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子产论为政宽猛(昭公二十年)

——胡萝卜和大棒都不可少

【原文】

郑子产有疾,谓于太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1)。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2),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崔苻之泽③。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崔苻之盗(4),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⑤;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6),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讫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7)。’施之以宽也。‘母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8)。’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达,以定我王(9)。’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竟不俅,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10)。’和之至也。”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11):“古之遗爱也(12)。”

【注释】

①猛:严厉。②狎(xia):轻视,轻忽。③取:同“聚”。人。指强盗。崔苻(wanfu):湖泽的名称。(4)徒兵:步兵。⑤纠:矫正。(6)济:帮助,调节。(7)这四句诗出自《诗·大雅·民劳》。汔(qi):也许可以。康:安。中国。指京城。绥。安抚。四方:指四方诸侯国。(8)这四句诗出自《诗·大雅·民劳》。从:同“纵”,放纵。诡随:狡诈行骗的人。谨:管束。遏:制止,禁止。寇虐:指抢劫行凶的人。惨:曾,乃。明:法度。(9)这两句诗出自《诗·大雅’民劳》。柔:安抚。能:亲善。(10)这四句诗出自《诗·商颂·长发》。竞:急。求:缓。优优:温和宽厚的样子。道:聚集。(11)涕:眼泪。(12)遗爱:流传下来的慈惠的人。

【译文】

郑国的子产生了病,他对太叔说:“我死了以后,您肯定会执政。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够用宽和的方法来使民众服从,差一等的人不如用严厉的方法。火的特点是猛烈,百姓一看见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在火里;水的特点是柔弱,百姓轻视而玩弄它,有很多人便死在水里,因此运用宽和的施政方法很难。”子产病了几个月后就去世了。

子大叔执政,不忍心严厉而用宽和方法施政。郑回的盗贼很多,聚集在叫做崔苻的湖沼里。子太叔很后悔,说:“要是我早听他老人家的话,就不会到这种地步了。”于是,他派步兵去攻打崔符的盗贼,把他们全部杀了,盗贼才有所收敛。

孔子说:“好啊!施政宽和,百姓就怠慢,百姓怠慢就用严厉措施来纠正;施政严厉,百姓就会受到伤害,百姓受到伤害就用宽和的方法。宽和用来调节严厉,严厉用来调节宽和,政事因此而和谐。《诗·大雅·民劳》中说;“民众辛苦又勤劳,企盼稍稍得安康;京城之中施仁政,四方诸侯能安抚。’这是施政宽和。‘不能放纵欺诈者,管束心存不良者;制止抢夺残暴者,他们从不惧法度。’这是用严厉的方法来纠正。‘安抚远方和近邻,用此安定我王室。’这是用和睦来安定国家。又说:‘既不急躁也不慢,既不刚猛也不柔,施政温和又宽厚,百种福禄全聚。’这是宽和达到了顶点。”

等到子产去世,孔子得到了消息,流著眼泪说:“他是古代传下来的有仁爱的人。”

【读解】

凡事都有两面,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一直注意并提倡在相反的两个方面之间寻求平衡。按照传统的观点,失去平衡,偏重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事情就会出毛病。阴阳调和,刚柔相济,事情就会1烦利发展,兴旺发达。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种观点陈旧过时了,总在讲寻求平衡的中庸之道,为什么就不可以偏激一点,极端一点?为什么不可以矫枉过正?

当然可以。但不要忘记,极端到底,就会了引起强烈的反作用。正如弹簧,用以压迫的力越大,反弹就越高,反作用力就越大。认真想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仍是受著平衡律的支配。因为平衡律是宇宙间的一条普遍规律。

宽大仁慈,并不意味著软弱。它实№上既体现了胸襟和气度,也体现了涵养与明智。宽大为怀,是为了征服人心,使人心服,也是自信心的表现,可以当作笼络人心的“胡萝卜”。

威猛严厉,也不意味著残忍。它所体现的是决心和力度,为的是以强硬手段迫使越轨者和不法之徒循规蹈矩,遵纪守法,平等竞争。

过分的宽大仁慈容易使人误以为软弱,从而得寸进尺,变本加厉;过分的威猛严厉容易导致残暴,从而引起强烈反抗,法纪大乱。所以,宽和与严厉相互补充调节,可以避免走极端造成的不良后果,让人们心服口服地遵纪守法。

猜你喜欢
  叙意论教乘·德清
  卷二·黄道周
  第十八章 7·辜鸿铭
  卷四十·佚名
  原版自序·胡兰成
  卷十一·朱鹤龄
  第十九节 论民气·梁启超
  总结语·钱穆
  哀公·哀公三年·左丘明
  卷三百一十一·佚名
  卷三百四·佚名
  大雲初分增长健度第三十七之一·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八·佚名
  缅甸面面观序·太虚
  覆赵慧纶居士书·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刘克庄

      韩愈《古赋》云:“一邑之水,可走而违,天下汤汤,曷其而归。”五言云:“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和席八十二韵》云:“多情怀酒伴,余事作诗人。”《秋怀》云:“犀首空好饮,廉颇尚能饭

