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筠州九峰玄禅师

禅师名通玄。生程氏。其先郢州长寿人也。幼依郢之仁王寺沙门惠超。超阴察之。外纯深。中颖悟。超奇之。为落发受具。即游洛中。听毗尼部。弃去至武陵。谒德山鉴禅师。鉴时已腊高。门风益峻。门下未有遘之者。而鉴独以玄为奇。然玄不大彻透。辞去至高安。谒价禅师。价与语喜。抚之曰。掌有神珠。白昼示人。人且按剑。况玄夜乎。子可贵也。玄曰。但不识珠者耳。倘识之亦无昼夜。价称之以为俊士。价殁庐于塔旁三年。而学者来。依从日盛。玄曰。大平时世。饥餐困卧复有何事。吾本无事。汝与么来相寻。是无事生事。无事生事。道人所忌。何不各自歇去。中和初。拜辞其塔。北游久之。南还寓止豫章。南平钟王执弟子礼。北面而师事之。玄厌城居。思超放山林。王为买末山。建精舍。号隆济。以延之。学者风靡而至。或问。自心他心。得相见否。玄曰。自己尚不见。他人何可观。又问。罪福之性。如何了达。得无同异。玄曰。絺绤不御寒。又尝问僧。近自何处来。曰闽岭。玄曰远涉不易。曰不难。动步便到。玄曰。有不动步者么。僧云有。玄曰争得到此间。其僧不能对。玄以杖逐之。玄谓门弟子曰。佛意祖意。如手展握。先师安立五位。发明云岩宗旨。譬如神医冶病。其药只是寻常用者。语忌十成。不欲断绝。机忌触犯。不欲染污。但学者机思不妙。唯寻九转灵丹。云能起死。是大不然。法华经有化城一品。佛祖密说。熟读分明。大通智胜佛。寿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其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犹不在前。言垂成者。言一小劫。言十小劫者。是染污是断绝。又曰。尔时忉利诸天。先为彼佛。于菩提树下。敷师子座。高一由旬。佛于此座。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适坐此座时。诸梵天王。雨众天花。面百由旬。香风时来。吹去萎花。更雨新者。如是不绝。满十小劫。供养于佛。常击天鼓。其余诸天。作天伎乐。常雨此华。四王诸天。为供养佛。常击天鼓。其余诸天。作天伎乐。满十小劫。至于灭度。亦复如是。诸比丘。大通智胜佛。过十小劫。诸佛之法。乃现在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言过十小劫者。偏正回互之旨也。祖师曰。藉教悟宗者。夫岂不然哉。伪唐乾宁三年二月十七日。晨兴诫其徒曰。无虚度光阴。无虚消信施。既已出家。唯道是履。名大丈夫。于是寂然在定。至三月二十日乃化。阅世六十有三。坐四十有二夏。

赞曰。岩头曰。但识纲宗。本无寔法。玄言语。忌十成。不欲断绝。机忌触犯。不欲染污者纲宗。也至引法华以证成。明佛祖之密说。泮然无疑。藉教以悟宗。夫岂虚语哉。余至九峰。拜其塔。碑已断坏。不可识。有木碑书。其略如此耳。今其宗枝。皆不及玄所示纲宗。何也。

猜你喜欢
  僧史略序·赞宁
  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卷第七·佚名
  摩利支菩萨略念诵法·佚名
  花严经探玄记卷第十八·法藏
  慧林圆照本禅师·惠洪
  卷之十七·铁壁慧机
  亚欧美佛教之鸟瞰·太虚
  卷十六·佚名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六·欧阳竟无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七·佚名
  摩诃止观卷第八上·智顗
  戒杀放生文序(附)·周梦颜
  释氏通鉴序·佚名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一(末)·窥基
  第二十一章 六王章·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磐·唐圭璋

      磐字叔安,号梅崖。样末为嵊令。有梅崖集,不传。   绮罗香   渔浦有感   浦月窥檐,松泉漱枕,屏里吴山何处。暗粉疏红,依旧为谁匀注。都负了、燕约莺期,更闲却、柳烟花雨。纵十分、春到邮亭,赋怀应是断肠句。   青

  • 卷十九·沈德潜

    ☆杨汝字石湖,江南怀宁人。康熙庚辰进士,官至左都御史。○石湖公不动声色,为时名臣,朝野以德人推之。诗亦和平乐易,不愧雅音。○杂诗神龙蛰深渊,杳冥人莫测。玄豹隐南山,泽肤甘不食。造化本无端,归藏始生息。气盛物所尤,名高

  • 卷三百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十核桃类七言古送鹤林长老胡桃一裹茶三角【元】萨都拉胡桃殻坚乳肉肥香茶雀舌细叶奇枯肠无物不可用寄与说法谈禅师竹龙吐雪涧水活茅屋烟炊树云薄竹院深沈有客过碎桃点茶亦不恶七

