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唐纪 【七】

玄宗二

○玄宗二

开元二十二年春正月己巳如东都辛未遣太府卿严挺之户部侍郎裴宽于河南存问振给乙酉怀卫邢相等州乏粮遣中书舍人裴敦

复巡问量给种子二月壬寅秦州地震给复压死者家一年三人己上者三年夏四月甲辰降死罪以下甲寅北庭都护刘涣反伏诛五月戊子

裴耀卿为侍中中书侍郎张九龄为中书令黄门侍郎李林甫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夏帝于苑中种麦率皇太子己下躬自芟之

【谨按通鉴辑览

御批耕耤己足劝农事必伛偻自芟斯过甚矣且帝既云此所以荐宗庙则当岁以为常不见其继此而行也子夏曰虽

小道必有可观致远恐泥葢谓此耳】 六月壬辰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俘奚契丹以献 【考异曰实录守珪大破林胡按会要契丹事二十二

年大破之葢实录以契丹即战国林胡故云然】 张九龄充河南开稻田使冬十二月戊子朔日有食之乙巳张守珪大破契丹斩其王屈烈及

其大臣可突干传首东都

二十三年春正月乙亥耕耤田 【旧书作己亥然前年十二月戊子朔则此不应是己亥也兹从新书】 大赦赐文武官及朝集采访使

阶爵其才有王霸之畧学究天人之际及堪将帅牧宰者令五品己上清官及刺史各举一人赐酺三日秋七月丙子皇太子鸿改名瑛庆王直

以下十四王并改名封子琪为恒王璇凉王璥汴王 【按封皇子玭为义王珪为陈王珙为丰王己见于二十一年九月旧书重出新书并不

载封琪璇璥事亦属脱误】 八月戊子免鳏寡惸独今年地税之半冬十月戊申突骑施寇北庭及安西拨换城闰十一月壬午朔日有食之

【考异曰旧纪作十一月壬申朔按长厯十一月壬子朔今从实录唐厯】 十二月乙亥册故蜀州司户杨元琰女为寿王瑁妃

二十四年春正月北庭都护葢嘉运击突骑施败之三月乙未移考功贡举于礼部夏五月丙午醴泉人刘志诚反伏诛秋七月辛丑李林

甫为兵部尚书依旧知政事八月戊申加亲舅小功服舅母缌麻服堂舅袒免冬十月戊申车驾发东都甲子次华州降所过处系囚丁丑至自

东都十一月壬寅裴耀卿张九龄罢李林甫兼中书令朔方军节度副大使牛仙客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十二月戊申庆王琮为司徒

二十五年春二月乙酉张守珪及契丹战于捺禄山败之辛卯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及吐蕃战于青海败之夏四月辛酉杀监察御史

周子谅乙丑废皇太子瑛及鄂王瑶光王琚为庶人皆杀之秋七月庚申封李林甫为晋国公牛仙客为豳国公九月壬申颁新定令式格及事

类一百三十卷于天下冬十一月壬申如温泉宫乙酉至自温泉宫己丑开府仪同三司广平公宋璟薨十二月丙午惠妃武氏薨追谥为贞顺

皇后葬于敬陵

二十六年春正月乙亥牛仙客为侍中丁丑迎气于东郊降死罪流以下原之以京兆府新开稻田给贫人赐百官勋绢天下州县每乡一

学仍择师资令其教授诸乡贡每年令就国子监谒先师明经加口试内外八品己下及草泽有博学文辞之士各委本司本州岛闻荐壬辰李林

甫兼陇右节度副大使二月乙卯牛仙客兼河东节度副大使三月癸未吐蕃寇河西崔希逸败之夏四月己亥朔始令有司读时令于宣政殿

五月乙酉李林甫兼河西节度副大使六月庚子立忠王玙为皇太子秋七月己巳册皇太子大赦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赐文武官子为父

后者勋一转民酺三日九月丙申朔日有食之庚子益州长史王昱及吐蕃战于安戎城败绩冬十月戊寅如温泉宫壬辰至自温泉宫

二十七年春正月壬寅荣王琬巡按陇右二月己巳羣臣上尊号曰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大赦免百姓今年租赐文武阶爵酺五日夏四月

