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魔王归伏品之馀

尔时魔王见彼一切所有魔众。各与眷属归依如来。是时魔王转加瞋怒过於前量。惊怖迷乱举声悲泣说如是偈。我失胜威德,无复有见助。沙门胜神通,夺我魔境界。

应更勤方便,思後时所作。斫断莲华根,令众散诸方。莲华根断已,令大众迷乱。若众迷乱已,此我後愿力。

尔时魔王说是偈已,如所思惟犹如疾风从空而下。至彼莲华所现之街。即便前进欲拔莲华。以佛力故尚不能触。何况侵拔。既不能拔。复欲擿彼莲华之叶及损华台又不能损。即欲举手遥拍彼华。是时魔王见彼莲华如电如影。虽对眼根不可损触。尔时魔王尽其神力如其所作。於彼莲华竟不能损。复欲惊动一切大众。即出高大可畏之声。声亦不出。复现威猛。以大力势即举两手。欲拍大地令地震动。是时大地犹如虚空。乃至不可以手摩触。况能令动。是时魔王见此大地不可得触。复生是念。今此大会所有众生。我当打之令使心乱。作是念时。乃至不见有一众生可得可触。况能加逼。以佛力故有如是相。是时魔王转加忧恼。遍身掉动如大风树。发声??哭悲恨流泪。遍观四方说如是偈。

沙门以幻力,普摄诸世间。令我心昏醉,迷乱一念顷。境界功德力,此是我所有。彼以幻力故,一切侵夺尽。

我今被所弃,宜速还自宫。乃至若不去,复及我寿命。

尔时魔王即欲还宫。虽生是念复不能去。转加惊哭。复作是念。我今於此神通尽也。为复瞿昙自在力也。莫复於彼怨家之前令我命尽。复作是念。我今可隐出此娑婆佛刹之外。宁死於彼。莫令於此佛刹有一众生见我死者,作是念时乃至不能离此方维。况能隐去。即时自见被五系缚。转复惊瞋高声悲哭。复作是言:呵哉爱子及诸亲属不复可见。

尔时有魔名曰智声。即自变身作转轮王形。向彼魔王说如是偈。汝意何故忧,??叫生悲恼。世间最上者,如来为上上。佛为无所畏,宜速求归依。

救护诸世间,如灯照诸趣。归依恃怙者,毕竟脱三苦。若亲近如来,当得寂灭乐。

尔时魔王作如是念。若我用彼智声语者,沙门瞿昙应当归依。我此系缚应得解脱。是时魔王随佛方面。曲躬合掌作如是言:南无无上人中丈夫。佛能解脱老病死者,我今归依。是时魔王以偈颂曰:

此缚甚崄大可怖,我速归依求善逝。归依如来得解脱,今始归依第一众。我以痴盲瞋正觉,所造过失为最极。今依汝语故忏悔,置汝现前以为证。

尔时魔王用彼智声善丈夫语。即於佛前归依世尊,应时自见身缚解脱。既解脱已,复念。欲还魔所住宫。即自见身复五系缚。於此众中无能去处。即时还复归依如来。生此念时。即於佛边复得解脱。作念欲去即见系缚。生念欲住即见解脱。如是如是乃至七遍。系缚解脱魔王自知。无所能为。便於佛边默然安坐。

△大集品第四

时彼四大声闻入王舍大城乞食。逢魔童子执声闻手共走衢中。请四沙门非法歌舞。时大声闻在歌音中。为说涅槃相应道句。尔时於刹那顷大地震动。如是无量百千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先於佛教中得清净信者,面目流泪说如是偈。

最上导师现在世,於圣教中恶怪起。辱彼声闻令世见,众生云何生净信。

尔时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天龙夜叉罗刹。面目流泪往到佛所。到已於佛前住。说如是偈。圣教现在此,当善观今日。智者勿放舍,为护正法故。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我今自往彼魔所,令魔军众悉降伏。当作一切世间导,普教同向涅槃城。

