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嘱累品第十二

尔时持世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惟愿利益诸菩萨摩诃萨故。护念是经。菩萨摩诃萨若于后世得闻是法心净喜乐。亦为具足如是法故。勤行精进。尔时世尊护念是经。即以神力令此三千大千世界香气遍满。所未曾有。一切众生慈心相向。佛护念已告持世菩萨。持世。我今护念是法印品经断一切疑故。持世。若有能受持读诵是经者,不久当得一切智慧。惟除本愿。我今亦与是人受记。疾得具足一切智慧故。持世。菩萨摩诃萨若受持读诵是法印品经。思惟广为人说。是人不久当疾得五阴方便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四念处五根八圣道分。世间出世间法有为无为法方便。亦疾得诸法实相。亦疾得分别一切法章句。亦疾得念力亦疾得转身成就不断念。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持世。是经后世能与众生。作大法明大智慧光福德因缘。亦能与诸菩萨。具足助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持世。若诸菩萨于后末世时。得值是经及馀深经。菩萨藏所摄与诸波罗蜜相应。是人不为魔事所覆。不为业障所恼。持世。若是人未得无生法忍者,我与受记。于当来世第二第三佛。当得无生法忍。已得无生法忍者,于一切法中疾得自在力。疾得净佛国土。疾得无量声闻众。疾得无量菩萨众。持世。我今说是法印为断后世一切疑故。持世。菩萨摩诃萨见四利故。于后末世护持如是等经而发誓愿。何等为四。诸菩萨作是念。我当疾得无量无边功德。亦令众生生大善根。亦为诸佛护持正法。亦作诸佛持法藏人。亦为无量诸佛所见赞叹。是名四。持世菩萨摩诃萨复见四利。于后末世护持是经而发誓愿。何等为四。诸菩萨作是念。我等于后恐怖恶世守护法故。行大精进。于后恶世正法坏时。能持法藏为此难事。于后恶世中法乱众生乱时。我等守护法故其心不乱。尔时当得具足忍辱。以无瞋道守护于法。是名四。持世。菩萨摩诃萨见是四利故。于后恶世。护持如是等深经而发誓愿。跋陀婆罗伽罗诃达多等五百菩萨。及馀菩萨得闻是法印品经。佛前合掌。于后恶世发愿护持是深法者,佛以右手皆摩其头。作如是言:诸善男子,我于无量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法宝藏甚为难集。受诸无量无边忧悲苦恼。亦舍无量无边欢喜快乐。今以嘱累汝等。于后末世当以是无量劫所集法藏善开与人。广为四众分别解说此正法种令不断绝。汝等还当然大法炬。诸善男子,如来今者,请汝等佛子住佛所祝我于是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所集法宝藏。为诸天人广宣流布。即时跋陀婆罗伽罗诃达多等。即礼佛足作如是言:我等随力所能亦承佛威神。当于后世广宣流布是法宝藏。说是法印品经时。无量无边阿僧祇一生诸菩萨。善根成就。亦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毕定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佛说是经已,持世菩萨及跋陀婆罗伽罗诃达多等。及馀菩萨并诸四众。一切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猜你喜欢
  佛说净度三昧经卷第一·佚名
  无想品第十一·佚名
  卷第七·呆翁行悦
  大乘佛法的真义·太虚
  卷二百五十三·佚名
  佛说萍沙王五愿经·佚名
  隆庆闲禅师·惠洪
  阿难同学经正文·佚名
  序·佚名
  不空罥索陀罗尼经序·佚名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五十九·欧阳竟无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全文·佚名
  菩提行经卷第三·龙树
  佛说须摩提菩萨经(晋竺法护译)·佚名
  优婆夷志·圆信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辑·唐圭璋

      辑字宗瑞,号东泽,履信之子,鄱阳人。受诗法于姜夔。冯去非目为东仙。有欸乃集、东泽绮语债。   疏帘淡月   寓桂枝香秋思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沉水。悠悠岁月天涯醉。一分秋、一

  • 第十出 传私·周履靖

    【贺圣朝】〔生上〕柳梢无奈啼鸦惊残好梦难摭兰房回首若天涯。客邸倍添嗟。何殊镜裏人。相见不相亲。愿作梁间燕。无由变此身。小生初见小姐未眞。意图熟睹片时。少慰怀想。谁知一经近觑。顿惹相思。欲待寻消

  • 山中大雾看景·徐志摩

    这一瞬息的展露——是山雾,是台幕!这一转瞬的沉闷,是云蒸,是人生?那分明是山,水,田,庐;又分明是悲,欢,喜,怒;啊,这眼前刹那间开朗——我仿佛感悟了造化的无常!

