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吕僧珍传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世代居住在广陵。出身贫寒、低贱。还是个孩童的时候,跟随老师学习,有相工历观诸生,指着吕僧珍对博士说:“这孩子出语不凡,将来定有封侯之相。”二十多岁时,依倚宋丹陽尹刘秉,刘秉被诛后,侍奉太祖文皇为门下书佐。身高约七尺五寸,形貌很是伟岸。在同龄人中很少有轻慢的举动,同辈人都敬仰他。

太祖任豫州刺史,任他为典..,带蒙令,居官称职。太祖迁领军,补主簿。妖贼唐蠫进犯东陽,太祖率众往东讨伐,让吕僧珍知行军众局事。吕僧珍家在建陽门东,从接受使命赴任,每天路过建陽门,不经过自家,太祖因此更加了解他。任丹陽尹,复任命为郡督邮。齐随王子隆出任荆州刺史,齐武帝任吕僧珍为子隆的防..,跟随他镇守。永明九年(491),雍州刺史王奂谋反,皇上下诏派遣吕僧珍隶平北将军曹虎,西为典..,带新城令。魏军进犯沔北,司空陈显达出讨,一见很是惊异,就撇开旁人,让他坐上座,劝他说:“爱卿有富贵之相,精神当不减往日,努力去成就一番事业。”

建武二年(495),魏大举南侵,分五路齐头并进。高祖率师增援义陽,吕僧珍跟随在军阵中。长沙宣武王当时任梁州刺史,魏包围守卫数月,由于不通信息,义陽与雍州失去联系。高祖打算派遣使者到襄陽去,求梁州问,大家都害怕,不敢前往。吕僧珍坚决请求充任使者,当天乘单舸上路。到达襄陽后,督遣援军,并得到宣武王的亲笔信返回,高祖很是嘉奖他。事态平静下来,补羽林监。

东昏即位,司空徐孝嗣掌管朝政,打算和他共事,吕僧珍揣摩并非长久之道,最终没有前往就职。当时高祖已经统辖了雍州,吕僧珍坚决请求西行回家,得补..令。到达当地后,高祖任命他为中兵参军,委以重任。吕僧珍暗里培养敢死之士,归附他的人很多。高祖广招武士,士庶响应,跟随、会聚起来的有一万多人。就下令巡行城西空地,准备建造几千间房屋,当作营房,多多砍伐木材和竹子,沉浸到檀溪里,聚积的茅盖像山阜一样,都没有使用它们。只有吕僧珍领悟到了此举的要旨,也私自准备了几百张橹。义兵起事,高祖深夜召集吕僧珍和张弘策商讨对策,决定明天早晨就集合大军出征,全部捞上沉浸在檀溪里的木材和竹子,做成舟娄舟监,用茅草修缮它们,立即动手去做。大军就要出发,诸将果真争着抢橹,吕僧珍于是取出先前准备好的橹,每船交给二张,争橹的人们才不争抢了。

高祖任吕僧珍为辅国将军、步兵校尉,出入卧内,宣通意旨。兵到郢城,吕僧珍率部属驻扎在偃月垒,不久又进据骑城。郢州平定,高祖进吕僧珍为前锋大将军。大军驻扎在江宁,高祖让吕僧珍和王茂率精锐部队先行登上赤鼻逻。那天,东昏帅李居士与大军前来作战,吕僧珍狠狠攻击,大破敌军。于是和王茂一起进军到白板修筑堡垒,堡垒做好了,王茂移驻越城,吕僧珍仍然防守白板。李居士通过侦察了解到对方兵力少,率精兵一万人,径直前来攻城。吕僧珍对将士说:“现今我方力量既然不能匹敌,不能和他们展开战斗,也不要远射,必须呆在堑壕里,当全力攻破他们!”不久都越过堑壕,拔掉栅栏,吕僧珍分派士兵上城,箭和石头一齐发射,自己率马步三百人斩断敌后,守隅的士兵也越城而下,内外夹击,李居士立即奔逃四散,缴获的武器、胄甲不计其数。吕僧珍又进据越城。东昏大将王珍国列车为营,背淮布阵。王茂等大军发动攻击,吕僧珍放纵燃火的车焚烧敌人的营地。敌人当天土崩瓦解。

