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十六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二十六

传第十

敖汉部总传

敖汉部在喜峰口外至

京师千有十里东西距百六十里南北距二百八十里东界柰曼西界喀喇沁南界土默特北界翁牛特内扎萨克二十四部自科尔沁扎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喀喇沁土默特左翼阿噜科尔沁翁牛特阿巴噶阿巴哈纳尔四子部落茂明安乌喇特外皆元太祖十五世孙达延车臣汗之裔达延车臣汗子十一长图噜博罗特其嗣为敖汗柰曼乌珠穆沁浩齐特苏尼特五部第三子巴尔苏博罗特其嗣为土默特右翼一旗及鄂尔多斯部第五子阿尔楚博罗特其嗣为巴林扎噜特二部第六子鄂齐尔博罗特其嗣为克什克腾部第十一子格哷森扎扎赉尔珲台吉其嗣为喀尔喀左翼喀尔喀右翼二部余皆不着图噜博罗特子二长博第阿喇克详乌珠穆沁部总传次纳密克生贝玛土谢图子二长岱青杜楞号所部曰敖汉次额森伟徵诺顔详柰曼部总传岱青杜楞子索诺木杜棱及塞臣卓哩克图初皆服属於察哈尔以林丹汗不道天聪元年偕柰曼部长衮楚克率属来归

诏索诺木杜棱居开原塞臣卓哩克图还旧牧二年偕柰

曼巴林扎噜特诸台吉剿察哈尔

谕勿妄杀降严汛哨後索诺木杜棱以私猎哈达叶赫山罪议夺开原地塞臣卓哩克图卒子班第继为部长八年冬

遣大臣赴硕翁科尔定诸藩牧以扎哈苏台?嘉台为敖

汉界崇德元年

诏编所部佐领设扎萨克以班第领之爵多罗郡王顺治元年从入山海关击流贼李自成康熙十三年请选兵随剿逆藩吴三桂

诏还牧听调十四年随大军剿察哈尔叛人布尔尼十五

徵兵赴河南寻调荆州越三年凯旋二十八年秋诏发喜峰口仓粟赈所属贫户三十七年冬

遣官往教之耕

谕曰朕巡幸所经见敖汉及柰曼诸部田土甚嘉百谷可种如种谷多获则兴安岭左右无地可耕之人就近贸籴不须入边市米矣其向因种谷之地不可牧马未曾垦耕者令酌留草茂之处为牧地自两不相妨且敖汉柰曼蒙古以捕鱼为业者衆教之以引水灌田彼亦易从凡有利益於蒙古者与王台吉等相商而行雍正五

年以所部灾

赐帑赈之九年随大军剿噶尔丹策凌所部一旗驻固尔班图尔噶山与柰曼翁牛特巴林扎噜特喀尔喀左翼阿噜科尔沁诸部统盟於昭乌达爵五扎萨克多罗郡王一附多罗郡王一固山贝子二一由贝勒降袭镇国公一由贝子降袭

扎萨克多罗郡王班第列传

班第敖汉部人姓博尔济吉特元太祖二十一世孙父塞臣卓哩克图天聪元年三月遣使献明诱降书七月迎

觐辽河

行幄

赐宴

赉雕鞍良马各一十二月复

赉金珠皮币甲胄鞍马

赐号都喇尔巴图鲁三年从征明由阳什穆河入大安口克遵化薄北京四年克永平攻昌黎焚近城庐舍师还卒五年班第从征明大凌河败锦州援兵六年从征察哈尔过兴安岭至布隆图移征明归化城及宣府七年尚固伦公主授固伦额驸崇德元年四月封扎萨克多罗郡王

诏世袭罔替十二月从征朝鲜二年由朝鲜进征瓦尔喀至吉木海败平壤巡抚安州总兵及安边道援兵三年二月从征喀尔喀扎萨克图汗由兴安岭至登努苏台侦遁乃还其部校三人私匿马百四十不遵

旨均给无马者乘归议籍牧产户口

命即以赐班第九月从征明由墙子岭入边越北京趋山

东攻克济南四年扈

驾征明松山五年遣属色穆随征索伦凯旋得

优赉六年随大军围明锦州迎击援兵於松山两红旗镶蓝旗列营乳峰山为明兵所袭班第偕诸军击却之七年以松山锦州俱克叙功

优赉并及其部将斋萨库等顺治三年随豫亲王多铎追剿苏尼特叛人腾机思至扎济布拉克败喀尔喀土谢图汗车臣汗援兵四年卒子二长墨尔根巴图鲁温布袭郡王次齐伦巴图鲁鄂齐尔授和硕额驸

