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七

列祖提纲录卷第七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五参提纲(住持○五参提纲。仅集禅灯诸录。余者浩繁不及具载)

六祖能大师。上堂。谓众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处。而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味。如地有种。能含藏长养。成就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溥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

南阳忠国师。上堂。禅宗学者。应遵佛语。一乘了义。契自心源。不了义者。互不相许。如狮子身中虫。夫为人师。若涉名利。别开异端。则自他何益。如世大匠。斤斧不伤其手。香象所负。非驴能堪。

上堂。青萝夤缘。直上寒松之顶。白云淡泞。出没太虚之中。万法本闲。而人自闹。

师与紫璘供奉论议。师升座。奉曰。请师立义。某甲破。师曰。立义竟。奉曰。是甚么义。师曰。果然不见。非公境界。便下座。

南岳思禅师。示众曰。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不真。

扣氷古佛。上堂。四众云臻。教老僧说个甚么。便下座。马祖一禅师。上堂。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达磨大师。从南天竺国来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又引楞伽经文。以印众生心地。恐汝颠倒。不自信此一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经。以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汝但随时言说。即事即理。都无所碍。菩提道果。亦复如是。於心所生。即名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若了此意。乃可随时着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

百丈海禅师。上堂。灵光独耀。逈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盘山积禅师。上堂。心若无事。万法不生。意绝玄机。纤尘何立。道本无体。因体而立名。道本无名。因名而得号。若言即心即佛。今时未入玄微。若言非心非佛。犹是指踪极则。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

上堂。夫心月孤圆。光吞万象。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亡。复是何物。禅德。譬如掷剑挥空。莫论及之不及。斯乃空轮无迹。剑刃无亏。若能如是心心无知。全心即佛。全佛即人。人佛无异。始为道矣。

上堂。禅德可中学道。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无瑕。若如此者。是名出家。故导师云。法本不相碍三际亦复然。无为无事人。犹是金锁难。所以灵源独耀。道绝无生。大智非明。真空无迹。真如凡圣。皆是梦言。佛及涅盘。并为增语。禅德。直须自看无人替代。

上堂。三界无法。何处求心。四大本空。佛依何住。璇玑不动。寂尔无言。觌面相呈。更无余事。珍重。

杨岐叔禅师。上堂。群灵一源。假名为佛。体竭形销而不灭。金流朴散而常存。性海无风。金波自涌。心灵绝非。万象齐照。体斯理者。不言而徧历沙界。不用而功益玄化。如何背觉反合尘劳。於阴界中。妄自囚执。

马头藏禅师。上堂。知而无知。不是无知。而说无知。

南泉愿禅师。上堂。然灯佛道了也。若心相所思。出生诸法。虚假不实。何以故。心尚无有。云何出生诸法。犹如形影分别虚空。如人取声安置箧中。亦如吹网欲令气满。故老宿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且教你兄弟。行履据说。十地菩萨。住首楞严三昧。得诸佛秘密法藏。自然得一切禅定解脱。神通妙用。至一切世界。普现色身。或示现成等正觉。转大法轮。入涅盘。使无量入毛孔。演一句经无量劫。其义不尽。教化无量亿千众生。得无生法忍。尚唤作所知愚。极微细所知愚。与道全乖。大难大难。珍重。

上堂曰。王老师。自小养一头水牯牛。拟向溪东牧。不免食他国王水草。拟向溪西牧。亦不免食他国王水草。不如随分纳些些。总不见得。

上堂。道个如如。早是变了也。今时师僧。须向异类中行。归宗曰。虽行畜生行。不得畜生报。师曰。孟八郎汉。又恁么去也。

上堂。文殊普贤。昨夜三更相打。每人与二十棒。趁出院去也。赵州曰。和尚棒教谁吃。师曰。且道。王老师。过在甚处。州礼拜。

上堂。王老师卖身去也。还有人买么。一僧出曰。某甲买。师曰。不作贵不作贱。汝作么生买。僧无对。

盐官安国师。上堂。谓众曰。虚空为鼓。须弥为椎。甚么人打得。众无对。

归宗常禅师。上堂。从上古德。不是无知解。他高尚之士。不同常流。今时不能自成自立。虚度时光。诸子莫错用心。无人替汝。亦无汝用心处。莫就他觅。从前祇是依他解。发言皆滞。光不透脱。祇为目前有物。

上堂。吾今欲说禅。诸子总近前。大众近前。师曰。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问。如何是观音行。师乃弹指曰。诸人还闻否。曰。闻。师曰。一队汉。向者里觅甚么。以棒趂出。大笑归方丈。

茱萸和尚。上堂。擎起一橛竹曰。还有人虚空钉得橛么。时有灵虚上座。出众曰。虚空是橛。师掷下竹。便下座。

大梅常禅师。上堂。汝等诸人。各自回心达本。莫逐其末。但得其本。其末自至。若欲识本。唯了自心。此心。元是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根本故。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且不附一切善恶而生。万法本自如如。

黄檗运禅师。上堂。大众云集。乃曰。汝等诸人。欲何所求。以拄杖趂之。大众不散。师却复坐曰。汝等诸人。尽是噇酒糟汉。恁么行脚。取笑於人。但见八百一千人处便去。不可图他热闹也。老汉行脚时。或遇草根下有一个汉。便从顶门上一锥看。他若知痛痒。可以布袋盛米供养他。可中总似汝。如此容易。何处更有今日事也。汝等既称行脚。亦须着些精神好。还知道大唐国内无禅师么。时有僧问。诸方尊宿。尽聚众开化。为甚么却道无禅师。师曰。不道无禅。祇是无师。阇黎不见。马大师下。有八十四人坐道场。得马师正法眼者。止三两人。庐山归宗和尚。是其一。夫出家人。须知有从上来事分始得。且如四祖下。牛头横说竖说。犹未知向上关捩子。有此眼目。方辨得邪正。宗党且当人事。宜不能体会得。但知学言语。念向皮袋里安着。到处称我会禅。还替得汝生死么。轻忽老宿。入地狱如箭。我才见汝入门来。便识得了也。还知么。急须努力。莫容易事。持片衣口食。空过一生。明眼人笑汝。久后。总被俗汉算将去。在宜自看远近是阿谁面上事。若会即便会。若不会即散去。珍重。

香严端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直截根源。师乃掷下拄杖。便归方丈。

上堂。语是谤寂是诳。语寂向上有路在。老僧口门窄。不能与汝说得。便下座。

上堂。问正因为甚么无事。师曰。我不曾停留。乃曰。假饶重重剥得净尽无停留。权时施设。亦是方便接人。若是那边事。无有是处。

杭州天龙和尚。上堂。大众。莫待老僧。上来便上来。下去便下去。各有华藏性海。具足功德。无碍光明。各各参取。珍重。

龟山具禅师。上堂。动容瞬目。无出当人。一念净心。本来是佛。仍说偈曰。心本绝尘何用洗。身中无病岂求医。欲知是佛非身处。明鉴高悬未照时。

黄州安禅师。上堂。言不落句。佛祖徒施。玄韵不坠。谁人知得。

大慈中禅师。上堂。山僧不解答话。祇能识病。时有僧出。师便归方丈。

赵州谂禅师。上堂。如明珠在掌。胡来胡现。汉来汉现。老僧把一枝草。为丈六金身用。把丈六金身。为一枝草用。佛是烦恼。烦恼是佛。僧问。未审。是佛谁家烦恼。师曰。与一切人烦恼。曰。如何免得。师曰。用免作么。

