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志愿真诚

刚才时济云先生对于此次毕业分发出去服务的同学讲话,提出志愿真诚四字来勉励大家。志愿真诚四个字,话很平常,谁都会说;因为大家常说这个话,便几乎没有味道了。可是实在说,我们往前做事情,都要依靠这点,我想是对的。

第一因为我们做的事是一个创新,乡农学校就是创新的一件事,不是方方面面已有轨道可循,而是任什么都在不定中,正须去探讨摸索创造。

此时周围环境很不顺,不顺靠什么能顺呢?那非靠我们里面的劲——真诚老往前追求的劲,不能通得过去。在创造的时候,如无热心毅力,稍一碰钉子便将完了。探求新路子的时候,必须靠此,必须耐烦;志愿真诚才能耐烦,不真诚必是敷衍塞责;何能创造?创造要耐烦,耐烦才能通得过。

在此时代,非如此不可。这是一层意思。

再则,我们此刻做事,最大的问题是对人问题,对事问题尚放在第二。大家出去做事,最先遇到的是对人问题。譬如县政府的人(或我们参加县政府工作的研究部同学),都与大家相关系,都会发生人的问题。对人问题顶要紧的是这一点真诚。巧滑的人固然巧于对付,不会被人挑剔,不会与人翻脸,眼前都能过得去;但结果他还是得罪人,大家终要讨厌他。如果是真诚,就有错误,大家也可原谅;到底真诚人能对付过去,巧滑人则不能。对人问题既要紧,故真诚为必要。大抵对人靠真诚,而对事则靠技术。不过,许多技术、许多方法,眼前开办时用不上。眼前完全是人的问题,故非靠真诚不可。这是第二层意思。

第三,我们做乡农学校的事情,如果能做得几分,则必完全靠每一校内四五个同学的和衷共济。此事很显明。如果这几个同学的力量互相牵制,彼此妨碍,好像一辆车,一个往东拉,一个往西拉,则一定不行,事情马上不能做,一定闹笑话。可是这四五个人如何能和衷共济?那么,必靠志愿真诚。志愿真诚,才能把心放在较公的地方(公就是志愿)。不然,四五个人四五个心,你有你的打算,我有我的打算,彼此的心都不放在一个地方,则很难相合。心能放在较公的地方,就是志愿。志愿真诚才能顾全大局;为顾全大局,校长才能照顾尊重其余四个人的意见,其余的四个人也才能尊重这个作校长的人。这几个人在事情上能尊从校长,校长也能容纳这几个人的意见,此之谓和衷共济。没有志愿,一定有许多小毛病出来,如顺嘴说闲话各图便宜等。志愿真诚,则毛病可以减少,彼此才能凑到一块去,四五个人如闹意见不合,一定把事弄糟。还不如一个人去做呢!我们做事情,既须和衷共济,所以最要的是志愿真诚。这是第三层意思。

猜你喜欢
  卷十一 善说·刘向
  卷五十七 孟子七·黎靖德
  张子正蒙注卷四·王夫之
  卷一·蔡清
  卷三十六·吴澄
  卷十七·胡广
  卷十二·李光坡
  卷六·毛应龙
  卷六·顺治
  文王世子·姚际恒
  卷三十七·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五·玄奘
  答张世俊问(五则)·太虚
  覆王弘愿居士书(七通)·太虚
  志 行 自 述·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八章 展叟单骑·屠隆

    【女冠子】〔旦贴上旦〕归装纔解。又向天涯郞君潇洒。非关薄幸。栖心物外。兵戈连四海。还愁路阻江淮。〔贴〕萍踪何在。隔盈盈衣带。目盼断银河一派。〔旦〕步摇。相公纔到家。就往金陵访道。安禄山僭据

  • 卷二·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二   宋 郭知逹 编古诗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按唐书孔巢父冀州人字弱翁早勤文史少与韩凖李白张叔明陶沔隠于徂莱山时号竹溪六逸永王璘赴江淮闻其贤以从事辟之巢父察其必败侧

  • 翻着葛巾呈赵尹·张说

    昔日接䍠倒,今我葛巾翻。 宿酒何时醒,形骸不复存。 忽闻有嘉客,躧步出闲门。 桃花春径满,误识武陵源。

  • 招魂·屈原

    【原文】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沬。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陽对曰:“掌梦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

