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问疑品第二

尔时圣者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见诸无量大众雲集。见佛世尊现大胜妙希有之相。作是思惟。今者世尊,为何事故。先现此相。我有疑事。今应当问。何以故?如来世尊,处在百千万福庄严师子妙座。威光殊特照曜显现。如是无量大众集会。难可值遇。作是念已,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即以偈颂赞叹如来。而说偈言:

世尊十力雄,天人诸世间。三界无与等,何有能过者,譬如须弥王,出大海小山。深固不倾动,诸天蒙安隐。

如来须弥王,过圣生死海。诸功德住持,安住不可动。功德须弥身,显出诸世间。一切依如来,安隐住涅槃。

譬如空无障,满月独明照。一切星宿光,隐没不能现。如来十力净,智慧月明朗。神通弟子众,亦如星宿光。

譬如日光轮,照曜诸世间。除灭一切闇,诸小光不现。如来智日轮,照除世间闇。诸梵王等光,隐没不能现。

譬如夜然火,置在高山顶。以体明净故,十方闇皆见。如来大明火,智慧山高显。照烦恼闇界,法性令开现。

譬如师子王,雄猛盖诸兽。不现威怒相,一切兽降伏。如来师子王,无畏力具足。慈心诸外道,自然皆降伏。

譬如摩尼珠,放光照世间。随诸众生愿,一切雨满足。如来摩尼珠,智慧幢照远。能雨大法雨,满足众生愿。

譬如转轮王,具足七宝福。游诸四天下,怨对生亲友。如来转轮王,具足十力宝。摄诸四魔众,皆归如来道。

譬如帝释王,三十三天主。布正善法堂,诸天欢喜受。如来天帝释,三界大法王。慈心观诸趣,坐涅槃法堂。

兴大慈悲雲,雨甘露法雨。天人欢喜受,修行无上道。

尔时圣者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说诸偈颂赞叹佛已,合掌白佛言:世尊,如来乃能为诸大众。说菩萨行方便境界奋迅法门。以闻此经诸有信乐无上大乘善根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及信小乘狭劣众生。亦发无上菩提之心。已发无上大心众生。而能增长菩提之念。诸狭劣行小见众生。能发大行。退道众生。而能进取大菩提道。以取菩提胜道众生能入如来智慧庄严深密法中。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言:文殊师利。诸佛如来应正遍知。所有难信难知难觉难识难量难入深密之法。一切天人不知如来依何意说。文殊师利。如此甚深微妙之法。若有众生行恶行者,不知此法不识此法。诸破戒者,不知此法不识此法。乐小行者,不信此法。破坏心者,不信此法。为恶知识所摄持者,不入此法。诸善知识所不摄者,不入此法。不为诸佛住持众生。不闻此法。除诸如来加力持者,能闻此法。能信此法。无有是处。尔时世尊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美妙声法子,能问我此事。汝今至心听,我当为汝说。众生无明覆,唯有信小心。闻此大乘法,不信故不说。

若於无量世,过去诸佛所。修行诸善行,善根具成熟。如是诸众生,常被如来加。闻说生欢喜,乃能谛信受。

若为恶知识,毒蛇之所螫。离於善知识,不闻甘露法。於诸胜法中,起於放逸心。堕大邪见坑,闻说不生信。

众生心狭劣,不堪受大法。闻退生不信,起於诽谤心。长夜堕恶道,永不闻佛法。为彼起悲心,故我不速说。

尔时圣者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白佛言:世尊,此会大众皆善清净。善行诸行。善能供养诸佛如来。善能将护诸善知识。善能修集清净信眼。善入大智信诸境界。善具清净深心直心。此会大众。一切善能观诸境界。能知此法能识此法。善哉世尊,唯愿为我及时会大众乐闻之心。善说此法。而说偈言:

此会诸众生,已於无量劫。一切诸佛所,种善根满足。如是众生等,能入佛境界。为满法器故,愿佛今速说。

一切皆瞻仰,天人师面门。恭敬合掌观,渴仰目不舍。愿世尊愍此,渴仰众生心。雨大妙法雨,令生善法牙。

我今请如来,无上大法王。愿开甘露门,转最胜法轮。是诸众生等,若闻佛所说,

能行无上道,究竟涅槃法。

猜你喜欢
  注维摩诘经卷第四·僧肇
  天童宏智觉禅师语录序·正觉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唐慧琳
  大方广佛华严经愿行观门骨目下·湛然
  卷第十二·佚名
  佛说信佛功德经·佚名
  卷第二·普瑞
  欢迎缅甸记者访华团致词·太虚
  显扬圣教论 第十七卷·无著
  卷第二十六·佚名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二·王日休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五·子璇
  修持与研究·太虚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卷·湛然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八卷·马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小病·戴望舒

    从竹帘里漏进来的泥土的香,在浅春的风里它几乎凝住了;小病的人嘴里感到了莴苣的脆嫩,于是遂有了家乡小园的神往。小园里阳光是常在芸苔的花上吧,细风是常在细腰蜂的翅上吧,

