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蒋山元禅师

禅师名赞元。字万宗。婺州义乌人。双林傅大士之远孙也。三岁出家。七岁为大僧。性重迟。闲靖寡言。视之如鄙朴人。然于传记。无所不窥。吐为词语。多绝尘之韵。特罕作耳。年十五游方。至石霜。谒慈明禅师。助舂破薪。泯泯混十年。慈明移南岳。又与俱。及殁葬骨石于石霜。植种八年乃去。兄事蒋山心禅师。心殁。以元继其席。舒王初丁太夫人忧。读经山中。与元游如昆弟。问祖师意旨。元不答。王益扣之。元曰。公般若有障三。有近道之质一。更一两生来。恐纯熟。王曰。愿闻其说。元曰。公受气刚大。世缘深。以刚大气。遭深世缘。必以身任天下之重。怀经济之志。用舍不能必。则心未平。以未平之心。持经世之志。何时能一念万年哉。又多怒。而学问尚理。于道为所知愚。此其三也。特视名利如脱发。甘澹泊如头陀。此为近道。且当以教乘滋茂之。可也。王再拜受教。自凞宁之初。王入对。遂大用至真拜。贵震天下。无月无耗。元未尝发视。客来无贵贱。寒温外无别语。即敛目如入定。客即去。尝馔僧。俄报火厨库。且及潮音堂。众吐饭苍黄。蚁窘蜂闹。而元啜啖自若。高视屋梁。食毕无所问。又尝出郭。有狂人入寺。手刃一僧。即自杀尸相枕。左右走报。交武于道。自白下门。群从而归。元过尸处。未尝视。登寝堂危坐。职事者侧立。冀元有以处之。而敛目如平日。于是稍稍隐去。卒不问。王弟平甫。豪纵于人物。慎许可。见元即悚然加敬。问佛法大意。元复有难色。平甫固请为说。元曰。佛祖无所异于人。所以异者。能自护心念耳。岑楼之木。必有本。本于毫末。滔天之水。必有原。原于滥觞。清净心中。无故动念。危乎岌哉。甚于岑楼。浩然横肆。甚于滔天。其可动耶。佛祖更相付授。必丁宁之曰。善自护持。平甫曰。佛法止于此乎。元曰。至美不华。至言不烦。夫华与烦。去道远甚。而流俗以之。申公论治世之法。犹谓为治者。不至多言。顾力行如何耳。况出世间法乎。元丰之初。王罢政府。舟至石头。夜造山拜坟。士大夫车骑。填山谷。王入寺。已二鼓。元出迎。一揖而退。王坐东偏。从官宾客满坐。王环视。问元所在。侍者对曰。已寝久矣。王笑之王。结屋定林。往来山中。又十年。稍觉烦动。即造元相向。默坐终日而去。有诗赠之。其略曰。不与物违真道广。每随缘起自禅深。舌根已净谁能坏。足迹如空我得寻。人以为实录。元祐之初。曰吾欲还东吴。促办严俄化。王哭之恸。塔于蒋陵之东。平甫状其行碑山中。

赞曰。舒王尝手题其像曰。贤哉人也。行厉而容寂。知言而能默。誉荣弗喜。辱毁弗戚。弗矜弗克。人自称德。有缁有白。来自南北。弗顺弗逆。弗抗弗抑。弗观汝华。唯食己实。孰其嗣之。我有遗则。予读此词。知其为本色住山人也。

猜你喜欢
  毗尼母经卷第五·佚名
  行道品第十一·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一·佚名
  佛说消除一切灾障宝髻陀罗尼经·佚名
  如来品第十三·佚名
  能大能小·佚名
  贺班禅额尔德尼就职电·太虚
  佛法宗派大概·李叔同
  大菩薩藏經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宗门玄鉴图·佚名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九[宋刻]·惟白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八·唐慧琳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七·佚名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卷上(并序)·妙叶
  卷第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 五十首·赵崇祚

    毛秘书熙震 十三首河满子二首 小重山一首 定西番一首 木兰花一首 后庭花三首 酒泉子二首 菩萨蛮三首李秀才洵 三十七首浣溪沙四首 渔歌子四首 巫山一段云二首 临江仙二首 南乡子十首 女冠子二首 酒泉子

  • 五集卷八十九·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八十九古今体五十七首【甲寅五】超然堂咏程苏事两字超然见实过程苏操得室中戈大都一已忘未尽遂致清流祸越多世道民生那有益出奴入主岂无讹向为君子小人论尚慎旃哉识此歌古今朋党之害由於君子

  • 卷三·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江湖後集卷三      宋 陈起 撰周端臣端臣字彦良建业人御前应制有葵窻藳西京少年行西京少年儿生长豪贵族光浮两脸红春留双鬓緑常骑大宛马多佩于阗玉明珠博美姬黄金酬丽曲朝从咸阳游暮向长陵宿朱门

  • 卷一百三十四·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三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十一 程 颢 顔乐亭【为孔周翰作】 天之生民是为物则非学非师孰觉孰识圣贤之分古难其明有孔之遇有顔之生圣以道化贤以学行万

