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箴石第三十一

【题解】

标题原衍“盐铁”二字,今据张敦仁说校改。“箴”同“针”,石,砭石。箴石,即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此篇丞相以医病喻治国,就朝廷招举贤良、文学参加讨论国家大事,希望他们能就“国疾”起“箴石”作用;贤良则认为“枉木恶直绳”,“今欲下箴石”,“则被不工之名”,所以“君子之路,行止之道固狭耳”。

丞相曰:吾闻诸郑长者曰:“君子正颜色,则远暴嫚;出辞气,则远鄙倍矣。”故言可述,行可则。此有司夙昔所愿睹也。若夫剑客论、博奕辩,盛色而相苏,立权以不相假,若有司不能取贤良之议,而贤良、文学被不逊之名,窃为诸生不取也。公孙龙有言曰:“论之为道辩,故不可以不属意。属意相宽,相宽其归争。争而不让,则入于鄙。”今有司以不仁,又蒙素餐,无以更责雪耻矣。县官所招举贤良文学,而及亲民伟壮,亦未见其能用箴石而医百姓之疾也。

【注释】

者,原作孙,今据张敦仁说校改。慧苑《华严经音义》下引《风俗通》:“春秋之末,郑有贤人者,著书一篇,号《郑长者》,谓年长德艾,事长于人,以之为长者也。”《论语·泰伯篇》:“曾子言曰:‘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暴嫚:同“暴慢”,凶暴,傲慢。辞气:说话的口气。夙(s))昔:同“夙夕”,即日夜。

博,六博局之戏。各投六著,行六棋,故曰六博,弈,围棋。博奕:泛指赌博。“苏”下原有“秦”字,今据孙诒让说校删。相苏:相向争斗。

公孙龙:有二人,一为春秋时卫人,亦曰楚人,字子石,孔丘弟子,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一为战国时赵人,字子秉,持坚白异同之说,平原君甚厚之。见《史记·平原君传》。这里的公孙龙,当指字子秉的公孙龙,与字子石的儒家无关。

属(zh()意:固执己见。相宽:互相谦让。归争:回到正常的辩论上来。伟壮:能为百姓办事的高官。

【译文】

丞相说:我听说郑长者曾讲过:“君子的脸色一本正经,就可以避免凶暴傲慢,说话注意口气,就可以避免粗鄙和不讲道理了。”所以,说话要有根据,行为要有准则。这是官吏日夜希望看到的。如果你们像剑客一样争论,像赌徒一样狡辩,盛气凌人地互相斗嘴,固执己见不相谦让,使官吏不能采纳你们的意见,你们也会得到不谦逊的名声,我们是不赞成你们这样做的。公孙龙说:“讨论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是非或真假,所以不能固执己见。坚持自己的意见时,要考虑对方的意见。考虑对方的意见,才能很好地辩论。辩论时互不相让,就显得太卑鄙了。如今我们官吏缺乏仁德,又白拿着国君的俸禄,也没有办法来改正我们的过失,洗去耻辱。朝廷抬举你们这些贤良、文学,但一到你们做官亲自治民的时候,也未必看到你们有谁能拿出什么好办法来解除百姓的疾苦。

贤良曰:贾生有言曰(1):“恳言则辞浅而不入,深言则逆耳而失指(2)。”故曰:“谈何容易(3)。”谈且不易,而况行之乎?此胡建所以不得其死(4),而吴得几不免于患也(5)。语曰:“五盗执一良人(6),枉木恶直绳(7)。”今欲下箴石,通关鬲(8),则恐有盛、胡之累(9),怀箴橐艾(10),则被不工之名。“狼跋其胡,载踕其尾(11)。”君子之路,行止之道固狭耳。此子石所以叹息也(12)。

【注释】

(1)贾生:汉人称贾生有二,一为洛阳人贾谊,一为颍川人贾山。这里引用的话,不见贾谊书。唯贾山在汉文帝时曾上书言治乱之道,名曰《至言》,其中写道:“臣闻忠臣之事君也,言切直,则不用而身危。不切直,则不可以明道。”见《汉书·贾山传》。意义与此大致相同。

(2)指:同“旨”,宗旨,目的。

(3)《文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谈何容易。”李善注:“言谈说之道,何容轻易乎?”