上堂。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内里坐。菩提涅盘。真如佛性。尽是贴体衣服。亦名烦恼。实际理地。甚么处着。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汝但究理坐看三二十年。若不会。截取老僧头去。梦幻空华。徒劳把捉。心若不异万法。一如既不从外得。更拘执作么。如羊相似。乱拾物安向口里。老僧见药山和尚道。有人问着。但教合取狗口老僧亦教合取狗口。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一似猎狗专欲得物。吃佛法在甚么处。千人万人。尽是觅佛汉子。於中觅一个道人。无若与空王为弟子。莫教心病最难医。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坏时。此性不坏。一从见老僧后。更不是别人。祇是个主人公。者个更向外觅作么。正恁么时。莫转头换脑。若转头换脑。即失却也。僧问。承师有言。世界坏时。此性不坏。如何是此性。师曰。四大五阴。曰。此犹是坏底。如何是此性。师曰。四大五阴。

上堂。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还有答话分也无。僧举似洛浦。浦扣齿。又举似云居。居曰。何必。僧回举似师。师曰。南方大有人丧身失命。曰。请和尚举。师才举前语。僧指旁僧曰。者个师僧。吃却饭了。作恁么语话。师休去。

上堂。正人说邪法。邪法悉皆正。邪人说正法。正法悉皆邪。诸方难见易识。我者里易见难识。

上堂。谓众曰。我向行脚到南方。火炉头有个无宾主话。直至如今无人举着。

上堂。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才有言语。是拣择。是明白。老僧不在明白里。是汝还护惜也无。时有僧问。既不在明白里。护惜个甚么。师曰。我亦不知。僧曰。和尚既不知。为甚道不在明白里。师曰。问事即得。礼拜了退。别僧问。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是时人窠窟否。师曰。曾有人问我。老僧直得五年分疎不下。又问。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如何是不拣择。师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曰。此犹是拣择。师曰。田库奴甚处是拣择。僧无语。

上堂。兄弟。若从南方来者。即与下载。若从北方来者。即与上载。所以道。近上人问道即失道。近下人问道即得道。

上堂。兄弟莫久立有事商量无事。向衣钵下坐穷理好。老僧行脚时。除二时粥饭。是杂用心处。除外更无别用心处。若不如是大远在。

上堂。谓众曰。你若一生不离丛林。不语五年十载。无人唤你作哑汉。已后佛也不柰你何。你若不信。截取老僧头去。

大茅和尚。上堂。欲识诸佛师。向无明心内识取。欲识常住不凋性。向万物迁变处识取。

陈尊宿。上堂。我见百丈。不识好恶。大众才集。以拄杖一时打下。复召大众。众回首。乃云。是甚么。有甚共语处。又黄檗和尚亦然。复召大众。众回首。乃云。月似弯弓。少雨多风。犹较些子。

上堂。裂开也在我。捏聚也在我。时有僧问。如何是裂开。师曰。三九二十七。菩提涅盘。真如解脱。即心即佛。我且与么道。你又作么生。曰。某甲不与么道。师曰。醆子扑落地。碟子成七片。曰。如何是捏聚。师乃敛手而坐。

大随真禅师。上堂。此性。本来清净。具足万德。但以染净二缘。而有差别。故诸圣悟之。一向净用。而成觉道。凡夫迷之。一向染用。没溺轮回。其体不二。故般若云。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

丹霞然禅师。上堂。阿你浑家。切须保护一灵之物。不是你造作名邈。得更说甚荐与不荐。吾往日见石头。亦祇教切须自保护。此事不是你谈话得。阿你浑家。各有一坐具地。更疑甚么禅。可是你解底物。岂有佛可成。佛之一字。永不喜闻。阿你自看。善巧方便。慈悲喜舍。不从外得。不着方寸。善巧是文殊。方便是普贤。你更拟趂逐甚么物。不用经求落空去。今时学者。纷纷扰扰。皆是参禅问道。吾此间。无道可修。无法可证。一饮一啄。各自有分。不用疑虑。在在处处。有恁么底。若识得释迦即老凡夫。是阿你须自看取。莫一盲引众盲。相将入火坑。夜里暗双陆。赛彩若为生。珍重。

三平义忠禅师。上堂。今时人出来。尽学驰求造作。将当自己眼目。有甚么相当。阿汝欲学么。不要诸余。汝等各有本分事。何不体取作么。心愤愤口悱悱。有甚么利益。分明向汝说。若要修行路。及诸圣建立化门。自有大藏教文在。若是宗门中事。宜汝切不得错用心。僧问。宗门中。还有学路也无。师曰。有一路滑如苔。曰。学人还摄得否。师曰。不拟心汝自看。

马颊山本空禅师。上堂。祇者施为动转。还合得本来祖翁么。若合得。十二时中。无虚弃底道理。若合不得。吃茶说话。往往唤作茶话在。僧便问。如何免得不成茶话去。师曰。你识得口也未。曰。如何是口。师曰。两片皮也不识。曰。如何是本来祖翁。师曰。大众前不要牵爷恃娘。曰。大众忻然去也。师曰。你试点大众性看。僧作礼。师曰。伊往往道一性一切性在。僧欲进语。师曰。孤负平生行脚眼。

本生禅师。拈拄杖示众曰。我若拈起。你便向未拈起时作道理。我若不拈起。你便向拈起时作主宰。且道。老僧为人在甚处。时有僧出曰。不敢妄生节目。师曰。也知阇黎不分外。曰。低低处平之有余。高高处观之不足。师曰。节目上更生节目。僧无语。师曰。掩鼻偷香。空招罪犯。

夹山会禅师。上堂。有祖以来。时人错会。相承至今。以佛祖言句。为人师范。若或如此。却成狂人无智人去。他祇指示汝。无法本是道。道无一法。无佛可成。无道可得。无法可取。无法可舍。所以老僧道。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他不是目前法。若向佛祖边学。此人未具眼在。何故。皆属所依。不得自在。本祇为生死茫茫。识性无自由分。千里万里。求善知识。须具正眼求脱虚谬之见。定取目前生死。为复实有。为复实无。若有人定得许汝出头。上根之人。言下明道。中下根器。波波浪走。何不向生死中定当。取何处更疑佛疑祖。替汝生死。有智人笑汝。汝若不会。更听一颂。劳持生死法。唯向佛边求。目前迷正理。拨火觅浮沤。

上堂。不知天晓。悟不由师。龙门跃鳞。不堕渔人之手。但意不寄私缘。舌不亲玄旨。正好知音。此名俱生话。若向玄旨疑去。赚杀阇黎。困鱼止泺。钝鸟栖芦。云水非阇黎。阇黎非云水。老僧於云水。而得自在。阇黎又作么生。

