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庸

中庸〈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宋 朱子 章句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乆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脩道之谓教〈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徳所谓性也率循也道犹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闲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脩品节之也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圣人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若礼乐刑政之属是也盖人知己之有性而不知其出于天知事之有道而不知其由于性知圣人之有教而不知其因吾之所固有者裁之也故子思于此首

猜你喜欢
  修身篇第二·荀况
  张子正蒙注卷八·王夫之
  帝学卷二·范祖禹
  序·李叔同
  第四章 18·辜鸿铭
  卷九·惠士奇
  卷二十五上·朱熹
  卷七十三·王与之
  刘恭冕后敍·刘宝楠
  卷一百五(达摩笈多译)·佚名
  附錄淨譯藏譯二本衆學法對勘表·欧阳竟无
  评新有鬼论与新无鬼论·太虚
  对辨大乘一乘·太虚
  敦煌译本·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七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164 ·佚名

    李弥逊 再用硕夫韵二首 一丘一壑半生中,旁舍小儿见老翁。 归来赋就晚迳绿,醉时歌罢春灯红。 壮心欲尽孤云薄,昨梦不留寒月空。 茗碗粥盂能事毕,四三朝暮付狙公。 李弥逊 再用硕夫韵二首 北窗

  • 卷十二·沈德潜

    ☆朱彝尊字锡鬯,浙江秀水人。明太傅讳国祚曾孙。康熙己未,以布衣召试博学鸿辞,官翰林院检讨。著有《曝书亭集》。○竹先生生平好古,自经史子集及金石碑版,下至竹木虫鱼诸类,无不一一考索。纂述如《经义考》、《日下旧闻》

  • 聂夷中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聂夷中(837—约884),字坦之 ,河东(今山西 省永济县)人,一作河南(今河南洛阳市)人。出身贫寒。咸通十二年(871)登进士第 。久滞长安,后 授华阴县尉,仕途颇不 得意。不知所终。 其诗多为五言,尤工乐府,内容充实,多反映农民的痛

  • 卷七十八 萧望之传第四十八·班固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徙杜陵。家世以田为业,至望之,好学,治《齐诗》,事同县后仓且十年。以令诣太常受业,复事同学博士白奇,又从夏侯胜问《论语》、《礼服》。京师诸儒称述焉。 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王仲翁

  • 卷二百五十三·传第十二·脱脱

        折德扆 冯继业 王承美 李继周 孙行友   折德扆世居云中,为大族。父从阮,自晋、汉以来,独据府州,控扼西北,中国赖之。仕周至静难军节度使。其镇府州时,署德扆为马步军都校。广顺间,周世宗建府州为永安军,以德

  • 纲目分注补遗卷三·芮长恤

    刘裕伐秦裕军于南岸牵百丈风水迅急有漂渡云云遣军击之裁登岸则走退则复来 竖一白毦下有魏人不解其意皆未动句 驰往赴之下有赍大弩百张一车益二十人设彭排于辕上魏人见营阵既立乃进围之长孙嵩帅三万骑助之四面肉薄攻

  • 第四章 灭亡时代·佚名

    ○第八十九节 溥仪之兼祧方载湉之初立也,吏部主事吴可读以死建言,痛斥西太后不为载淳立嗣之非计。西太后虽心恶之,而屈于理之不当,乃宣旨,将来载湉生子,即承继载淳为嗣。及光绪二十四年,载湉以变法忤西太后,幽于西苑瀛台,其时

  • 卷之一千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术虎高琪传·脱脱

    术虎高琪,或写成高乞,是西北路猛安人。大定二十七年担任护卫,转为十人长,出任河间都总管判官,又召回任武卫军钤辖,升为宿直将军,授为建州刺史,改任同知临洮府事。泰和六年(1206),讨伐宋国,他和彰化军节度副使把回海防备巩州诸镇

  • 不要铺张浪费·孔子

    【原文】 林放①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②也,宁戚③。” 【注释】 ①林放:鲁国人。②易:驰,铺张。③戚:哀伤。孔子本来是主张“哀而不伤”,感情不过分的,但与其铺张浪费,就宁肯悲哀过度了。 【译文】

  • 《庄子》书言长生·钱穆

    《庄子》书有神人而无长生。其言神人也,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逍遥游》)此庄子之所谓神人也。《庄子》又言曰:"之人

  • (六)·钱穆

    《近思录》卷六齐家之道,凡二十二条。伊川言:“问,行状云,尽性至命,必本于孝弟,不识孝弟何以能尽性至命。曰,后人便将性命别作一般说了。性命孝弟只是一统底事。就孝弟中便可尽性至命。如洒扫应对与尽性至命,亦是一统底事。无

  • 略释对于佛教──毕竟空──之疑义·太虚

    世有欲维持世道人心,而施行佛教三世因果、六道苦趣之说,冀人心之悔罪修福止恶行善者。逮研究而得其结论,则一切皆空;不惟家国身世之种种事物胥无存在之价值,且并其三世流转、六趣轮回之命根我体而亦空之;更进取空间、时间、

  • 卷第七(金刚部卷上)·佚名

    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七(金刚部卷上) 大唐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译 佛说金刚藏大威神力三昧法印咒品第一(印有五十七咒有三十二赞文有一十八印十一咒是主余者伴)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富罗山。与阿僧祇诸大菩萨摩诃萨众并及

  • 佛祖正传古今捷录序·雪兆果性

    佛祖正传机语事迹。见於两土之文者。凡数十家。按西天诸祖。出自梁之僧佑祖述支疆。是以支那正派传灯诸录。得以沿袭。备载存乎大藏。周徧寰宇。历二千六百余年。家传户诵。使吾辈得睹先贤面目。若揭日月於中天。恩则

  • 卷第二·宗密

    圆觉道场修证广忏文卷第二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 述 ○礼忏法八门 一 启请圣 令欲发心。洗涤罪垢。加功运行。证入妙境。要对十方一切贤圣。令为证明。虽诸佛贤圣无所不在。若不虔诸。对而不现。故须依智离识。

  • 御定孝经注·顺治

    福临御定,蒋赫德纂注。1卷。顺治十三年(1653)成书,有《四库全书》本行世。清世祖福临以清朝入主中原的第一代帝王全面接受汉文化熏陶,深悉以传统道德治理国家之重要,决心以孝治天下。该书之出版、颁行,集中体现了他的这一

  • 仪礼郑注句读·张尔岐

    十七卷。附《监本正误》、《石经正误》二卷。清张尔岐撰。《仪礼郑注句读》附《监本》、《石经》正误,是他为《仪礼》标点句读、考证字句的着作。此书全录郑玄《仪礼注》,精摘贾公彦疏,并阐发已意。因郑玄注文古奥难通,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