  • 卷一百四十六 慶曆四年(甲申,1044)·李焘

      起仁宗慶曆四年正月盡是年二月   春王正月戊辰,詔陝西都部署司、涇原經略司,罷修水洛城,從宣撫使韓琦奏請也。然劉滬時已興役,鄭戩又遣著作佐郎董士廉將兵助之矣。   庚午,詔京城積雪,民多凍餒,其令三司置場,減價出米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九·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三年岁次己酉 金太宗晟天会七年春正月庚辰朔上在扬州 是日贼贵仲正引兵犯岳州 京西北路兵马钤辖翟兴诉翟进死事于朝乞遣重臣镇守诏以兴为河南尹京西北路安抚制置使兼京西北路招讨使时叛将杨进据鸣皋

  • 卷之九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十二·佚名

      顺治二年。乙酉。十二月。己卯朔。日食。  ○礼部议覆、江南学臣高去奢疏言、江南乡试、旧额生员。中式一百二十五名。监生三十八名今南雍已裁、本省在监者、即与生员一体考试。应增二十名。从之。  ○镇守

  • ●序·吴伟业

    寒夜鼠啄架上,发烛照之,则明季三王时邸报,臣畜之以为史料者也。年来幽忧多病,旧闻日落;十年三徙,聚书复阙;后死之责,将谁任乎?臣因是博搜见闻,讲求实录,刊讹谬,芟芜秽,补缺遗,类分为四十一篇:自福王至桂王,更七载而勒成一书,名之曰&ldq

  • 元儒考略卷一·冯从吾

    (明)冯从吾 撰赵复字仁甫徳安人元太宗命太子阔出征徳安俘得复时姚枢以行台郎中同行中书省杨惟中从军枢奉命搜访人才见复与语大悦之复以九族俱残不欲生因与枢诀枢恐自裁留帐中共宿既觉月色皓然惟寝衣在遽驰马周号积尸间

  •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太炎

    长素足下:读《与南北美洲诸华商书》,谓中国衹可立宪,不能革命,援引今古,洒洒万言。呜呼长素,何乐而为是邪?热中于复辟以后之赐环,而先为是龃龉不了之语,以耸东胡群兽之听,冀万一可以解免,非致书商人,致书于满人也。夫以一时之富贵

  • 玉坡奏议巻一·张原

    明 张原 撰时政疏臣无似误防圣恩擢居言路日月云逾防涘莫报昼夜殷忧图惟致私顾言语嗫嚅莫能自効窃惟以言为职以谏为名上自朝廷远及边陲政事失得生民利病举所当言即言不尽中犹愈无言也臣窃观今天下之事弊縁法久事以时

  • 内储说下第三十一·韩非

    六微:一曰、权借在下,二曰、利异外借,三曰、讬于似类,四曰、利害有反,五曰、参疑内争,六曰、敌国废置。此六者,主之所察也。权势不可以借人,上失其一,臣以为百。故臣得借则力多,力多则内外为用,内外为用则人主壅。其说在老聃之言

  • 卷九 立命篇·王通

    文中子曰:“命之立也,其称人事乎?故君子畏之。无远近高深而不应也,无洪纤曲直而不当也。故归之于天。《易》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魏徵曰:“《书》云: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诗》云:不戢不难,受福不那。彼交匪傲,万福来求。其

  • 卷一·胡彦升

    钦定四库全书乐律表防卷一原任知县胡彦升撰度律上尔雅释噐律谓之分【律管可以分气】周礼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以辨隂阳之声以为乐噐【阳声属天隂声属地天地之声布于四方为作也故书同作铜郑司农云阳

  • 卷二十九·佚名

    △心王菩萨问阿僧祇品第二十五尔时心王菩萨白佛言:世尊,所谓阿僧祇。不可量。无分齐。无周遍。不可数。不可称量。不可思议。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世尊,云何阿僧祇。乃至不可说不可说耶。佛告心王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

  • 卷第十三·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十三目录 大鉴下第十三世 · 杨岐方会禅师法嗣十二人 ·白云守端禅师 ·保宁仁勇禅师 ·比部孙居士 ·石霜守孙禅师 ·东林郁山主(已上五人见录) ·君山守巽

  • 卷第十五·佚名

    禅林类聚卷第十五 衣钵 服饰(把针附) 鞋袜 珍宝 琴碁(书画乐附) 帘帐 舟楫 衣钵 世尊一日勑阿难。食时将至。汝当入城持钵。阿难应诺。佛云。汝既持钵。须依过去七佛仪式。阿难便问。如何是过去七佛之仪式。佛

  • 乾坤大略·王余佑

    中国古代论述军事战略原则兵书。王馀佑著。10卷,补遗1卷,约5万字。有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宝兴堂刊本和清宣统三年(1911)绿云楼、民国间《畿辅丛书》铅印本。1920年山西育才馆铅印本更名为《兵鉴》。该书写于顺治、康

  • 皇极经世·邵雍

    北宋邵雍撰。原书已不得见。现流传的各版本,虽卷数各不相同。但大都保留原书的基本内容。这是一部借《易卦》推衍,用以说明万物生成、道德渊源和世界治乱的象数学体系,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和宿命论色彩。按其子邵伯温

  • 平滇始末·佚名

    予吏滇,知逆藩吴三桂倡乱荡灭事颇详。然避伏深山,时日、地名、人名未确者不敢录。及东归十余年,亲友屡叩,谓桂势若可成而终败者,曷故?余曰:方乱起,余与同志刘文季、林牧士逆料必败,所以我三人始终洁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