上堂。闻中生解。意下丹青。目前即美。久蕴成病。青山与白云。从来不相到。机丝不挂梭头事。文彩纵横意自殊。嘉祥一路。智者知疏。瑞草无根。贤者不贵。

上堂。金乌玉兔。交互争辉。坐却日头。天下黯黑。上唇与下唇。从来不相识。明明向君道。莫令眼顾着。何也。日月未足为明。天地未足为大。空中不运斤。巧匠不遗踪。见性不留佛。悟道不存师。寻常老僧道。目睹瞿昙。犹如黄叶。一大藏教。是老僧坐具。祖师玄旨。是破草鞋。宁可赤脚。不着最好。

上堂。我二十年住此山。未曾举着宗门中事。有僧问。承和尚有言。二十年住此山。未曾举着宗门中事。是否。师曰。是。僧便掀倒禅床。师休去。至明日。普请掘一坑。令侍者请昨日僧。至曰。老僧二十年。说无义语。今日请上座打杀老僧。埋向坑里。便请若不打杀老僧。上座自着打杀。埋在坑中始得。其僧归堂。束装潜去。上堂。百草头荐取老僧。闹市里识取天子。

上堂。眼不挂户。意不停玄。直得灵草不生。犹是五天之位。珠光月魄。不是出头时。此间无老僧。五路头无阇黎。

九峰虔禅师。上堂。诸兄弟还识得命么。欲知命流泉是命。湛寂是身。千波竞涌是文殊境界。一亘晴空是普贤床榻。其次借一句子是指月。於中事是话月从上宗门中事。如节度使信旗相似。且如诸方先德。未建许多名目。指陈已前诸兄弟。约甚么体格商量。到者里不假三寸试话会看。不假耳试采听看。不假眼试辨白看。所以道。声前抛不出。句后不藏形。尽乾坤大地。都来是汝当人个体。向甚么处。安眼耳鼻舌。莫但向意根下图度作解。尽未来际亦未有休歇去。所以洞山道。拟将心意学玄宗。大似西行却向东。珍重。

涌泉欣禅师。上堂。我四十九年在者里。尚自有时走作。汝等诸人。莫开大口。见解人多。行解人万中无一。个见解言语。总要知通。若识不尽。敢道轮回去在。为何如此。盖为识漏未尽。汝但尽却。今时始得成立。亦唤作立中功。转功就他去。亦唤作就中功。亲他去我。所以道。亲人不得度。渠不度亲人恁么。譬喻尚不会。荐取浑仑底。但管取性乱动。舌头不见洞山道。相续也大难。汝须知有此事。若不知有啼哭有日在。

洛浦安禅师。上堂。末后一句。始到牢关。锁断要津。不通凡圣。寻常向诸人道。任从天下乐欣欣。我独不肯。欲知上流之士。不将佛祖言教贴在额头上。如龟负图。自取丧身之兆。凤萦金网趋霄汉。以何期直。须旨外明宗。莫向言中取。则是以石人机似汝也。解唱巴歌。汝若似石人雪曲也。应和指南一路。智者知疏。

牛头微禅师。上堂。三世诸佛。用一点伎俩。不得天下老师口。似匾担诸人作么生。大不容易。除非知有。余莫能知。

泐潭牟禅师。上堂。僧问。百丈卷席意旨如何。师曰。珍重。便下堂。

德山鉴禅师。上堂。若也於己无事。则勿妄求。妄求而得。亦非得也。汝但无事於心。无心於事。则虚而灵。空而妙。若毛端许。言之本末者。皆为自欺。何故。毫牦系念。三涂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圣名凡号。尽是虚声。殊相劣形。皆为幻色。汝欲求之。得无累乎。及其厌之。又成大患。终而无益。

上堂。我先祖见处。即不然。者里无祖无佛。达磨是老臊胡。释迦老子是乾屎橛。文殊普贤是担屎汉。等觉妙觉是破执凡夫。菩提涅盘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拭疮疣纸。四果三贤初心十地是守古冢鬼。自救不了。

岩头奯禅师。上堂。吾尝究涅盘经七八年。睹三两段义。似衲僧说话。又曰。休休时。有一僧。出礼拜。请师举。师曰。吾教意如∴字三点。第一向东方下一点。点开诸菩萨眼。第二向西方下一点。点诸菩萨命根。第三向上方下一点。点诸菩萨顶。此是第一段义。又曰。吾教意如摩酰首罗。擘开面门。竖亚一只眼。此是第二段义。又曰。吾教意犹如涂毒鼓。击一声。远近闻者皆丧。此是第三段义。时小严上座问。如何是涂毒鼓。师以两手按膝亚身曰。韩信临朝底。严无语。

雪峰存禅师。上堂。南山有一条鳖鼻蛇。汝等诸人切须好看。长庆出曰。今日堂中大有人丧身失命。云门以拄杖撺。向师前作怕势。有僧举似玄沙。沙曰。须是棱兄始得。然虽如是。我即不然。曰和尚作么生。沙曰。用南山作么。

上堂。此事如一片田地相似。一任诸人耕种。无有不承此恩力者。玄沙曰。且作么生是者田地。师曰看。沙曰。是即是某甲不与么。师曰。你作么生。沙曰。祇是人人底。

上堂。尽大地是个解脱门。把手拽伊。不肯入。时一僧出曰。和尚怪某甲不得。又一僧曰。用入作甚么。师便打。

升座。众集定。师辊出木球。玄沙遂捉来安旧处。

玄沙备禅师。上堂。佛道闲旷。无有程途。无门解脱之门。无意道人之意。不在三际。故不可升沈。建率乖真。非属造化。动则起生死之本。静则醉昏沉之乡。动静双泯。即落空亡。动静双收。瞒顸佛性。必须对尘对境。如枯木寒灰。临时应用。不失其宜。镜照诸像。不乱光辉。鸟飞空中。不杂空色。所以十方无影像。三界绝行踪。不堕往来机。不住中间意。钟中无鼓响。鼓中无钟声。钟鼓不相交。句句无前后。如壮士展臂。不藉他力。狮子游行。岂求伴侣。九霄绝翳。何在穿通。一段光明。未曾昏昧。若到者里。体寂寂。常的的。日赫焰无边表圆觉。空中不动摇。吞烁乾坤迥然照。夫佛出世者。元无出入。名相无体。道本如如。法尔天真。不同修证。祇要虚闲。不昧作用。不涉尘泥。个中纤毫道不尽。即为魔王眷属。句前句后。是学人难处。所以一句当天八万门。永绝生死。直饶得似秋潭月影。静夜钟声。随扣击以无亏。触波澜而不散。犹是生死岸头事。道人行处。如火销氷。终不却成氷。箭既离弦。无返回势。所以牢笼不肯住。呼唤不回头。古圣不安排。至今无处所。若到者里。步步登玄。不属邪正。识不能识。智不能知。动便失宗。觉即迷旨。二乘胆颤。十地魂惊。语路处绝。心行处灭。直得释迦掩室於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须菩提唱无说而显道。释梵绝听而雨花。若与么见前。更疑何事。没栖泊处离去来。今限约不得。心思路绝。不因庄严。本来真净。动用语笑。随处明了。更无欠少。今时人不悟个中道理。妄自涉事涉尘。处处染着。头头系绊。纵悟则尘境纷纭。名相不实。便拟凝心敛念。摄事归空。闭目藏睛。才有念起。旋旋破除。细想才生。即便遏捺。如此见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魂不散底死人。冥冥漠漠。无觉无知。塞耳偷铃。徒自欺诳。者里分别。则不然也。不是隈门傍户。句句现前。不得商量。不涉文墨。本绝尘境。本无位次。权名个出家儿。毕竟无踪迹。真如凡圣。地狱人天。祇是疗狂子之方。虚空尚无改变。大道岂有升沉。悟则纵横。不离本际。若到者里。凡圣也无立处。若向句中作意。则没溺杀人。若向外驰求。又落魔界。只如向上。没可安排。恰似焰炉。不藏蚊蚋。此理本来平坦。何用刬除。动静扬眉是真解脱道。不疆为意度。建立乖真。若到者里。纤毫不受。指意则差。便是千圣出头来。也安一字。不得久立。珍重。

