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记要义卷第五下

王制下

一殷爵人于朝周于祖庙诸侯于尝祭

爵人于朝谓殷法也周则天子特假祖庙而拜授之故洛诰云烝祭歳文王騂牛一武王騂牛一时册命周公故特祭文武若诸侯爵人因尝祭之日故祭统云祭之日一献君降立于阼阶之南南郷所命北面是也当云命周公后

二历代诸侯朝聘之制

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天子五年一巡守注云比年每歳也小聘使大夫大聘使卿朝则君自行然此大聘与朝晋文覇时所制也虞夏之制诸侯歳朝周之制侯甸男采卫要服六者各以其服数来朝天子以海内为家时一廵省之五年者虞夏之制也周则十二歳一廵守

三王廵守祀方明见诸侯之礼

歳二月东廵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注云岱宗东岳柴祭天告至也觐见也就见老人陈诗谓采其诗而视之正义曰案觐礼云诸侯觐于天子为宫方三百歩四门坛十有二㝷深四尺郑注云王廵守至于方岳之下诸侯㑹之亦为此宫以见之是也觐礼又云天子乗龙载大旗拜日于东门之外反祀方明郑注引朝事仪曰天子冕而执镇圭尺有二寸云帅诸侯而朝日于东郊所以教尊尊也退而朝诸侯由此二者言之巳祀方明乃以㑹同之礼见诸侯也凡㑹同者不恊而盟盟时设方明于坛上乃以载辞告焉如觐礼及郑注所云旣告至之后为宫加方明于坛天子出宫东门外拜日反祀方明祀方明之后乃彻去方明故郑云由此二者言之巳祀方明乃以㑹同之礼见诸侯云二者谓觐礼经文朝日东门反祀方明朝事仪云朝日东郊退而朝诸侯故云由此二者言之巳祀方明乃以㑹同之礼见诸侯也今于觐礼未祀方明之前未有见诸侯之事皇氏以为未祀方明之前巳见诸侯非也其祀方明之后见诸侯之时王升立于坛上南靣诸公中阶之前北靣诸侯东阶之东西靣诸伯西阶之西东靣诸子门东北面诸男门西北面王降阶南面而见之三揖旣升坛使诸侯升公拜于上等侯伯于中等子男于下等见诸侯讫若有不恊更加方明于坛上诸侯等俱北靣戎右传敦血以授㰱者司盟主其职故司盟云掌其盟约之载及其礼仪北面诏明神于时王立无文不可与诸侯同北面当于阼阶上西面此是见诸侯之礼祀方明之时祭天则燔柴也天谓日也与此岱宗柴所用事别觐礼云祭天燔柴谓天子之盟也祭地瘗谓王官之伯盟也祭山丘陵升及祭川沈者是诸侯之盟也此是廵守及诸侯之盟祭也故注云升沈必就祭者也就祭则是谓王廵守及诸侯之盟祭也祭天柴谓祭日也祭地瘗者祭月也王廵守之盟其神主日

四三十年之蓄举全数䘮用仂乃什一

冢宰制国用必于歳之杪五榖皆入然后制国用用地小大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祭用数之仂䘮三年不祭唯祭天地社稷为越绋而行事䘮用三年之仂䘮祭用不足曰暴有馀曰浩祭丰年不奢凶年不俭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后天子食日举以乐注云制国用如今度支经用杪末也小国大国丰凶之年各以歳之収入制其用多少多不过礼少有所杀通三十年之率当有九年之蓄出谓所当给为算今年一歳经用之数用其什一祭不敢以卑废尊越犹躐也绋輴车索䘮大事用三歳之什一暴犹耗也浩犹饶也常用数之仂菜色食菜之色民无食菜之饥色天子乃日举乐以食正义曰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者言欲制国用之时先以三十年通融之法留九年蓄外计见在之物以制国用假令一年有四万斛以一万斛拟三十年通融积聚为九年之蓄以见在三万斛制国之来歳一年之用量其今年入之多少以为来年出用之数每年之率入物分为四分一分拟为储积三分为当年所用二年又留一分三年又留一分是三年緫得三分为一年之蓄三十年之率当有十年之蓄此云当有九年之蓄者崔氏云三十年之间大略有閠月十二足为一年故唯有九年之蓄也王肃以为二十七年有九年之蓄而言三十者举全数两义皆通知用今年一歳经用者以下文云䘮用三年之仂此直云数之仂故知是一歳之仂也又知仂为什一者以仂是分散之名故考工记云石有时以泐考工记又云以其围之阞捎其薮彼注阞谓三分之一此云什一者以民税一歳之十一则国祭所用亦什一也此谓当年经用之内用其什一非是通计拟三年储积之蓄也