己丑牛仙客为兵部尚书兼侍中李林甫为吏部尚书依旧兼中书令总文武选事秋八月乙亥北庭都护葢嘉运击突骑施可汗吐火仙于碎

叶城擒之壬午吐蕃寇边河西节度使萧炅败之甲申制追赠孔宣父为文宣王颜回为兖国公余十哲皆为侯后嗣褎圣侯改封为文宣公九

月皇太子改名绍冬十月辛巳改修东都明堂丙戌如温泉宫十一月辛丑至自温泉宫

二十八年春正月癸巳如温泉宫庚子至自温泉宫三月丁亥朔日有食之壬子益州长史章仇兼琼败吐蕃克安戎城夏五月乙未太子

少师韩休卒秋七月壬寅追尊宣皇帝陵名曰建初光皇帝陵名曰启运仍置官员九月庚寅封皇孙俶等十九人为郡王冬十月甲子如温泉

宫以寿王妃杨氏为道士号太真辛巳至自温泉宫十一月牛仙客停兼朔方河东节度使

二十九年春正月癸巳如温泉宫庚子至自温泉宫立玄元皇帝庙秋七月乙亥北州刺史王斛斯为幽州节度使八月乙未幽州节度副

使安禄山为营州都督充平卢军节度副使押两番渤海黑水四府经畧使冬十月丙申如温泉宫戊戌遣使分往诸道黜陟官吏十一月庚戌

司空邠王守礼薨辛酉至自温泉宫辛未太尉寍王宪薨谥为让皇帝葬于惠陵十二月癸未吐蕃陷廓州达化县及振武军石堡城

天宝元年春正月丁未朔大赦改元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免百姓诸色逋税前资官及白身人有儒学博通文辞秀英及军谋武艺者

具以名荐甲寅陈王府参军田同秀上言玄元皇帝降于丹凤门通衢告赐灵符在尹喜之故宅帝遣使就函谷故关尹喜台西发得之乃置玄

元庙于太寍坊辛未陕郡凿三门渠成二月丁亥羣臣上尊号曰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辛卯享玄元皇帝于新庙甲午享于太庙丙申合祭

天地于南郊大赦改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东都为东京北都为北京天下诸州改为郡刺史为太守赐文武官阶爵庚子平卢节度副使

