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比丘听施经正文

东晋天竺三藏昙无兰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比丘。到讲堂诸比丘所言:诸贤者,今我不可经法。大著睡眠。不乐道行。疑诸经法。座中有一比丘。即行白佛。有一比丘。字听施。来到讲堂。谓诸比丘言:今我不可经法。大著睡眠。不乐道行。疑诸经法。佛便报言:是比丘痴。不守诸根门。不少食不上夜後夜警顺行。不观诸善法。如是当那可经法。离睡眠乐道行。不疑诸经法。听施终不从此得是。

佛言比丘。以不守诸根门。不少食不上夜後夜警顺行。不观诸善法。彼当那可经法。离睡眠乐道行。不疑诸经法。终不从此得是。若比丘守诸根门。少食上夜後夜警顺行。观诸善法。便可经法。离睡眠乐道行。不疑诸经法。从是可得此。

佛告比丘。便呼听施来。比丘便起。头面礼佛足。往呼听施。听施即至佛所。头面礼佛足已就座。佛便言:听施汝所欲便说之。听施言:今身不可经法。大著睡眠。不乐道行。疑诸经法。佛语听施。我欲问若事。随若所以知事说之。佛言:若宁知。贪色不离。欲不离。恋慕不离。慷慨不离。爱不离。以彼色别离。时便生他变。忧愁悲哀痛乱意昷。昷有是无。听施言:如是若干从彼有。佛言:善哉善哉!贤者如是应听施。佛言:如彼不离。若宁知痛痒思想作行识。若人贪识不离。欲不离。恋慕不离。慷慨不离。爱不离。以彼识别离。时便生他变。忧愁悲哀。痛乱意昷。昷有是不。听施言:彼有是。佛言善哉善哉!贤者如是应听施。

佛言:如彼不离。若宁知离贪色离欲离恋慕离慷慨离爱。以彼色别离。时不生他变。忧愁悲哀。痛乱意昷。昷彼有是无有。听施言:彼有是。佛言:善哉善哉!贤者如是应听施佛言:如彼离痛痒思想生死行识。若不贪识。无有欲。无恋慕。无有慷慨。无有爱。以彼识别离。时不生他变。忧愁悲哀。痛乱意昷。昷宁彼有是无有。听施言:彼有是。佛言善哉善哉!如是应听施。

佛便告听施。我欲为若说经法。上亦善。中亦善。至竟亦善。具为若现道行至竟。但诸善善好。当听之持著意中。听施言:唯诺佛言:曾有二人。俱出在道。其一人晓道径。其一人不晓道径。不晓道径者,便往问晓道径者言:我欲至某聚乡郡县国。愿语我道所由。晓道径者便言:汝从是道。直右行前。当有两道。舍左道上右道。直右行须臾前。当见溪谷。溪谷上亦当复有两道。舍左道上右道。直右行须臾当见丛树。丛树上亦当复有两道。舍左道上右道。直右行须臾稍稍便得。若所欲至聚乡郡县国。

佛言:我上头所譬喻说。当知是一切所说,亦当谛观此所说,上头所说,不晓道径者,谓世间邪道。亦复谓诸所受邪者所说,上头晓道径者,谓如来不著正觉。亦复谓诸所受正觉者,所说左道者,谓诸恶人三恶念。一者欲念。二者乱念。三者贼害念。亦复谓邪见邪念邪说邪意邪行邪方便邪志邪定。亦说右道者,谓三善念。一者出家念。二者不乱念。三者不贼害念。亦复谓正见正念正说正意正行正方便正志正定。所谓两道者,谓人所疑。所说溪谷者,谓瞋恚。所说丛树者,谓五乐。一者眼乐色。爱欲可以好色贪著。二者耳乐声。三者鼻乐香。四者舌乐味。五者身乐细软。爱欲可以好色贪著。所说聚乡郡县国者,谓无为德。佛告听施。是诸佛事。我以悲心故说。是其欲度脱者者,已愍伤之。今彼是若事。当以寂静树下。空闲一处。一心体行。若山泽冢间。当以果蓏为食。比丘莫贪欲。於世间居後悔之。是诸佛行。亦诸佛教。今佛已说。是贤者听施。便欢喜思惟佛所说。

猜你喜欢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二(本疏第二)·智周
  卷之十·佚名
  宏智禅师广录 第一卷·正觉
  七众律仪不得逾越 (注一)·太虚
  观音义疏记卷第四·知礼
  卷四十·佚名
  对于学人之训辞·太虚
  雪關和尚語錄卷二·雪关智訚
  佛说贤首经一卷·佚名
  卷十二·佚名
  慈悲道场忏法 第二卷·佚名
  卷第五·本谧
  摩诃衍品第十七·佚名
  卷第二十二·佚名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九·徐世昌

    岳锺琪岳锺琪,字东美,号容斋,华阳人。历官四川提督,封威信公。谥襄勤。有《安素园诗序》。军中杂兴到灶沙关外,营门淡晚烟。月光先到水,秋气远连天。归雁穿云去,饥乌带子还。西征诸将帅,辛苦又经年。燕台间居

