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卷二

养心篇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的宁静排却了自然的哗喧。曾国藩早年病弱缠身,成名后“游心于老庄之虚静”。平生以“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世味淡薄,身心无累”为法,终身以“不药(不服补药)”自诩,参以家法,独创养心十四条,日日磨炼,三十年后身体如常。平生服膺苏东坡,欲步其后尘,修炼瑜珈术。对吕坤所说“置富贵、贫贱、死生、常变于度外,是养心第一法”玩味尤久。

养心篇(上)

【原文】

庄生云:“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东坡取此二语,以为养心之法。尔熟于小学,试取在宥二字之训诂体味一番,则知庄、苏皆有顺其自然之意。养心亦然,治天下亦然。若服药而日更数方,无故而终年峻补,疾轻而妄施攻伐强求发汗,则如商君治秦、荆公治宋,全失自然之妙。柳子厚所谓名为爱之其实害之,陆务观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皆此义也。东坡游罗浮诗云:“小儿少年有奇志,中宵起坐存黄庭。”下一存字,正合庄子在宥二字之意。盖苏氏兄弟父子皆讲养生,窍取黄老微旨,故称其子为有奇志。

【译解】

庄子曾说:“只听说要让天下的人自在宽舒,没有听说要统治天下的。”苏东坡就摘取这两句话作为养心的办法。你对小学很熟悉,可取“在宥”二字的训诂体会玩味一番,就知道庄子、苏东坡都有顺其自然的意思。个人保养身心是这样,治理天下也是这样。如果吃药而每天更换几种药方,无缘无故而整年猛烈地补养,病情本来轻微而妄加药物强求发汗,那就象商鞅治理秦国王安石治理北宋,完全丧失了自然的妙味。柳宗元所说的“名义上是爱护其实是伤害”,陆游所说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说的都是这个意思。苏东坡《游罗浮》诗说:“小儿少年有奇志,中宵起坐存黄庭。”下句一个“存”字,正合庄子“在宥”二字的意思,因苏家父子兄弟都讲究养生,采取黄老之说精微的旨意,所以称赞他的儿子有奇志。

养心篇(中)

【原文】

洽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可太杂,切身日夕用得着的,不过一两句,所谓守约也。古人患难忧虞之际,正是德业长进之时,其功在于胸怀坦夷,其效在于身体康健。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佛家之所以成佛,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将此心放得实,养得灵,有活泼泼之胸襟,有坦荡荡之意境,则身体虽有外感,必不至于内伤。

【译解】

养心修身,理不必太多,所知道的也不必太杂,与自己切身相关,每时每刻都用得着的,不过一两句话,就是要守约。古人患难忧虑的时候,正是他的品德、事业进步的时候,其功表现在胸怀坦荡,其效表现在身体健康。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佛家之所以成佛,其关键都在于遭到大磨难的时候,把心放得下,养得灵,有乐观的心胸,坦荡的意境,即使身体受了外感,也不至于伤到身体内部。

养心篇(下)

【原文】

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吾辈既办军务,系处功利场中,宜刻刻勤劳,如农之力穑,如贾之趋利,如篙工之下滩,早作夜思,以求有济。而治事之外,此中却须有一假冲融气象,二者并进,则勤劳而以恬淡出之,最有意味。写字时心稍定,便觉安恬些,可知平日不能耐,不能静,所以致病也。写字可以验精力之注否,以后即以此养心。万事付之空寂,此心转觉安定,可知往时只在得失场中过日子,何尝能稍自立志哉。

【译解】

自古以来的圣贤豪杰,文人才士,他们的志向不同,但豁达光明的心胸却大致相当。我们既然办理军务,就处在功利场中,应当时时勤劳,就如忙于收割谷物的农夫,忙于赚钱的商人,撑船下河滩的篙工。白天做事,晚上好好反思,以求把事办好。治理军事之外,其中应当有冲融气象。如果治事与冲融同时并进,则为国勤劳,又淡泊名利,最是意味深长。写字的时候心情刚刚稳定下来,马上就感到安逸轻松了许多,由此可见平时遇事不能忍耐,不能静下心来,必然导致疾病的发生。写字可以检验精力是否专注,从这以后就可以这种方法养心了。把世上一切事物想得非常轻淡,心情才得以安定。由此可见过去的日子里只注重患得患失,怎么才能树立起宏图大志呢。

猜你喜欢
  霸言第二十三·管仲
  ●重刊跋·徐谦
  论语精义卷二上·朱熹
  卷七十一·秦蕙田
  卷九·张廷玉
  卷二十九·王天与
  凡例·董鼎
  自序·姚际恒
  卷八·姚舜牧
  阿那邠邸化七子经·佚名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四·欧阳竟无
  灵隐寺万年簿序·太虚
  在加尔各打印度教某君欢迎茶会上谈话·太虚
  僧才训练班训词·太虚
  宗镜录卷第二十四·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汝茪·唐圭璋

