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九华佛教的感想
──十八年中秋日在安徽九华山九华佛教会讲──
九华山是中国有名的四大名山之一,香火的兴盛,僧众的繁多,在中国除了普陀而外,那就要推九华为第一了。太虚三十年前,在俗童年时,曾来进香过一次,而山中的情景,仿佛记得大概,惟有甘露庵和回香阁,尤有深刻的印象,留于脑际中,无或稍失也。然此一回重游,是应两湖佛教教徒请往讲经,兼到各省考察佛教教务工作进行与否,道经大通,特来九华谒礼地藏,参观九华佛教教务。不意全山的各刹长老,和爱太虚的大众,出以热烈的欢迎和种种的优待,实在是感激万分!此次和各位相见,有无限的愉快!然在此愉快之中,还有几种特别的感想,不妨和各位谈一谈:第一感想:就是信仰佛教者,不能作社会事业和利益社会人群者,因为中国信仰佛教的,完全为消极的迷信,而不能积极的自觉。所以细究之,十之八九所谓信佛者,差不多都是斋公斋婆式,念佛、放生、迷信于神鬼生活了。九华的佛徒则不然,不但全山出家的,从事于社会化的农禅、工禅、商禅,即在家的亦多从事于佛教佛化。然此种种,都是全山长老德化所及,致有此美满的结果!
第二感想:就是住持僧宝者,往往不能精神团结,和衷共济,所以佛教中的团体,往往刚成立还未施行,即袖手旁观,互相排挤,终至于瓦解而后已。九华住持僧宝者则不然,如九华的佛教事业,方兴未艾,这都是全山长老精神团结,一致努力有以致之的。然以考察所得,九华佛教事业,将来是很有希望的。不过此种很好的现象,差不多完全系乎九华山上的四大丛林;若四大丛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做去,则九华的光誉洋溢乎国内外了。
第三感想:就是作事畏难者,因为中国人向来老脾气,敷衍了事,事情一敷衍,就办不出良好的结果。所以做事不能敷衍了事的,希望四大丛林和山上一切的大众,以地藏菩萨的法缘,和地藏本愿的精神,更本各人的大悲心来感动地藏菩萨,而显各人本地风光。一人努力,一事成就;十人努力,十事成就;百人努力,百事成就;能如此勇猛精进往前做去,不退初心,则九华佛教教务前途光大,诚有不可思议者也!而山上的僧制整理,易如风吹秋叶,炉熔春雪耳!
第四感想:就是人材困难,因为人材困难,国内的教务,尚四分五裂的不能进行发展,更说不到国外了。忆去岁在欧、美的时候,留意于欧、美的佛教输入和来源,得有两种的印象:一、在欧、美北部的佛教,是从日本方面输入,因为日本处于太平洋东岸的,西岸即欧、美也。二、在欧、美南部的佛教,是从南洋输入的,因为南洋和欧、美的南部相接近,且南印度和仰光、缅甸等处又属于英国,故佛教的输入,更属意中事了。然此种佛教输入,都属于小乘教,大乘教则未之见。予去岁游欧、美时,彼邦人士渐稍稍注意于中国的大乘教,盖以前彼邦佛教,完全和中国无关也。希望九华全山长老,热心教育,培植人才,则他日布教国外的人才,皆以九华为发源地也。第五感想:就是教学有方,中国佛教的教育,十之八九都希望造就讲经法师。然细究讲经法师,尤非两三年间所可造成,必须长时间修养,方可有成。若能在此两三年中,教学者把佛教的大意指导学僧,使有系统的认识,然后再从事专门深究,庶乎有济。更希学僧课余从事运动服劳以健康身体,免养成中国书生习气,无大作为。忆去岁在欧洲得闻大学教授和大学的学生,往往有暑假时到茶楼菜馆中充当下役,抹桌洗碗以运动身体,盖亦为健康之道也。
第六感想是佛教和社会隔膜:因为佛教和社会隔膜,往往引起社会的反感。思弥补其反感的方法,莫若以感情感化之也。于此次来九华时,途中所见种种的难民,均属无依无靠鳏寡孤独六根不全者;若九华全山的长老为发起人,组织孤老院,乞丐收容所,贫民教养所以救济之,则社会对于佛教的反感,必可以此而消灭于无形中也。此种施设的经费,并不一定困难,祗要有人提倡能实行,即以九华进香的香客,或游客慈善家等来山参观者,特派一善于词令且通佛法者领导之参观,劝其解囊捐助,总可乐为。此种难民,能作工者,亦可以使其自食其力作工焉。
上面的感想,拉杂而谈,挂一漏百,尚祈全山长老指导就正以补不足!(悟性悟生合记)(见海刊十卷十期)
猜你喜欢 摄大乘论释论 第九卷·世亲 佛说八无暇有暇经全文·佚名 卷十七·赜藏主 卷十五·赞宁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澄观 释摩诃衍论 第七卷·龙树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十三·吹万广真 卷七·佚名 新菩萨经之二·佚名 卷第三十七·普瑞 大智度論初品品目·欧阳竟无 覆显荫法师书(三通)·太虚 卷第八十一·李通玄 锯陀身施缘品第十四·佚名 原序·晁迥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