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四三 顺天时报

凡是不曾于民国早年在北京住过些时候的人,决不会想像到日本人在中国所办的汉字新闻是怎么岂有此理的可气。本来中国的报纸最初都是外国人办的,如上海的《申报》和《新闻报》都是如此,但那是外国商人主意为的赚钱,不像日本的乃是由政府主持,不但诸事替日本说话,便是国内琐事也都加评论指导,一切予以干涉。这从前清时代就已办起,在北京的一个叫做“顺天时报”,在沈阳那时称作奉天的一个叫做“盛京时报”,就名称上看来,也可以知道它成立的长久,和态度的陈旧了。日本是一个名称君主立宪,而实际是由军阀专政的国家,民国以来北洋政府虽然还很反动,可是民间有些活动显得有民主的色彩,这与日本人的观点是不大合得来的,其时便在报上大发议论,处处为反动势力张目,其影响实在是很大而且很有害的。五四以后这种现象就特别显著,可是人们都不当它是一回事,以是外国人所办的新闻造谣是常有的,算不得什么,不值得费笔墨来同它斗争,这种理由有一半是不错的,但是一半也在读者,要能够知道它是在造谣才好,可是在中国这怎么能行呢?至少也是在北京“辇毂之下”,数百年来习惯于专制之淫威,对于任何奇怪的反动言论,都可以接受,所以有些北京商会主张,简直是与《顺天时报》同一个鼻孔出气的。这个关系似乎很是重大。结果乃由我匹马单枪去和这形似妖魔巨人的风磨作战,那些文章我都没有搜集,现在就《谈虎集》卷下看来,里边只保存着《中国与日本》等十四篇。这《谈虎集》系取谈虎色变的意思,所收多是攻击礼教的文章,但是因为我是主张中庸的,有的对于个人或是攻击特别粗暴的就一律不曾收入,当时另立一个目录,预备日后另出一册《真谈虎集》,可是这个也不曾实行,那目录也就不见,只记得里边有篇《恕陈源》和《恕府卫》,——即是三一八开枪的执政府卫队,是在那事件发生以后所写的。我那部《谈虎集》是那样经过精密选择,却保有与日本《顺天时报》闹别扭的文章有十四篇之多,可见那时是怎样的浪费笔墨,大约那时没有收集的文章还有不少。这期间是民国十三至十六年(一九二四—二七),以后不久日本的汉文报纸大概是由外务省撤除了,但是它的宣传的恶影响却是尽够大的了。

就《谈虎集》里的材料看来,最先和《顺天时报》对抗的是在溥仪出官的时候,那是在民国十三年的冬天。我在《清朝的玉玺》这一篇文章里说道:

这篇文章的口气还是相当的缓和,说外国人不懂中国的事情,所以多有荒谬的议论,就怪中国人不争气,爱听他们的谬论。但是在《谈虎集》所收的第二篇《李佳白之不解》中,却收起这种假客气话,单刀直入的指出这种报纸的用意来了。原文最末的第三节道:

《顺天时报》是外国人的报,所以对于民国纵使不是没有好意,也总是绝无理解,它的好恶几乎无不与我们的相反,虽说是自然的却也是很不愉快的事。它说清室优待条件系由朱尔典居中斡旋,现在修改恐列国不肯干休,则不但谬误,简直无理取闹了。我要问朱尔典与列国,以及《顺天时报》的记者,当复辟的时候,你们为什么不出来干涉,说优待条件既由我们斡旋议定,不准清室破约复辟?倘若当时说这是中国内政,不加干涉,那么这回据了什么理由可以来说废话?难道清室可以无故破约而复辟,民国却不能修改对待已经复过辟的清室的条件么?虽然是外国人,似乎也不好这样的乱说罢。——但是仔细一想,就是本国人,受过教育的人们中间,这样的人也未必没有,那么吾又于外国人何尤。”