长庆棱禅师。上堂。良久曰。莫道今夜较些子。便下座。上堂。撞着道伴。交肩过一生。参学事毕。

上堂。净洁打迭了。也却近前问我。觅我劈脊。与你一棒。有一棒到你。你须生惭愧。无一棒到你。你又向甚么处会。

鼓山晏国师。上堂。良久曰。南泉在日。亦有人举要。且不识南泉即今。莫有识南泉者么。试出来对众验看。时有僧出。礼拜才起。师曰。作么生。僧近前曰。咨和尚。师曰。不才请。退乃曰。经有经师。论有论师。律有律师。有函有号。有部有帙。各有人传持。且佛法是建立教禅道。乃止啼之说。他诸圣出兴。盖为人心不等。巧开方便。遂有多门。受疾不同。处方还异。在有破有。居空叱空。二患既除。中道须遣。鼓山所以道。句不当机。言非展事。承言者丧。滞句者迷。不唱言前。宁谈句后。直至释迦掩室。净名杜口。大士梁时。童子当日。一问二问三问。尽有人了也。诸仁者合作么生。

明招谦禅师。上堂。金锋敌胜。罕遇知音。同死同生。万中无一。寻言逐句。其数河沙。举古举今。灭胡种族。向上一路啐啄犹乖。儒士相逢握鞭回首。沙门所见诚实苦哉。抛却真金。随队撮土。报诸稚子。莫谩波波。解得他玄。犹兼瓦砾。不如一掷蓦过太虚。祇者灵锋。阿谁敢近。任君来箭。方称丈夫。拟欲吞声。不消一镢。

罗汉琛禅师。上堂。宗门玄妙。为当祇恁么也。更别有奇特。若别有奇特。汝且举将来看。若无去不可将两个字便当却宗乘也。何者两个字。谓宗乘教乘也。汝才道着宗乘。便是宗乘。道着教乘。便是教乘。禅德。佛法宗乘。元来由汝口里。安立名字。作取说取便是也。斯须向者里。说平说实。说圆说常。禅德。汝唤甚么作平实。把甚么作圆常。傍家行脚。理须甄别。莫相埋没。得些子声色名字。贮在心头。道我会解。善能拣辨。汝且会个甚么。拣个甚么。记持得底是名字。拣辨得底是声色。若不是声色名字。汝又作么生。记持拣辨。风吹松树也。是声虾蟇老鸦叫也。是声何不那里听取拣择去。若那里有个意度模样。祇如老师口里。又有多少意度。与上座莫错。即今声色摐摐地。为当相及不相及。若相及。即汝灵性金刚秘密。应有坏灭去也。何以如此为声贯破汝耳。色穿破汝眼因缘。即塞却汝幻妄。走杀汝声色体。尔不可容也。若不相及。又甚么处得声色来会么。相及不相及。试裁辨看少间。又道是圆常平实。甚么人恁么道。未是黄夷村里汉。解恁么说。是他古圣垂些子。相助显发。今时不识好恶。便安圆实。道我别有宗风玄妙。释迦佛无舌头。不如汝些子。便恁么点胸。若论杀盗淫罪。虽重犹轻。尚有歇时。此个谤般若。瞎却众生眼。入阿鼻地狱吞铁丸。莫将为等闲。所以古人道。过在化主。不干汝事。珍重。

安国球禅师。上堂。我此间粥饭因缘。为兄弟举唱。终是不常。欲得省要。却是山河大地与汝发明。其道既常。亦能究竟。若从文殊门入者。一切无为土木瓦砾。助汝发机。若从观音门入者。一切音响虾蟇蚯蚓。助汝发机。若从普贤门入者。不动步而到。以此三门方便示汝。如将一只折箸搅大海水。令彼鱼龙。知水为命。会么。若无智眼而审谛之。任汝百般巧妙。不为究竟。

水陆俨禅师。上堂。大众集定。师下座。捧香炉。巡行大众前曰。供养十方诸佛。便归方丈。

龙济修禅师。上堂。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具足圣人法。圣人不会。圣人若会。即是凡夫。凡夫若知。即是圣人。此两语一理二义。若人辨得。不妨於佛法中有个入处。若辨不得。莫道不疑好。珍重。

上堂。卷帘除却障。闭户生窒碍。祇者障与碍。古今无人会。会得是障碍。不会不自在。

沩山佑禅师。上堂。夫道人之心。质直无伪。无背无面。无诈妄心。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从上诸圣。祇说浊边。过患若无。如许多恶觉情见想习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净无为。澹泞无碍。唤他作道人。亦名无事人。时有僧问。顿悟之人。更有修否。师曰。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时。修与不修。是两头语。如今初心虽从缘。得一念顿悟。自理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净。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是修也。不可别有法教渠修行趣向。从闻入理。闻理深妙。心自圆明。不居惑地。纵有百千妙义。抑扬当时。此乃得坐披衣自解。作活计始得。以要言之。则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上堂。僧出曰。请和尚为众说法。师曰。我为汝得彻困也。僧礼拜。

上堂。仲冬严寒。年年事晷。运推移事。若何仰山进前叉手而立。师曰。我情知汝答者话不得。香严曰。某甲偏答得者话。师蹑前问。严亦进前叉手而立。师曰。赖遇寂子不会。

上堂。今时人但直下。体取不会底。正是汝心。正是汝佛。若向外得一知一解。将为禅道。且没交涉。名运粪入。不名运粪出。污汝心田。所以道不是道。

上堂。老僧百年后。向山下作一头水牯牛。左胁下书五字。曰沩山僧某甲。当恁么时。唤作沩山僧。又是水牯牛。唤作水牯牛。又是沩山僧。毕竟唤作甚么即得。仰山出礼拜而退。云居膺代曰。师无异号。资福宝曰。当时但作此○相拓呈之。新罗和尚作此[○@牛]拓呈之。又曰。同道者方知。芭蕉彻作此[(○@初)/((○@衣)*(○@佛))]相拓呈之。又曰。说也说了也。注也注了也。悟取好。乃述偈曰。不是沩山不是牛。一身两号实难酬。离却两头应须道。如何道得出常流。