  • 卷三·冯琦

    <集部,总集类,海岱会集> 钦定四库全书 海岱会集卷三 五言古诗 黄金台          冯 裕 燕山高嵳峩燕士多悲歌昭王黄金台矫矫青云阿屈身思致士礼意为网罗乐毅与剧辛千里皆相过意气成风云谈笑开山河一朝失英

  • 卷四百二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二十七白居易骊宫高 美天子重惜人之财力也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迟迟兮春日玉甃暖兮温泉溢嫋嫋兮秋风山蝉鸣兮宫树红翠华不来岁月久墙有衣兮瓦有松吾君在位已五载何不一幸乎【一

  • 卷二十九·本纪第二十九·泰定帝一·宋濂

        ◎泰定帝一   泰定皇帝,讳也孙铁木儿,显宗甘麻剌之长子,裕宗之嫡孙也。初,世祖以第四子那木罕为北安王,镇北边。北安王薨,显宗以长孙封晋王代之,统领太祖四大斡耳朵及军马、达达国土。至元十三年十月二十九

  • 卷八十九·毕沅

      ◎宋纪八十九 ∷起阏逢涒滩五月,尽柔兆阉茂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崇宁三年辽乾统四年   五月,丁丑,以收复鄯、廓,遣亲王奏告太庙,侍从官分告社稷、诸陵。   戊

  • 卷之八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伯夷列传第一·司马迁

    王学孟译注【说明】《伯夷列传》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在这篇列传中,作者以“考信于六艺,折衷于孔子”的史料处理原则,于大量论赞之中,夹叙了伯夷、叔齐的简短事迹。他们先是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武王伐

  • 孝宗纪·脱脱

    (一)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名矺,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孙。原来,太祖少子秦王赵德芳的儿子是英国公赵惟宪,赵惟宪的儿子是新兴侯赵从郁,赵从郁的儿子是华阴侯赵世将,赵世将的儿子是庆国公赵令讠会,赵令讠会的

  • 卷四七·邱濬

    ▲王朝之禮(下) 《儀禮》:大射之儀,君有命戒射,宰戒百官有事於射者,射人戒諸公、卿、大夫射,司士戒士射與讚者(讚,佐也,謂士佐執事不射者)。前射三日,宰夫戒宰及司馬、射人,宿視滌。 臣按:宰,塚宰,天官治卿也。將

  • 卷十二·陆陇其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录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子罕子罕言利章 张彦陵曰利字畧读断谓夫子罕言利命非利也亦与利罕言也仁非利也亦与利罕言也一则恐其沦于卑汚一则恐其鹜于高逺 利不止货利凡计功算效皆是 易以道义

  • 卷七十七·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七十七   宋 程公说 撰楚世本第四平王       昭王惠王平王【諡法布纲持纪曰平】【名弃疾共王少子康王弟昭十三年杀公子比而立改名熊居明年改元至二十六年卒在位十三年】昭公传十四

  • 钦定书经传説汇纂卷十五·王顼龄

    洛诰集传洛邑既定周公遣使告卜史氏录之以爲洛诰又幷记其君臣答问及成王命周公留治洛之事今文古文皆有○案周公拜手稽首以下周公授使者告卜之辞也王拜手稽首以下成王授使者复公之辞也王肇称殷礼以下周公教成王宅洛之事

  • 卷十六·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考卷十六宋 叶梦得 撰定公嗣君继立不论正与不正皆无不即位之礼吾固言之矣惟定公有元年而无即位盖实惟即位不可以追书古者天子七日而殡诸侯五日而殡殡而後即位此丧次之位也明年改元然後正即南面之位

  • 卷二·范处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二      宋 范处义 撰 召南 鹊巢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鳲鸠乃可以配焉 序诗者所谓国君积行累功在文王则为余事周之爵位虽历世已久然召南旣以国君夫人立

  • 卷十六·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正释卷十六   明 季本 撰南陔白华华黍此朱子所谓笙诗也按华谷严氏曰董氏以为笙入有声而无诗非失亡之乃本无也此说非也乐以人声为主人声即所歌之诗也若本无其辞则无由知其义矣此说于理为合故

  • 大乘掌珍論卷上·欧阳竟无

      清辯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普爲饒益一切有情正發無上菩提大願.等觀世間常爲種種不正尋伺紛擾暴風亂   心相續.邪見羂網之所羂網生死樊籠之所樊籠.無量憂苦毒箭所射諸有所行皆離   明慧.故我依

  • 隱元禪師語錄目次·隐元

    序卷第一住福建福州府福清縣黃檗山萬福禪寺語錄卷第二福建福州府福清縣黃檗山萬福禪寺語錄卷第三福建福州府福清縣黃檗山萬福禪寺語錄卷第四福建福州府福清縣黃檗山萬福禪寺語錄浙江嘉興府崇德縣福嚴禪寺語錄卷第五福

  • 老子翼[四库本]·焦竑

    明代评注老子的著作。三卷。明焦竑著。焦竑(1540—1620),字漪园。死后谥文端。江苏南京人,原籍山东日照县。二十三岁师耿定向,开始研习王学。二十五岁中乡试举人。二十七岁主教正书院。三十三岁与李贽交好。四十七岁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