建康城平定下来,高祖令吕僧珍率部先行进城清宫,和张弘策一道封检府库,当天以本官带南彭城太守,调任给事黄门侍郎,领虎贲中郎将。高祖即位,任他为冠军将军、前军司马,封为平固县侯,食邑一千二百户。不久调给事中、右卫将军。不久,转左卫将军,加散骑常侍,入直秘书省,统管宿卫。天监四年(505)冬,大举北伐,从此军机之事日渐增多,吕僧珍白天在中书省办公,夜里返回秘书省。天监五年(506)夏,又任命吕僧珍率领羽林精兵出梁城。这年冬天回军,以本官领太子中庶子。

吕僧珍离家既久,上奏请求拜墓,高祖意欲使他荣耀,让他治理本州,于是授使持节、平北将军、南兖州刺史。吕僧珍在位期间,公平对待属下,不徇私情。堂兄的儿子起先以贩葱为业,吕僧珍任职后,于是放弃贩葱业,想求他做个州官。吕僧珍说:“我蒙受国家的大恩,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报答的,你自然有你的天分,怎么可以作出此等非分之想,还不赶快回到葱肆去!”吕僧珍老家在市北,前面建有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他迁移官署来扩大住宅。吕僧珍发怒道:“督邮是官署,从建造以来就一直在这里,怎么可以迁走它,来扩大我的私宅呢?”姐姐嫁给于氏,住在市西,小屋面临马路,杂处于诸肆之中,吕僧珍经常带着卤簿到她家里,并不以为耻辱。任期一百天,征召为领军将军,不久加散骑常侍,给鼓吹一部,像先前那样在秘书省办公。

吕僧珍功勋卓著,颇受重用,恩遇隆密,没有能和他相比的。性格很是谦恭、谨慎,在禁中值班,盛夏不敢解开衣扣。每当侍奉御座,屏气鞠躬,吃水果未曾动过筷子。曾因酒醉,才拿了一只柑子吃了。高祖笑着对他说:“真是大有进步。”除俸禄外,每月给他十万钱,其他的赏赐则时时不绝。

天监十年(511),患重病,御驾亲临,并派人治疗,一天之中有数次。吕僧珍对亲友故旧说:“我起先在蒙县,得了热病,肌肤发黄,当时我想这病一定没治了,可皇上对我说:‘爱卿有富贵之相,一定不会死去,不久就会自行好转的。’不久果真痊愈。现在已经富贵了,而肌肤发黄,所得的病苞先前一样,一定没有治了。”最终真像他说的那样,死于领军府舍里,时年五十八岁。高祖当天亲临赴丧,下诏:“思旧笃终,前王令典;追荣加等,历代通规。散骑常侍、领军将军、平固县开国侯吕僧珍,胸怀远大,见识广博,竭忠尽礼,知无不为。与朕契阔,情兼屯泰。大业初成,功勋卓著。负责禁卫,早晚尽诚。方参任台槐,式隆朝寄;突然去世,心中伤恸。当加优典,以隆宠命。可赠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常侍、鼓吹、侯仍旧。供给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丧事所须物品,按需备办。追谥为‘忠敬侯’。”高祖沉痛惋惜他,说着说着就泪流满面。长子吕峻早死,吕峻的儿子吕淡继承其业。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 窦刘二张杨熊柏·欧阳修
  卷三十九 漢紀三十一·司马光
  卷四户政·郑观应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四·佚名
  卷之六百七·佚名
  卷之三百八十四·佚名
  ◎段祺瑞晚年舐犊·刘以芬
  卷七十三下下·郝经
  第五卷 蠲赈一·缪荃孙
  绎史卷八十一·马骕
  刘休传·李延寿
  仁宗郭皇后传·脱脱
  卷四·杨士奇
  卷三十六 镐王郑王之杀·李有棠
  ●皇朝通典卷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费唐臣

    (马正卿上,开)老夫马正卿是也。自从子瞻学士贬来黄州,又早许久,我常常差人问候。他虽一时被谗,终无大害。况他受知朝廷,必有宣回之日。但本州杨太守度量狭隘,不能济人。又兼是王安石门客,也无周给。我且看如何,再作处置。(下)

  • 古乐府巻四·左克明

    元 左克明 撰相和曲歌辞上相和汉旧曲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本一部魏明帝分爲二晋茍朂采旧辞施用于世谓之清商三调歌诗即沈约所谓因弦管金石造歌以被之者也唐乐志云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曲之遗声汉世谓之三调又有楚调

  • 卷一·方干

    钦定四库全书玄英集卷一       唐 方干 撰五言律诗寄李频衆木已揺落望君犹未还轩车在何处雨雪满前山思苦文星动乡遥钓渚闲明年见名姓唯我独何顔东溪别业寄段郎中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尽日人不到一樽谁与同

