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九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能善知四摄法行。何等为十。一者行利益施摄化有情。二者行安乐施三者行无尽施。四者利益语。五者如义语六者如法语。七者如理语。八者利益行。九者同财而行利益。十者同其济命受用等事。而行利益摄化有情。善男子,利益施者,是谓法施安乐施者,是谓财施。无尽施者,谓与他人宣示正道利益语者,所谓宣说诸善品法。如义语者,所谓宣说真实之理。如法语者,所谓随顺如来正教宣说诸法。如理语者,所谓不坏真实之义。利益行者,谓令有情不善不起善法安立。同财利益者,谓同饮食财物平等受用同其济命受用等事行利益者,所谓金银摩尼真珠琉璃。螺贝壁玉象马车乘等。同其受用而行利益。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能善知四摄法行。又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得妙相具足。何等为十。一者常修寂静威仪。二者常修无矫诈威仪。三者常修清净威仪。四者见者皆生爱乐。五者见者皆生善相。六者见者无厌。七者见者悦意。八者一切有情见者无碍。九者一切有情见者皆生欢喜之心。十者一切有情见者皆生清净之心。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得妙相具足。又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为他所依。何等为十。一者有情久处生死怖畏中者,为作守护。二者有情久在生死旷野险难者,为作善导。三者有情没溺生死大海中者,而为济渡。四者有情无亲属者,为作主宰。五者有情久婴烦恼重病苦者,为作医师。六者有情无救护者,为作救护。七者有情无栖讬者,为作舍宅。八者有情无归投者,为作归投。九者有情无安止者,为作洲渚。十者有情无趣向者,为作趣向。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能为他所依。又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如大药树。善男子,譬如世间有大药树。其名善见若彼有情婴缠一切病苦之者,随取受用悉愈其疾。何等为十。一者受用其根。二者受用其茎。三者受用其枝。四者受用其叶。五者受用其花。六者受用其果。七者见时受用其色。八者嗅时受用其香。九者当时受用其味。十者举动受用其触。善男子,菩萨亦复如是从初发心已来。善能治疗一切有情诸烦恼病。而诸有情随所修作悉愈其疾。一者受用菩萨布施波罗蜜多。二者受用菩萨持戒波罗蜜多。三者受用菩萨忍辱波罗蜜多。四者受用菩萨精进波罗蜜多。五者受用菩萨禅定波罗蜜多。六者受用菩萨般若波罗蜜多。七者见菩萨身受用其色。八者闻菩萨名受用其声。九者尝於菩萨清净功德法味。十者亲近菩萨恭敬供养。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得如大药树。又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而能勤修福行。何等为十。一者随力供养三宝。二者病苦有情为施妙药。三者饥渴有情为施饮食。四者诸有情类若为寒热所逼恼者,施其覆护。五者常当尊重恭敬轨范之师及亲教师。六者见诸同梵行人。应起承迎合掌恭敬礼拜问讯。七者修治园林精舍。八者於时时中出诸库藏财穀等物而行给施。九者於诸奴婢及佣作人。平等养育而为护持。十者於时时中常行供养持戒沙门及婆罗门。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能勤修福行。又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善能施作诸变化事。何等为十。一者於一佛刹不动身相。能於无数佛刹诸如来所请问深义。二者於一佛刹不动身相。能於无数佛刹诸如来所听受深法。三者於一佛刹不动身相。能於无数佛刹诸如来所承事供养。四者於一佛刹不动身相。能於无数佛刹之中。而悉圆满菩提资粮。五者於一佛刹不动身相。能於无数佛刹之中。有诸菩萨成正觉时。悉皆尊重作供养事。六者於一佛刹不动身相。能於无数佛刹之中。自身示现成等正觉。七者於一佛刹不动身相。能於无数佛刹之中。示现往诣菩提道场。八者於一佛刹不动身相。能於无数佛刹之中转妙法轮。九者於一佛刹不动身相。能於无数佛刹之中示现涅槃。十者於一佛刹不动身相。能於无数佛刹之中。乃至有情所可化者,随其所应而悉为作诸变化事。菩萨虽复作诸化事。而不分别能化所化。