仰山寂禅师。住东平时。沩山令僧送书并镜与师。师上堂。提起示众曰。且道是沩山镜东平镜。若道是东平镜。又是沩山送来。若道是沩山镜。又在东平手里。道得则留取。道不得则扑破去也。众无语。师遂扑破。便下座。

上堂。汝等诸人。各自回光返照。莫记吾言。汝无始劫来。背明投暗。妄想根深。卒难顿拔。所以假设方便。夺汝粗识。如将黄叶止啼。有甚么是处。亦如人将百种货物与金宝。作一铺。货卖祇拟。轻重来机。所以道。石头是真金铺。我者里是杂货铺。有人来觅鼠粪。我亦拈与。他来觅真金。我亦拈与。他时有僧问。鼠粪即不要。请和尚真金。师曰。啮镞拟开口。驴年亦不会。僧无对。师曰。索唤则有交易。不索唤则无我。若说禅宗身边。要一人相伴亦无。岂况有五百七百众耶。我若东说西说。则争头向前采拾。如将空拳诳小儿。都无实处。我今分明向汝说圣边事。且莫将心凑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实而修。不要三明六通。何以故。此是圣末边事。如今且要识心达本。但得其本。不愁其末。他时后日。自具去在。若未得本。纵饶将情学他亦不得。汝岂不见沩山和尚云。凡圣情尽。体露真常。事理不二。即如如佛。

香严闲禅师。上堂。若论此事。如人上树。口衔树枝。脚不踏枝。手不攀枝。树下忽有人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不对他。又违他所问。若对他。又丧身失命。当恁么时。作么生即得。时有虎头招。上座出众云。树上即不问。未上树时。请和尚道。师乃呵呵大笑。

上堂。道由悟达。不在语言。况是密密堂堂。曾无间隔。不劳心意。暂借回光。日用全功。迷途自背。

芭蕉清禅师。上堂。拈拄杖。示众曰。你有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夺却你拄杖子。靠拄杖。下座。

上堂。如人行次。忽遇前面万丈深坑。背后野火来逼。两畔是荆棘丛林。若也向前。则堕在坑堑。若也退后。则野火烧身。若也转侧。则被荆棘林碍。当与么时。作么生免得。若也免得。合有出身之路。若免不得。堕身死汉。

上堂。我年二十八。到仰山参见南塔见。上堂曰。汝等诸人。若是个汉。从娘肚里出来。便作狮子吼好么。我於言下。歇得身心。便住五载。

鹿苑和尚。上堂展手曰。天下老和尚诸上座命根。总在者里。有僧出曰。还收得也无。师曰。天台石桥侧。曰某甲不恁么。师曰。伏惟尚飨。

芭蕉圆禅师。上堂。三千大千世界。夜来被老僧。都合成一块辊。向须弥顶上帝释。大怒拈得。扑成粉碎。诸上座还觉头痛也无。良久曰。莫不识痛痒好。珍重。

承天确禅师。示众。正令提纲犹是捏窠。造伪佛法。祇对特地。谩蓦上流。问着即参差。答着即交互。大德拟向甚么处下口。然则如是事。无一向权柄在手。纵夺临机。有疑请问。

资福邃禅师。上堂。隔江见资福剎竿。便回去。脚根下好与三十棒。况过江来时。有僧才出。师曰。不堪共语。

芭蕉彻禅师。上堂。眼中无翳。空里无花。水长船高。泥多佛大。莫将问来。我也无答。会么。问在答处。答在问处。便下座。

临济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真佛真法真道。乞师开示。师曰。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三即一。皆是空名而无实有。如真正作。道人念念。心不间断。自达磨大师。从西土来。祇是觅个不受人惑底人。后遇二祖。一言便了。始知从前虚用功夫。山僧今日见处。与祖佛不别。第一句中荐得。堪与祖佛为师。若第二句中荐得。堪与人天为师。若第三句中荐得。自救不了。僧便问。如何是第一句。师曰。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分。曰如何是第二句。师曰。妙解岂容无着问。沤和争负截流机。曰如何是第三句。师曰。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乃曰。大凡演唱宗乘一句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有权有实。有照有用。汝等诸人作么生会。示众参学之人。大须仔细。如宾主相见。便有言论往来。或应物现形。或全体作用。或把机权喜怒。或现半身。或乘狮子。或乘象王。如有真正学人便喝。先拈出一个胶盆子。善知识不辩是境便上他。境上作模作样。便被学人又喝。前人不肯放下。此是膏肓之病。不堪医治。唤作宾看主。或是善知识不拈出物。祇随学人问处即夺。学人被夺抵死。不肯放此。是主看宾。或有学人应一个清净境。出善知识前知识。辨得是境。把得抛向坑里。学人言大好善知识知识。即云咄哉。不识好恶。学人便礼拜。此唤作主看主。或有学人披枷带锁。出善知识前知识。便与安一重枷锁。学人欢喜。彼此不辨。唤作宾看宾。大德。山僧所举。皆是辨魔拣异。知其邪正。

上堂。有一人论劫。在途中。不离家舍。有一人离家舍。不在途中。那个合受人天供养。

上堂。一人在孤峰顶上。无出身路。一人在十字街头。亦无向背。且道那个在前。那个在后。不作维摩诘。不作傅大士。珍重。

示众。我有时先照后用。有时先用后照。有时照用同时。有时照用不同时。先照后用。有人在。先用后照。有法在照用同时。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敲骨取髓。痛下针锥。照用不同时。有问有答。立宾立主。合水和泥。应机接物。若是过量人。向未举已前。撩起便行。犹较些子。

上堂。大众夫为法者。不避丧身失命。我于黄檗先师处。三度问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如蒿枝拂相似。如今更思一顿。谁为下手。时有僧出曰。某甲下手。师度与拄杖。僧拟接。师便打。

兴化奖禅师。示众。我闻前廊下也喝。后架里也喝。诸子汝莫盲喝乱喝。直饶喝得兴化。向虚空里。却扑下来。一点气也无。待我苏息起来。向汝道未在。何故。我未曾向紫罗帐里撒珍珠。与汝诸人去在。胡喝乱喝作么。

三圣然禅师。上堂。我逢人即出。出则不为人。便下座。

灌溪闲禅师。上堂曰。我在临济爷爷处得半杓。末山娘娘处得半杓。共成一杓吃了。直至如今饱不饥。

上堂。十方无壁落。四畔亦无门。露裸裸。赤洒洒。无可把。便下座。

幽州空和尚。上堂。众集。有僧出曰。拟问不问时如何。师曰嗄。僧便喝。师曰[囗@力]。僧又喝。师拈拄杖。僧曰瞎。师抛下拄杖曰。今日失利。僧曰。草贼大败。便归众。师以手向空。点一点曰。大众还有人辨得么。若有辩得者。出来对众道看。师良久曰。顶门上眼。也鉴不破。便下座。