      汝茪字参晦,号霞山,又号退斋。商王元份七世孙。   清平乐   锦屏香褪。寒隐轻衫嫩。燕子护泥飞不稳。庭掩百花难认。   双双绣带微风。海棠此夜帘栊。愁损一番寒食,小窗淡月残红。   恋绣衾   柳丝空有千

  • 张可久·隋树森

    张可久(约一二七O——一三四八以后), 字小山,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市)人,以路吏转首领官(以上见曹楝亭本《录鬼簿》)。钱惟善《江月松风集》中有《送张小山之桐庐典史》诗,可知其又曾为桐庐典史。至正初年

  • 卷三十二·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三十二    宋 陈起 编朱继芳静佳乙稿 庚戌寿意一先生 江涵秋色碧潭潭饮马胡儿不敢南宥密老臣功第一缉熙天子岁登三身扶紫极星辰正手拆黄封雨露甘见说年来淮尾

  • 卷十一·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十一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余尧臣【一首】尧臣字唐卿永嘉人元末自防稽入吴明初谪濠放还授新郑丞有菜薖集【静志居诗话高季迪春日怀十友诗于余司马尧臣云列戟卫严闗应无休沐暇夜饮余左司宅云灯鎻月窥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十·佚名

    嘉靖元年正月己酉朔上御奉天殿文武百官及四夷朝贡使行五拜三叩头礼免致词称贺慈寿皇太后皇太后兴献后武宗皇后免命妇朝贺○礼部右给事中熊浃奏武帝皇帝临崩重念宗社大计特请慈寿皇太后迎立陛下先时未尝育之宫中立以为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七十四·佚名

    万历四十六年九月丙戌朔礼部右侍郎韩爌言御史刘光复为臣戊戌分闱所取士其令诸暨巡京营按晋所至皆举其职窃以圜上聚教能改者一年二年而舍三年而极况光复愆仪薄罪 圣明原非有意过督之也乞赐释放不报○顺天巡抚刘曰梧奏

  • 卷之六百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三六○ 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查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等事折·佚名

    一三六○ 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查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等事折乾隆五十五年十月初九日陕甘总督臣勒保跪奏,为遵例并折汇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二条,持论偏谬之处,各省有无照本抽改;又地方文武各

  • 宋纪·张居正

    唐之后为五代,曰梁、唐、晋、汉、周,递兴递亡,总不过五十余年。当是时,干戈日寻,海内分裂,称帝建国者,十有余姓,而皆窃据僭号,非大命真主,至宋太祖始统一之。太祖在周时领归德军,起于宋地,遂以宋为有天下之号。这书记宋家一代的事

  • 白奉进传·薛居正

    白奉进,字德升,云州清塞军人。父亲白达子,世代居住在朔北,以狩猎为生。白奉进小时善于骑马射箭,后唐武皇镇守太原时,白奉进到军门拜见,以求效力,武皇收容在他部下。庄宗攻破夹寨时,白奉进挺身而出,首先进击敌人的前锋,庄宗看见后

  • 卷一百九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九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求言周厉王时国人谤王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

  • 职官三三·徐松

    环卫【宋会要】孝宗隆兴二年四月二十六日,上谕宰执曰:「环卫官欲参酌祖宗,选用将帅,以崇武节,外建方镇,内列环尹,品式备具。近来环卫久不除授,非所以储材而均任也。可依旧制,应以材略闻,堪任将帅,及久勤军事,暂归休佚之人,并为环卫

  • 正说篇第八一·王充

    【题解】本篇是为纠正汉儒对儒家经书篇题的荒诞解释而作的,批判了他们对经书的神化。文中谈到的经书有《诗》、《书》、《易》、《礼》、《春秋》和《论语》。汉代自武帝设立五经博士以后,今文经学成了

  • 提要·沈彤

    【臣】等谨案仪礼小疏七卷国朝沈彤撰彤有周官禄田考别着録是书取仪礼士冠礼士婚礼公食大夫礼丧服士丧礼五篇为之疏解各数十条篇后又附以监本刋误卷末附左右异尚考一篇考证颇为精核其中偶尔疎舛者如士冠礼注今时卒史及

  • 卷一·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一周易乾元亨利贞检讨【臣】陈兆仑朱子曰伏羲仰观俯察见隂阳有奇耦之数故画一奇以象阳画一耦以象阴见一阴一阳有各生一阴一阳之象故自下而上再倍而三以成八卦见

  • 大乘百福相经全文·佚名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普妙宫中。坐宝庄严师子之座。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无央数众。恭敬围绕。瞻仰尊颜身心不动。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於大众中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右肩

  •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佚名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早期上清派经书,约出于南北朝,原为《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之一部分,后分出单行。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神符类,经文言「太一五神奉五符五籍,上请帝君混合之道,求长生神仙之诀」。

  • 大方广师子吼经·佚名

    一卷,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佛在日月宫中。与九十百千俱胝比丘,无量菩萨俱。遣胜积菩萨往北方欢乐世界法起佛所听法,胜积至彼礼佛足已,却住一面。法起如来故问汝从何来?胜积默无言说,大众生疑。法起如来微笑放光,十方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