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补阙

  安士先生撰辑此书,事理文义,悉皆周到。唯于帝君末后一世,及于公治狱、窦氏济人、宋郊救蚁、叔敖埋蛇五事,皆未曾录。或以他书俱载,后世咸知,故略之耳。然未曾博览者,不得而知,实为一大憾事。因按《阴骘文注证》,录而补之于此。则事实明晰,而原文了不更动也。释印光识。

  帝君末后一世

  帝君生于晋,姓张,讳亚,越人也。后徙蜀,即梓潼居焉。其人俊雅洒落,其文明丽浩荡,为蜀中宗师。感时事,托为方外游。及门诸子,建祠祀之,题曰文昌君。唐玄宗、僖宗,避寇入蜀,显灵拥护。难平,诏封晋王。后人加称曰帝,盖尊之也。(四川七曲山清虚观碑记)

  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

  汉于公,东海人,为县狱吏。郡有孝妇,寡居守节,养姑甚谨。姑恐妨其嫁,自缢死。姑女诬告妇迫死其母,妇不能辨。公争之不得。孝妇死,东海旱三年。后太守来,公白其冤。祭孝妇墓,遂雨。凡所平决,民皆允服。公门坏,父老谋治之。公曰:“可高大其门,令容驷马车盖。我治狱多阴德,并无冤枉,子孙必有兴者。”后其子定国,果为丞相,封平西侯。孙永侣,为御史大夫。

  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

  五代窦禹钧,燕山人,年三十外无子。梦祖父告曰:“汝不但无子,且不寿,宜早修德以回天。”禹钧由是力行善事。有家人盗钱二百千,自书券系幼女背,曰:“永卖此女,以偿所负。”遂遁。公怜之,焚券养女,及笄(jī)择配嫁之。同宗外戚,有丧不能举,出钱葬之;有女不能嫁,出钱嫁之。公量每岁所入,除伏腊供给外,悉以济人。家唯俭素,无金玉之饰,无衣帛之妾。于宅南建书院,聚书数千卷,延师课四方孤寒之士,厚其廪饩〖廪(lǐn)饩(xì),膳食津贴〗,由公显者甚众。不久,连生五子,皆聪明俊伟。复梦祖父告曰:“汝数年来,功德浩大,名挂天曹,延寿三纪〖十二年为一纪〗,五子俱显荣。汝当益加勉励,无惰初心也。”后长子仪,礼部尚书;次子俨,礼部侍郎;三子侃,左补阙;四子偁(chēng),右谏议大夫,参大政;五子僖(xī),起居郎。八孙皆贵。公享寿八十有二,无病谈笑而逝。冯道赠诗曰:“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救蚁中状元之选

  宋宋郊、宋祁,兄弟同在太学。有僧相之曰:“小宋大魁天下,大宋不失科甲。”后春试毕,僧见大宋贺曰:“似曾活数百万生命者。”郊笑曰:“贫儒何力及此?”僧曰:“蠕动之物皆命也。”郊曰:“有蚁穴为暴雨所浸,吾编竹桥渡之。岂此是耶?”僧曰:“是矣。小宋今当大魁,公终不出其下。”及唱第,祁果状元。章献太后谓弟不可先兄,乃易郊第一,祁第十。始信僧言不谬。

  埋蛇享宰相之荣

  楚孙叔敖,尝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及归,忧而不食。母问其故,泣对曰:“儿闻见两头蛇者必死,今儿见之,恐弃母而死也。”母曰:“蛇今安在?”曰:“恐后人又见,已杀而埋之矣。”母曰:“无忧。吾闻有阴德者必获善报,汝必兴于楚。”后果为令尹,执楚政。

猜你喜欢
  卷四百四十二·佚名
  药师如来念诵仪轨之二·佚名
  第十八章 受纳大菩提树·佚名
  俱存品第一 俱存论·佚名
  卷第二·佚名
  佛说身毛喜竖经卷下·佚名
  叙 睍 言·太虚
  贫女难陀品第三十七·佚名
  第六十八卷·佚名
  佛说邪见经·佚名
  道行经分别品第十三·佚名
  指月录卷之十二·瞿汝稷
  起世因本经卷第十·佚名
  卷第十九·晦翁悟明
  卷三百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七十六·列传第一百三十五·脱脱

        常同 张致远 薛徽言 陈渊 魏矼 潘良贵 吕本中   常同,字子正,邛州临邛人,绍圣御史安民之子也。登政和八年进士第。靖康初,除大理司直,以敌难不赴,辟元帅府主管机宜文字,寻除太常博士。   高宗南渡,辟浙帅

  • 卷一百五十九·毕沅

      ◎宋纪一百五十九 ∷起上章敦牂正月,尽昭阳作噩八月,凡三年有奇。   ○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嘉定三年金大安二年,蒙古太祖五年   春,正月,庚辰朔,金太史奏:“日中有流星出,大如盆,其色碧,向西

  • 校訂三國遺事敘、例言·一然

      校訂三國遺事敘三國遺事。繼金氏史記而作。收錄新羅高句麗百濟三國遺聞逸事者。高麗忠烈王時。僧一然所撰也。書凡五卷。分為九門。初無序跋。冠以三國年表。所紀神異靈妙。專主崇佛弘法。論者謂荒誕不經。不足取