南院颙禅师。上堂。赤肉团上。壁立千仞。僧问。赤肉团上。壁立千仞。岂不是和尚道。师曰是。僧便掀倒禅床。师曰。者瞎驴乱作。僧拟议。师便打。

上堂。诸方祇具啐啄同时眼。不具啐啄同时用。僧便问。如何是啐啄同时用。师曰。作家不啐啄。啐啄同时失。曰此犹未是某甲问处。师曰。汝问处作么生。僧曰失。师便打。其僧不肯。后於云门会下。闻二僧举此话。一僧曰。当时南院棒折那。其僧忽契悟。

风穴沼禅师。上堂。夫参学眼目。临机直须大用现前。勿自拘於小节。设使言前荐得。犹是滞壳迷封。纵然句下精通。未免触途狂见。应是从前依他作解。明珠两岐。与你一时扫却。直教个个如狮子儿。咤呀地哮吼一声。壁立千仞。谁敢正眼觑着。觑着即瞎却渠眼。时有僧问。如何是正法眼。师曰。即便[翟*支]瞎。曰[翟*支]瞎后如何。师曰。捞天摸地。

上堂。举寒山诗曰。梵志死去来。魂识见阎老。读尽百王书。未免受捶拷。一称南无佛。皆以成佛道。僧问如何是一称南无佛。师曰。灯连凤翅当堂照。月映娥眉[((白-日+田)/廾)*页]面看。

上堂。若立一尘。家国兴盛。野老颦蹙。不立一尘。家国丧亡。野老安帖。於此明得。阇黎无分。全是老僧。於此不明。老僧却是阇黎。阇黎与老僧。亦能悟却天下人。亦能瞎却天下人。欲识阇黎么。右边一拍。者里是。欲识老僧么。左边一拍。者里是。

上堂。若是上上之流。各有证据。略赴个程限。中下之机。各须英俊。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如爆龟纹爆。即成兆不爆。成钝欲爆。不爆直下便捏。

上堂。三千剑客。耻见庄周。赤眉横肩。得无讹谬。他时变豹。后五日看。珍重。

首山念禅师。上堂。第一句荐得。堪与佛祖为师。第二句荐得。堪与人天为师。第三句荐得。自救不了。时有僧问。如何是第一句。师曰。大用不扬眉。棒下须见血。曰慈悲何在。师曰。送出三门外。问如何是第二句。师曰。不打恁么驴汉。曰将接何人。师曰。如斯争柰何。问如何是第三句。师曰。解问无人答。曰即今祗对者是谁。师曰。莫使外人知。曰和尚是第几句荐得。师曰。月落三更穿市过。问维摩默然。文殊赞善。未审此意如何。师曰。当时听众必不如是。曰既不如是。维摩默然又且如何。师曰。知恩者少。负恩者多。乃曰。若论此事。实不甚一个元子脚。便下座。

上堂。三要得亲切。第一莫将问来问。还会么。问在答处。答在问处。汝若将问来问。老僧在汝脚底。汝若拟议。即没交涉。时有僧出礼拜。师便打。僧便问。挂锡幽岩时如何。师曰错。僧曰错。师又打。

汾阳昭禅师。上堂。谓众曰。汾阳门下有西河狮子。当门踞坐。但有来者。即便齩杀。有何方便。入得汾阳门。见得汾阳人。若见汾阳人者。堪与祖佛为师。不见汾阳人。尽是立地死汉。如今还有人入得么。快须入取。免得孤负平生。不是龙门客。切忌遭点额。那个是龙门客。一齐点下。举起拄杖曰。速退速退。珍重。

上堂。先圣云。一句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阿那个是三玄三要底句。快会取好。各自思量。还得稳当也未。古德已前行脚。闻一个因缘。未明中间。直下饮食无味。睡卧不安。火急决择。莫将为小事。所以大觉老人。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想计他从上行脚。不为游山玩水。看州府奢华。片衣口食。皆为圣心未通。所以驱驰行脚。决择深奥。传唱敷扬。博问先知。亲近高德。盖为续佛心灯。绍隆祖代。兴崇圣种。接引后机。自利利他。不忘先迹。如今还有商量者么。有即出来。大家商量。僧问。如何是接初机底句。师曰。汝是行脚僧。曰如何是辩衲僧底句。师曰。西方日出卯。曰如何是正令行底句。师曰。千里特来望旧面。曰如何是立乾坤底句。师曰。北俱卢洲长粳米。食者无贪亦无瞋。乃曰。将此四转语。验天下衲僧。才见你出来。验得了也。问如何是学人着力处。师曰。嘉州打大象。曰如何是学人转身处。师曰。陕府灌铁牛。曰如何是学人亲切处。师曰。西河弄狮子。乃曰。若人会此三句。已辩三玄。更有三要语在。切须荐取。不是等闲。与大众颂出。三玄三要事难分。得意忘言道易亲。一句明明该万象。重阳九日菊花新。

上堂。凡一句语。须具三玄门。每一玄门。须具三要。有照有用。或先照后用。或先用后照。或照用同时。或照用不同时。先照后用。且要共你商量。先用后照。你也须是个人始得。照用同时。你作么生当抵。照用不同时。你又作么生凑泊。

上堂。汾阳有三诀。衲僧难辨别。更拟问如何。拄杖蓦头楔。时有僧问。如何是三诀。师便打。僧礼拜。师曰。为汝一时颂出。第一诀。接引无时节。巧语不能诠。云绽青天月。第二诀。舒光辨贤哲。问答利生心。拔却眼中楔。第三诀。西国胡人说。济水过新罗。北地用镔铁。复曰。还有人会么。会底出来。通个消息。要知远近。莫祇恁么。记言记语。以当平生。有甚么利益。不用久立。珍重。

上堂。谓众曰。夫说法者。须具十智同真。若不具十智同真。邪正不辩。缁素不分。不能与人天为眼目。决断是非。如鸟飞空而折翼。如箭射的而断弦。断弦故射的不中。翼折故空不可飞。弦壮翼牢。空的俱彻。作么生是十智同真。与诸上座点出。一同一质。二同大事。三总同参。四同真志。五同徧普。六同具足。七同得失。八同生杀。九同音吼。十同得入。又曰。与甚么人同得入。与阿谁同音吼。作么生。是同生杀。甚么物同得失。阿那个同具足。是甚么同徧普。何人同真志。孰能总同参。那个同大事。何物同一质。有点得出底么。点得出者。不吝慈悲。点不出来。未有参学眼在。切须辩取。要识是非。面目见在。不可久立。珍重。

叶县省禅师。上堂。宗师血脉。或凡或圣。龙树马鸣。天堂地狱。镬汤炉炭。牛头狱卒。森罗万象。日月星辰。他方此土。有情无情。以手画一画云。俱入此宗。此宗门中。亦能杀人。亦能活人。杀人须得杀人刀。活人须得活人句。作么生。是杀人刀活人句。道得底出来。对众道看。若道不得。即孤负平生。珍重。