(4)胡建:见《讼贤篇》注释。

(5)吴得:疑即娄敬因之以见汉高帝之虞将军,“虞”“吴”古通,其名为“得”也。《史记·刘敬传》载:“上怒骂刘敬曰:‘齐虏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军!’械击敬广武。”或汉高帝亦因此而迁怒于因刘敬以进见之虞将军也。其后刘敬得救,虞当亦无事,故此文言“几不免于患也”。

(6)执:咬定的意思。

(7)枉木:这里比喻坏人。直绳:这里比喻正直的人。

(8)关鬲(g5):一种病,中医认为是阴阳俱盛引起的。

(9)盛,同“成”,即《讼贤》中的“东海成颙”。胡:胡建。

(10)橐艾:把艾草(中药)包藏在口袋里。与“怀箴”同义。即把自己的意见隐藏起来不发表。

(11)这是《诗经·豳风·狼跋》文。“跋”、“踕,都是踩、践踏的意思。胡:兽颈下的垂肉。载:就。贤良引用这首诗,比喻进退两难。

(12)子石:事见《说苑·杂言篇》。文里记载他因到处碰壁不受重用,曾哀叹仕途艰难。

【译文】

贤良说:贾山说过:“诚恳的话说浅了别人听不进去,切直之言别人感到刺耳而达不到目的。”所以说“人臣进言不可轻易。”人臣进言尚且不可轻易,更何况实际去做呢?这就是胡建不得好死,吴得差一点被害的原因啊!俗话说:“五个强盗咬定一个好人,弯曲的木材就怕笔直的准绳。”如今我们想下针石(提出好办法),使国家阴阳协调,但怕遭到像成颙、胡建一样的灾难,若是收起我们的意见和主张,则又要被加上不愿为治理国家出力的罪名。“狼进则践其胡,退又踏其尾。”君子所走的路,本来就是进退都狭窄的。这就是子石叹息的原因啊!

猜你喜欢
  名实论第六·公孙龙
  卷一·陈祥道
  第六章·王夫之
  蒙斋中庸讲义卷三·袁甫
  卷五·余萧客
  春秋集传详説卷六·家铉翁
  卷三·张自超
  卷七·孙复
  纪妖篇第六四·王充
  公羊折诸卷六·张尚瑗
  卷五十九·朱熹
  黔娄子·黔娄
  万有皆因缘所生·太虚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佚名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四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四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十四 贡奎 天游亭 凉秋马肥健山行快闲心斜阳衆峰出岂待穷追寻兹亭独崔嵬超然散尘襟瑶汉湛虚碧灵飈荡幽隂滉漾连沃野苍茫俯乔林真游本无驭妙道悟匪深麻姑

  • 卷六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六十七恵山类五言古逰恵山         【宋】苏 轼梦里五年过觉来双鬓苍还将尘土足一歩漪澜堂俯窥松桂影仰见鸿鹤翔炯然肝肺间已作氷雪光虚明中有色清浄自生香还从世俗去永与

  • 第五十三回 养子复宗冉闵复姓 孱主授首石氏垂亡·蔡东藩

      却说石闵幽主擅权,复下令城中,略言:“孙刘构逆,已得伏事,支党并诛,不及良善。此后与官同心,尽可留住,否则任令他去,不复相禁。”遂大开城门,纵使出入。于是羯人相率出城,填门塞道,独赵人陆续趋入,远近争集,闵知羯人不为己用,因

  • 卷之三·佚名

    天顺八年三月甲寅朔尊 母后皇后为 慈懿皇太后 母妃皇贵妃为 皇太后是日早遣太保会昌侯孙继宗告 天地怀宁侯孙镗告 太庙太子少傅广宁侯刘安告社稷 上告 英宗睿皇帝几筵躬奉册宝诣 圣母皇后宫恭上尊号为 慈懿皇太后册文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五·佚名

    万历八年正月辛丑朔 上御皇极殿受群臣朝贺○癸卯宣宗章皇帝忌辰遣襄城伯李应臣致祭于 景陵○播州宣慰司杨应龙差长官杨正芳进马匹庆贺 万寿圣节赏给钞叚○甲辰大学士张居正<婠勶-釒>辞勋阶禄米升荫 上温谕不允○丙