一次袭墨尔根巴图鲁温布班第长子顺治二年来朝

赐玉带鞍马四年袭扎萨克多罗郡王六年随大军追剿喀尔喀二楚琥尔於喀屯布拉克康熙十年卒子二长扎木素袭郡王次衮布二等台吉尚郡君授固山额驸子罗卜藏封多罗贝勒自有传二次袭扎木素墨尔根巴图鲁温布长子尚郡主授多罗额驸康熙十一年袭扎萨克多罗郡王十二年来朝十四年察哈尔布尔尼叛柰曼扎木三应之扎木素同巴林翁牛特喀喇沁土默特诸部兵会大军进剿布尔尼败窜为科尔沁额驸沙津阵斩扎木素奉

诏还防余贼掠境二十九年随大军剿噶尔丹於乌兰布通三十四年赴巴林防御三十五年调乌尔辉四十七年卒子垂木丕勒袭

三次袭垂木丕勒扎木素长子康熙四十七年袭扎萨克多罗郡王雍正十二年授副盟长乾隆八年

命御前行走十五年卒子垂济喇什袭

四次袭垂济喇什垂木丕勒长子初授二等台吉乾隆十五年袭扎萨克多罗郡王二十年遣子巴特玛喇什随大军剿达瓦齐二十一年授副盟长三十三年卒子巴特玛喇什袭

五次袭巴特玛喇什垂济喇什长子初授二等台吉乾隆三十三年袭扎萨克多罗郡王三十八年卒子巴勒丹袭

六次袭巴勒丹巴特玛喇什长子乾隆三十八年袭扎萨克多罗郡王四十年

命乾清门行走四十七年卒子德亲袭

七次袭德亲巴勒丹长子乾隆四十八年袭扎萨克多罗郡王

【附】追封多罗郡王索诺木杜棱列传

索诺木杜棱扎萨克郡王班第伯父天聪元年来归

赐济农号二年随大军征察哈尔八年从征明入得胜堡

由大同至朔州克堡一归献所获得

优赉九年削济农号崇德元年从征朝鲜二年由朝鲜进征瓦尔喀六年从征明锦州松山七年叙功

优赉顺治元年卒五年追封多罗郡王子二长玛济克次

布达相继袭

一次袭玛济克索诺木杜棱长子顺治五年袭多罗郡王

诏世袭罔替康熙五年以故杀妻罪削爵

命其弟布达袭

二次袭布达索诺木杜棱次子康熙五年袭多罗郡王十二年来朝扈

驾猎南苑

命偕巴林郡王鄂齐尔喀尔喀左翼贝勒衮布伊勒登等树侯校射十三年卒子三长萨木丕勒袭郡王次额尔德尼次色棱绰克图均授台吉

三次袭萨木丕勒布达长子康熙十三年袭多罗郡王二十八年卒子三长阿敏达赉次额色蒙克次达什达尔扎相继袭

四次袭阿敏达赉萨木丕勒长子康熙二十八年袭多罗郡王二十九年卒无嗣弟额色蒙克袭五次袭额色蒙克萨木丕勒次子康熙二十九年袭多罗郡王三十年卒无嗣弟达什达尔扎袭六次袭达什达尔扎萨木丕勒第三子康熙三十年袭多罗郡王四十三年卒无嗣从弟瓦尔达袭七次袭瓦尔达布达孙台吉色棱绰克图子康熙四十三年袭多罗郡王四十四年卒无嗣从弟鄂尔斋图袭

八次袭鄂尔斋图亦布达孙台吉额尔德尼子康熙四十四年袭多罗郡王五十四年赴北路军防御策妄阿喇布坦五十九年随大军击准噶尔擒宰桑贝坤等百余人得

优赉雍正九年随大军剿噶尔丹策凌乾隆十三年卒子

喇什喇布坦袭

九次袭喇什喇布坦鄂尔斋图长子乾隆十三年袭多罗郡王十九年随北路大军剿达瓦齐四十四年卒子齐默特噜瓦袭

十次袭齐默特噜瓦喇什喇布坦长子初授二等台吉乾隆四十四年袭多罗郡王

命乾清门行走

【附】多罗贝勒罗卜藏列传【今袭固山贝子】

罗卜藏扎萨克郡王墨尔根巴图鲁温布孙二等台吉衮布子初授二等台吉康熙五十年尚郡君授固山额驸五十四年

命乾清门行走雍正四年晋一等台吉七年

谕曰一等台吉罗卜藏明敏干练甚属勤慎在内廷行走有年且系额驸着封辅国公九年随喀尔喀亲王额驸策凌等进剿噶尔丹策凌授参赞大臣十年由克尔森齐老夜击贼至额尔德尼昭夺获山砦贼遁偕将军塔尔岱等追至推河擒斩无算