尔时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作诸化事而不分别能化所化。佛言:善男子,我今喻说。汝应谛听。譬如日月照四大洲。随摄世间一切有情普遍照曜。而彼日月亦不分别。我为能照一切有情是为所照。何以故彼之日月。皆由往昔所修业报故能照曜。善男子,菩萨亦复如是,虽复作诸化事。亦不分别能化所化。都无发悟亦无造作。何以故?谓由菩萨往昔胜善业报所成。菩萨往昔修菩萨行时。随其愿力随其行业。故能今时作诸化事无所分别。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善能施作诸变化事。又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能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何等为十。一者能善具足。及善积集布施之行。二者善具足戒。善积集戒。无缺漏戒。不杂染戒。出过一切声闻缘觉。清净洁白戒蕴具足。三者善具忍辱。四者善具精进。五者善具禅定。六者善具胜慧。七者善具方便。八者善具诸愿。九者善具诸力。十者善具正智善积集智。以菩萨成就不共智故。而能出过一切声闻缘觉之智。超越菩萨初地。乃至超越菩萨九地之智。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能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世尊宣说如是诸正法时。即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须弥山王。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小铁围山。大铁围山。及馀宝山黑山诸小山等峰岫。自然皆悉低屈向象头山。而伸供养佛及正法。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花树一切果树。皆悉低垂向象头山。供养世尊及其正法是时复有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菩萨。化现种种衣服庄严。其积量如须弥山王。供养世尊及其正法。

复有无数百千帝释梵王护世天等。皆悉合掌顶礼世尊,雨天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散於佛上。

复有无数百千诸天子众各持天衣。住虚空中举身旋转。作百千种清妙之声而伸供养。复以天花散於佛上咸作是言:我等今日见佛世尊,於第二时出现世间。於第二时转正法轮。世尊,若诸有情。具大福德修诸善业。於先佛所植众德本者,是人方得闻此正法。何况有能闻已发生清净心者,

复有无数百千摩睺罗伽。咸悉震发大雲雷音。又复化现种种大雲。遍覆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及象头山。雨众香水皆悉充满是中有情亦不尧恼。如是施作而伸供养复有无数百千龙女。於世尊前出歌咏声而伸供养。

复有无数百千乾闼婆众紧那罗众右绕。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及象头山。出美妙声歌咏供养。

猜你喜欢
  三山来禅师疏语卷中·灯来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三·欧阳竟无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五·佚名
  雪關和尚語錄卷三·雪关智訚
  净名玄论卷第八(会处下)·吉藏
  贤愚经卷第五·佚名
  玄鉴五宗引·佚名
  卷六·野竹福慧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五·玄奘
  答刘笠青问(四则)·太虚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四卷·佚名
  中国今日所需者是何事·太虚
  05.说余遍品·佛音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五·欧阳竟无
  三唯论图释·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出 闹殇·汤显祖

    【金珑璁】〔贴上〕连宵风雨重,多娇多病愁中。仙少效,药无功。“颦有 为颦,笑有为笑。不颦不笑,哀哉年少。”春香侍奉小姐,伤春病到深秋。今夕 中秋佳节,风雨萧

  • 第三十二出 感梦(南吕调皆来韵)·丁耀亢

    【恋芳春】(外、末从人上)杏老残英,柳舒嫩带,驿亭芳草浮埃。细水官桥古道。几度春来。(末)浪暖鱼龙欲化,故人去,俄惊桑海。神京近,尘积征衫,早寻松刹香台。(外)小生邹应龙是也。(末)小生林润是也。老盟兄,还记得昔年与

  • 卷二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禅藻集卷二十三明释正勉释性同辑明【五言律诗】寄海虞吴大         德胜【十二首】天地庵居僻相逢竟岁难白云供卧病沧海重加餐花影轻风动松隂过雨寒起居君倘好何惜皂袍单诗穷人来总厌贫吾

