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平吴事略

南园啸客辑

顺治元年三月十七日,贼游骑之平则门,环攻九门,门外三大营悉降贼。十八日,攻益急。自成驻彰义门外,遣降贼太监杜勋缒入见帝,求禅位。帝怒斥之。日暝,太监曹化淳启彰义门,贼尽入。帝出登煤山,望烽火彻天。帝叹息曰:苦我民耳。徘徊久之,归干清宫;皇太子、二王至,犹盛服入。上曰:此何时,而不易服乎!亟命持敝衣来,上亲为之解其衣换之,且手系其带。告之曰:汝今日为太子,明日便为平人。在乱离之中,匿形迹、藏姓名,见年老者呼之以翁,见年长者呼之以伯叔。万一得全,报父母仇,无忘我今日之戒也。左右皆哭失声。命人送太子及永王、定王于戚畹周奎家。太子至,不得入。二王亦不能匿,先后拥见自成,皆不屈。自成羁之营中,封太子为宋王。

四月二十九日丙戌,自成僭帝号于武英殿。是夕,焚宫殿及九门城楼。诘日,挟太子、二王西走。李自成,陕之米脂县双泉人。祖海、父守忠,葬于三峰子地方乱山中,山势险恶,林木丛杂,气概雄伟;募府檄米脂令边大绶掘之,以泄杀气。先破海冢,骨黑如墨,头额生白毛六、七寸。次至守忠冢,中蟠白蛇,长一尺二寸,头角崭然;见人昂首张口,无所畏。众击杀之。守忠骨节间色如铜绿,生黄毛五、六寸。其余环绕数冢,骨皆血润,亦有生毛者(大绶有记名「虎口余生录」,载之甚详且悉)。闯贼限三月十八日抵燕都,既而如期破京师。先是,移檄远近,中有句云:『主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逆臣周钟笔也。闻者无不扼腕。钟复献下江南之策;贼败,潜归南都,戮于市。

乙酉三月,大兵入仪封,破睢、归,进逼江北,直下淮、颍。四月,左良玉以扩清君侧为名,提兵下九江;遣靖南伯黄得功御之,上游空虚。五月初九,大兵渡江,福王走黄得功营,得功战死,槛车北辕。

顺治二年五月初八日,大兵抵江浒。九日昧爽,烟雾蔽江,乃缚刍置木筏上,顺江而下,以绐京口兵,而大军潜由龙潭竹哨渡。十日,马士英犹有长江天堑之对。十一日,都城陷矣。

顺治二年乙酉六月乙卯,王师至苏州。豫王既定金陵,传檄各郡,征版籍,募能檄行苏州者。吴县周荃,时在金陵,札御船通判。或荐崇明人前鸿胪少卿黄家鼒为安抚正使,而以荃副之。甫抵郡,适明监军苏松巡抚杨文骢溃兵至,执家鼒,杀之觅渡桥下,荃逸去,僇其家人张留并执荃友太学生顾凝远号青霞者。凝远子诸生乐胥闻父被执,仓皇赴难,愿代死父,得亡命。乐胥解军前,得释。越三日,都督李延龄、总兵土国宝露刃南下,文骢兵遁。大兵至,士民各书「顺民」二字于门,争持羊酒迎候。迨薙发令下,时有福山副总鲁之屿者字瑟若,首先倡拒,乡兵四起,头缠白布。诸生陆世钥,聚众千余,屯陈湖中。有十将官者,亦屯千余人于左近,绕城而呼,民间柴斧、妇女裙幅皆为干戈旗帜而猖狂于道。又有太湖盗赤脚张三,负嵎劫掠富民,从而和之。土国宝出榜晓谕,无如愚民之不从也。已而湖寇所部有被获下狱者,陈湖之师伏力士劫之,焚城楼,城内士民应之。闰六月十三日,突入葑门,一时汹汹,焚抚按府长吴五署,巡抚避入瑞光寺浮屠。官兵奋勇杀出;之屿众溃,全军歼焉。有韦志斌者,亦同时死。六门坚闭,城中人死无算。未几,都督李公至,土国宝必欲屠城,李知西北民居稠密,与土国宝分阄,二阄俱写东南,土国宝拈得东南,遂由盘门屠至饮马桥。桥畔有关公像,民舁至桥上,冀兵畏神像而止。及至兵到,忽见关公立马桥上,人马俱跪而止;神诚护国佑民哉!李公遂封刃不杀。吴人立祠于虎邱山塘,建「德崇宇宙」坊以志不朽。先是,王师驻于南园,营中需水草,而民皆逃避一空。有长洲人叶茂华者,素醇谨,好为诸善事,故未去城,因与其兄茂才、兄子汝辑率先薙发,为郡民之倡;遂输刍纳茭,马赖饱腾。无何,寇至,茂华、茂才、汝辑遂遇害。督抚悬示招安,周荃每左右之,全活城中人无数。诸生张悌,乘乱上揭,得委署府通判事;修怨肆螫,故多以叛党立诛,人皆德荃而恨悌。土公廉知悌恶,系之狱,自以剪断喉舌死。黄家鼒以死事锡荫,而茂华等为顺民之倡,例得优恤。荃至京,授关封府知府。是时,吴江进士吴易踞扰白荡、狼山总兵王佐才等撄城拒守,次第平定。