诏嘉其功晋固山贝子十一年复侦击准噶尔贼十三年

撤还乾隆元年

命御前行走七年擢理藩院额外侍郎八年

谕曰贝子罗卜藏人甚谨慎实心行走前在军营亦着劳绩可施恩晋封多罗贝勒十三年署镶蓝旗蒙古都统十五年授盟长寻署喀尔喀定边左副将军十七年卒

谕曰贝勒罗卜藏原系二等台吉因在军营効力洊封多罗贝勒此爵虽非世袭罔替念系出力行走所得其长子垂济扎勒可令袭固山贝子第三子三济扎

勒系罗卜藏爱惜之子可格外施恩封辅国公十九年

驾幸吉林

亲临其墓酹酒

一次袭垂济扎勒罗卜藏长子乾隆七年

命乾清门行走八年

命御前行走十一年尚郡君授固山额驸十八年袭固

山贝子四十六年卒理藩院议降袭

谕曰垂济扎勒父罗卜藏向来勤勉垂济扎勒又在内廷効力多年其子德威多尔济着加恩仍袭固山贝子

二次袭德威多尔济垂济扎勒长子尚郡君授固山额驸乾隆四十七年袭固山贝子四十九年

诏世袭罔替

【附】固山贝子三济扎勒列传

三济扎勒贝勒罗卜藏第三子尚郡君授固山额驸乾隆十八年封辅国公

命御前行走四十八年扈

驾幸盛京

谕奬其効力久克抒忱悃晋封固山贝子四十九年理

藩院议三济扎勒贝子爵系

恩封例弗予袭俟出缺时请

诏如议

【附】固山贝子罗卜藏锡喇布列传【今袭镇国公】罗卜藏锡喇布郡王鄂尔斋图第三子初授二等台吉雍正七年尚郡君授固山额驸九年

命乾清门行走乾隆十四年

命御前行走十九年

谕曰额驸罗卜藏锡喇布効力有年甚为勤慎人材亦优可施恩赐公品级二十四年封辅国公二十九年授副盟长三十年晋盟长三十一年擢理藩院额

外侍郎三十三年晋镇国公四十年晋固山贝子四十六年卒子纳木扎勒多尔济降袭镇国公一次袭纳木扎勒多尔济罗卜藏锡喇布长子乾隆四十六年袭镇国公四十九年理藩院议纳木扎勒多尔济所袭镇国公爵系

恩封例弗予袭俟出缺时请

诏如议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二十六

猜你喜欢
  列传第九十七·刘昫
  卷三百二十二 元豐五年(壬戌,1082)·李焘
  第三十五回 送番母市恩遭反噬 得邓女分宠启阴谋·蔡东藩
  第四十七回 拓边防谋定制胜 窃后位喜极生悲·蔡东藩
  卷之二百九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三·佚名
  ◎禀牍笑柄·李定夷
  二百七十二 内务府奏三处织造送来赔补绸缎已收讫摺·佚名
  清宣宗实录选辑二·佚名
  八六三 寄谕湖南巡抚李世杰应留心检阅查办书籍·佚名
  史记集解序·裴骃
  齐太公世家第二·司马迁
  段荣传·李百药
  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司马迁
  纲鉴易知录卷七五·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本·杨景贤

    羲驭流光泰宇清 宝筵初启百花明 云中缥缈黄金相 日下瞻依白玉京 第九出神佛降孙 (孙行者上,云)一自开天辟地,两仪便有吾身,曾教三界费精神,四方神道怕,五岳鬼兵嗔,六合乾坤混扰,七冥北斗难分,八方世界有谁尊,九天难捕我,十万

  • 声调谱卷一·赵执信

    右赞善赵执信撰五言古诗秦越人洞中咏【于鹄】扁鹊得【拗字】仙处传是西南【三平声字】年年山下人【下句是律上句第五字必平○第三字平亦拗以别律】长见骑白龙【上注言凡下句是律之调如此非谓此句而此句亦非律也】洞

  • 卷十三·侯克中

    钦定四库全书 艮斋诗集卷十三 元 侯克中 撰 别金台诸友 蟋蟀悲唫动客愁书来催我复南州不才每荷亲朋爱多病难堪父母忧冉冉碧云燕塞晚嗷嗷白鴈楚天秋霜风不卷残荷尽留与行人泛柏舟 汴梁即事 暮史朝经岂有程阳春白雪

  • 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五·赵尔巽

      ◎孝义二   卢必升 李应麒 李中德 张文龄 黎安理 易良德   方立礼 丁世忠 汪良绪 贾锡成 王长祚刘国宾 曹超   黎兴岕夏汝英 金国选 张愫 李志善弟志勃 彭大士   钱孝则 任遇亨族子裕德 陆国安 徐守质兄