  • 第二十九出 闻铃·洪昇

    〔丑内叫介〕军士每趱行,前面伺候。〔内鸣锣,应介〕〔丑〕万岁爷,请上马。〔生骑马,丑随行上〕  【双调近词·武陵花】万里巡行,多少悲凉途路情。看云山重叠处,似我乱愁交并。无边落木响秋声,长空孤雁添悲哽。寡人自

  • 珠帘秀·隋树森

    珠帘秀,姓朱,排行第四,艺名珠帘秀。生卒年不详。是元代杂剧著名的女演员。在元大都(今北京)杂剧舞台上非常活跃,她“姿容姝丽”, 杂剧独步一时,驾头花旦软末泥等,悉造其妙,名公文土颇推重之,后辈称之为“

  • 七言巻七十三·洪迈

      七言  戏题诸判官㕔壁     包㓜正  六十老翁无所取二三君子不相遗愿留今日交欢意直到隳官谢病时  朝拜元陵  宫前石马对中峰云里金铺斗几重不见露盘迎晓日唯闻木斧扣寒松  观壁画九想图  一世荣

  • 第三十三出 计议归宁·佚名

    【西地锦】(生)更深寂静(什静)断人行,心闷恹恹为着人情。(旦)那为二边好恩爱,果然色胆不惊。恁今相惜如惜金。(生)恩爱做卜海样深。(旦)今冥还恁鸳鸯债。(生)风流做鬼也甘心。(旦)三哥,你共阮爹赤水收租(庄),因乜先返来?(生)娘

  • 卷之四百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明名臣琬琰续録卷九·徐紘

        (明)徐纮 撰    吏部尚书忠肃王公言行録  杨亷    王翱字九皋直隶盐山人进士歴仕永乐成化间官至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卒年八十四谥忠肃公授大理寺正左迁行人宣徳丙午庐陵杨文贞公荐升监察御史乙夘升佥都

  • 谷山笔麈卷之十一  筹边·于慎行

    权不可中制,兵不可遥度,故曰:阃以外将军制之。非重之也,乃使不得辞其责也。后之当事者,乃取境外之事而任之于庙堂,则分阃有所逃其咎矣,岂得为胜筭哉?然则庙堂之责何如?曰:六辔在手,四牡就驾。有如代骥而驰,终日不能一舍,非御道也。

  • 卷二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二十八 【起辛酉汉平帝元始元年○止甲申汉淮阳王更始二年】凡二十四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王莽以外戚簒汉一十四年依例降格附载淮阳王未成君故亦虚其天位至莽始建国之初所封王舜

  • 孛鲁传·宋濂

    孛鲁,鲁国王木华黎之子。其人身体魁梧,才智过人,性情沉毅,待人宽厚,能通诸国语言,善骑射,二十七岁入朝见太祖。当时太祖在西域,夏国主李王暗中联络外援,心怀不轨,太祖密诏孛鲁征讨之。太祖十九年九月,蒙古军攻克银川,斩首数万级,俘

  • 卷一百七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七十六人物志五十六大臣传四十二【满洲正蓝旗二 伊拜 寜古理费扬武 乌达礼 对哈纳哈克三 觉罗豁特 穆赫林 勒贝 ?图哈占 雅赉 满丕】伊

  • 《记丁玲女士》跋·沈从文

    两年前,我在记胡也频一篇文章里,末尾跋语上,写了那么几句话:&ldquo;这里所记的,只是这个人怎么样活到这世界上的过去生活,关于他的文章我没有提到,关于其余一切,也保留给他的朋友丁玲女士另外一个传记去说的。&rdquo;因为当时

  • 牧民第一·管仲

    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国之度,在饰四维,顺民之经,在明鬼神,只山川,敬宗庙,恭祖旧。不务天时,则财

  • 卷三·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三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

  • 读书劄记巻七·徐问

    明 徐问 撰礼经解言六经之教石梁王氏以为孔子时春秋笔削未出又曰加我数年卒以学易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以此知决非孔子之言其论甚是纵使言及易与春秋亦不必槩及他经而悉数其学之得失文辞烦促如此也然其洁静精防等语亦

  • 总说·方苞

    总説孟子曰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程子曰有关雎麟趾之意然后可行周官之法度张子曰周礼惟大宰职难看盖无许大心胸记得此复忘彼其他五官便易看止一职也朱子曰周官徧布周密乃周

  • 支那內學院經版圖書展覽緣起·欧阳竟无

    立國在端始,滅虜以全力。晉始之東也,有聞雞起舞之精神;南朝馴至隋唐,國威振于殊俗。宋始之南也,趙構愚痴,貪位忘讎,寡廉鮮恥,民亦浸浸無氣,遂使大好河山淪于夷狄。明始之東奔西突也,諸王非其君,弘光、永歷之間又無其臣,民亦胥漸泯

  • 素女经·佚名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此书言“房中”之术。中国自古即讲求房术,《汉书·艺文志》列此类著述入“方技略”;班固云:“方技者,皆生生之具也。”又云:“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传曰:‘先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