安禄山进骠骑大将军秋七月癸卯朔日有食之辛未左相牛仙客薨八月丁丑刑部尚书李适之为左相壬辰右相李林甫加尚书左仆射李

适之兼兵部尚书左仆射裴耀卿为尚书左仆射九月丙寅改玄元庙为太上玄元皇帝宫冬十月丁酉如温泉宫作长生殿成名曰集灵台以

祀天神十一月己巳至自温泉宫十二月朔方节度使王忠嗣及奚契丹战于桑干河败之

二年春正月乙卯作升仙宫丙辰追尊玄元皇帝为大圣祖玄元皇帝三月壬子享于玄元宫追号大圣祖父周上御大夫敬曰先天太皇

母益寿氏号先天太后尊咎繇曰明德皇帝凉武昭王曰兴圣皇帝江淮租庸等使韦坚引浐水开广济潭以聚运船丙寅帝幸广运楼以观之

秋七月丙辰裴耀卿薨冬十月戊辰太子太保信安王祎卒戊寅如温泉宫十一月乙卯至自温泉宫 【考异曰旧纪十月戊寅幸温泉宫十

一月乙卯还宫与实录同十二月戊申又幸温泉宫丙辰还宫实录无按十二月丙寅朔无戊申丙辰唐厯十一月戊申幸温泉宫丙辰还宫又

与实录本纪不同今皆不取】

三载春正月丙申朔改年曰载赦见禁囚徒壬寅如温泉宫二月己巳至自温泉宫丁丑封让皇帝男琳为嗣寍王邠王守礼男承寍为嗣

邠王让皇帝男璹为嗣申王惠宣太子男珍为嗣岐王■〈王员〉为嗣薛王庚寅皇太子绍改名亨三月己巳安禄山兼范阳节度使庚午武

威郡上言番禾县天宝山有醴泉涌出岭石化为瑞麰远近贫乏者取以给食癸酉降死罪流已下原之秋八月丙午九姓拔悉密叶护攻杀突

厥乌苏米施可汗来献其首冬十月癸巳如温泉宫十一月丁卯至自温泉宫十二月甲寅祠九宫贵神于东郊大赦纳女道士杨太真于宫中

四载春正月丙戌王忠嗣及突厥战于萨河内山败之秋八月壬寅册杨大真为贵妃九月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与吐蕃战于石堡城副

将褚誗死之 【按旧书作褚直廉直廉切即誗字也】 冬十月丁酉如温泉宫十二月戊戌至自温泉宫

五载春正月癸酉刑部尚书韦坚贬括苍太守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贬播川太守以王忠嗣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兼朔方河东军事三月

丙子遣使黜陟官吏夏四月庚寅李适之罢丁酉门下侍郎陈希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五月壬子朔日有食之秋七月丙子韦坚为李林甫所

构配流临封郡赐死坚妹皇太子妃听离太子少保李适之贬宜春太守到官饮药死八月户部侍郎郭虚己为御史大夫剑南节度使九月壬

子刻石为李林甫陈希烈像于太清宫冬十月丁酉如温泉宫十一月己巳至自温泉宫十二月辛未杀赞善大夫杜有邻著作郎王曾左骁卫

兵曹柳绩等

六载春正月辛巳杀北海太守李邕淄川太守裴敦复丁亥享于太庙戊子有事于南郊大赦于京城置三皇五帝庙其章怀节愍惠庄惠

文惠宣等太子与隐太子懿德太子同为一庙三月甲辰陈希烈为左相秋七月乙酉以旱命宰相台寺府县虑囚冬十月戊申如温泉宫改为

华清宫十一月乙亥杀户部侍郎杨慎矜及其兄少府少监慎余弟洛阳令慎名十二月癸亥至自华清宫

七载春三月乙酉大同殿柱产玉芝有神光照殿羣臣请加皇帝尊号曰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许之夏四月辛丑以高力士为骠骑大

将军五月壬午帝御兴庆宫受册徽号大赦免百姓来载租庸赐酺三日六月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赐实封及铁券秋八月己亥朔改千秋节为

天长节冬十月庚戌如华清宫封贵妃姊二人为韩国虢国夫人 【按杨贵妃传封韩虢秦三国夫人国忠传亦同旧书无秦国新书不载】

十二月戊戌或言玄元皇帝见于华清宫之朝元阁乃改为降圣阁会昌县为昭应县会昌山为昭应山辛酉至自华清宫

八载夏四月杀咸寍太守赵奉璋李林甫陷之也六月大同殿又产玉芝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攻吐蕃石堡城拔之闰月丙寅谒太清宫加

上玄元皇帝尊号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帝皆加大圣皇帝之字太穆文德则天和思昭皇后皆加顺圣皇后之字

羣臣上皇帝尊号曰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 【按七载五月己上尊号曰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旧书新书并同至此复

加二字而旧书于此仍前文而无所加应属脱误】 大赦戊辰太子太师徐国公萧嵩薨冬十月丙寅如华清宫十一月丁巳幸御史中丞杨钊

九载春正月己亥至自华清宫丁巳诏以十一月封西岳三月辛亥西岳庙灾以久旱停封西岳夏五月庚寅虑囚乙卯安禄山进封东平

郡王秋九月辛卯以商周汉为三恪废韩介酅公冬十月庚申如华清宫十一月辛卯幸杨国忠亭子十二月乙亥至自华清宫

十载春正月壬辰朝献于太清宫癸巳享于太庙甲午有事于南郊大赦酺三日丁酉李林甫兼安北副大都护朔方节度使二月丁巳安

禄山兼河东节度使夏四月壬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及云南蛮合罗凤战于泸川大败大将王天运死之五月丁亥改诸卫幡旗绯色者为