尔时一切大众异口同音作如是言:世尊,勿往勿往。世尊先说。诸佛不可思议。诸佛境界不可思议。魔境界不可思议。龙境界不可思议。业及业境界不可思议。如是一切诸境界中。唯佛境界最胜无能及者,唯愿世尊不起此坐。令无量俱胝那由他等诸魔军众自然降伏。复能开示无量百千那由他等阴界诸法。竭烦恼海坏诸见网。能令无量那由他众生入智慧海。世尊,今日非是去时。佛言:所有众生界众生。彼一切众生尽变为魔。乃至大地尽为微尘。如是一一尘复变作魔。彼一切魔力欲来害我。乃至不能动我一毛。况能损坏我此身分。我坐此座能胜无量俱胝那由他魔。又能调伏。唯置此魔眷属难可调伏。虽然我今当往。所以者何。此魔以神通力。於王舍城已变作种种严饰之具供养於我。怜愍彼故我今当受。令彼魔心能发希有第一欢喜生清净信。当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根种子。尔时世尊说是语已,从座欲起。时彼护竹林天名曰端正。往至佛所涕泪交流而说偈言:

世尊於今日,非是入城时。此城极广大,魔众皆充满。如是一一魔,中心怀重恶。咸与亿千众,欲围绕世尊,

瞋火皆炽然,毒意转狂乱。竞持锐器仗,争恼害如来。唯愿释师子,毕竟慎勿往。或当被非命,失我大归依。

世尊闻已默然不答。即起法座。时彼护伽蓝天名曰持慧。顶礼佛足而说偈言:恶魔大将有五千,各各竞持精器仗。纯怀恶心立待佛,今日勿往牟尼尊。

世尊闻已默而不答。将出伽蓝。时有药天名曰成慧。头面礼足而说偈言:呵哉失正觉,法门当破坏。法舟俄欲沈,慧灯奄不照。世间法味减,烦恼贼盈满。

於诸有界中,我无少自在。最上法散坏,云何能住持。彼魔军甚众,住於恶法中。各持利刀仗,毒心争害佛。

善逝用我语,为利世间故。唯愿十力仙,善步莫入城。

世尊闻已默然不答。将发伽蓝。时大门内有一树天名曰持势。即於佛前大悲啼泣。以身投地向佛作礼而说偈言:依怙三有当失眼,满意所欲将灭坏。

空中刀箭如毒蛇,伺求害佛愿莫去。

世尊闻已默然不答。尔时守大门天名曰水光。举声号泣。头面著地顶礼佛足而说偈言:城中名闻大梵志,持月刀仗候待佛。共怀毒害有二万,在此城中愿莫去。

世尊闻已默然不对。将入王舍城门。时彼守城门天。名曰多摩罗树叶坚固。於虚空中举声号哭。驰至佛所顶礼佛足。而说偈言:此道师子象围绕,起勇健心争害佛。

及恼比丘作障碍,悲愍天龙愿莫去。四道众中因陀罗,见佛教灭生忧苦。相与雲集共一处,怖畏战栗共相谓。如来既是退魔者,魔今变作极恶面。

恐大法灭世灾起,日月失度星辰翳。睹恶相现皆拍头,奇哉善逝有退相。日眼散坏法炬灭,蹂践正觉竭法水。世间妙法坏将至,众魔恶党渐炽盛。

世尊闻已默然不答。彼城门天谏佛不回。悲啼流泪复说偈言:普观世间牟尼尊,最上说者去当死。莫近我城取死灭,我被三界常毁呰。愿听我说坚固者,今日莫向城中灭。