  • 志第九 乐一·沈约

    《易》曰:“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自黄帝至于三代,名称不同。周衰凋缺,又为郑卫所乱。魏文侯虽好古,然犹昏睡于古乐。于是淫声炽而雅音废矣。及秦焚典籍,《乐经》用亡。汉兴,乐家有制氏,但能记其铿锵鼓舞,而不能

  • 志第九 礼乐九·欧阳修

    皇帝元正、冬至受群臣朝贺而会。 前一日,尚舍设御幄于太极殿,有司设群官客使等次于东西朝堂,展县,置桉,陈车舆,又设解剑席于县西北横街之南。文官三品以上位于横街之南,道东;褒圣侯位于三品之下,介公、酅公位于道西;武官三品以

  • ●平吴事略·韩菼

    南园啸客辑顺治元年三月十七日,贼游骑之平则门,环攻九门,门外三大营悉降贼。十八日,攻益急。自成驻彰义门外,遣降贼太监杜勋缒入见帝,求禅位。帝怒斥之。日暝,太监曹化淳启彰义门,贼尽入。帝出登煤山,望烽火彻天。帝叹息曰:苦我

  • 卷六十·佚名

    五月十六日(丁丑),福康安、鄂辉、魁伦、徐嗣曾同奏言:台湾戍兵向由内地各营分拨换班;但郡属厅、县地势广阔,生聚日繁,照额酌留一半即于本处募补,既免往来调换远涉海洋,而遇有戍兵缺出,随时即可补额,不致日久旷悬;闾里壮丁又得以食

  • 卷五十二·朱轼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史传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五十二大学士朱轼撰循吏传四晋王恂王恂字良夫东海剡人文义通博在朝忠正累迁河南尹建立二学崇明五经鬲令袁毅尝馈以骏马恂不受及毅败诸受货者悉被废黜恂独无

  • 三、人的灵性问题·林语堂

    辜鸿铭帮我解开缆绳,推我进入怀疑的大海。也许没有辜鸿铭,我也会回到中国的思想主流;因为没有一个富研究精神的中国人,能满足于长期的对中国本身一知半解的认识。去认识自己国家的历史遗产的声音是一种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渴

  • 读例存疑卷十九·薛允升

    礼律之二仪制合和御药乘舆服御物收藏禁书御赐衣物失误朝贺失仪奏对失序朝见留难上书陈言见任官辄自立碑禁止迎送公差人员欺陵长官服舍违式僧道拜父母失占天象术士妄言祸福匿父母夫丧弃亲之任丧葬郷饮酒礼合和御药:巻首

  • 郭英乂传·刘昫

    郭英乂,是先朝陇右节度使、左羽林军将军知运的季子,年少时继承父亲家业,学习武艺,在河、陇期间受封,凭借军功多次升为诸卫员外将军。至德初年(756),肃宗在朔兴兵,英 乂由于是出自将门被任用,升为陇右节度使、兼御史中丞

  • 卷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十一吏部十新官到任各房供报须知式様凡新官到任其先任首领官六房吏典限十日以里将各房承管应有事务逐一分豁依式攅造文册从实开报如有隐漏不实及故不依式繁文紊乱并十日以里迁延不报者该吏各以违

  •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朱棣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王日休曰】如来。谓真佛也。第五分已言此意矣。于此再言者。为续来听者说。故兼及转轮圣王之说也。   【李文会曰】空

  •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六·佚名

    陈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述德品第十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而白佛言:&ldquo;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几劫数行般若波罗蜜,供养几佛,而能如是对扬如来,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如胜天王?&rdquo;

  • 蠹斋铅刀编·周孚

    诗文别集。全称《蠹斋先生铅刀编》。三十二卷,其中诗十五卷。宋周孚撰。南宋孝宗淳熙六年己亥(1179),当孚卒后之二年,孚友人解百禴为整理其诗、文,刊行于京口,陈珙为序。淳熙七、八年间,辛弃疾复刊于长沙,丘崈为序见(见《嘉

  • 云林县采访册·倪赞元

    地理杂志。清仉赞元纂辑。不分卷。赞元曾任该县训导。云林于光绪十三年(1887)自嘉义县析出。光绪二十年(1894)纂成此册,约六万字。全县分十五堡,一堡一门,每门都按积方、沿革、山川、廨署、仓廒、街市、营汛、水利、祠庙

  • 归戒要集·弘赞

    律学著述。清康熙二年(1663)弘赞辑。三卷。卷上述“受三归法”,卷中述“受五戒法”,卷下述“受八戒斋法”。见载于《嘉兴藏·又续藏》及日本《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