赤黄以符土运冬十月壬子如华清宫十一月乙未幸杨国忠宅丙午兵部侍郎兼御史中丞杨国忠兼领剑南节度使

十一载春正月丁亥至自华清宫二月庚午突厥寇边三月安禄山伐契丹其副阿布思叛归漠北禄山顿兵不进夏四月户部郎中王焊

京兆人邢縡谋反伏诛丙戌杀御史大夫兼京兆尹王鉷以杨国忠兼京兆尹六月壬午杨国忠奏剑南兵败吐蕃于云南国忠又奏有凤皇见

冬十月戊寅如华清宫十一月乙卯李林甫薨庚申杨国忠为右相兼文部尚书十二月甲申以平卢兵马使史思明兼北平太守充卢龙军使

丁亥至自华清宫

十二载春二月癸未追削李林甫官爵夏五月己酉复魏周隋三恪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伐吐蕃克洪济大莫门城秋八月戊戌哥舒翰封

西平郡王冬十月戊寅如华清宫

十三载春正月己亥安禄山入朝加左仆射丙午至自华清宫二月壬申朝献于太清宫加上玄元皇帝号曰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

天皇大帝癸酉享于太庙增祖宗谥甲戌羣臣上尊号曰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证道孝德皇帝大赦左降官遭父母丧者听归赐内外官阶

爵民酺三日丁丑杨国忠为司空三月哥舒翰伐吐蕃败之复河源九曲夏五月北庭都护程千里俘阿布思以献六月乙丑朔日有食之剑南

留后李宓及云南蛮战于西洱河死之 【洪迈曰天宝十三载李宓击南诏粮尽引还蛮追击之宓被擒全军皆没国忠隐其事更以捷闻此

通鉴所纪旧唐书云李宓粮尽军旋为所擒新书亦云败死于西洱河焉按高适有李宓征蛮诗序云天宝十一载诏伐西南夷丞相杨公兼节

制之寄乃奏前云南太守李宓自交址击之往复数万里十二载四月至于长安君子是以知庙堂使能而李公效节因赋是诗其畧曰饷道忽

己远县军垂欲穷野食掘田鼠晡餐兼僰僮收兵列亭候拓地弥西东归来长安道召见甘泉宫其所述如此虽诗人所言未必皆实然当时明

赋其事不应虚言则宓葢归至长安未尝败死其年又非十三载也味掘鼠餐僮之语则粮尽危急师非胜归明甚  按高适所云在十二载或

者李宓于十二载先得生还至十三载复率兵伐蛮全军皆没而纪事者止据后事书之欤】 秋八月丙戌陈希烈罢文部侍郎韦见素为武部

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秋霖雨人多乏食出太仓米一百万石贱粜以济之瀍洛水溢冬十月乙酉如华清宫十二月戊午至自华清宫是

载户部计见管府三百二十一县一千五百三十八户九百六十一万九千二百五十四口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

十四载春正月丙寅宴羣臣于勤政楼奏九部乐辛巳遣使宣慰河北夏四月安禄山奏破奚契丹秋八月辛卯免百姓今载租庸壬辰虑

囚冬十月庚寅如华清宫十一月甲子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率蕃汉之兵十余万自幽州南向诣阙以诛杨国忠为名杀太原尹杨光翙庚午闻

于行在所壬申伊西节度使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以讨安禄山丙子至自华清宫九原郡太守郭子仪为朔方军节度副大使右羽林军

大将军王承业为太原尹卫尉卿张介然为河南节度采访使右金吾大将军程千里为上党郡长史并令讨贼丁丑以京兆牧荣王琬为东讨

元帅高仙芝副之十二月丁亥禄山陷灵昌郡渡河辛卯陷陈留郡执太守郭纳张介然死之癸巳陷荥阳郡太守崔无诐死之丙申封常清及

安禄山战于罂子谷败绩丁酉禄山陷东京河南尹达奚珣叛降于禄山留守李憕中丞卢弈判官蒋清死之高仙芝弃陕郡西保潼关常山太

守颜杲卿与长史袁履谦贾深等杀禄山将李钦凑执何千年高邈送于京师辛丑诏皇太子统兵东讨以永王璘为山南节度使江陵长史源

洧副之颍王璬为剑南节度使蜀郡长史崔圆副之二王不出合丙午斩封常清高仙芝于潼关以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守潼关甲辰郭子仪