顺治二年,长兴剧盗赤脚张三揭竿肆扰,入太湖,掠横山,又掠木渎。至康熙初,湖路梗塞,未能弋获,当道莫可如何。有朱允恭,洞庭山人,富而有才,家有园亭声妓之奉。时,允恭效力于巡抚辕门,中丞韩世世琦询以湖盗事宜,欲发兵剿之。允恭坚持不可,曰:赤脚张三,非他可比也。渠矫健绝伦,人不敢近。然好声色,可图也。请给假五十日,得便宜行事,当缚之辕门以献。韩公许之。允恭访得其党,好言说之曰:张君诚豪杰人也,我欲与之交欢。人以千金为寿,欲保我桑梓。贼党携金致词,张大悦,约日到山谢,允恭乃盛设合乐以饷之。越宿,备陈女妓。阴遣勇士杂优伶中,酒酣,即席擒之,钉其手足,驰解抚辕正法,余党悉散。太湖中自此安谧也。允恭之功,岂浅鲜哉!

顺冶二年,王师下江南,杨维斗先生(廷枢)屏居邓尉山中。是时,太湖有盗,咸以白布缠头,胜国绅衿士庶亡命者悉托为逋逃薮;以倡义为名,招公共事。杨曰:倡义固出忠心,但粮从何办?湖寇曰:取之于民,不患无粮。杨曰:若此,则为盗矣。何义之有!誓不从。当事者恐杨之终入湖为患,遂执之见巡抚土国宝。将军巴曰:汝欲反乎?杨曰:我非反也。为人臣者,国亡则与之俱亡,国存则与之俱存;今国既亡矣,吾不死何为?土国宝劝之再三,终不屈。将军怒,命斩之。临刑,仰天叹曰:吾得死所矣。立而受刑,死于吴江之芦墟。

顺治二年乙酉六月二十六日,破城。二十一日,有乡民十余舟出城,至南湖,天尚未明,见磷火青青,散漫水波,涨千亘万,众惧,挥之不去;抑兵死,生魂豫游波上耶!二十三日,城外见城内天星乱落如雨。——甲申六月初六日,北来难民严泰等报称大清兵于五月初一日追贼至京,出示晓谕曰:大清国摄政王令旨,谕南朝官绅军民人等知悉。曩者我国欲与尔明和好,永享太平;屡致书通问不答,以致四次深入,期尔朝悔悟耳。岂意尔君臣坚执不从。今被流寇所灭,事属既往,不必论也。且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军民者,非一人之军民,有德者主之。我今居此,为尔朝雪君父之仇。破釜沉舟,一贼不灭,誓不返辙。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王师一到,玉石不分,尽行屠戮。有志之士,正干功名立业之秋。如有失信,将何以服天下乎?特此通谕知之。