  • 第三卷 吴 梁·缪荃孙

    吴禅国山碑在宜兴拓本高一丈,广一丈,篆书,四十三行,行二十五字。□□□□□□□□□□□□□□□□□□□□□□□□□右第一行。凡《云麓漫钞》及《荆溪外纪》所阙之字,并作□。其二书所有,而今碑文漫灭莫辨者,于字外作〈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七中·袁枢

    宋 袁枢 撰藩镇之乱唐僖宗光启元年 初田令孜在蜀募新军五十四都每都千人分两神防为十军以统之又南牙北司官共万余贠是时藩镇各专租税河南北江淮无复上供三司转运无调发之所度支惟收京畿同华鳯翔等数州租税不能赡

  • 第十七章 瑜珈與煉丹·林语堂

    蘇東坡曾經說:"未有天君不嚴而能圓通覺悟者。"解脫、或佛道,皆始於此心的自律。人在能獲得心的寧靜之前(心情寧靜便是佛學上之所謂解脫),必須克服恐懼、惱怒、憂愁等感情。在黃州那一段日子,蘇東坡開始鑽研佛道,以後的作品也

  • 外戚世家第十九·司马迁

    支菊生译注【说明】本篇记述汉高祖至武帝五代汉皇的后妃,以正后为主,兼及妃宾,并涉及后妃的亲族,所以称为《外戚世家》。记后妃,自然要反映宫廷内部的一些情况,这就能使读者看到帝王生活的一个重要的侧面。后妃之间为争宠、

  • 张亮传·欧阳修

    张亮是郑州荥阳县人。起自农耕之家,志趣雄奇而诡诈,外表虽似敦厚而内心却不是如此。隋朝大业末年,李密略地至荥、汴,张亮投奔于他,起初未受赏识。其时军中有人谋叛,张亮立即告发,李密爱其忠诚,便委任他为骠骑将军,隶属于李责力

  • 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佚名

    【提要】 齐国是战国中的强国,曾一度打算与秦国东西称帝,是有实力与秦国对抗的少数大国,具有很高的战略地位。对于合纵派来说,是一定要争取的国家,所以无论是陈轸、还是苏秦,都不费口舌地说服齐宣王加入联合抗秦的阵营。 【

  • 第二十六卦 大畜 山天大畜 艮上乾下·佚名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 能止健,大正也。 不家食吉,养贤也。 利涉大川,应乎天也。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初九:有厉利已。象曰:有厉利已,不犯灾也。九

  • 一日数次的反省功夫·孔子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注释】 曾子:孔子的学生,名参,字子舆。三省:多次自我反省。“三”表示多次,不是实指三次。传:指老师传授的学业。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

  • 卷五十二·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五十二   宋 程公説 撰内鲁第六定公       哀公定公【諡法安民大虑曰定】【名宋昭公弟襄公子昭公薨于干侯定公立在位十五年薨】经元年春王胡安国曰元年必书

  • 卷十七·范处义

    <经部,诗类,诗补传>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十七    宋 范处义 撰 变小雅 文武小雅一诗废则一事缺已於诸篇言之厉王尽废小雅故变小雅无其诗并着其失於六月之序以明宣王中兴自六月始其不得为正雅则非特厉王之过

  • 律宗会元卷下·守一

    诸文戒行门第六依体起修名为戒行事钞(上一)云。言戒行者。既受得此戒。秉之在心。必须广修方便。捡察身口。威仪之行。克志专崇。高慕前圣。持心后起。义顺於前。名为戒行。故经云。虽非触对。善修方便。可得清净。文

  • 三山来禅师五家宗旨纂要卷中·别庵性统

      普陀嗣法门人 性统 编曹洞宗洞山悟本良价禅师。会稽俞氏子。幼岁从师念般若心经。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忽以手扪面。问师曰。某甲有眼耳鼻舌。何故言无。师惊异曰。吾非汝师。指往五泄山礼胜默禅师披剃。二十一

  • 蠢子医·龙之章

    医论。清龙之章撰。四卷。之章字绘堂,太康(今属河南)人。晚年不幸,二子相继而亡,留下诸孙,不得已以医为业谋生。并取平日心得结合古人方略编成歌诀,以授诸孙,积而成帙。仿宋之邵康节将数学课儿名为《蠢子数》,故名。

  • 毛诗陆疏广要·毛晋

    二卷。三国吴陆机(261-303)撰。陆机字士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少有才名,文章冠世,曾任吴国牙门将。太康末入洛阳,与弟云以文才倾动一时,世称“二陆”。着有《辨之论》、《吊魏武帝文》、《文赋》等。原有文集,已佚,后人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