及禄山将高秀岩战于河曲败之戊申荣王琬薨济南太守李随单父尉贾贲平原太守颜真卿饶阳太守卢全诚并起兵讨禄山

十五载春正月乙卯东平太守嗣吴王祇以兵讨安禄山其日禄山僭号于东京丙辰以李随为河南节度使庚申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

壬戌安禄山陷恒山执颜杲卿袁履谦癸亥哥舒翰进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南阳太守鲁炅为南阳节度使乙丑安庆绪寇潼关哥

舒翰击败之丁丑真源令张巡以兵讨安禄山二月己亥李光弼郭子仪将兵东出井陉与禄山将史思明战大破之庚子贾贲战于雍邱死之

三月壬午以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为范阳节度使颜真卿克魏郡以真卿为河北采访使夏四月丙午赞善大夫来瑱为颍州太守兼招讨使五

月戊午鲁炅及禄山将武令珣战于滍水败绩贼寇南阳嗣虢王巨为河南节度使自蓝田出师救南阳六月癸未颜真卿及禄山将袁知泰战

于堂邑败之北海太守贺兰进明克信都丙戌哥舒翰及禄山将崔干佑战于灵宝西原败绩是日李光弼及忠思明战于嘉山大败之辛卯蕃

将火拔归仁执哥舒翰叛降于禄山遂陷潼关及河东华阴上洛郡甲午诏亲征乙未黎明出延秋门西行宰相杨国忠韦见素内侍高力士及

太子亲王妃主皇孙扈从其妃主皇孙之在外者皆委之而去丁酉次于马嵬杨国忠为禁军所杀贵妃杨氏赐死 【谨按通鉴辑览

批纲目书杨国忠及贵妃伏诛说者谓二人之罪宜诛书法所以正名定罪殊不知是时众叛亲离威柄不出玄宗且玄宗亦无诛之之意安得

谓之伏法惟据事直书则罪名既着而元礼嗾众劫君之恶亦自彰杜甫一生忠恳独于北征诗褎美元礼太过不可为训且彼时玄宗颠沛流

离杨氏又安能更为人患哉若谓宜诛则当于禄山未叛杨氏方盛之时舍身固争方可谓之忠臣元礼所为正韩愈所为又下石焉者在朋友

尚不可而况君臣乎若元礼者直乱臣贼子其去禄山葢一间耳】 以韦见素子京兆府司录谔为御史中丞充置顿使然未知所适军士或言

河陇或言灵武太原或言还京为便韦谔曰还京须有捍贼之备兵马未集恐非万全不如且幸扶风徐图所向上询于众咸以为然及行百姓

遮路乞留皇太子愿戮力破贼收复京城因留太子己亥次扶风郡军士各怀去就会益州贡春彩至上悉命置于庭召诸将谕之曰卿等多国

家功臣陈力久矣朕之优奖常亦不轻逆胡背恩事须回避甚知卿等不得别父母妻子朕亦不及亲辞九庙言发涕流又曰朕须幸蜀路险狭

人多恐难供承今有此彩卿等即宜分取各图去就朕自有子弟中官相随便与卿等诀别众咸俯伏涕泣曰死生愿从陛下上曰去住任卿自

此悖乱之言稍息己亥禄山陷京师庚子以司勋郎中剑南节度留后崔圆为蜀郡长史剑南节度副大使颍王璬为剑南节度大使监察御史

宋若思为御史中丞充置顿使韦谔充巡阁道使并令先发辛丑次陈仓壬寅次散关分部下为六军颖王璬先行寿王瑁等分统六军前后左

右相次丙午次河池郡崔圆奏剑南岁稔民安储供无阙帝大悦授圆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蜀郡长史剑南节度如故秋七月甲子次

