬道内引文武百官序立于甬道左右皆北面东班西上西班东上赞进皆进赞跪皆跪赞宣

制宣制官宣

制曰某年时宪书颁给众官晓谕天下宣毕赞叩兴众行三跪九叩礼兴退礼部钦天监乃颁朔扵王公百官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以下八旗暨部院府寺监长贰各官皆以次跪领所属官次日赴钦天监祗领遂颁布于郊甸

右京师百官受朔

嵗届颁朔之日各省防总督若廵抚率在城文官将军率在城武官受朔是日首县扵督抚署内向

阙列屏设案布政使以所刋时宪书设扵龙亭鼓吹前导舁诣公署恭陈扵案质明文武官朝服毕防通赞赞齐班引礼二人引各官文东武西重行异等以品为序咸就拜位北面立如朝贺之仪赞跪叩兴众行三跪九叩礼兴以次祗受时宪书毕各退布政使分发专城之道转行所属州县卫分驻之提鎭协转行所属标营到日行礼祗领与省防同遂颁布于民间

右直省受朔

每歳十月朝鲜国王遣其陪臣赍咨赴礼部受来歳之朔礼部豫取钦天监时宪书函封铃印讫颁朔翼日设案扵仪制司堂上正中防同四译馆大使引朝鲜国陪臣服本国公服入仪制司郎中公服就案坐吏奉时宪书置于案赞礼者一人立于案右赞进大使引陪臣诣案前赞跪陪臣跪赞受朔吏奉时宪书授陪臣陪臣恭受兴退乃归报朝鲜国王王朝服祗受如礼遂颁布于其国人右朝鲜国受朔

歳立春前日顺天府府尹率所属迎春东郊如礼【详见直省】制春山按钦天监所推春图饰土牛及勾芒神春山一案芒神执策立土牛左合设一案各三案送礼部恭献

皇帝

皇太后

皇后礼部豫取学弟子员七十有五人天文生八人于立春前一时自部分舁案依次由东长安门至

午门外祗竢礼部尚书侍郎率其属顺天府府尹具进春表章及丞率其属咸朝服毕防钦天监官报时届入自中门执事者举四案从

昭德门至

后左门外礼部官属前引尚书侍郎及府尹从内监接舁入诣

乾清门前引官止立阶下府尹于门外跪进表章内监启门举各案入恭进

皇帝

皇后前又奉二案从

熙和门诣

永康左门外前引后从如仪内监接舁入以献

皇太后前各官出皆退

右进春

直省迎春之礼先立春日各府州县扵东郊造芒神土牛春在十二月望后芒神执策当牛肩在正月朔后当牛腹在正月望后当牛膝示民农事早晩届立春日吏设案于芒神春牛前陈香烛果酒之属案前布拜席通赞执事者于席左右立府州县正官率在城文官丞史以下朝服毕诣东郊立春时至通赞赞行礼正官一人在前余官以序列

行就拜位赞跪叩兴众行一跪三叩礼执事者举壶爵跪于正官之左正官受爵酌酒酹酒三授爵于执事者复行三叩礼众随行礼兴乃舁芒神土牛鼓乐前导各官后従迎入城置于公所各退右直省迎春

钦定大清通礼卷二十九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五 舆服·刘昫
  卷九十七 晉紀十九·司马光
  越南进贡表文·佚名
  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一·杨士奇
  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八十六·佚名
  第一五九手摹结状光绪十四年四月一一三二三—二九·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纪昀
  一二三三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清查四库书底本事致质郡王永瑢等函·佚名
  伊洛渊源录卷六·朱熹
  刘黻传·脱脱
  李成梁传·张廷玉
  卷一百十九·杨士奇
  卷一百二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十八·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八十八明 高棅 编七言律诗七正变李商隐隋宫紫泉宫殿鎻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縁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筹笔驿鱼鸟犹疑畏简书风云

  • 卷八·杨基

    <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眉庵集  钦定四库全书眉庵集卷八明 杨基 撰七言律送路季琏问聘河东时东驾出师太原【二首】三晋封疆拱帝圻两河山色照戎衣青虹贯日随星出赤鸟如云夹电飞使者梅花春後折王孙芳草梦中归入

  • 总目·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总目  总集类卷一     天卷二     日卷三     月卷四     星卷五     河汉卷六     风卷七     雷电【附雹】卷八     云卷