  • 建康实録序·许嵩

    司马子长善叙事古称良史然班固嫌其疎畧是非颇谬于圣人言论数篇以为所蔽嵩述而不作窃思好古今质正传旁采遗文始自吴起汉兴平元年终于陈末祯明三年而吴黄龙已前虽引汉厯二十余年其实吴之首事及晋平吴太康之后三十余载复

  • ●卷七·余继登

    通政司所受四方奏疏,凡非重务,悉不以闻,径送六科。成祖知之,召参议贺银等责曰:“设通政司所以决壅蔽达下情,今四方言事,朕不得悉闻,则是无通政司矣。朕主天下,欲周知民情,虽细微事不敢忽。盖上下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昏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纪昀

    列传宋 【九十】○宋九十周执羔 王希吕 陈良佑李浩陈橐胡沂唐文若 李焘周执羔王希吕陈良佑李浩陈橐胡沂唐文若李焘△周执羔周执羔字表卿信州弋阳人宣和六年举进士廷试徽宗擢为第二授湖州司士曹事俄除太学博士建炎

  • 卷一百二十·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二十 唐 张守节 撰 汲郑列传第六十    史记一百二十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於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

  • 读例存疑卷二十八·薛允升

    刑律之四贼盗中之二窃盗窃盗:凡窃盗已行而不得财,笞五十,免刺。但得财(不论分赃、不分赃。)以一主为重,并赃论罪。为从者,各(指上得财、不得财言。)减一等。(以一主为重,谓如盗得二家财物,从一家赃多者科罪。并赃论,谓如十人共盗得

  • 竟陵文宣王萧子良传·萧子显

    武帝(萧赜)有二十三个儿子:穆皇后生文惠太子、竟陵文宣王子良;张淑妃生庐陵王子卿、鱼复侯子响;周淑仪生安陆王子敬、建安王子真;阮淑媛生晋安王子懋、衡陽王子峻;王淑仪生随郡王子隆;蔡婕妤生西陽王子明;乐容华生南海王子罕

  • 李冲传·魏收

    李冲,字思顺,陇西人,敦煌公李宝的小儿子。少小便成孤儿,被长兄荥陽太守李承所抚养教育。李承常说:“这孩子器量非同常人,正是我李门的希望之星。”李冲深沉儒雅,心胸宽广,跟随长兄到其任所。当时牧守的子弟大多侵犯百姓,动不动

  • 汉纪三十 王莽下天凤二年(乙亥、15)·司马光

    汉纪三十 王莽天凤二年(乙亥,公元15年) [1]春,二月,大赦天下。 [1]春季,二月,大赦天下。 [2]民讹言黄龙堕死黄山宫中,百姓奔走往观者有万数。莽恶之,捕系,问所从起;不能得。 [2]民间谣传有黄龙摔死在黄山宫中,老百姓奔走前往看热

  • 董显光·周诒春

    董显光 年三十岁。生于浙江寗波。已婚。女三。初学于上海高等学堂。及中西书院。光緖三十三年。自费游美。入巴克学校。习普通科。光緖三十四年。入米苏里大学。习新闻业。宣统三年。得学士学位。入哥仑比亚大学。为

  • 广物·孔鲋

    藁,谓之秆;秆,谓之刍。生曰生刍。榖,谓之粒。菜,谓之蔬。禾穗,谓之頴。截頴,谓之铚。拔心,曰揠;拔根,曰擢。把,谓之秉。秉四,曰筥。筥十,曰。棘之实,谓之枣。桑之实,谓之椹。柞之实,谓之橡。

  • 第31章 阳货篇第十七(2)·孔子

    名家注解朱熹注:“盖其同流合污以媚于世,故在乡人之中,独以愿称。夫子以其似德非德,而反乱乎德,故以为德之贼而深恶之。详见《孟子》末篇。”张居正注:“盖行合乎道之中,事出乎理之正,这才叫作德,今乡愿不顾道理之是非,只图流俗

  • 难势·韩非

    慎子曰: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蚓蚁同矣,则失其所乘也。贤人而诎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服于贤者,则权重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以此知势位之足恃而贤智之不足慕也。夫弩弱而矢

  • 卷二十一·佚名

    △如来品之二诸有不信佛,如此众生类。当就于厄道,如商遇罗刹。诸有不信佛者,阎浮利地有众多贾客。共相率合入海采宝。正值回波恶风吹坏大船。复有诸人乘弊坏船。顺风流迸堕罗刹界。众多罗刹女辈。颜貌端正众宝自婴珞身前

  • 集文字禅·蕰上

    鄂州僧蕰上达夫着永宁舒峻极渐鸿校江夏杜国柱石安杨璇七玉阅乙丑元日雪霁春和人间庭静同伯兄参同和尚方瑶徐子煮茶看梅拈韵以纪(舒云钱塘沈行有梅花雪诗各百首皆集唐句语多丛杂似不及此○杜云此乃集千狐之腋以成裘但

  • 二皇甫集·皇甫冉

    七卷。唐皇甫冉、皇甫曾兄弟合集。皇甫冉(714—767)字茂政,江苏丹阳人。天宝十五年(756)进士。大历中官至左补阙。皇甫曾(约756年前后在世,生卒不详)字孝常。天宝十二年(753)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谪阳翟(今河南禹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