普安郡宪部侍郎房管自后至以为文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丁卯诏以皇太子充天下兵马元帅都统朔方河东河北平卢等节度使永

王璘江陵府大都督统山南东路黔中江南西路节度大使盛王琦广陵郡都督统江南东路淮南河南等路节度大使丰王珙武威郡都督领

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大使庚午次巴西郡以太守崔涣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韦见素为左相庚辰车驾至蜀郡八月壬午

大赦皇太子即皇帝位于灵武癸巳以闻丁酉上用灵武册称上皇诏曰诰庚子上皇临轩册肃宗遣韦见素房管使于灵武授册命明年九月

郭子仪收复两京十月肃宗遣中使啖廷瑶入蜀奉迎上皇丁卯上皇发蜀郡十一月丙申次凤翔郡肃宗遣精骑三千至扶风迎卫十二月丙

午肃宗具法驾至咸阳望贤驿奉迎上皇御宫之南楼肃宗拜于楼下鸣咽不自胜上皇启行肃宗骑马前导丁未至京师御大明宫之含元殿

见百寮上皇亲自抚问人人感咽时太庙为贼所焚权移神主于大内长安殿上皇谒庙请罪遂幸兴庆宫三载肃宗奉上尊号曰太上至道圣

皇帝上元元年七月徙居于西内之甘露殿元年建巳月甲寅崩于神龙殿年七十八 【按上元二年九月去上元号改元诏十一月为岁首

至次年四月改元年为宝应元年诏以正月为岁首故新书云元年建巳月也而旧书云上元二年四月崩于神龙殿玄宗生于垂拱元年是年

己酉至宝应元年壬寅年七十八旧书云上元二年似误】 谥曰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陵曰泰陵

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天宝十五载凡四十四年

钦定续通志卷七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六 高宗中宗诸子·刘昫
  列传第一百四十 突厥·欧阳修
  卷一百四十六·志第九十九·仪卫四·脱脱
  卷二十七·本纪第二十七·脱脱
  卷二百四·列传第九十二·张廷玉
  卷二一O 唐紀二十六·司马光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十八·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七十·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八·佚名
  钦定金史语解卷九·佚名
  王·宋濂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佚名
  卷七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四十九·彭定求

        卷549_1 【汾上宴别(一作许浑诗)】赵嘏   云物如故乡,山川知异路。年来未归客,马上春色暮。   一尊花下酒,残日水西树。不待管弦终,摇鞭背花去。   卷549_2 【书斋雪后】赵嘏   拥褐坐茅檐,春晴喜初日。微

  • 曾乾曜·唐圭璋

      丑奴儿   蓦地厮看时。赤怕那、迪功郎儿。气岸昂昂因权县,厅子叫道,宣教请后,有无限威仪。   先自不相知。取奉着、划地胡挥。甚时得归京里去,两省八座,横行正任,却会嫌卑。

  • 第一出--第十七出·张凤翼

    第一出 传奇大意 【靑玉案】〔末上〕人生南北如岐路。世事悠悠等风絮。造化小儿无定据。翻来覆去。倒横直竖。眼见都如许。时来有志须遭遇。却笑风流赋枯树。坎止流行应有数。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一曲飞觞羽!矄柎鹫

  • 苍筤词钞·孙鼎臣

    孙鼎臣杏花天清明禁烟时节花飞絮,又一点分来宫炬。冶春心事低迷处,豆蔻梢头风雨。渐移了暖红帘幕,又闲了踏青箫鼓。莺莺燕燕都来诉,—无计将伊分付。南浦次顾子山和玉田春水韵暗渡柳梢春,只栏边、斗鸭今朝先晓。新绿

  • 四集卷三十四·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三十四古今体一百四十一首【丙申二】新正万夀山清漪园撰吉初旬出禁垣节前有暇步山园清漪动智氷权隐万夀静仁春渐温寓目由来景以揽会心率可乐因存几篇汉诏曾经读敢