  • 三集卷六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六十六古今体一百二十三首【丁亥六】雨後万寿山夏仲沾霖即快晴轻舆问景晓凉生远延香岫十分爽近挹昆湖一片明草露喷香中得径林风翻翠处凭楹坐来更不嫌鹊噪【俗云鸠唤雨鹊呼晴每当望雨时甚厌鹊

  • 玉楮集钞·吴之振

    岳珂戊戌二月十日京湖袁总郎以堂帖至有诏复除户侍总饟昼长欹枕酣春卧,剥啄敲门惊梦破。双旗健步衣正黄,爵罗骇见久未尝。泥紫一封芹诏香,王人茧牍亲遣将。老夫五年坐奇谤,身则渔樵志犹壮。岂无恋阙如子牟,强拟随装学张敞。

  • 卷第二百七十六·胡三省

    后唐纪五〔起强圉大渊献(丁亥)七月,尽屠维赤奋若(己丑),凡二年有奇。〕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上天成二年〔(丁亥、九二七)〕1秋,七月,以归德节度使王晏球为北面副招讨使。〔乌震既死,以王晏球代之。按薛史,是年七月甲辰诏曰:「

  • 谷山笔麈卷之十三  仪音·于慎行

    汉世庙讳皆以近似之字易之,如讳「邦」之字则曰「国」,讳「恒」之字则曰「常」,即如讳「世」之字曰「代」,讳「民」之字曰「人」也。村学究不知,以为名邦字国,名恒字常,是以讳为表德矣。文义不通,多误小学如此。尝见褚河南贞观

  • 一百一十 江宁织造曹寅奏料理史册竣事即将入觐摺·佚名

    康熙四十八年十一月十一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目下缘料理各项文册,现在扬州日夜督催,俟事竣拜本后,即起身赴京复命。谨具摺奏闻,伏乞睿鉴。

  • 颜杲卿传(附颜泉明传)·刘昫

    颜杲卿,琅笽临沂人。先祖世代在江苏一带做官。五代祖颜之推,是北齐黄门侍郎、修文馆学士,齐朝灭亡辗转至北周,开始住家函谷关以内,便成为长安人。曾伯祖颜师古,贞观年间为秘书监,另外有传。曾祖颜勤礼,为崇文馆学士。祖父颜甫

  • 胡瑗传·脱脱

    胡瑗字翼之,泰州海陵人。以经术教授于吴地,达四十余年。景..初年(1034),朝廷改定雅乐,下诏求通晓音律之人。范仲淹特荐举胡瑗,胡瑗以平民的身份在崇政殿回答皇上的咨询。之后,和镇东军节度推官阮逸一同校定音律,分别铸造钟和

  • 卷一百九十·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九十 朱批巩建丰奏摺 雍正五年十月十三日提督云南等处学政右春坊右中允【臣】巩建丰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雍正五年九月十九日据云贵督【臣

  • 卷十九 十九之四·孔颖达

    《小毖》,嗣王求助也。毖,慎也。天下之事,当慎其校小时而不慎,后为祸大,故成王求忠臣早辅助已为政,以救患难。○毖音秘。难,乃旦反。祸难之难皆同。[疏]“《小毖》八句”。○正义曰:《小毖》诗者,嗣王求助之乐歌也。谓周公归政

  • 卷五百三十·佚名

    △第三分妙相品第二十八之三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如梦如响如像如光影如阳焰如幻如化如寻香城五取蕴中。圆满静虑波罗蜜多。具寿善现白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如梦广说

  • 佛说四十二章经·佚名

      佛者梵语。佛陀。此云为觉。盖觉悟之义也。觉有三义。一者自觉胜凡夫。凡夫汨没生死无暂觉者故。二者佛能觉他。胜声闻缘觉二乘人。不能觉他故。三者觉行圆满。胜诸菩萨。为菩萨虽行二利行未满。故至佛果位。三觉

  • 卷第三十九·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三十九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第九总释名题等者总字二释一所释题为总故次疏云今初总题包於别义则一总题包众多之别义此对所诠名总又疏序云大方广佛华严经即无尽修多罗之总名以虽展至无尽皆名大

  • 桥·废名

    长篇小说。废名著。1932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写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程小林与史琴子都是孤儿,两小无猜,相互体贴知心。史奶奶便替这对天真无邪的孩子做了“月老”。十年以后,程小林从外地回家,这时史琴子的妹妹细

  • 大智度论·龙树

    佛教论书。简称《智度论》、《智论》、《大论》、《释论》,亦译《摩诃般若释论》。为论释《大品般若经》之作。传说古印度龙树著,后秦鸠摩罗什译。100卷。卷首所载僧叡之序称:“是以马鸣起于正法之余,龙树生于像法之末,正

  • 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义净

    义净因译无著菩萨般若颂释讫。详夫大士判其九喻。可谓文致幽深。理义玄简。自非地邻极喜。谁能发此明慧。而西域相承云。无著菩萨昔于睹史多天慈氏尊处。亲受此八十颂。开般若要门。顺瑜伽宗理。明唯识之义。遂令教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