上堂。良久曰。夫行脚禅流。直须着忖。参学须具参学眼。见地须得见地句。方有相亲分始得。不被诸境惑。亦不落于恶道。毕竟如何委悉。有时句到意不到。妄缘前尘分别影事。有时意到句不到。如盲摸象。各说异端。有时意句俱到。打破虚空界。光明照十方。有时意句俱不到。无目之人纵横走。忽然不觉落深坑。

神鼎諲禅师。上堂。觉洞山曰。贪嗔痴太无知。赖我今朝识得伊。行便打。坐便槌。分付心王子细推。无量劫来不解脱。问汝三人知不知。师曰。古人恁么道。神鼎则不然。贪嗔痴实无知。十二时中任从伊。行即往。坐即随。分付心王拟何为。无量劫来元解脱。何须更问知不知。

谷隐聪禅师。示众。第一句道得。石里迸出。第二句道得。挨拶将来。第三句道得。自救不了。

上堂。五白猫儿爪距狞。养来堂上绝虫行。分明上树安身法。切忌遗言许外生。作么生是许外生底句。莫错举。

广慧琏禅师。上堂。临济两堂首座相见。同时下喝。诸人且道。还有宾主也无。若道有。祇是个瞎汉。若道无。亦是个瞎汉。不有不无。万里崖州。若向者里道得。也好与三十棒。若道不得。亦与三十棒。衲僧家到者里。作么生出得山僧圈缋去。良久曰。苦哉虾蟆蚯蚓。[跳-兆+孛]跳上三十三天。撞着须弥山百杂碎。拈拄杖曰。一队无孔铁锤。速退速退。

三交嵩禅师。上堂。文殊仗剑。五台横行。唐明一路。把断妖讹。三世诸佛。未出教乘。网底游鱼。龙门难渡。垂钩四海。祇钓狞龙。格外玄谈为求知识。若也举扬宗旨。须弥直须粉碎。若也说佛说祖。海水便须枯竭。宝剑挥时。毫光万里。放汝一路。通方说话。把断咽喉。诸人甚处出气。

石霜圆禅师。上堂。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乃竖起拄杖曰。者个是南源拄杖子。阿那个是经。良久曰。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喝一喝。下座。

上堂。先宝应曰。第一句荐得。堪与祖佛为师。第二句荐得。堪与人天为师。第三句荐得。自救不了。道吾则不然。第一句荐得。和泥合水。第二句荐得。无绳自缚。第三句荐得。四棱着地。所以道。起也海晏河清。行人避路。住也乾坤失色。日月无光。汝辈向甚么处出气。如今还有出气者么。有即出来。对众出气看。如无。道吾为汝出气去也。乃嘘一声。卓拄杖。下座。

上堂。道吾打鼓。四大部洲同参。拄杖横也。挑括乾坤大地。钵盂覆也。盖却恒沙世界。且问。诸人向甚么处安身立命。若也知得。向北俱卢洲。吃粥吃饭。若也不知。长连上床。吃粥吃饭。

上堂。一喝分宾主。照用一时行。要会个中意。日午打三更。遂喝一喝曰。且道是宾是主。还有分得者么。若也分得。朝打三千。暮打八百。若也未能。老僧失利。

上堂。夫宗师者。夺贫子之衣珠。究达人之见处。若不如是。尽是和泥合水汉。良久曰。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喝一喝。

上堂。我有一言。绝虑忘缘。巧说不得。祇要心传。更有一语。无过直举。且作么生是直举一句。良久。以拄杖画一画。喝一喝。

上堂。面西行向东。北斗正离宫。道去何曾去。骑牛卧牧童。珍重。

上堂。春生夏长即不问你。诸人脚跟下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华光寺主。便下座。

上堂。药多病甚。网细鱼稠。便下座。

示众。以拄杖击禅床一下云。大众还会么。不见道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香严恁么悟去。分明悟得如来禅。祖师禅未梦见在。且道祖师禅有甚长处。若向言中取则。悞赚后人。直饶棒下承当。孤负先圣。万法本闲。唯人自闹。所以山僧居福严。祇见福严境界。晏起早眠。有时云生碧嶂。月落寒潭。音声鸟飞鸣般若台前。娑罗花香散祝融峰畔。把瘦筇坐盘石。与五湖衲子。时话玄微。灰头土面。住兴化。祇见兴化家风。迎来送去。门连城市。车马骈阗。渔唱潇湘。猿啼岳麓。丝竹歌谣。时时入耳。复与四海高人。日谈禅道。岁月都忘。且道居深山住城郭。还有优劣也无。试道看。良久云。是处是慈氏。无门无善财。

上堂。祖师心印。一印印空。一印印水。一印印泥。如今还有印不着者么。试向脚跟下。道将一句来。设你道得。倜傥分明。第一不得行过衲僧门下。且道衲僧有甚么长处。良久曰。人王三寸铁。徧地是刀枪。喝一喝。卓拄杖。下座。

上堂。天已明。鼓已响。圣众臻齐合掌。如今还有不合掌者么。有即尼乾欢喜。无则瞿昙恶发。久立珍重。

上堂。北山南。南山北。日月双明天地黑。大海江河尽放光。逢着观音问弥勒。珍重。

琅邪觉禅师。上堂。奇哉十方佛。元是眼中花。欲识眼中花。元是十方佛。欲识十方佛。不是眼中花。欲识眼中花。不是十方佛。於此明得。过在十方佛。於此未明。声闻起舞。独觉临妆。珍重。

上堂。欲知常住身。当观烂坏体。欲知常住性。当观拄杖子。拄杖子吞却须弥。须弥吞却拄杖子。衲僧到者里。若也拟议。剑梁落膊轮降款。铁作胸襟到海隅。击禅床。下座。

上堂。见闻觉知。俱为生死之因。见闻觉知。正是解脱之本。譬如狮子反掷。南北东西。且无定止。汝等诸人。若也不会。且莫孤负释迦老子。吽。

上堂。山僧今日为诸人说破。明眼衲僧。莫去泥里打坐。珍重。

上堂。天高莫测。地厚宁知。白云片片岭头飞。绿水潺潺涧下急。东涌西没一句即不问你。生前杀后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时寒吃茶去。

上堂。阿呵呵。是甚么。开口是合口过。轻舟短棹泛波心。蓑衣箬笠从他破。咦。

上堂。剪除狂宼。扫荡搀抢。犹是功勋边事。君臣道合。海晏河清。犹是法身边事。作么生是衲僧本分事。良久曰。透网金鳞犹滞水。回涂石马出纱笼。

上堂。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若人下得通方句。我当刎颈而谢之。

上堂。拈起拄杖曰。山僧有时一棒。作个漫天网。打俊鹰快鹞。有时一棒。作个布丝网。摝蚬捞虾。有时一棒。作金毛狮子。有时一棒。作虾蟇蚯蚓。山僧打你一棒。且作么生商量。你若缁素得出。不妨拄杖头上眼开照四天下。若也未然。从教立在古屏畔。待使丹青入画图。