  • 卷一百五十八 志一百三十三·赵尔巽

      ◎邦交六   △日本   日本久通中国。明季以寇边禁互市,清兴始复故。康熙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致书于长崎奉行,请通商舶。闽、粤商人往者益众,杂居长崎市。初有船百八十艘,后由七十艘迭减至二十馀艘。货运中国岁限八

  • 卷之一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外集卷二·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録外集卷二 宋 李幼武 纂集 程颢 明道先生纯公 字伯淳五世而上居中山之博野高祖羽太宗朝以辅翼功显赐第京师今为河南人踰冠中嘉佑二年进士第调鄠县簿再调上元簿就移泽州晋城令改着佐寻以

  • 刘文静传·欧阳修

    刘文静字肇仁,他自称远祖是彭城人,而世代居住于京兆府武功县。其父刘韶,任隋官时战死,赠予仪同三司之爵。刘文静因是死难官员之子,承袭其父仪同三司之爵。他为人倜傥而有权谋。大业末年,担任晋阳县令,和晋阳宫监裴寂相友善。

  • ●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一·周明泰

    至德周明泰志辅 ○公历一八一三年嘉庆十八年癸酉 丑角黄三熊生十二月初三日申时生名札拉熊布字德山号叔敏行三小名雄儿昆季五人旗籍世袭云骑尉由道光初年投入高腔恩庆科班先学老生后改丑行满科后搭入高腔庆升平崇庆安

  • 职官七六·徐松

    收叙放逐官一【宋会要】太祖建隆元年正月五日,太祖即位赦书:「应贬降、责授及勒停官,并与恩泽。」 干德元年十一月十六日南郊赦书:「诸贬降官吏未量移者与量移,已量移者与复资,已复资者与叙用,余者委刑部分析贬降缘由闻奏听

  • 第八章 秦汉之际·张荫麟

    第一节陈胜之起灭二世皇帝元年七月,在旧楚境的蕲县大泽乡停留着附近被征发去防守渔阳的闾左兵九百人。适值大雨,道路不通。这队伍已无法如期达到指定的处所。照当时的法律,将校误期,要被处斩。有两位下级将校陈胜和吴广,便

  • 公孫龍子·公孙龙

    趙人 公孫龍 著跡府第一〈府聚也述作論事之跡聚之於篇中因以名篇〉公孫龍六國時辯士也疾名實之散亂因資材之所長為守白之論假物取譬以守白辯〈物各有材聖人之所資用者也夫衆材殊辯名恃所長更相是非以邪削正其賞罰不

  • 智慧在高处,淡定在内心·李叔同

    低调之人淡定从容,在功名利禄面前不争不抢,在荣华富贵面前不奢不贪,在金鼎玉食面前不咸不淡,在成败得失面前不喜不忧。因为低调,平凡如你我者皆可以取得成功;因为低调,成功人士也可以更进一步走向卓越。坚持自己的路不要把金

  • 译文 卷十二 警戒·朱熹

    卷十二 警戒 12&middot;01 濂溪先生曰:仲由喜闻过,令名无穷焉。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噫!&mdash;&mdash;周敦颐《通书&middot;过》[译文]周敦颐先生说:子路一爱一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因而有

  • 潮音草舍诗存外集(一)·太虚

    双溪临行太虚上人有诗见赠次原韵奉酬  月 宾粤南得得与君游,胜境名山涉未周。溪水乍流声及世,秋风又送雨催秋;梧桐月落苍崖冷,鸿雁夜鸣远客愁。聊作短章相别去,好期他日话情幽。酬太虚赠原韵 白 慧管见囿蹄涔,高怀海共深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六·澄观

    第三善男子于此下指示后友。于中二。初举友依正。后汝可往下劝往教问。今初。国名胜乐者。次下知识寄当初住。胜过前位是信所乐故。山名妙峰者。山有二义。一寂静不动义。二高出周览义。以况初住。解心创立依定发慧。

  • 上清仙府琼林经·佚名

    《上清仙府琼林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是南北朝或隋唐上清派道士纂集。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系辑录《大洞真经》、《汉武帝内传》、《真诰》、《登真隐诀》、《葛仙公内传》等三十余种道书而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