怜愍众生此处侍,解脱众生生苦怖。如来当忆本誓愿,得大菩提度众生。无量众生为苦烧,安隐众生最上医。无量俱胝劫住世,为诸著欲凡夫众。

说法令彼得寂灭,谓入自性空相义。

尔时世尊默然不答。欲入大门。时彼地天与大滋味天,并其同类一万天俱。被发两面共到佛所。合掌住立而说偈言:佛忆昔行檀,施血过四海。

头骨如铁围,眼等恒沙数。及种种妙宝,妻子与象马。衣食房卧具,随病所须药。作最上供养,护戒不放逸。

数习多闻忍,常孝养父母。修难行苦行,解脱苦众生。汝昔所发愿,成佛说上道。济拔世苦海,为众生说法。

令竭苦无馀,使入无畏城。置於菩提道,遍满众生界。行恶失道者,忏悔毁闻戒。随顺昔所愿,说法俱胝劫。

浴以八戒水,令度烦恼河。三界众生中,更无如佛者,自既得解脱,复解脱世间。运度诸众生,於此三有海。

唯佛得如是,世间第一觉。唯佛是世亲,愿布甘露法。

尔时世尊入城门已,刹那之顷。时有无量亿那由他天龙夜叉八部鬼神。於虚空中各各雨泪而说偈言:我见昔善逝,调众安隐时。说法作利益,无如是恼乱。

大师出恶世,自然成大觉。说烦恼障法,成熟世间故。常作师子吼,无量诸恶魔。欲如是灭法,佛今莫入城时有馀天复说偈言:

诸佛转法轮,住一方利益。今佛处处往,无令得逢恶。尔时复有馀天。同说偈言:以悲为导师,常行利众生。

莫独入城中,如我见有损。

彼时复有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天龙夜叉罗刹阿修罗摩睺罗伽等。面目雨泪从虚空中作行而下住於佛前。有无量种异形。或有被发或绝璎珞。或有宝盖幢幡皆悉倾倒。或复举身投地或捉佛足。或大哀号。或举两手搥胸懊恼。或有在佛足下躃踊悲哭宛转于地。或於佛前合掌赞叹礼拜。或散种种杂色妙华末香涂香华鬘刍摩缯采严饰之具。或散织成宝服真珠璎珞种种异物。时馀天众供养佛已,同时举声而说偈言:

佛所行苦行,为利益世间。生此末世时,为众勿舍去。作佛事未多,天人得证少。久住开示法,度三有世间。

有行清净行,成就甘露器。应起悲教我,救世间苦逼。六趣旷野中,生死失正道。为彼示善路,教圣法解脱。

此最希有悲,愿大觉久住。转无上法轮,勿令世无怙。时有馀天复说偈言:导师若灭没,世间悉盲冥。

八圣三解脱,於此悉皆无。我等已种善,三业不放逸。一切乐具足,久住功德藏。

尔时复有净居天众。与其眷属无量无边亿那由他集在一处。各共相谓而说偈言:汝等勿怖佛无衰,应於大觉当了然。我忆往昔亲见佛,欲界所有俱胝魔。

遍满三十六由旬,利斧利剑并刀槊。飘勇迅疾如雲奔,魔众雄猛声可畏。至菩提树悉走散,於刹那顷皆惊怖。况今果圆名称广,彼等何能为障碍。

时有馀天相与悲泣而说偈言:昔一魔军无大力,今有千亿俱大势。来坏如来定无疑,佛若灭没世皆闇。尔时梵释诸天护世间者,顶礼佛足而说偈言:

以我小智劝佛住,用我等语悲愍者,无量诸天忧火烧,今为彼等洒法雨。

尔时世尊以大慈眼遍观一切同来天众。出妙梵声普垂安慰而说偈言:汝等勿怖今无畏,一切魔众一时来。彼等不能损动我,乃至一毛况复身。我今安慰一切众,常於世间说妙法。

我於如是失道者,当广分别示正道。我昔已行难行事,广施众生以饮食。房舍医药不乏少,谁能今日恼乱我。我舍车乘与象马,严饰宝具亦如是,

奴婢城廓及聚落,谁能与我作恼乱。妻妾男女并眷属,爱重自在王种位。我与众生利益故,我身何故今当坏。头目及耳鼻,手足身皮血。

以命施众生,谁能恼乱我。无量俱胝佛,自手普供养。常乐戒多闻,谁能散坏我。作无量难事,甚能摄伏心。

遍割身不嗔,今谁能恼我。烦恼已退成正觉,於诸众生等慈心。永无嫉妒及秽怒,现前无有如我者,我今破魔所有力,能退无量俱胝魔。

决定与汝作解脱,何故恐怖不入城。所有十方及此土,住此诸佛刹土者,彼等一切我普请,及大神通菩萨众。愿令世间悉遍满,及以福智薰世间。

共彼如佛法式住,亦持诸佛所顺可。

尔时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俱来大众一时同声唱言善哉!复作是言:南无希有未曾有无数精进具足如今世尊,南无南无大希有未曾有无数精进具足如今世尊,安慰一切天人及众生类皆蒙度脱。退诸魔众散灭众生烦恼垢聚。破我慢山斫受生树。碎生死日除无明闇。生外道信竭四流水然正法炬示菩提路。授与众生柔和忍辱。游戏三昧处禅定乐。普令觉悟四圣谛道。大悲导师广度众生。於生死海引诸天人入无畏城。时诸天人阿修罗等。各以种种天妙华香涂香末香杂宝华鬘庄严之具散於佛上。为供养佛故扫饰衢巷。以天宝衣天妙华天绮縠遍覆道上。又雨曼陀罗、波卢沙、迦卢遮、大卢遮、优钵罗、俱物陀、分陀利等种种莲华。随佛所履布於足下。其道两边化作天树枝叶华果悉以七宝而严饰之。七宝树上复现种种妙宝天衣天冠耳珰环川宝饰庄严之具。是诸树间有天华池。其池四边周匝七宝。清冷美水八德具足。众宝莲华及妙音鸟。杂色间发盈满其中。

彼诸天众供养佛故。於虚空中各持七宝幢幡华盖。校以种种金绳露缦真珠璎珞。又雨金屑银屑毗琉璃屑。及散一切沈水末香。多伽罗末香。黑栴檀末香。多摩罗叶香。复雨牛头优罗伽栴檀香等。种种末香遍於道上。复雨金绳交络真珠璎珞摩尼珠璎珞如意珠璎珞。缤纷布於虚空中随风回转。其城内外有道上。悉以种种天庄严具而严饰之。乃至城中魔及眷属。亦以妙好天庄严具而严饰之。尔时世尊怜愍一切诸众生故。便入首楞严三昧。其心正受。以如所入定在道徐行。即现种种微妙色身。威仪相好光明希有。於其城内道中正立令彼道上一切众生悉见佛身。所有事梵天者,应以梵身而得解脱。世尊即现梵身而化度之。所有事释天者,应以释身而得解脱。即现释身而化度之。所有事那罗延者,应以那罗延身而得解脱。即现那罗延身而化度之。所有事摩醯首罗者,应以摩醯首身而得解脱。即现摩醯首身而化度之。所有事四天王天者,应以四天王身而得解脱。即现四天王身而化度之。所有事转轮圣王者,应以转轮王身而得解脱。即现转轮王身而化度之。所有事诸小王者,应以诸小王身而得解脱。即现诸小王身而化度之。所有事大神通者,所有事沙门者,所有事童男童女妇女身者,皆现彼身而化度之。及至所有事师子事龙事象事兔事阿修罗杂类身者,是诸众生应以彼身威仪色相而得解脱。如来悉皆现彼形相而化度之。世尊如是种种作示现时。彼一切道行众生。见是事已皆共合掌。头面著地礼拜赞叹。围绕如来得未曾有。所有事象事龙事阿修罗。乃至所有事兔神者彼等众生即见如来。同兔形相威仪在道而行。所有众生事於佛者,彼等众生即见如来。如佛威仪在道而行。彼等众生悉皆合掌赞叹礼拜。相与依随从佛後行尔时雪山光味仙人。与其徒众五百人俱。为魔所遣诣王舍大城令至佛所。是时光味於城门内住待如来。见佛身相犹如仙人。威仪形相显发庄严。及见无量百千俱胝诸天围绕供养。见是事已复作是念。如此人者真大仙人有大加护。应受人天最上供养。及见一切身分庄严似圣智者,我等二人。谁为尊胜。智慧谁胜。我於今者如何了知。又作是念。我应近问。以何生类以何姓氏。受持何等以何志乐以何等行。光味仙人自观徒众。说如是偈。

