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隆庆闲禅师

禅师名庆闲。福州古田卓氏子也。母梦胡僧授以明珠。吞之而娠。及生白光照室。幼不近酒胾。年十一。事建州升山沙门德圆。十七得度。二十远游。性纯至。无所嗜好。唯道是究。貌丰硕。寡言语。所至自处。罕与人接。有即之者。一举手而去。以父事南禅师。南公钟爱之。时与翠岩顺公。同在黄檗。顺时时诘问闲。闲横机无所让。顺诉于南公曰。闲轻易。且语未辩触净。南公曰。法如是。以情求闲。乃成是非。其可哉。闲尝问南公。文首座(即云庵也)。何如在黄檗时。南公曰。渠在黄檗时。如人暴富。用钱如粪土。尔来如数世富人。一钱不虚用。南公尝以事至双岭。闲自翠岩来上谒。南公问。什么处来。对曰。百丈来。又问。几时离。对曰。正月十三。日南公曰。脚跟好痛与三十棒。对曰。非但三十棒。南公喝曰。许多时行脚。无点气息。对曰。百千诸佛。亦乃如是。曰。汝与么来。何曾有纤毫。到诸佛境界。对曰。诸佛未必到庆闲境界。又问。如何是汝生缘处。对曰。早晨吃白粥。至今又觉饥。又问。我手何似佛手。对曰。月下弄琵琶。又问。我脚何似驴脚。对曰。鹭鸶立雪非同色。南公咨嗟。而视曰。汝剃除须发。当为何事耶。对曰。只要无事。曰。与么则数声清磬是非外。一个闲人天地间也。闲曰。是何言欤。曰伶利衲子。闲曰。也不消得。南公曰。此间有辩上座者。汝著精彩。对曰。他有什么长处。曰。他拊汝背一下。又如何。闲曰作什么。曰。也展两手。闲曰。甚处学得这虚头来。南公大笑。闲却展两手。南公喝之。又问。[怡-台+龍][怡-台+龍]松松。两人共一碗。作么生会。对曰。百杂碎。曰。尽大地是个须弥山。提来掌中。汝又作么生会。对曰。两重公案。南公曰。这里从汝胡言汉语。若到同安如何过得(时英邵武在同安。作首座。闲欲往见之)。对曰。渠也须到这个田地。始得。曰。忽被渠。指火炉曰。这个是黑漆火炉。那个是黑漆香卓。甚处是不到处。对曰。庆闲面前。且从恁么说话。若是别人。笑和尚去。南公拍一拍。闲便喝。明日同看僧堂。曰。好僧堂。对曰。极好工夫。曰。好在甚处。对曰。一梁拄一柱。曰。此未是好处。闲曰。和尚又作么生。南公以手指曰。这柱得与么圆。那枋得与么匾。对曰。人天大善知识。须是和尚始得。即趋去。明日侍立。乃问。得坐披衣。向后如何施设。闲曰。遇方即方。遇圆即圆。曰。汝与么说话犹带唇么在。对曰。庆闲即与么。和尚又作么生。曰。近前来。为汝说。闲抚掌云。三十年用底。今朝捉败。南公大笑云。一等是精灵。南公在时。学者已争归之。及殁。庐陵太守张公鉴。请居隆庆。未期年。钟陵太守王公韶。请居龙泉。不逾年。以病求去。庐陵道俗。闻其弃龙泉也。舟载而归。居隆庆之西堂。事之益笃。元丰四年三月七日。告众将入灭。说偈乃入浴。浴出裸坐。方以巾搭膝。而化。神色不变为。著衣手足和柔。发剃而复出。太守来观。愿留全身。而僧利俨曰。遗言令化阇维。薪尽火灭。跏趺不散。以油沃薪。益之乃化。是日云起风作。飞瓦折木。烟气所至。东西南北。四十里。凡草木沙砾之间。皆得舍利如金色。碎之如金沙。道俗购以金钱。细民拾而鬻之。数日不绝。计其所获。几数斛。阅世五十有五。坐三十有六夏。初苏辙子由。欲为作记。而疑其事。方卧痁梦有呵者曰。闲师事何疑哉。疑即病矣。子由梦中作数百言。甚隽伟。而其铭略曰。稽首三界尊。闲师不止此。愍世狭劣故。聊示其小者。子由其知言哉。

赞曰。潜庵为余言。闲为人气刚而语急。尝同宿见其坐。而假寐。梦语衮衮。而领略识之。皆古衲机缘。初以为适然。已而每每连榻。莫不尔。盖其款诚于道。精一如此。唐道氲讥明皇。曩于般若。闻薰不一。而沉伫想。自起现行。闲之去留。践履之验。非闻熏不一者也。

猜你喜欢
  十五 漫谈参禅·正果法师
  卷四十一·性音
  卷五百四十四·佚名
  禅林宝训卷第二·净善
  一 序偈·佚名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佚名
  第三十二章 上生兜率宫·佚名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义净译)·佚名
  第十五章 遗骨之渡来·佚名
  卷五十九·道世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五卷·马鸣
  卷第八·佚名
  修行方便道不净观升进分第十一·佚名
  卷九·佚名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词综》(卷十七)·朱彝尊

    宋词六十首倦寻芳卢祖皋香泥垒燕,密叶巢莺,春晴寒浅。花径风柔,著地舞裀红软。斗草烟欺罗袂薄,秋千影落春游倦。醉归来,记宝帐歌慵,锦屏香暖。 别来怅光阴容易,还又荼蘼牡丹开遍。妒恨疏狂,那更柳花迎面。鸿羽难凭芳信短,长安