五䘮惟祭天地社稷五祀其宗庙常祭皆废

正义曰私䘮者是其卑天地社稷是其尊今虽遭私䘮旣殡巳后若有天地社稷之祭即行之故云不敢以卑废尊也越是践躐之义故云越犹躐也但未葬之前属绋于輴以备火灾今旣祭天地社稷湏越躐此绋而徃祭所故云越绋云绋輴车索者以停住之时指其绳体则谓之绋若在涂人挽而行之则谓之引故郑注杂记云庙中曰绋在涂曰引天地社稷故有越绋之礼六宗及山川之等卑于天地社稷待䘮终乃祭故郑志答田琼云天地郊社至尊不可废故越绋祭之六宗山川之神则否其宫中五祀在䘮内则亦祭之故曾子问云君薨五祀之祭不行旣殡而祭之自啓至于反哭五祀之祭不行旣葬而祭之但祭时湏人旣少衆官不皆使尽去不须越绋故郑答田琼云五祀宫中之神䘮时朝夕出入所祭不为越绋也天地社稷之祭豫卜时日今忽有䘮故旣殡越绋行事若遭䘮之后当天地郊社常祭之日其啓殡至于反哭则避此郊社祭日而为之案礼卒哭而祔练而禘于庙此等为新死者而为之则非常祭也其常祭法必待三年䘮毕也其春秋之时未至三年而为吉祭者皆非礼也若杜预之意以为旣祔以后宗庙得四时常祭三年大禘乃同于吉故僖公三十三年凡君薨卒哭而祔祔而作主特祀于主烝尝禘于庙杜注云新主旣特祀于寝则宗庙四时常祀三年礼毕又大禘乃皆同于吉如杜之意与三年不祭违者案释例云礼记后儒所作不正与春秋同是杜不尽用礼记也

七百六阳九之运

凡水旱之歳历运有常案律历志云十九歳为一章四章为一部三十部为一统三统为一元则一元有四千五百六十歳

猜你喜欢
  卷六·孙奇逢
  经济文衡续集卷二十·佚名
  卷四十八·陈经
  提要·黄伦
  第八卦:《比卦》·佚名
  春秋説卷二十一·洪咨夔
  原序·叶梦得
  发虑宪①·戴圣
  莲宗宝鉴序·优昙普度
  佛说尼拘陀梵志经卷上·佚名
  起世因本经卷第四·佚名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四·佚名
  佛说成具光明定意经·佚名
  宗镜录卷第六十一·延寿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五卷·慧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拱辰·唐圭璋

      拱辰字君贶,开封咸平人。生于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天圣八年(1030)进士第一,通判怀州。后拜御史中丞。因逐王益柔、苏舜钦,以倾范仲淹,为公议所薄。神宗元丰初,累官武池军节度使、彰德军节度使。元丰八年(1085)卒,年七十四

  • ◆许太祝桢·顾嗣立

    桢字符干,有壬之子,以门功补太祝应奉。翰林金台王翰称许氏昆季之贤,群从之才俊,有非他人之所能及者。并见于《圭塘欸乃集》中。 次和圭塘杂咏 瑞莲歌次可行叔韵 睡起偶成次韵二首 ○次和圭塘杂咏 【录二。】 日夕观山 月

  • 卷四十五·唐圭璋

    【张弘范:词作27首】○木兰花慢题毫州武津关忆谯都风物,飞一梦,过千年。羡百里溪程,两行堤柳,数万人烟。伤心旧家遗迹,谩斜阳、流水接长天。冷落故祠香火,白云泪眼潸然。行藏好向故人传。椽笔舞蛮笺。总纠纠

  • 杨冠卿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杨冠卿」字梦锡,江陵(今属四川)人,生于绍兴九年(1139)。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候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

  • 卷三百十五·列传第二百三·云南土司三·张廷玉

        ◎云南土司三   △缅甸 干崖 潞江 南甸 芒市 者乐甸 茶山 孟琏 里麻 钮兀 东倘 瓦甸 促瓦 散金 木邦 孟养 车里 老挝 八百   缅甸,古朱波地。宋宁宗时,缅甸、波斯等国进白象,缅甸通中国自此始。地在