“玉玺这件东西,在民国以前或者有点用处,到了现在完全变了古董,只配同太平天国的那块宋体字的印一样,送进历史博物馆里去了。这回政府请溥仪君出宫,讨回玉玺,原是极平常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难道拿几颗印还好去做皇帝不成么?然而天下事竟有出于‘意表之外’者,据《顺天时报》说,‘市民大为惊异,旋即谣言四起,咸谓……夺取玉玺尤属荒谬’,我真不懂这些‘市民’想的是什么。我于此得到两种感想。其一是大多数都是些昏虫。无论所述的市民的意见是否可靠,总之都是遗民,迷信玉玺的奴隶,是的确的,所以别人可以影射或利用。舆论公意,不论真假,多是荒谬的,不可信托。其二是外国人不能了解中国的事情。外国人不是遗民,然而同他们一样的不是本国人,所以意见也一样的荒谬,即使不是恶意的,也总不免于谬误,至少是不了解。……

“《顺天时报》是外国政府的机关报,它的对于中国的好意与了解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它引李佳白为同调所以正是当然。但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些荒谬的议论。我们只要看这些外国机关报的论调,他们所幸所乐的事大约在中国是灾是祸,他们所反对的大抵是于中国是有利有益的事。虽然不能说的太决绝,大旨总是如此。我们如用这种眼光看去,便不会上它的当,而且有时还很足为参考的资料。”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三·列传第十一·脱脱
  卷七十二·志第二十三·祭祀一·宋濂
  ●卷第六·胡三省
  第十二章荆公之政术(四)教育及选举·梁启超
  卷十七·凌雪
  卷之七·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七·佚名
  卷八十下·郝经
  第四十五册 天聪六年正月·佚名
  第二十九册 天命六年十一月·佚名
  六七四 翻书房为知照纂办《满洲蒙古汉字切音清文鉴》事致蒙古堂移会(附黏单)·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十八·杜大珪
  ·会奏绅民捐资助赈附摺·丁曰健
  卷九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郭□□·唐圭璋

      菩萨蛮   卖饧天气箫声软。午院水沉烟未断。睡起补残眉。红绵入镜迟。   霎时开笑靥。花上看双蝶。新月上帘钩。相思不断头。

  • 刘婆惜·隋树森

    刘婆惜,歌伎。乐人李四之妻。江右(江西省的别称)人。颇通文墨,滑稽歌舞,迥出其流。先与抚州常推官之子三舍交好,为其夫间阻,遂私奔。事觉,被杖决。刘负愧,将之广海居,道经赣州,谒全子仁,时宾朋满座,全子仁帽上

  • 第二十九出 天变(中吕调萧豪韵)·丁耀亢

    (外鸣鼓角,众扮马、赵、温、岳四将舞上)水火风雷不可当,全凭善恶定兴亡。爱民惜命真天子,降福兴灾有玉皇。俺乃马、赵、温、岳四帅,今奉玉帝敕旨,钦差北极玄武帝君,往大明国考察善恶,只得在此伺候。(末扮真武披发

  • 人物第三十·浦起龙

    夫人之生也,有贤不肖焉。若乃其恶可以诫世,其善可以示后,而死之日名无得而闻焉,是谁之过欤?盖史官之责也。观太文籍肇创,史有《尚书》,知远疏通,网罗历代。至如有虞进贤,时宗元凯;夏氏中微,国传寒浞;殷之亡也,是生飞廉、恶来;周之兴

  • 卷四·常璩

    钦定四库全书华阳国志卷四晋 常璩 撰南中志宁州晋泰始六年初置蜀之南中诸郡庲降都督治也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滇濮句町夜郎叶榆桐师嶲唐侯王国以十数编发左祍随畜迁徙莫能相雄长【下永昌县有嶲唐县】周之季世楚威王遣

  • 卷之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

  • 卷之五百七十二·佚名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夏四月。辛酉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记注  ○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丁卯皆如之。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电寄端方等、据电奏、请将江北米谷杂粮厘捐。