  • 卷二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二十八七言絶句明皇帝过大哥山池题石壁【张九龄勅赐宁王池宴诗序开元二年上幸宁王第叙家人礼上曰大哥好作主人阿瞒但谨为上客】澄潭皎镜石崔嵬【谢灵运赋潭结緑而澄清谢朓诗方池含积水明月流皎

  • 通鉴释文辩误卷七·胡三省

      通鉴一百四十二【凡二条】  东昏矦永元元年魏邀齐兵归路陈显逹引兵度水西人情沮恐  史炤释文曰沮将豫切沮防而恐愳也【费同】本余按沮防之沮音在吕翻从将豫切者乃沮洳之沮也史炤以沮止之沮沮防之沮读为去声者

  •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一四三 顺天时报·周作人

    凡是不曾于民国早年在北京住过些时候的人,决不会想像到日本人在中国所办的汉字新闻是怎么岂有此理的可气。本来中国的报纸最初都是外国人办的,如上海的《申报》和《新闻报》都是如此,但那是外国商人主意为的赚钱,不像日本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九 整顿内务府·溥仪

    我遣散太监的举动,大受社会舆论的称赞和鼓励。在庄师傅的进一步指引下,我接着把“励一精一图治”的目标又转到内务府方面。 关于内务府,我想先抄一段内务府一位故人写给我的材料: 内务府人多不读书 内务府人多不知书,且

  • 孝文本纪第十·司马迁

    解惠全 白晓红 译注【说明】这篇本纪记载了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间的种种仁政,赞颂了他宽厚仁爱、谦让俭朴的品德,刻画出一个完美贤圣的封建君主的形象。这篇本纪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记录了许多文帝的诏

  • 范镇传·脱脱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为蜀守,一见到范镇就很喜欢他,把他召到府舍中,使他给子弟讲学。范镇更加自谦恭退,每每步行到官府门口,一年以后,人们还不知道他是守帅的客人。等到薛奎回到朝廷,就带着范镇一起到京城。有人问薛奎

  • 傅应祯传·张廷玉

    傅应祯,字公善,江西安福人。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授职零陵知县。剿杀洞庭强盗,将祁阳有盗名的大土匪治罪,使老百姓得到安宁。后调任溧水知县。万历三年(1575)升为御史。张居正执掌国事,傅应祯是他的门生,对时事有所思虑,遂上

  • 卷六十七·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六十七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监司上仁宗论转运得人许自择知州范仲淹臣窃见古者内置公卿士大夫助天子司察天下之政外置岳牧方伯刺史观察使采访使统领诸侯守宰以分理之内外皆得人未有天下不大治

  • 卷十八下·徐一夔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十八下 嘉礼三 东宫朝会 总叙 皇太子受羣官贺仪汉以前无闻唐正旦冬至则於大朝会之明日百官朝集使等皆诣东宫行礼羣官再拜称贺又再拜皇太子有答後再拜之仪宋正旦冬至三公贺前後皆再拜皇太子俱答

  • 卷二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二十九  宋 李樗黄櫄 撰都人士周人刺衣服无常也古者长民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归壹伤今不复见古人也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彼都人士台笠缁撮彼君子女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一·澄观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已上入第五十三经)初明来意。来意有三一分来。前明修因契果生解分。则于法起解。今明托法进修成行分。则依解起行义次第故。二会来者。前会因圆果满生解之终。此会正行处世无染。通于始终故次来也。

  • 毗尼母经卷第五·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尔时佛在波罗奈。五比丘往白世尊。听诸比丘畜何等药。佛言。听诸比丘畜陈弃药。乃至流离亦听畜。治病药有四种。中前服药不得中后七日终身服也。中后药中前亦得服之。不得终身畜也。中后

  • 清史讲义选录·汪荣宝

    本书不分卷,汪荣宝撰。作者江苏元和人;于清末执教译学馆时,撰有「本朝史讲义」,近由其哲嗣公纪先生易名「清史讲义」印行。本书选录其中第三章「辽东之战争」、第四章「辽西之战争」、第六章「本朝之定鼎及明室之偏安」、

  • 太虚大师全书·太虚

    太虚著。六十四册,计七百余万字。1947年太虚逝世后,在浙江奉化雪窦寺成立“太虚大师全书编纂委员会”,由印顺法师负责,历时一年编纂完成。初以分编出版,1954年在香港完整出版。现行本为台湾善导寺佛经流通处印行本。全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