  • 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陈寿

    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也。魏书曰:阶祖父超,父胜,皆历典州郡。胜为尚书,着名南方。仕郡功曹。太守孙坚举阶孝廉,除尚书郎。父丧还乡里。会坚击刘表战死,阶冒难诣表乞坚丧,表义而与之。后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表举州以应绍。阶

  • 卷三百七·列传第一百九十五·佞幸·张廷玉

        ◎佞幸   汉史所载佞幸,如藉孺、闳孺、邓通、韩嫣、李延年、董贤、张放之属,皆以宦寺弄臣贻讥千古,未闻以武夫、健儿、贪人、酷吏、方技、杂流任亲暱承宠渥于不衰者也。明兴,创设锦衣卫,典新军,暱居肘腋。

  • 卷三十 五代下·王夫之

      自石敬瑭称号之年起   〖一〗   契丹之于石敬瑭,为劳亦仅矣。解晋阳之围败张敬达者,敬达师老,而无能如晋阳何也。敬瑭南向,而耶律德光归,河南内溃,张彦泽迎敬瑭以入,初未尝资契丹之力,战胜以灭李氏而有之。且德光几

  • 第一百五十七回 受贿托倒戈卖省 结去思辞职安民·蔡东藩

      却说夏兆麟在席散之后,先打了两圈扑克,输了二三十块钱。这时有个妓女叫阿五的,正立在夏兆麟的背后,夏兆麟因鼻子里闻着一阵阵的香气,忍不住回过头来一看,只见阿五中等身材,圆圆的面孔,虽非绝色,却有几分天真可爱,禁不住伸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二十三·佚名

    嘉靖三十四年六月甲子朔○镇守两广太子太保定西侯蒋传卒赐祭葬如例○虏自春三犯宣府龙门城及万全右卫等官军御之颇有斩获总督许论等上诸臣功罪兵部覆议得旨升游击马芳指挥张桓刘漠秩二级各赏银二十两副总兵田世威指挥

  • 夏竦传·脱脱

    夏竦字子乔,江州德安人。父亲夏承皓,太平兴国初年,上呈《平晋策》,补为右侍禁,隶属大名府。契丹入侵内地,夏承皓由小路发兵,晚上与契丹遭遇,力战死在战场,赠崇仪使,录用夏竦为润州丹阳县主簿。夏竦资质明敏,喜好读书,从经史、百家

  • 卷十五·叶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究遗卷十五左庶子叶酉撰定公元年凡元年必书春王正月所以正始也独此年正月不书者公即位在六月故正义公未即位元必不改未改之日必乘前君之年于时春夏当名此年为昭公三十三年而史官定策须有一统不可半年

  • 卷三十三·佚名

    △普贤菩萨行品第三十一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告诸菩萨言:佛子。如向所说是微少说。何以故?一切如来应供等正觉。为受化者随应说法。愚痴众生诸缠所缠。计我我所。著吾我见。常随颠倒。生邪见惑。起邪虚妄。为缚所缚。流

  • 我之宗教观·太虚

    ──十四年秋在苏州东吴大学讲──一 宗教之名义  二 宗教之起因  三 宗教之本质  四 宗教之差等  五 宗教之将来一 宗教之名义宗与教之二字,虽吾国文字之所素有,而连缀宗教二字成一名词,乃由日人从译自西

  • 第六十三卷·佚名

    观天品之四十二(夜摩天之二十八)尔时鹅王。告诸天众。常当听法。勿行放逸。当近善友。能利他者。诣之听法。闻正法已。以敬重故。是人善心乃至涅槃漏尽大乐。有二种人生于梵福。一者善观察持。二者求漏尽。复有二种。

  • 卷第二十三·佚名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二十三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根犍度缘跋渠第七之一因者诸缘。当作次渐。五三及四。四亦共八。八等有八。八亦复四。诸根因过去彼根缘过去耶。设诸根缘过去彼根因过去耶。诸根因

  • 通雅·方以智

    明清之际方以智著。五十二卷。另卷首三 卷。1639年已有草稿,1643年修改完毕,最后“缀集”於 流离岭南期间。1664年于福建建宁初刻,四十卷。该本 已佚。今见最早刻本为康熙丙午(1666)夏日龙眠(在桐 城境内)姚文燮作序

  • 太上元阳上帝无始天尊说火车王灵官真经·佚名

    太上元阳上帝无始天尊说火车王灵官真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时。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经所说「火车王灵官」,乃道教所奉诸神之一,传说是南斗离星(火星)之神。据称此神能变火万里,掷千重火车,飞走乾坤。玉帝敕赐金鞭,封之

  • 大乘大方广佛冠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护等译,佛在鹫峰,告大迦叶,东方定手最上吉祥如来,离麈步菩萨。莲华最上吉祥如来,莲华手菩萨。日轮光明最胜吉祥如来,日光明菩萨。一宝盖最上如来。定最上吉祥如来。宝轮光明高胜吉祥王如来。南方无边步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