今见多闻大福德,能持大行应供者,能知善道牟尼最,大忍智义法具足。汝等一切殷重心,以大方便常供养。我当於此功德者,闻其善说度彼岸。

尔时光味一切徒众摩那摩等。皆共同声作如是言:如是大师应如是作。时光味仙人并诸眷属往世尊所。到佛前已合掌住立作如是言:汝今是谁。世尊答言:我是婆罗门。仙人复言:汝姓何等。世尊答言:我姓瞿昙。仙人复言:汝何志乐世尊答言:三解脱门。仙人复言:行何等行。世尊答言:我行真际如。仙人复言:出家几时。世尊答言:如彼无明久如所起。我今出家亦复如是,仙人复言:如是大仙星宿应现。如所明记颇诵不耶。世尊答言:如彼平等我不忘置。彼何所有有何坚固。如此相者世间智知。仙人复言:为欲令诸智慧之人心生欢喜故作此说。世尊问言:云何名为星宿之句。仙人答言:二十八宿日月所依随转而行。各依彼人横手八指以为量法。彼十二八指以为身量。以一八指用为顶量。以一八指为足掌量。如是十四八指。应知是为星宿量法之句。若解如此更无异法。各随其人有靥记处以为定法。若不尔者大牟尼听。我今当说星宿之句。卯星生者,於面右边权下四指有赤黑靥。靥上有毛。名闻智慧爵禄相应威势炽盛。卯星生者有如是相。毕星生者,身上有疵若四指量。聪叡贞实心常守法。智慧惭愧爵禄具足。於一切时心常勇健能摧胜怨。参星生者,颈下四指中有黑疵。为性勇健爵禄具足。嘴星生者,从顶(丹项)量已下一搩手半左相有靥。性多瞋痴而有爵禄。富那婆苏(唐言井宿)星生者,於左胁下当有黑疵。财穀具足而少智慧牟尼今者富沙(唐言鬼宿)星生。有最上相手中轮相犹如日轮。上妙端正发相右旋。一切依住上身圆满。能破烦恼为大导师。阿失丽沙(唐言柳宿)星生者,胸有黑疵。好斗犯戒难与共住性多淫欲。(上七星是东方宿)莫伽(唐言星宿)星生者,若胸若背而有小疣。是善丈夫能如法行而多财货。初破求(唐言张宿)星生者,或脐左右必当有疵多慳短命。第二破求(唐言翼宿)星生者,脐下四指若见靥者,爵禄持戒皆悉失坏。阿萨多(唐言轸宿)星生者,脐关无下当有赤靥。性好作贼谄曲少智聪明薄福。质多罗(唐言角宿)星生者,男女阴上当有靥子。为性纯直而多爱欲复好歌舞。萨婆底(唐言亢宿)星生者,或男根头或在根下有黄靥生。受性多贪瞋恼大众而无智慧。苏舍佉(唐言氐宿)星生者,从跨已下八指量内随处而有赤靥生者,眷属具足多有僮仆。位居卿相聪明惭愧。勇健谋决能退怨敌。常受安乐命终生天(上七星属南方)。阿奴逻陀(唐言房宿)星生者,从膝已上八指量内若有小疣。持戒有法爵禄具足。逝瑟吒(唐言心宿)星生者,髀内有靥。短寿贫穷犯戒少慈为人憎嫉。暮罗(唐言尾宿)星生者,髀上当有小疵。此有福德而速灭门。初阿沙茶(唐言箕宿)星生者,膝盖有靥。性好舍施能知法道命终生天。第二阿沙茶(唐言斗宿)星生者,於右胫上当有青靥。性好斗诤人不依附而不信受。失罗婆(唐言牛宿)星生者,於右胫上必有两靥。常丰爵禄受身无病。人所爱乐命终生天。陀你瑟吒(唐言女宿)星生者,胫上有靥多瞋少贪。虽有智慧而无爵禄(上七星属西方兀少虚宿)。舍多毗沙(唐言危宿)星生者,从膝已下十六指内当有黑靥为性愚痴溺水而死。第一跋陀罗跋陀(唐言室宿)星生者,从曲膝下八指内膊上必当有疵。令人瞋恼。愚痴贫穷好作贼盗。