顺治二年乙酉六月初九日,大清兵抵嘉兴。时,马士英在杭,命督府陈洪范与大清议和。过嘉兴,舟旗书「奉使清朝」。兵巡道吴克孝闻之,投水;左右救之,遁去。同知朱议滨、推官孙昌祖、知县某等弃职遁去,知府钟鼎臣以城降,居民争粘「顺民」二字于门。具勒王礼营演武场,先遣数骑进城,揭安民榜。士民有到营献策者,即承制给札,授衔随征,遇缺委补,谓之南选。住三日,拔营;进北门,出南门。骑兵由草荡陆行,步兵舟从漕河行军;秋毫不犯,市肆安堵。明潞王常淓同世子、官民开门迎降,随委县官署事。秀水县胡之臣,先在天宁寺前卖药,人素轻贱之;因籍军需,严威胁,民怨之切骨,更委投降总兵陈梧至郡镇守。时,各官尚服明朝冠带。至闰六月初五日,下令剃头,百姓閧至陈梧署中。梧云:剃头事小,但剃后汝等妻子俱不保。民遂沸然。时有外邑乡绅屠象美,与梧歃盟共事。

初七日,聚军于大察院。象美袖出伪诏开府,道署示谕城内外二十四坊居民,每家出兵一人。民有迁避不出者,众兵钞抢其资,书逃民于其房,入官。数日间,聚众三万余,无将领,队伍亦无军令约束。持木揭竿,或以寸铁縳竹杪,葛衣露体,足蹑草履,乌合喧呶竟同儿戏。日给兵饷,悉派本坊乡绅、巨族、质库。是日,众拥委署知县胡之臣至梧署,乱兵攒刺,磔尸球场。

十二日晚,东关外盘获沙船一只,询称盐寇谋为内应。于是,急闭四门,搜斩党羽。市郭乡村,一时传遍,搜杀甚多。各坊居民,不容往来,逾界者即亲识,立时擒杀。乡村之民,亦各歃盟团结。群不逞藉称盘诘,遇逃难男女经过,或身带银资,一概杀劫。平昔豪横辈流毒闾里者,尽为仇家报复;杀人放火,随地皆然。旬日之间,自相残戮,尸横遍野矣。

十三日,大兵次陡门。梧遣标营陆中军哨领陆兵先锋朱大定等部水师,又率民兵继后救应,迎战于镇西。两军相接,大兵数百忽绕出郡兵后,前后夹击,郡兵大败,砍杀赴水死者大半,残兵退保入城,水军返棹鼠窜。初,象美与梧起兵时,梧轻象美是柔懦书生,且权非独握,阴有微隙,流言屠有异志。至是,象美见各县调兵出战不利,又往太湖调黄蜚兵不至。二十五日,新安水师败于麻雀墩,继而民兵被坑于姚油车、歼于石灰桥,知事渐危,聚集家将怀宝开北门欲遁,随被乱兵所杀。郡兵恐大兵登真如浮屠,窥城中虚实,纵火焚之。贝勒在杭,发披甲三千应之。晚抵嘉兴,四鼓进薄西门外锄头坝,作浮桥达城脚下,大炮连发,声如雷震,守城兵纷纷逃下。

二十六日,天未明,梧开东门,口称亲出掣兵率家丁同朱大定遁走平湖,城门遂闭。黎明,传大兵踰城已入。郝千户开东门,百姓喧挤出逃,践踏而死,嚎咷震天,接踵而行,首尾数十里不绝。大兵知陈梧东走,分兵赶至朝阳庙,不及而还。时,城中逃出者十二、三,未及出者十之七、八,间有削发为僧避于佛寺者,有自系狱中诡称署囚者。仅三百余人,其余尽行杀戮。血满沟渠,尸积里巷;烟焰涨天,结成赤云,障蔽日月,数日不散。郡守钟鼎臣自缢。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大兵下维扬,总兵张鹏翼与右都督徐洪■〈王彦〉合兵入援,未至而江宁失守,遂从海道投监国鲁王。