  •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十二·刘时举

    宋 刘时举 撰宋寜宗一乙夘庆元元年春正月丁亥蠲两淮租税 黎州蛮寇边 诏两浙淮南江东路荒歉诸州收养遗弃小儿以隂雨赈济行在贫民寻诏释大理三衙临安府两浙路杖以下囚 丙辰白虹贯日 二月诏两

  • 一○一七 军机大臣奏查方略馆等处应进各书尚无迟延等事片·佚名

    一○一七 军机大臣奏查方略馆等处应进各书尚无迟延等事片乾隆四十九年闰三月初一日查方略馆等处应进各书,如《一统志》、《盛京通志》、《职官表》及翻书房翻译各书,现俱随本报按卯进呈,尚无迟延。其四库全书前经曹文埴

  • 评鉴阐要卷六·乾隆

    唐代宗仆固怀恩反纲仆固怀恩之反虽骆奉仙辛云京激成然皆由代宗不从顔真卿李抱真之言用郭子仪为镇抚以致披猖若此及乎怀恩拒命逆子伏诛乃云信不及人勲臣颠越益形昏愦可笑耳养仆固怀恩女册为崇徽公主嫁回纥目怀恩反叛即

  • 卷二十八上 桓谭冯衍列传第十八·范晔

    (桓谭、冯衍)◆桓谭传桓谭字君山,沛国郡相县人。他父亲在成帝时是太乐令。桓谭因父亲的关系任为郎,因而爱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把五经读遍了,能解释古书大义。不离章辨句。文章写得好,尤喜爱古学,多次从刘歆、杨雄辩论分析疑

  • ● 卷一·陈徽言

    咸丰二年壬子五月,粤匪伪太平王洪秀全攻陷湖南道州、江华等处,分遣贼党,远近散布伪示。是月杪,武昌城内外所在多有之。巡抚龚裕大索奸人,先后捕获斩之。乃请征邻兵,奏发帑金三十万,以为防堵费,报可。江夏知县绣麟,会同汉阳知县

  • 卷五十一·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五十一   宋 程公説 撰内鲁第五昭公昭公【諡法威仪共明曰昭】【名稠襄公子齐归所生在位二十五年孙于齐在外七年薨于干侯共三十二年】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无传】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公子围

  • 提要·孙之騄

    臣 等谨案尚书大传三卷补遗一卷国朝孙之騄辑之騄字晴川钱塘人按汉书艺文志伏生所传经二十九卷传四十一篇隋志作尚书大传三卷郑康成序谓章句之外别撰大义刘子政校书得而上之其篇次与艺文志合旧唐书志云伏胜注大传三卷

  •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四(末)(论第四)·慧沼

    段食之体。于变坏已有资长摄持方名为食。杂集第五云。有变坏故有变坏者。变坏故即香.味.触体变坏时。变坏者即资持之用 问为正变坏时名食。为长养资持之时方名为食 答资持用时方名为食。故瑜伽六十六云。若诸段物于吞

  • 中藏经·华佗

    中国古代综合性医书。今本3卷 (或著录1卷、2卷、3卷)。旧题汉·华佗撰。据考系后人伪托之作。本书系中医学重要古典医籍之一。本书成书年代不详,记载见于《补续汉书艺文志》和《后汉艺文志》等。现存最早为 《古今医

  • 太上慈悲九幽拔罪忏·佚名

    部分“恒”字缺笔,避唐穆宗或宋真宗名讳。本忏当出自唐或宋。元始天尊向普救真人解说,劝人礼十方应号天尊,行善去恶,将福补罪,忏一切罪。

  • 心经随喜·胡兰成

    《心经随喜》的作者是胡兰成。讲述了胡兰成亡命日本,1966年应邀在名古屋讲述佛教重要经典《心经》,这段期间,他流亡如新,生命亦彷佛在萧条之境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创造的生机。胡兰成讲《心经》,彷佛是在聊生活、谈时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