  • 第三回 弟费钱魏名献计 母生气仇福分家·蒲松龄

    却说那仇福别了秋桂来家,把那上嫖的心肠,倒冷淡了许多。只是认定魏名合他相厚,闷了就去找他,拿着三五百钱赌博。 [耍孩儿]说他潮实是潮,认定魏名实相交,时常跑去登门叫。不是攒穷是玩耍,就是吃酒带着梢,知心话不向别人告。虽

  • 卷之六百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四二○ 护理山东巡抚江兰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佚名

    一四二○ 护理山东巡抚江兰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初一日护理山东巡抚 布政使臣江兰跪奏,为查缴《通鉴纲目续编》,遵例具奏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内节次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多有议论

  • 一八三 在上海迎接解放·周作人

    一月廿六日走出了老虎桥,在近地的马骥良君家住宿一夜,可是刚吃过晚饭,马君听了友人的劝,忽然决定连夜趁车赶往上海去了,我遂独自占领他的大床,酣眠了一夜。第二天午前尤君走来找我,乃于下午同了尤君父子乘公共汽车到了下关,那

  • 吕僧珍传·姚思廉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世代居住在广陵。出身贫寒、低贱。还是个孩童的时候,跟随老师学习,有相工历观诸生,指着吕僧珍对博士说:“这孩子出语不凡,将来定有封侯之相。”二十多岁时,依倚宋丹陽尹刘秉,刘秉被诛后,侍奉太祖文皇为门

  • 昭成太子元僖传·脱脱

    昭成太子元僖,初名德明。太平兴国七年出宫,授任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封为广平郡王,与其兄卫王德崇同日受封。太平兴国八年,进封为陈王,改名元佑。诏令从今以后宰相班次应当在亲王之上,宰相宋琪、李日方请求遵照旧制,皇上不允许

  • 卷之四十一  立齋閒錄三(明)宋端儀 著·邓士龙

    (立齋閒錄,四卷,明宋端儀著。端儀,字孔時,福建莆田人。成化十七年進士。歷禮部主事、主客司員外郎,後以按察僉事督廣東學校,卒於任。明史卷一六一有傳。此為端儀雜採明代官府檔案、方誌、明人文集、碑誌及聖諭錄、水東日記、

  • 职名·佚名

    职名三通馆总裁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臣】嵇 璜经 筵 讲 官  吏 部 尚 书   【臣】刘 墉经筵讲官户部右侍郎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 【臣】曹文埴纂修兼总校官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学

  • 卷第十·太安万侣

    日本書紀卷第十 譽田天皇 應神天皇<本文>譽田天皇。足仲彦天皇第四子也。母曰氣長足姫尊。★天皇以皇后討新羅之年。歳次庚辰(仲哀天皇九年庚辰二〇〇)冬十二月。生於筑紫之蚊田。幼而聰達。玄監深遠。動容進止。聖表

  • 三 粘指民族·林语堂

    染指、中饱、分羹、私肥,还是中国民族亘古以来上自王公大臣下至贩夫小卒文武老幼男女贤愚共同擅长的技术。根据这技术之普遍性及易学性,我们几乎可以主观的演绎的断定这染指性已是中国人之第二天性了。最近普斯基大学生

  •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八·欧阳竟无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奉詔譯   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二   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先所說菴羅果喻四種人等.有人行細心不   正實有人心細行不正實有人心細行亦正實有人心不細行不正實.是初二種云何

  •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六·窥基

    窥基撰三宝义林三宝。略以六门分别。一明种类。二出体性。三释名字。四辨废立。五显差别。六解妨难。明种类者。有六种类。一同体。二别体。三一乘。四三乘。五真实。六住持。同体者。胜鬘经说。归依第一义者。是究竟

  • 宏智禅师广录 第五卷·正觉

    宏智禅师广录 第五卷天童觉和尚小参语录序天童老人。蚤以英妙发闻汉东。道法寖盛于江淮。大被于吴越。经行所暨都邑为倾。一时名胜之流。争趋之。如不及也。建炎末。应缘补处太白之麓。海隅斗绝。结屋安禅。会

  • 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注·卫琪

    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注,元朝道士卫琪注。书成于元武宗至大三年(1311)。十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全书前二卷为论,后八卷为经文和注释。作者立论注经,皆不取原经劝善度人之宗旨,而博采儒释道三家之说,「本之以

  • 三国志平话·佚名

    话本。宋元讲史。《全相平话五种》之一。元佚名撰。三卷。系民间说书艺人创作。以《三国志》正史人物故事为线索,分上中下卷。后人冠目录,列六十九个标题,其中“桃园结义”分两段。八万八千余字。每卷都分上下两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