丙戌三月,移屯大山。鹏翼弟继劳,勇冠诸军;及兵至,疾斗力竭而死。有老僧舁其尸归,将近衢里许,道傍有旅店,忽见继劳披甲跃马从数人至店下马,命具酒食。店民飞报入城,军中皆惊喜,急出迎之,继劳尸适至;始知向入旅店者,乃其魂也。后城陷,洪■〈王彦〉、鹏翼皆死之。

八月初三日,王师抵松江。时,百姓已归顺,乡官沉犹龙,前总制两粤,有威望;倡义守城,募乡兵为拒敌计。势孤无援,所募皆市井白徒;金鼓一震,鸟散鼠窜,杀戮最惨。至是,果罹屠城之祸,沉公及进士李待问、孝廉章简俱死之。

猜你喜欢
  ●跋·张楚金
  卷二十·王夫之
  武宗外纪原文·毛奇龄
  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卷一·胡一桂
  七〇 桐生二·周作人
  卷六 邻交志上三·黄遵宪
  卷三十上 苏竟杨厚列传第二十上·范晔
  沈繻传·张廷玉
  北洋海军章程第四·佚名
  卷五十·佚名
  卷二 帝系二·龙文彬
  卷29·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申国章·唐圭璋

      待考。   鹧鸪天   十载分符衣绣衣。裳阴处处浙东西。政成已可书银笔,词鹿仍堪付雪儿。   春未半,日方迟。御沟金袅柳如丝。风池留得梅花住,欲与先生荐寿卮。

  • 第二十三出 寄扇·孔尚任

    ◎甲申十一月〖醉桃源〗(旦包帕病容上)寒风料峭透冰绡,香炉懒去烧。血痕一缕在眉梢,胭脂红让娇。孤影怯,弱魂飘,春丝命一条。满楼霜月夜迢迢,天明恨不消。(坐介)奴家香君,一时无奈,用了苦肉之计,得遂全身之节。只是孤身只影,卧病空

  • 《鸿雪轩纪艶四种》题词·张次溪

    艺兰生以《纪艶四种》函索题词,各赋二絶句赠之侧帽当筵态欲仙,清歌妙舞泥人怜。如何幽赵佳人外,别有羣芳谱一编。樱桃声价重当时,开卷翻嫌识面迟。客里闲情消不得,拈毫戏谱品花词。【《评花新谱》】风月闲情老未忘,凤城春色

  • 志第十 音乐三·刘昫

    贞观二年,太常少卿祖孝孙既定雅乐,至六年,诏褚亮、虞世南、魏徵等分制乐章。其后至则天称制,多所改易 ,歌辞皆是内出。开元初,则中书令张说奉制所作,然杂用贞观旧词。自后郊庙歌工乐师传授多缺,或祭用宴乐,或郊称庙词。二十五

  • ●卷二十一·邵博

      赵肯堂亲见鲁直晚年悬东坡像于室中,每蚤作衣冠荐香,肃揖甚敬。或以同时声名相上下为问,则离席惊避曰:“庭坚望东坡,门弟子耳,安敢失其序哉?”今江西君子曰“苏黄”者,非鲁直本意。   东坡帅扬州,曾蚊罢州学教授,经真州,见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三·佚名