第二跋陀罗(唐言辟宿)星生者,於虎口内当有靥子。好施持戒念力强记。有智有悲性无所畏。丽婆底(唐言奎宿)星生者,为人卑下庸力自活。阿湿毗腻(唐言娄宿)星生者,足母指间当有青靥。身无病恼而常大力。婆逻尼(唐言胃宿)星生者,於足掌下当有靥子。受性无悲好为宰手。破戒恶行死入地狱(此北方星)。如上所说此即名为星宿之句。以此得知人之性行贫富好恶。若知此者能令众生到於彼岸。

尔时世尊告仙人曰:此是愚痴凡夫所见。依心随著住分别行。凡夫热病之所妄见。如彼狗蛇鱼鳖之类。若复其馀种种众生。此富沙星之所生者彼非乐分。如汝神通得定解脱。我复能为一切示者,汝今何故不问於我。时光味仙人生大欢喜以华散佛。即便以偈而赞请曰:

仙人人形相,我见最上相。不知彼种姓,为天为人耶。音声言语法,犹如大梵天。持行持色相,久远仙相似。

昔所不闻见,具足牟尼相。所师何所说,及说汝之姓。尔时世尊,即便以偈答仙人曰:不知此彼岸,故有相建立。

被缚一切苦,汝非解脱器。六度是我姓,六通婆罗门。说彼六和敬,六根分别修。三法三解脱,平等知无我。

菩提心发时,彼时我出家。我相不可得,善修於无相。无人无寿命,知无我亦空。三受三行法,分别修所空。

我度智彼岸,此为无等说。无所著如空,菩提心作者,彼忍力具足,当得如是智。不著於诸法,得报者亦无。

如是解顺如,菩提不难得。不立於诸法,及不依彼此。真际分别修,此当得如来。无相无想相,离於有所得。

诸法非和合,此当得如来。汝舍此等相,自心惑亦舍。汝觉等虚空,如是当得佛。

尔时世尊说此偈时。时中无间。光味仙人并诸眷属。即见世尊形相威仪。还如佛住复得忆念。自念久远先种善根而得现前。时光味仙人即得菩萨三昧。名曰宝星。所得三昧於菩萨三昧一切观见。如在高幢。观见一切三昧。自在境界无所系属。不依他见。无人能坏无人能夺。时光味仙人即於佛前合掌而住。两手捧华以偈赞佛。