上堂。击水鱼头痛。穿林宿鸟惊。黄昏不击鼓。日午打三更。诸禅德。既是日午。为甚却打三更。良久曰。昨见垂杨绿。今逢落叶黄。

上堂。进前即死。退后即亡。不进不退。又落在无事之乡。何故。长安虽乐。不是久居。

上堂。山僧因看华严金狮子章。第九由心回转善成门。又释曰。如一尺之镜。纳重重之影象。若然者。道有也得。道无也得。道非亦得。道是亦得。虽然如是。更须知有拄杖头上一窍。若也不会。拄杖子穿灯笼入佛殿。撞着释迦。磕倒弥勒。露柱拊掌呵呵大笑。你且道。笑个甚么。卓拄杖。下座。

上堂。拈拄杖曰。盘山道向上一路滑。南院道壁立千仞崄。临济道石火电光钝。琅邪有定乾坤底句。各各高着眼高着眼。卓拄杖。下座。

列祖提纲录卷第七

猜你喜欢
  卷三百·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一·澄观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十·海明
  四分律卷第四十九(三分之十三)·佚名
  纪念释迦牟尼佛·太虚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二·佚名
  天品第十五·佚名
  卷上·佚名
  佛说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佚名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一·欧阳竟无
  卷第五·佚名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一·佚名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第十八卷·蕴闻
  卷三十九·佚名
  读伦理学原理感言·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田间诗学卷三·钱澄之

    郑谱略【初宣王封母弟友于宗周畿内咸林之地是为郑桓公今京兆郑县是其都也又为幽王大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其济洛河颍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君

  • 卷166 ·佚名

    李石 芝草 边上秋风生,众芳感萧瑟。 何由九地底,一气回暖脉。 官居类僧坊,忽有芝草坼。 骈跗间红紫,合盖晕黄白。 秋菌苦争气,渠自凡眼窄。 此理岂人为,信我匪天厄。 年余窍边廪,菜饱固不择

  • 卷七·钱子正

    钦定四库全书三华集卷七明 钱子义 撰种菊庵集一邵阳胡氏咏史诗传诵于世久矣马孝常先生尝谓予曰胡公之诗多幽僻蹇浅欲就其旧题别作一百五十篇以防学子愚以胡诗固有浅而僻者奈何儿童听习之熟恐卒难改也不若别命题而为

  • 卷七百八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八十六无名氏题长乐驿壁【摭言云大中十年郑颢典文放牓後谒假觐省於洛生徒饯长乐驿俄有纪於屋壁云】三十骅骝一烘尘来时不锁杏园春杨花满地如飞雪应有偷游曲水人絶句传闻天子访沈沦万里怀

  • 卷五百二十八·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二十八许浑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圉师之後太和六年进士第为当涂太平二县令以病免起润州司马大中三年为监察御史历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润州有丁卯桥浑别墅在焉

  • 志第三十 刑法·刘昫

    古之圣人,为人父母,莫不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防闲于未然 ,惧争心之将作也。故有轻重三典之异,宫墨五刑之差,度时而施宜,因事以议制。大则陈之原野,小则肆诸市朝,以御奸宄,用惩祸乱。兴邦致理,罔有弗由于此者也。暨淳朴既消,浇伪

  • 名山藏卷之八十二·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外记◆臣林外记志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诚哉是言也建文君即神圣无过高皇帝其臣虽贤无过宋濂刘基陶安诸长者高皇帝立法贻谋垂之万世夙兴夜寐恒如不及使诸臣博稽典故而断之独思凡治世

  • 卷一百十二·杨士奇

    永乐九年春正月壬戌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甲子 上谓兵部尚书方宾等曰建文时赋役繁重两江广西福建多有啸聚作乱为害乡里朕初即位不忍捕戮遣官招谕悉能听从各还生业今天下平宁朝廷纪纲法度已定

  • 卷之八百九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孙翤传·张廷玉

    孙钅龙,字文中,父亲孙升,字志高,是都御史孙燧的小儿子。嘉靖十四年(1535)中进士及第,授职为编修,升任过礼部侍郎。严嵩当权,孙升是他的门生,唯独没有依附他。遇上南京礼部尚书空缺,众人都不想去,唯独孙升请求前往。死后,赠封为太

  • 野史无文卷七·郑达

    西南死事诸臣传(上)何腾蛟传堵胤锡传何腾蛟传何腾蛟,其先山阴人,戍贵州黎平卫。所居有神鱼井,无鱼也,腾蛟生,鱼忽满井,五色巨鳞,大者至尺许;居人异之。登辛酉贤书,起家南阳令。时流寇充斥,至邑,辄破走之。后从巡抚陈必谦击贼于安皋

  • 卷二百五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五十七人物志一百三十七列女传十七八旗满洲列女传十五厢黄旗满洲前锋达启之妻舒穆禄氏厢黄旗满洲马甲奇善之妻富察氏厢黄旗满洲鸟枪护军吉祥之妻

  • 孟子説原序·张栻

    嵗在戊子栻与二三学者讲诵于长沙之家塾辄不自揆缀所见为孟子说明年冬防有严陵之命未及终篇辛卯歳自都司罢归秋冬行大江舟中读旧说多不满意从而删正之其存者盖鲜矣还抵故庐又二载始克缮写抚卷而叹曰嗟乎夫子之道至矣微

  • 说儒·胡适

    一、问题的提出。二、论儒是殷民族的教士;他们的衣服是殷服,他们的宗教是殷礼,他们的人生观是亡国遗民的柔逊的人生观。三、论儒的生活:他们的治丧相礼的职业。四、论殷商民族亡国后有一个&ldquo;五百年必有王者兴&rdquo;

  • 目录·袾宏

    楚石琦禅师毒峰善禅师空谷隆禅师天琦瑞禅师杰峰英禅师楚山琦禅师性原明禅师雪庭 禅师笑岩宝禅师古音琴禅师附录古鼎铭禅师雪窗光禅师南堂欲禅师径山悦空禅师佛光普照禅师璧峰金禅师东溟日禅师孤峰德禅师又附高丽普济

  •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柯南·道尔

    侦探小说。柯南道尔著。作于1902年。叙述侦探专家福尔摩斯和他的助手华生医生侦破一起离奇复杂的谋财害命案的经过,谴责犯罪的不道德行为,宣扬人道主义和善恶有报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作品结构严密,

  • 删补名医方论·吴谦

    方书。清吴谦等人辑。八卷。谦有《医宗金鉴》已著录。此即《医宗金鉴》之卷二十六至卷三十三。从《金匮》、《千金》、《外台》及历代名方中,精选汇编而成。全书九万余字。卷一载独参汤、参附汤等二十二方。卷二载补中

  • 八贤传·储仁逊

    叙述康熙时八位贤臣匡扶社稷的故事。南开大学图书馆藏储仁逊抄本小说。共二十回。闲言少叙,话说我国大清康熙皇爷登基以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驾下有八位贤臣匡扶社稷,这八位乃系山东青州府冯阁老、山西汾州府于成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