    弘治二年十二月甲申朔 上视牲于南郊○调户部郎中田铎为四川蓬州知州以使还复命缴敕题本失封故也○日食○乙酉狭西平凉府之开城县及巩昌府并会宁县地震有声○丙戌巡抚甘肃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罗明卒明字文昭福建南平县人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万历十年正月庚甲朔 上御皇极殿受百官朝贺遣侯将建先邓世栋伯卫国本李应臣郭应乾左都督李鹤都指挥佥事陈昌言祭长陵等 九陵及 景皇帝陵 哀冲 庄敬二太子坟○壬戌立春 上御皇极殿受群臣贺赐三辅臣上尊珍馔○ 宣

  • 一百六十三 曹(禺页)奏陈江宁正月份晴雨录摺·佚名

    康熙五十二年正月初三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禺页)谨奏:江南太平无事,米价八九钱不等。老百姓俱熙熙攘攘,欢腾鼓舞;具呈地方官员,咸欲进京庆祝万寿无疆。 江宁正月分晴雨录,理合进呈御览,伏乞睿鉴。 朱批:知道了。

  • 杨炯传·刘昫

    杨炯,华阴人。伯祖杨虔威,武德年间官职做到右卫将军。杨炯年幼时就聪明博学,善于写文章。应童子科举中试,称为神童,拜官校书郎,为崇文馆学士。仪凤年间(676~679),太常博士苏知己上表,对公卿以下的礼服,请求另立制度文饰。诏命有

  • 刘钅奇传·脱脱

    刘钅奇字信叔,德顺军人,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的第九个儿子,相貌俊美,善于射箭,声如洪钟。曾经随从刘仲武征战,营门口水缸中盛满水,刘钅奇一箭射中水缸,拔出箭矢缸中水如注涌出,刘钅奇随后又射出一箭正好将原来的箭孔塞住,人们叹服

  • 卷六·曾巩

    刘熙古,字义淳,雎阳人。唐仆射仁轨十一代孙。少通经史,避祖讳,不应进士举。后唐长兴中,以三传赐第。太祖领宋州节制,熙古为节度判官;及受禅,累擢至参知政事。求退,授户部尚书致仕,卒年七十四。好学,明阴阳像纬书,虽通显,自奉养若寒

  • 第十三章 与上帝的关系·林语堂

      宗教的恢复世上有许多人自以为认识上帝,知道上帝的爱憎。因此一个人在讨论这个题目时,不免被有些人认做亵渎,也被另一些人认做先知。人类以各个分别的说起来,不过是地壳的千百万万分之一,而地壳又不过是宇宙的千百万万

  •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五卷·慧远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五卷隋净影寺沙门释慧远述圣行品者。上来第一显行由序。下正辩行。行别有三。初尽十德明其随缘造修之行。二师子一品明其舍相入证之行。三后迦叶品明其证实成果之行。亦名证实起用之行。随缘

  • 净土十疑论白话释·智顗

    第一疑问曰: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祗应愿生三界,於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实当所责。二者未得已还及初发

  • 卷之二·密行寂忍

    嘉兴大藏经 密行忍禅师语录衡州开峰密行忍禅师语录卷之二法孙 明广 明珍 等编住宝庆大悲林众请上堂有一座主出拟问师厉声云未出方丈已相见了也更问甚么主踊跃将欲作礼师便喝进云多谢和尚重重相为师云阇黎承当个

  • 泰泉乡礼·黄佐

    七卷。明黄佐(1490—1566)撰。黄佐字才伯,号泰泉,香山 (今广东中山)人。嘉靖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提拔为少詹事,与大学士复言论河套事不合,弃官归养。学宗程朱,读书广博,为学重博约,博通曲礼、乐律、词章。除著有《泰泉乡礼》

  • 虹·茅盾

    长篇小说。茅盾著。初载于1929年6至8月《小说月报》第20卷第6至8号。1930年3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初版。小说原计划要“为中国近十年之壮剧,留一印痕”(茅盾《〈虹〉跋》),但只写到1925年的“五卅”为止。从已完成部分看

  • 鸯崛摩经·佚名

    佛说鸯崛摩经,一卷,增一阿含经力品之别出,西晋竺法护译。小乘部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