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拥护品第八

颰陀和菩萨。罗邻那竭菩萨。憍曰兜菩萨。那罗达菩萨。须深菩萨。摩诃须萨和菩萨。因坻达菩萨。和伦调菩萨。见佛所说,是八菩萨皆大欢喜。持五百劫波育锦衣。持珍宝布施。持身自归供养佛。佛语阿难。是颰陀和等。於五百菩萨人中之师。常持中正法。合会随顺教莫不欢喜者,欢乐心。随时心。清净心卻欲心。是时五百人皆叉手立佛前颰陀和菩萨白佛言:菩萨持几事得是三昧。天中天。佛言:菩萨有四事疾得是三昧。何等为四。一者不信馀道。二者断爱欲。三者如法行。四者无所贪生。是为四。菩萨疾得是三昧。佛告颰陀和。若有菩萨学是三昧者,若持若诵若守。今世即自得五百功德。譬如颰陀和慈心比丘终不中毒。终不中兵。火不能烧。入水不死。帝王不能得其便。如是菩萨守是三昧者,终不中毒。终不中兵。终不为火所烧。终不为水所没。终不为帝王得其便。譬如颰陀和劫尽坏烧时。持是三昧菩萨者,正使堕是火中火即为灭。譬如大■水灭小火。佛告颰陀和。我所语无有异。是菩萨持是三昧者,若帝王若贼若水若火。若龙若蛇。若阅叉鬼神若猛兽若大蟒若蛟龙。若师子若虎若狼若狗。若人若非人。若犭加玃。若薜荔。若鸠洹鬼神。若欲尧人。若欲杀人。若欲夺人钵震越。若坏人禅夺人念。设欲中是菩萨者终不能中。佛言:如我所语无有异除其宿命所请。其馀无有能中者,佛言:我所语无有异若有菩萨持是三昧者,终不病目。若耳鼻口。身体无病。其心终不忧终不厄。是菩萨。若死若近死。设有是患者,佛语为有异。除其宿命所作。复次颰陀和。是菩萨诸天皆称誉。诸龙皆称誉。诸阅叉鬼神皆称誉。诸阿须轮皆称誉。迦留罗鬼神。真陀罗鬼神。摩睺勒鬼神。若人非人皆称誉是菩萨。诸佛天中天。皆称誉是菩萨。复次颰陀和。是菩萨为诸天所护。为诸龙所护。四天王,释提桓因。梵三钵天。皆护是菩萨。阅叉鬼神。乾陀罗鬼神。阿须伦鬼神。迦留罗鬼神。真陀罗鬼神。摩睺勒鬼神。若人非人。皆共拥护是菩萨。诸佛天中天。皆共拥护是菩萨。复次颰陀和。是菩萨为诸天所敬爱。诸龙阅叉鬼神。乾陀罗鬼神。阿须伦鬼神。迦留罗鬼神。真陀罗鬼神。摩睺勒鬼神。若人非人。皆共敬爱时菩萨。诸佛天中天。皆无有爱欲。以道德故皆复敬爱是菩萨。复次颰陀和。是菩萨诸天皆欲见之。诸龙阅叉鬼神。乾陀罗鬼神。阿须伦鬼神。迦留罗鬼神。真陀罗鬼神。摩睺勒鬼神。若人非人。皆思乐欲见是菩萨。诸佛天中天。皆各各欲使是菩萨往到其所。用人民故欲使往。复次颰陀和。是菩萨诸天皆来至其所。诸龙阅叉鬼神。乾陀罗鬼神。阿须轮鬼神。迦留罗鬼神。真陀罗鬼神。摩睺勒鬼神。若人非人。皆来至是菩萨所。与共相见。诸佛天中天。菩萨不但昼日见。夜於梦中。若见诸佛身。若诸佛各各自说其名字。复次颰陀和。是菩萨所未诵经。前所不闻经卷。是菩萨持是三昧威神。梦中悉自得其经卷名。各各悉见悉闻经声。若昼日不得者,若夜於梦中悉见得。佛告颰陀和。若一劫。若复过一劫。我说是菩萨持是三昧者,说其功德不可尽竟。何况力求得是三昧者,佛尔时颂偈言:

