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刻大佛顶经玄文序

性相二宗。犹波之与水。从来不可分隔。而其流弊也。甚至分河饮水。此岂文殊弥勒之过。亦岂马鸣护法之旨哉。谓真如受熏。譬如劫火洞然。虚空安得独冷。谓真如不受熏。譬如劫火洞然时。虚空何尝烂坏。故知得其语脉者。合则双美。失其宗趣者。离则两伤。观大佛顶经第四卷云。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只此一言。两疑冰释。善夫智者大师有言。偏执法性生一切法。何异自生。偏执梨耶生一切法。何异他生。例而推之。纵谓法性梨耶和合生一切法。何异共生。纵谓非法性非梨耶生一切法。又何异无因缘生。繇此观之。四句无非是谤。倘能妙达无生。不起性计。则四句虽不可说。有四悉檀因缘故。亦可得说。谓真如不思议熏生一切法。谓梨耶是可熏性生一切法。皆无不可。吾乃知智者大师。真悟权实秘要。故能于大佛顶经未来之时。悬合其旨趣若此。此经来时。智者不可复作。习台宗者。昧于唯识。习法相者。迷于圆理。所以众解纷纷。咸失纲要。究义理之攸归。大似蚊咬铁橛。判文字之下落。亦如凿孔栽须。旭于未剃发日。卽会研究此典。每翻旧注。迷闷实多。后因双径坐禅。始解文字之缚。复因数番讲演。深理葛藤之根。并探二宗。融以心镜。直至温陵弘法。方得取笔疾书。脱稿未几。剞劂旋毕。板留甘露戒坛。不能携至江外。兹者幻游普德。略露赃私。诸友固追不已。顿公发意重刊。爰述片言。以为弄引。剖千古未破之籓篱。犯从来严设之禁忌。位卑言高。安免于罪。然在出世君子。谅不以人废言也。

甲申春日古吴藕益智旭书

猜你喜欢
  根本救灾在全国人心的悔悟·太虚
  空行品第十二·佚名
  与优昙书(五通)·太虚
  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讲录·太虚
  卷第一百·霁仑超永
  佛说盂兰盆经·佚名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七·佚名
  卷第十·元来
  大明高僧传卷第一·如惺
  卷第四·佚名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十八·海明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二·佚名
  十二门论品目·龙树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省庵法师遗书叙·宝贤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之一·魏庆之

      诗辨第一   沧浪谓当学古人之诗   夫学诗者,以识为主。人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若自生退屈,即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由立志之不高也。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头一差,愈惊愈远,由

  • 卷一百四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四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于湖集卷上张孝祥字安国歴阳乌江人父祁与胡寅交善秦桧恶寅罗织及祁并真岳孝祥年十六领乡书绍兴二十四年廷试考官拟秦埙首选孝祥次之埙桧子也高宗亲

  • 卷二十一·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二十一庞蕴诗偈一时复一时,步步向前移。无常有限分,早晚即不知。古人一交语,预办没贫儿。闻少须修道,莫待衰老时。邂逅符到来,赚你更无疑。劝君不肯听,三涂真可悲。一日复一日,百年渐渐毕。急急除妄想,无念成真佛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一百十七·乾隆

      附明唐桂二王本末【唐王】  【乙酉】我  大清  世祖章皇帝顺治二年【臣等谨案明自北都沦覆宗社已墟洪惟我国家应天顺人光宅区宗薄海内外咸归正□福王以败亡余烬偷息金陵首尾才及一嵗我皇上量同覆载念其尚有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五十八·佚名

    弘治四年十二月癸卯朔 上视牲于南郊○甲辰○万全都司及直隶保安州同日地震○丁未○升中书舍人李土□凡为尚宝司司丞○升监察御史文贵为浙江按察司副使○己酉○巡抚四川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邢表卒表字居正顺天府文安县人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之四百六十二·佚名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夏四月。壬申朔。享太庙。遣庄亲王载勋恭代行礼。东录  ○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庚子皆如之。内记  ○甲戌。谕军机大臣等、有人奏、义和团蔓延日甚

  • 卷之四百四十一·佚名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三月。癸亥。谕军机大臣等理藩院奏、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等会报西藏情形据情代奏一摺。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查明具奏原摺单着钞给阅看。寻奏、查藏事业与英人订明条约交涉各事自应按照条约办理乃藏

  • 尚史卷一百一·李锴

    志九律吕志下五声清浊髙下之次宫【君土】  商【臣金】  角【民木】  征【事火】  羽【物水】【最下  次下  髙下清 次髙  最髙最浊  次浊  浊之间 次清  最清】凡聴征如负猪豕觉而骇凡聴羽如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十六·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吕恵穆公公弼神道碑范镇熙寜六年三月辛亥东平吕公薨于管城之第讣闻天子震悼辍视朝二日赠太尉录其子孙有差太常考行遗爱在民曰恵恭明其徳曰穆易其名曰惠穆曽祖殿中丞讳龟祥追封鲁国公祖大理寺丞讳蒙亨追封

  • 别集下卷一·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下卷一 宋 李幼武 纂集 李纲 忠定公 字伯纪邵武军人政和二年登进士乙科相州教易鎭江四年召除国正除尚书考功员外郎九月除监察御史兼权侍御十

  • 源雄传·李延寿

    源雄,字世略,年轻时为人宽厚,容貌俊美。开始时在魏为官,历任秘书郎。后来在周因为征讨齐有战功,被封为朔方公,历任冀、平二州刺史,检校徐州总管。后来尉迟迥叛乱,当时源雄一家老小都在相州。尉迟迥暗地写信劝降他,他始终没有答

  • 李义府传·欧阳修

    李义府,瀛州饶阳人,其祖父曾任射洪丞,因而客居永泰。贞观年间,李大亮巡察剑南,上表称李义府有才,对策时中选,补为门下省典仪。刘洎、马周也推荐他,太宗召见后转任监察御史,诏令侍晋王。后来晋王立为太子,任李义府为舍人、崇贤馆

  • 选举一六·徐松

    发解光尧皇帝建炎元年五月一日,赦:「靖康元年得解及州学职事人,并与免将来文解一次。」 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南郊赦:「应诸路进士曾经政和二年以前绍兴元年明堂赦,政和五年四月明堂赦,政和八年七月明堂赦,宣和三年十月明堂赦,

  • 卷六十三·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六十三    宋 卫湜 撰郊特牲第十一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郊特牲者以其记郊天用騂犊之义此於别録属祭祀严陵方氏曰礼莫重於祭祭莫重於郊而郊以养牲为重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四·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四本地分中闻所成地第十之二已说二种佛教所应知处。次说三种。谓依十相三门三种及与三根。于诸有情发起邪行。能令有情堕诸恶趣。言十相者。谓坏生命。财物。妻妾。若坏实义。善友。

  • 目录·应庵昙华

    应庵和尚语录目录 序文(严康朝撰)  目录卷第一 住处州妙严禅院语录  衢州桐山明果禅院语录  蕲州德章安国禅院语录 卷第二 饶州报恩光孝禅寺语录  饶州东湖荐福禅院语录 卷第三 饶州莞山宝应禅院语录  庐

  • 庚申外史·权衡

    又名 《庚申帝外史闻见录》或《庚申大事记》。二卷。明权衡撰。衡字以制,号葛溪,吉安 (今江西吉安)人。生卒年不详。元末隐居彰德 (今河南安阳)黄华山,明洪武四年 (1371)后,寓居临江(今江西清江西南)。此书记载了元顺帝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