无边称实说,世间善依怙。如来慧眼光,照一切众生。出过众生上,精进常慈悲。稽首坚固者,导师尽诸著。

紫磨金色光,触众生清凉。觉一切众生,以菩提功德。佛转大法轮,能破烦恼山。最後所行讫,今得菩提智。

众生中大医,真实相庄严。说我当得佛,众生中导师。割坏诸爱网,自度亦度他。久近得佛记,当作人中上。

苦流漂众生,令度於有海。涅槃安隐处,置立无漏道。所有十方佛,功德如大海。彼为我作证,回向菩提心。

一切诸众生,苦触极恶恼。三世及福德,我本身口意。及一切众生,苦灭得佛乐。众生普具足,得常住涅槃。

众生病寂灭,烦恼水枯涸。得智等诸根,自性常坚固。众生到杀处,及受众苦缚。以我福德光,普令速解脱。

一一众生界,得如海功德。得无量福智,一切乐具足。弃彼诸恶见,速亲近正见。忆念前生处,众生得法行。

一切得法船,度有海彼岸。既度彼岸已,得佛一切法。久住无量劫,普雨大法雨。法雲清净水,净洗诸众生。

若我身口意,一切所作恶。我一切发露,唯佛作证知。我生敬重意,莫复行恶业。佛不可思议,常得现前见。

若有一福德,回向为菩提。我因诸众生,忍受一切苦。我劝请众生,行菩提上道。净诸刹土劫,及众生智海。

我得净刹土,随彼证菩提。得清净徒众,净忍住诸地。决定五神道,我得师子说。无著智示者,导师当记我。

若定得佛时,一切法调御。我所散之华,空中成华盖。天龙人等众,一切来作证。我顶礼佛足,令地大震动。

尔时光味仙人所散之华。住处空中近佛顶上合为一盖。时光味仙人见此事已,倍复过量无馀悕望。第一爱乐生大欢喜。即便稽首两膝著地礼世尊足。光味大仙礼佛足时。应时无间一切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所有无量阿僧祇众生。百千俱胝那由他等。普来集会悉皆悲喜。生大惊叹怪未曾有是时如来随彼众生所应见者,现种种身。应以象形而教化者,即见如来如彼象形生爱乐心。又见大仙人所散之华。住上虚空变成华盖。及大地动。既见此已倍复过量生希有心。到世尊所顶礼佛足。所有众生应以佛身而教化者,彼见如来如佛身相生希有心。是时世尊即便起定。从首楞严三昧安详而起。无量众生所教化者,皆见世尊无馀悕望。皆大喜悦生爱乐心。各如所得。华鬘衣服末香涂香。诸庄严具持散供养尔时世尊,即为光味仙人说受记偈。

速起听受记,导师今为说。大仙得菩提,地动华一盖。住上虚空中,无比加护故。汝得两足尊,自在利世间。

佛有无边福,边量等虚空。三界中坚固,法灯照世间。

尔时光味菩萨摩诃萨即前恭敬白佛言:世尊,我得佛刹似何等相。我於彼刹转大法轮。是时世尊告光味言:汝未来世过无量阿僧祇劫。於北方分有世界名开敷香。具足庄严有如是相。如今西方安乐世界。汝善丈夫於彼佛刹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无垢香光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佛寿命十中劫量。唯诸菩萨摩诃萨俱。无有声闻辟支佛乘。纯说无上清净大乘。时彼大众闻佛世尊授彼光味仙人记已,各以所持供养之具供养仙人。时五百摩那婆等。及九十二那由他百千俱胝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及得菩萨不忘菩提心三摩提。

猜你喜欢
  怨天尤人易著魔·印光
  希叟和尚广录卷第四·希叟绍昙
  决定藏论卷中·佚名
  卷第二·祖琇
  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第三十·佚名
  卷第二十一·佚名
  卷四百四十九·佚名
  论净土之要义·太虚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六·唐慧琳
  十三、德山托钵·慧开
  复姜摩西先生书·太虚
  禅海钩沉·胡适
  答汤雪筠问(二项二十则)·太虚
  佛说犊子经·佚名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五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五十馔类五言律慕容承携素馔见过    【唐】王 维纱防乌皮几间居懒赋诗门看五栁识年算六身知灵夀君王赐雕胡弟子炊空劳酒食馔持底解人颐七言律丁丑五月大旱雩祷上斋居御讲颁

  • 卷六百五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五十方干元日晨鸡两遍报更阑刁斗无声晓漏乾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轩车欲识人间感献岁须来帝里看才酌屠苏定年齿坐中惟笑鬓毛班别从兄郜展翅开帆秖待风吹嘘成事古今同已呼断雁归行

  • 卷三十二补编·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三十二补编贺知章咏栁碧玉籹成一树高【古乐府碧玉小家女芍药谱寳籹成髻子也汉书龚遂传令民日种一树榆陈子昂诗明月隠高树】万条垂下緑丝绦【谢朓诗烂漫已万条庾信诗别有长条踠地垂许景先折栁篇

  • 剰语巻上·艾性夫

    (宋)艾性 撰○古体诗感物中园植佳橘挿棘为储胥橘根阳未萌棘枝巳扶踈终年高且深势盛凌橘孤岂以雨露偏良由习性殊非类不可依橘其防厥初老牧鞭羣羝长鸣度荒圃眈眈黄于菟怒攫连四五弱肉强之食兹事由来古天地果好生生羊勿生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佚名