  • 志第十七 符瑞上·沈约

    夫体睿穷几,含灵独秀,谓之圣人,所以能君四海而役万物,使动植之类,莫不各得其所。百姓仰之,欢若亲戚,芬若椒兰,故为旗章舆服以崇之,玉玺黄屋以尊之。以神器之重,推之于兆民之上,自中智以降,则万物之为役者也。性识殊品,盖有愚暴之理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十六·佚名

    嘉靖三十一年六月壬子朔○癸丑大将军仇鸾言曩者奉诏每年调发京营转弱为强军六枝戍大同宣府苏镇以六月往十月还今已屇期臣谨部署副将孙男参将黄恩各三千人守宣府参将施宽游击赵应各三千人守大同游击肃振许策各三千人守

  • 卷之二百三十一终·佚名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二成化十八年九月丙申朔○丁酉太监覃昌传奉圣旨升羽林前卫副千户李通为正千户锦衣卫百户李贵全吾右卫百户王良俱副千户文思院副使周昂等六人俱大使人匠张大肚等十四人俱文思院副使灌顶国

  • 卷之三百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三百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宦遊偶記卷下·陈惟彦

    石埭陳惟彥劭吾查金陵釐捐整頓金陵釐捐記皖岸鹽務記與端督論辨數則記美商造油棧案記日本購米辭查皖南道涖湘始末整頓淮鹺撤西鄂湘掣驗辭皖財政司長附記密查雲貴總督案○查金陵釐捐壬寅六月入都引見將赴蘇魯撫周公馥奏

  • 卷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四吏部三官制吏科都给事中一员  左右给事中二员给事中四员户科都给事中一员  左右给事中二员给事中八员礼科都给事中一员  左右给事中二员给事中十员刑科

  • 朱子抄释卷一·吕柟

    明 吕柟 撰朱子曰学问是人合理防底事学者须是切己方有所得不理防学问与蚩蚩横目之氓何异【释学只是以人治人不然便是人不如鸟也】凡学字便兼行字意思如讲明义理学也效人做事亦学也【释知行兼进是学】古人为学大率体

  • 第七篇 箴言 第七十九章 平治·林语堂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语译既有大的怨恨,纵使把它调解,心中必然还会有余怨,这岂是好的方法?所以圣人治理天下,守柔处下,就好像掌握左契,只顺民而不向

  • 土敝则草木不长(1)·戴圣

    ——淫乐如洪水猛兽 【原文】 土敝则草木不长(2),水烦则鱼鳖不大(3),气衰则生物不遂(4),世乱则礼慝而乐淫(5)。是故其声衰而不庄,乐而不安,慢易以犯节,流湎以忘本(6)。广则容奸(7),狄则思欲(8)。感条畅之气(9),而灭平和之德,

  • 道行经譬喻品第十二·佚名

    佛言:譬如大海中船卒破坏知中人皆当堕水没死。终不能得度。是船中有板若樯。有健者得之。骑其上顺流堕深得出。知是人终不没水中死也。何以故?用得板樯故。菩萨有信乐有定行有精进。欲逮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得深般若波

  • 大乘中观释论 第七卷·安慧

    大乘中观释论 第七卷安慧菩萨造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观有为品第七之三◎复次自部答异宗言此分位定住  先分位显明释曰。如乳位中。乳亦不即。于此位灭。如前所说。有无

  • 玉清无上内景真经·佚名

    玉清无上内景真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此经原题「大罗真人元天大圣后紫光天母下传」。经文乃元始至真大圣在大梵真天玄空之中,「化诸外象,以表内景」。真人分东方九气、西方七气

  • 素问经注节解·姚止庵

    医经类著作。清姚止庵撰。九卷。止庵字绍虞,会稽 (浙江绍兴) 人。初业儒,涉猎医学。因感《内经》之学“其旨奥,其事博,其文错杂而难稽”。遂寝馈于《内经》 中十有四年,参断诸篇斟酌损益。撰成此书与《灵枢经注节解》

  • 玄和子十二月卦金诀·佚名

    玄和子十二月卦金诀,原题玄和子撰。此人疑即唐道士张太空。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言外丹火候,以十二消息卦与十二月、十二时辰相配。根据卦爻阴阳变化及寒暑推移,确定炼丹时间与火候进退。全篇分十二节,每节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