  • 卷九十二 西凉録二·崔鸿

    李歆 李歆字士业暠第二子也为抚军将军领护羌校尉监前锋诸军事暠死左长史宋繇等上为大都督大将军领护羌校尉凉州牧凉公大赦境内殊死已下改元嘉兴尊母尹氏为太后以宋繇为武卫将军广夏太守军谘祭

  • 卷二十八·张九成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卷二十八宋 张九成 撰告子章句下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色与礼孰重曰礼重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孟

  • 卷二百十四·杨士奇

    永乐十七年秋七月甲辰朔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丁未○升行在山东道监察御史范宁为鸿胪寺右寺丞奉化县学谕李沾为工科给事中光县学训导张俊为礼科给事中东昌府学训导部琏裕州学训导蒋辅阳城县学训导郑孜济阳县学训导王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五·佚名

    正德三年二月己巳朔升巡抚湖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刘缨为南京大理寺卿○以浙江右布政使邵宝为湖广左布政使○光禄寺寺丞赵松归省违限吏部据例当复职命罚俸三月且曰省亲丁忧养病皆托事营私玩法旷职者也今后凡违限三月者宥

  • 卷之六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五册 天命元年至二年·佚名

    第五册 天命元年至二年丙辰年,聪睿恭敬汗五十八岁。正月初一日,申日,国中诸贝勒、大臣及众人会议曰:“我国从无立汗,其苦殊深,天乃生汗以安国人也!汗既天生,以恩抚贫困之国人,豢养贤达者,即应称上尊号。”议定后,八旗

  • 卷二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二十五 【起丁丑汉武帝太初元年○止乙卯汉宣帝地节四年】凡三十九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孔子论时独取夏正商周迄秦建丑建子建亥各有岁首汉初仍沿秦历自商以来凡历一千六百五十余

  • 卷一百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宗庙考【二】太庙顺治元年九月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立太庙端门左南向朱门丹壁覆以黄琉璃卫以崇垣大门三左右门各一戟门五间崇台石阑中三门前

  • 第一节 代宗之立·吕思勉

    肃宗性颇昏庸,又其得位不以正,故张良娣、李辅国、广平、建宁等,遂乘之窃权争位焉。良娣,帝即位后,册为淑妃。乾元元年(758年)四月,立为皇后。《传》言其与辅国持权禁中,干与政事,请谒过当,帝颇不悦,而无如之何。辅国,帝即位后擢为

  • 居业録卷一·胡居仁

    (明)胡居仁撰○心性第一今人言心学者便要说静时无心居仁问之设若无心亦须有理彼又应曰静无而动有彼信以为静时眞无心与理矣夫天命之性与生俱生不可须臾离故静而未有事接之时则此心未动此理未发然此时此心寂然在内此理全

  • 文公·文公八年·左丘明

    【经】八年春王正月。夏四月。秋八月戊申,天王崩。冬十月壬午,公子遂会晋赵盾盟于衡雍。乙酉,公子遂会洛戎盟于暴。公孙敖如京师,不至而复。丙戌,奔莒。螽。宋人杀其大夫司马。宋司城来奔。【传】八年春,晋侯使解扬归匡、戚

  • 卷第三·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第三婆薮盘豆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论中分别根品之二复次。此义应当思量。是诸有为法。如彼自相。更互不同。为如此彼生亦不同。为有诸法决定俱生。亦有。何以故。一切法有五品。一色二心三心法四不

  • 摄大乘论章卷第一·佚名

    相不同有其十种。□□□□□□□是其名也。名虽□□□□□三。初之二种□□□□□□□行相立名。后之五种就行体立名。行者□□□□□□□□□□□□□依止。第二名应知相者。一义似前。又解。与三智相应名为应知□□

  • 陆氏易解·姚士粦

    一卷。明姚士粦辑。姚士粦字叔祥,生卒年不详。著有 《日畿访胜录》。东汉末陆绩 《周易注》久佚。《三国志·吴志》未注卷数。《隋书·经籍志》著录十五卷,题为 《周易注》。《经典释文序录》、《新唐书·艺文志》、《

  • 千岩和尚语录·千岩元长

    明代释元长(生卒年不详)撰。元长。俗姓董,字无名,萧山县许贤乡人。自幼聪明过人,七岁经书过目成诵,举止行为如若成年人。少年依授经师学习《法华经》,据义问师,常常使业师受窘。后于灵芝寺受具足戒。学问高深,于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