    嘉靖二十四年九月辛酉朔○壬戌御马监右监丞郝钿等以料豆缺乏移文户部趣徵于是东厂捕系商人许清等坐以虚支料价责偿甚急户部言御马仓自近年奏革揽户召商办纳公私颇得其济时估之外稍加僦值原系多官会议题请然仓场上纳之

  •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千二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三十九·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三十九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晋世家第九 唐叔虞者周武主子而成王弟【索隐唐叔以梦及

  • 卷四十一·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录卷四十一明 黄训 编兵部【职方中之下】刘大夏言行录公为兵部郎中时有中官用事献南防以中防索永乐中调军数公故匿其使者家数被捶若弗闻者独徐以利害告尚

  • ●卷之二·吕坤

    按察事宜(二十款) 宪纲十要(须知附) 报政实单 优恤八条 关防八条 仓犯 驿犯 辨盗附(盗狱情之大者也故附于狱政) 审失单式(此条当入风宪约) ○按察事宜(二十款) 夫洁己爱民修政立事有司之职也按问不法察举失职本司之职也今府州县

  • 卷一百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十八兵部十三守卫国初置都镇抚司总领禁卫又以亲军诸卫分番守卫而改都镇抚司为留守五卫时常巡察後差官点闸其法渐密今悉载之若大明律所具者见刑部律令项下计各卫分定地方皇城四门自午门左至阙

  • 潜叹 第十·王符

    凡有国之君〔二〕,未尝不欲治也,而治不世见者,所任不贤故也〔三〕。世未尝无贤也,而贤不得用者,群臣妒也〔四〕。主有索贤之心,而无得贤之术,臣有进贤之名,而无进贤之实,此以人君孤危于上〔五〕,而道独抑于下也〔六〕。〔一〕○

  • 卷一百五十六·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五十六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四十四存旧礼记正义卷第五十三【宋板】丧大记第二十二礼记十三郑氏注【古本】礼记卷第十三丧大记第二十二礼记郑氏注【足利本】丧大记第二十二

  • 卷四·陈大章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名物集览卷四   庻吉士陈大章撰兽乘乘黄朱乘黄四马皆黄也鲁颂駉传黄骍曰黄陆农师黄亦马之上色列子牝而黄牡而骊马至果天下之马也明堂位周人黄马蕃鬛言吉事乘此诗四黄既驾是也至于戎事则乘騵埤雅

  • 卷十七·杨复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图卷十七     宋 杨复 撰有司彻第十七【郑目録云少牢之下篇也大夫既祭傧尸于堂之礼祭毕礼尸于室中天子诸侯之祭明日而绎○疏曰上大夫于堂下大夫于室】有司彻【彻直列反○彻室中之馈及祝佐食之

  • 对于九华佛教的感想·太虚

    ──十八年中秋日在安徽九华山九华佛教会讲──九华山是中国有名的四大名山之一,香火的兴盛,僧众的繁多,在中国除了普陀而外,那就要推九华为第一了。太虚三十年前,在俗童年时,曾来进香过一次,而山中的情景,仿佛记得大概,惟有甘

  • 第七十一章 [失题]·佚名

    此大地之主卡佳巴夫赴康伽多多伽,创设首府,于彼处快乐居住,(一)此时彼玛那巴罗那王与卡佳巴夫结为同盟生活而送礼物,(二)人王卡佳巴夫与彼不欲结同盟,参诣名此曼达利吉利精舍,(三)谓:&ldquo;余之罗佳罗达州让与人王波罗伽玛巴夫。&

  • 第十六章 大菩提树之受纳·佚名

    彼时刹帝利[阿育]武装四部大军,奉持如来之三菩提树而去。(一)刹帝利越三王国、宾陀林山,过大森林,到达海边。(二)为比丘尼僧伽先头之四部大军,奉持最上之菩提树而进入大海。(三)[菩提树之]离去海边,[闻得][天]上诸天之伎乐,在下人之[伎乐]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