  • 第五十五回 平叛军太尉建功 保孱王邻封乞命·蔡东藩

      却说吴楚两王,闻得粮道被断,并皆惊惶,欲待冒险西进,又恐梁军截住,不便径行。当由吴王濞打定主意,决先往击周亚夫军,移兵北行。到了下邑,却与亚夫军相值,因即扎定营盘,准备交锋。亚夫前次回驻昌邑,原是以退为进,暗遣弓高侯韩

  • 春秋别典卷十三·薛虞畿

    鲁哀公【元年丁未在位二十七年周敬王二十六年】越王降吴【元年吴夫差伐越报防李】登舟迳去终不返顾越王夫人乃据船哭顾乌鹊啄江渚之虾飞去复来因哭而歌之曰仰飞鸟兮乌鸢陵虚兮翩翩集洲渚兮优恣啄虾矫翮兮云间任厥兮

  • 李知孝传·脱脱

    李知孝,字孝章,参知政事李光的孙子。嘉定四年(1211)考中进士。曾经为右丞相府主管文字,不以为耻。差充干办诸司审计司,拜任为监察御史。宝庆元年(1225)八月,上疏说:“士大夫努力追求好的名声,为国效劳有作为的少,而附和偏激的

  • 余继登传·张廷玉

    余继登,字世用,交河人。万历五年(1577)的进士。改封庶吉士,授职为检讨。参与撰修《会典》,晋升修撰,入宫讲授经书。不久,提升为右中允,充任日讲官。当时经筵进讲长期停顿,侍臣没有办法向皇上讲忠言。余继登与同官冯琦一起呈递

  • 卷第二十七·佚名

    亲王二进拜二皇叔元俨诏书不名加食邑实封制朕祗守成基。汔臻嘉靖。遹遵常古之度。再奉精意之禋。陟恪以对天威。肃雝而陈孝飨。尊亲偕极。纯嘏来同。思与中外之伦。共兹优裕之施。眷言右戚。首举茂恩。皇叔、推诚保顺

  • 卷第四·佚名

    帝统四尊号批答下去尊号中睿圣文武字求言诏明道二年七月戊子朕膺昊天之眷命。嗣烈圣之鸿图。惧帝监之下临。荷神器之至重。何尝不夙宵兢畏。旰昃忧勤。务专稽古之钦明。靡敢暂时而暇佚。自文考在宥之旦。洎冲人储两之

  • 进鬻子表·鬻熊

    臣行珪言:臣闻结绳以往,书疏蔑然;文字之初,教义斯起。记言之史设,褒贬之迹聿兴;书事之官置,劝诫之门由启。於是国版稠迭,谟训昭彰,唱赞之道以弘,阐扬之理兹畅。德业弥缛,英华日新,雕琢性情,振其徽烈。逮乎周文作#1圣,鬻子称贤,意合道

  • 刘恭冕后敍·刘宝楠

    班生有言:「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圣人之言,中正和易,而天下万世莫易其理,故曰「微言」,非祇谓性舆天道也。「大义」者,微言之义,七十子之所述者也。今其箸者,咸见论语。窃以先圣存时,诸贤亲承指授,当已属稿,或经先

  •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记辩法相第一夫行人欲度生死大海。登涅槃彼岸者。必须了达妄惑之本。善知至道出要。妄惑之本。是即意之实际。至道出要。所谓反照心源。识之实际即是正因佛性。反照心源即了因也。而此二因。

  • 烽火岛·凡尔纳

    凡尔纳著。全书共15章。在希腊人民为争取自由的斗争中,法国军官亨利·达尔巴莱来到希腊参加战斗。期间,她爱上银行家的女儿哈德济娜,两人情投意合。哈德济娜的父亲死后,她继承了一大笔遗产,在得知这笔巨款并非合法收入后,她

  • 金匮要略心典·尤怡

    金匮著作。三卷。简称《金匮心典》,清·尤怡纂注。书成于1729年。尤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颇有心得,纂注时力求得《金匮》之妙谛,发仲景之心声,故名“心典”。刊于1732年。本书阐注《金匮要略》,文笔简炼,说理清楚,力求

  • 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

    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是五七言古今体诗的高峰。《全唐诗》收集了48 900余首诗,流传众口的名篇也不下千首。清代文学家孙洙从中选择了三百余首,分体编排,名为《唐诗三百首》,署名蘅塘退士印行。据考证,孙洙编选此书

  • 鹿母经·佚名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本经为佛之本生谭,有广说、略说二本。内容系佛陀述说其过去世为鹿母时,生有二子。一日,鹿母不慎落于网中,因对其子关爱心切,故而向猎师请求允准其返所,将二子安顿妥当,即还来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