若有菩萨学诵是,佛说三昧寂定义。假使欲叹其功德,譬如恒边减一沙。刀刃矛戟不中伤,盗贼怨家无能害。国王大臣喜悦向,学此三昧得如是,

蚖蛇含毒诚可畏,见彼行者毒疾除。不复瞋恚吐恶气,诵是三昧得如是,怨雠嫌隙莫能当,天龙鬼神真陀罗。睹其威光皆嘿然,学此三昧得如是,

山野弊狼及大蟒,师子猛虎鹿犭加玃。无伤害心摄藏毒,悉来亲护是行者,弊恶鬼神将人魂,诸天人民怀害心。感其威神自然伏,学此三昧得如是,

其人不病无苦痛,耳目聪明无闇塞。言辞辩慧有殊杰,行三昧者速逮是。其人终不堕地狱,离饿鬼道及畜生。世世所生识宿命,学此三昧得如是,

鬼神乾陀共拥护,诸天人民亦如是,并阿须伦摩睺勒,行此三昧得如是,诸天悉共颂其德,天人龙鬼真陀罗。诸佛嗟叹令如愿,讽诵说经为人故。

其人道意不退转,法慧之义而无尽。姿颜美艳无与等,诵习此经开化人。国国相伐民荒乱,饥馑荐臻怀苦穷。终不於中夭其命,能诵此经化人者,

勇猛降伏诸魔事,心无所畏毛不竖。其功德行不可议,行此三昧得如是,妖蛊幻化及符书,秽浊邪道不正行。终无有能中其身,用爱乐法达本故。

一切悉共歌其德,具足空慧佛尊子。然後当来最末世,手得是经得如是,常行精进怀喜踊,同心和悦奉此法。

受持经卷讲讽诵,今我以是为彼说。

猜你喜欢
  净土圣贤录卷一·彭希涑
  开元释教录卷第五·智升
  卷二·佚名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八·欧阳竟无
  指月录卷之十五·瞿汝稷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十卷·龙树
  叙·如卺
  卷第十八·道宣
  佛说佛名经卷第八·佚名
  五阴分别现止章第四·佚名
  第十五卷·佚名
  知五阴慧章第二·佚名
  阿惟越致相品第六十二·佚名
  卷第一百八·李通玄
  卷第四·宋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九·乾隆

    卷三十九眉山苏轼诗八次韵王定国得晋卿酒相留夜饮短衫压手气横秋。更著仙人紫绮裘。使我有名全是酒。从他作病且忘忧。诗无定律君应将。醉有真乡我可侯。且倒余樽尽今夕。睡蛇已死不须钩。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江上

  • 卷三百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十七葡萄类七言古初食太原生葡萄时十二月二日【宋】杨万里淮南葡萄八月酸只可生吃不可干淮北葡萄十月熟纵可作羓也无肉老夫腊里来都梁饤坐那得马乳香分眀犹带龙防在径寸?珠肥十

  • 第一節 詩的種類·王力

    關於詩是種類,問題是相當重復的。《唐詩三百首》的編者把詩分為古詩、律詩、絕句三類,又在這三類中都附有樂府一類;古詩、律詩、絕句又各分為五言、七言。這是一種分法。沈德潛所編的《唐詩別裁》的分類稍有不同:他不把樂

  • 卷之二百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八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百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八人物志八十八大臣传七十四【汉军镶蓝旗 李国翰 罗绣锦刘光弼 申朝纪 王来用 马之先 海尔图 段应举 张德地 桑额 许嗣兴 尚之孝】李

  • 卷一百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十八兵部十三守卫国初置都镇抚司总领禁卫又以亲军诸卫分番守卫而改都镇抚司为留守五卫时常巡察後差官点闸其法渐密今悉载之若大明律所具者见刑部律令项下计各卫分定地方皇城四门自午门左至阙

  • 附卷四·佚名

    尚穆王乾隆十七年壬申,荷蒙重年公遣時任長右衛門恤問尚穆王丁憂,並寄賜品物。正月初六日飄流八重山,四月初九日到國。翌年六月初四日,那覇開洋,回薩州。本年[乾隆十七],爲賀将軍賜殽太守公事,遣向氏大宜味親方朝和。六月十四日

  • 三十一年·佚名

    (己巳)三十一年大明正統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曲宴于內殿,世子及宗親二品以上侍宴。宗親三品以下文武堂上官以上及耆老宰樞,皆賜宴,又饋倭、野人于弘禮門左右廊。1月2日○癸未,量移譿于京畿龍仁縣。1月3日○甲申,遣都體察使皇

  • 浮邱子卷五·汤鹏

    尚变  浮邱子曰:事有积之已久则弊,而守之以固则枯,坏之已甚则匮,而处之以暗则愚。振之以大声疾呼则訾其激,而荒之以流心佚志则厚其羞;料之以深识蚤计则嫌其噪,而亟之以颓光倒景则郁其忧。无以,则尚变乎!  孔子目:&ldquo;齐

  • 卷八十二·湛若水

    <子部,儒家类,格物通>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八十二    明 湛若水 撰 屯田上【受闲田水利附】 国语周语虢文公曰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

  • 春秋辨义卷首一·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经义一孔子曰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葢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庻人不议孟子曰世衰道微邪说暴行又

  • 卷四百四十九·佚名

    △第二分转不转品第五十四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如是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为但名不退转。为亦名退转耶。佛告善现,如是不退转菩萨摩诃萨。既名不退转亦得名退转。具寿善现白言:世尊,如是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以何因缘名不退

  •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四·宗喀巴

    戊三上士修心之道次第分三,已初明发心为入大乘之门,己二此心如何发起,己三发心已学行之法。 今初如是流转之过患,从种种门中长时修习,则见于此三有如陷火坑,为欲解脱惑苦,证得涅槃,意怀热恼,由是修学三学,从生死中而得解脱焉。

  • 异部宗轮论一卷·世友

        世友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译  佛般涅槃后  适满百余年  圣教异部兴  便引不饶益  展转执异故  随有诸部起  依自阿笈摩  说彼执令厌  世友大菩萨  具大智觉慧  释种真苾刍  观

  • 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目次·为霖道霈

    卷第一  序文  上堂  卷第二  示众  卷第三  佛事  偈  赞  卷第四  序  题跋  记  旅泊幻迹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目次

  • 翰苑新书·佚名

    类书。不著撰人名氏。一题宋谢枋得撰。清人怀疑未必出一人之手。今人余嘉锡则据明《天一阁书目》卷三之二考定为“进士刘子实茂夫著”。有前集70卷,后集上26卷,后集下6卷,别集12卷,续集42卷。前集备书启之用,其中卷一

  • 大唐内典录·道宣

    凡十卷。略称内典录。唐代律僧道宣(596~667)编。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收录东汉至唐初译者二二○人,经典二四八七部八四七六卷。系参考历代三宝纪、法经录、仁寿录等,撷长补短,检讨一切经之内容与目录而成。麟德元年(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