  • 三集卷七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七十七古今体一百十八首【己丑一】己丑元旦金度周回岁复开昌昌百福共春来三微敬奉占星纪七始欣逢转斗魁敷政临民亦久矣慎修思永益钦哉黄绫诗本成初唱景物安排取次

  • 卷之十五·佚名

    全唐诗补逸卷之十五吕从庆吕从庆,本大梁人,从其祖吕伸宦金陵。广明元年,黄巢率义军渡江攻金陵。时伸已卒,从庆偕弟从善走歙之堨田。朱梁代唐,又自歙迁隐于旌德之丰溪。每以陶彭泽自况,自号丰溪渔叟。历十七年而后唐代梁,又十

  • 卷九十四·列传第三十二·脱脱

        夹谷清臣 内族襄 夹谷冲 完颜安国 瑶里孛迭   夹谷清臣,本名阿不沙,胡里改路桓笃人也。姿状雄伟,善骑谢。皇统八年,袭祖驳达猛安。大定元年,闻世宗即位,率本部军六千赴中都会之,以功迁昭武大将军。从右副元

  • 卷二百五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六·张廷玉

        许誉卿 华允诚 魏呈润 毛羽健 吴执御 章正宸 黄绍杰 傅朝佑 姜埰 熊开元 詹尔选 汤开远成勇 陈龙正   许誉卿,字公实,华亭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金华推官。   天启三年,征拜吏科给事中。疏言锦衣世

  • 序·缪荃孙

    班志礼俗,吴域颇详;南齐州郡,粗有所纪;隋志于俗,尚为注意;鸿绪之稿,亦有所列。明清统志,过于简略,名存而已。旧草所录,上溯经史,旁稽方志,杂史稗官,均加搜采,无城不备,无类不书,宣风正俗,旌善别慝,意殊深厚。转移中心,谓在沪渎,中外之联,新

  • 卷十九下·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十九下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五礼源流口号余作春秋地形口号既竣意有未尽复取所辑五礼表中有鄙见及折衷前説处续成四十四首名曰春秋五礼源流口号凡厯代制作之典礼礼臣之引据与儒者之驳辨各列端绪

  • 卷第五·佚名

    帝统五尊号册上应天广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册文乾德元年十一月甲子维乾德元年岁次癸亥。十一月己酉朔。十六日甲子。摄太尉守司徒兼侍中萧国公臣范质。守司空平章事臣王溥。尚书右仆射平章事臣魏仁浦及内外文武臣寮。马

  • 礼四九·徐松

    尊号【宋会要】僖祖讳(眺)[朓]天头原批:「自(禧)〔僖〕祖至王旦撰,已载入帝号。」,汉京兆尹广汉之后。生于燕蓟,仕唐,历永清、文安、幽都三县令。建隆元年三月,追尊曰文献皇帝,庙号僖祖。谥议翰林学士窦俨撰,册文中书舍人扈蒙

  • 卷四十·郑玉

    <经部,春秋类,春秋阙疑>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四十     元 郑玉 撰定公 公名宋襄公之子昭公之弟敬王十一年即位諡法安民大惠曰定 元年春王 大东莱吕氏曰元年不书正月国无君无禀天子之正朔者也家氏曰昭公之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六·佚名

    (一名中印度那兰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    唐天竺沙门般剌蜜帝译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

  •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二卷·佚名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二卷尊者世友造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共菩提耶舍译分别诸入品第三如世尊为阇谛输卢那婆罗门说。一切婆罗门。当知。一切者。谓十二入。云何十二。谓眼入色入耳入声入鼻入香入舌入味入身入触入

  • 太上洞玄灵宝太玄普慈劝世经·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太玄普慈劝世经,撰人不详。约出于隋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乃寻声救苦天尊与普慈真人问答,劝导世人修道结缘。内称世间众生迷恋世法,如厕中蛆虫,以粪秽为乐。不知人身本为因缘会合,是假非

  • 柳树井·老舍

    北京曲剧。写于1951年。初载1952年1月《说说唱唱》。1952年2月宝文堂书店初版。收入1985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老舍剧作全集》第4卷。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2卷。剧本主人公李招弟从小做了王家的童养媳,后小丈夫又不

  • 居官镜·刚毅

    官箴,清刚毅著,刚毅是晚清时期的一位中枢大臣,驰骋官场近四十载,有着非常丰富的为官经历。他善于总结反思,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将自己多年来的从政经验编纂成书。

  • 孟子音义·孙奭

    经书注释。北宋孙奭撰。2卷,卷首 1卷。孙奭奉敕校定,东汉赵岐注。当时因与王旭等 刊正唐张镒《孟子音义》及丁公《孟子手音》二书, 并兼引了陆善经《孟子注》以成本书。《孟子音义》能 推究本文,参考旧注,采诸儒之善,删减不

  • 四谛论·佚名

    梵Catuh!satya -nirdes/a 。凡四卷,婆薮跋摩(梵Vasuvarman )造。陈·真谛(499~569)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如书名所示,本论系阐释苦集灭道四圣谛之作。全书共分六品:思择品、略说品、分别苦谛品、思量集谛品、分别灭谛品

  • 曼殊室利焰曼德迦万爱秘术如意法·一行

    全一卷。唐代一行撰。又作大威德万爱法、焰曼德迦万爱如意法。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为杂密轨,大威德法。首先细说六面六臂六足、乘水牛之像,图示所成就法、一印真言、曼荼罗及法成就之地符、天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