  • 清季台湾洋务史料 二·佚名

    福建巡抚丁日昌奏将省城前存陆路电线移设台湾并拟派学生专司其事片(光绪三年三月二十五日)再,电线一件,所以达要报而速军情,为用至明。惟前议由福州造至厦门,系由洋人发纵;太阿倒持,未免利少害多。臣到闽后,当经买回拆毁,仍将电

  • 卷二十一·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二十一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郎外兵曹 参 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制诏御史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

  • 淮鹾纪略·杜文澜

    杜文澜识言:余少肄举子业,苦钝踬,就学佐治家言,游诸大府幕,遂入仕。以运判荐历两淮间,计海州、通州、泰州分司三,监掣同知亦三,泰坝、淮南北是余承乏者五,惟淮南监掣未历耳。同治二年五月,猥膺荐牍,以监司督章[赣]皖楚鹾务,驻汉皋

  • 马札儿台传·宋濂

    马札儿台,伯颜之弟,先侍奉武宗,后侍奉太子仁宗,出入都很恭谦谨慎,任职办事,敏捷通达,仁宗颇为欣赏,任他为中顺大夫、典用太监。不久调任吏部郎中,后又升侍郎、兵部尚书,转任利用卿,进升度支卿,又转为同知典瑞院事,升院使、大都路达

  • 蔡时鼎传·张廷玉

    蔡时鼎,字台甫,漳浦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历任桐乡、元城知县,为官清廉。提升为御史。太和山提督中官田玉兼理守备之事,蔡时鼎认为不可,并谈到田玉不守法纪的事。御史丁此吕因为弹劾高启愚被贬,蔡时鼎为他争辩,言语触怒杨巍

  • 卷一百四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四十七工部一诸司职掌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百工山泽之政令其属有四曰营部虞部水部屯部後改营部为营缮虞部为虞衡水部为都水屯部为屯田俱称清吏司营缮清吏司诸司职掌郎中员外郎主事掌经营兴造之

  • 二年·佚名

    (丙辰)二年清康熙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甲申,赤氣亘天。○上親行敬思殿朔祭。1月2日○乙酉,判決事鄭載嵩上疏曰:臣父太和以朞服之制,獻議於己亥大喪之日。朝家今以朞服爲壞禮,則臣之情勢,何敢晏然在職乎?答曰:「勿辭。」1月3日

  • 卷二十·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二十月令第六之一正义陆氏德明曰此本吕氏春秋後人删合为此记蔡邕王肃云周公所作孔氏颖达曰郑目录云名月令者以纪十二月政之所行也本吕氏春秋十二月纪

  • 答某君问(九则)·太虚

    问一:因缘具种引种、种生现、现熏种三义。夫种既生现,现复熏种,二法递转可至无穷,具斯二义,为用已足,何以又有种引种义?又前种既能亲引后种,则后种何用现熏!现行既可熏种,则后种宁待种引!  问二:种所引种与现所熏种,为同为异?  

  • 颜氏家训·颜之推

    中国古代家书。颜之推著。本书旨在告诫颜氏子孙遵守儒家传统,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认为上智之人不教而成,下愚之人虽教无益。对于中庸之人,则应加强教育。主要是以礼为教本,读圣贤之书,以达到诚孝、慎言、立身、扬名的目的

  • 孟子传·张九成

    二十九卷。宋张九成(1092—1159)撰。张九成字子韶,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绍兴二年(1132)中状元,历任佥判、著作郎、礼部侍郎等职。反对秦桧和金,又被诬与禅师宗杲交游,谤讪朝庭,一贬再贬。自号横浦居士、无垢居士,谥文忠

  • 台湾私法人事编·佚名

    本书(五册八五一面五一○、六○○字)汇集台湾私法有关人事之事例,凡六章。此项事例之调查汇集,详见第七九种「台湾私法债权编」篇。本书系综合日据时期清宣统二年时临时旧惯调查会刊行「第一部第三回报告书台湾私法第二卷

  • 异部宗轮论·世友

    梵名Samayabhedoparacanacakra 。全一卷。印度世友(梵Vasumitra ,西元一、二世纪顷)撰,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九册。异部,指部派各异;宗轮,指各部派宗旨互异,如轮转不定。系小乘佛教之作品。以说一切有部教义为基础,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