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贤护分受持品第五

尔时世尊复告贤护菩萨言:贤护。此众有人今在我前。亲闻我说如是三昧。於我灭後其所生处。还复得闻是三昧宝。虽闻不信诽谤毁呰。远离善友随逐恶人。贤护。复有一人。於善人所闻是三昧深妙经典。尚不生信不以为实不能开解。况恶人处闻是经典。宁能生信而复开解。何以故?贤护。诸佛如来所言难信。诸佛世尊智慧难知故。贤护。若当成就如是三昧。然後乃能於当来世。与诸众生增长佛法。复次贤护有诸菩萨摩诃萨。若在家若出家。闻此三昧不怖不惊。不悔不退不谤不毁。闻已随喜生信敬心。决定真实无复疑网。读诵受持思惟义趣。贤护。如是等人。世尊悉见悉知悉识也。贤护。诸佛世尊,云何见斯诸善男子及善女人。复云何知。又云何识。贤护。若能读诵受持思念此三昧门。如是之人终不为恶不破净戒。不坏正信不入邪聚。贤护。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必定深信成就思惟。能分别成就思惟。於是法中具足信心。常能读诵摄持是法。贤护当知。是人决不求少功德。亦不种少善根。贤护。是善男子善女人。凡所生处或乏资须。然诸善根广大不少。贤护。是故斯诸善男子善女人。已於过去诸如来所。修行供养种诸善根。贤护当知。此辈非於一如来所修行供养种诸善根也。亦非於二三四五乃至十如来所种诸善根也。亦非於百千亿数诸如来所种诸善根也。贤护当知。此诸善男子善女人。已於过百千数无量无边诸如来所。修行供养种诸善根。方得闻此念佛现前三昧。闻已生信心开意解。即以为实无复疑网。既获闻已乐欲书写读诵受持。乃至为他广宣是义。何以故?贤护。斯诸善男子善女人。往昔已於诸如来前。闻是三昧读诵受持。以是义故如来灭後。於最末世五百年终。法欲灭时。法将坏时。还当得闻如是三昧。闻即生信无有惊疑。不退不没生大欢喜遍满身心。读诵受持思惟其义为他解说。乃至一日一夜行是三昧。贤护。若复有人。闻此三昧无有惊怖。亦不退没不生谤毁。闻已随喜即以为实。思惟分别心开意解。但能为他暂时称善。所获福聚尚不可量。况能读诵受持勤思而行。为他广说至一日夜。贤护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因是事故。即便获得过於无量阿僧祇大功德聚。遂得住於不退转地。随所愿欲如意即成。贤护。其事虽尔。我今为汝更宣譬喻明显此义。复次贤护。譬如有人取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大地尽末为尘。复取一切草木枝叶。不问大小皆为微尘。彼人尔时於彼尘聚。取一微尘破坏分析。还令得作尔许微尘。然後复取彼一切尘。次第分析皆令等彼初微尘数。贤护。於意云何。是微尘数可谓多不。贤护答曰:甚多世尊,佛言贤护。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取前尔许微尘数佛刹。盛满众宝持用布施。贤护。於意云何。彼善男子善女人。所获福聚复为多不。贤护报曰:甚多世尊,然彼善男子善女人。因是事故获得过彼无量无边阿僧祇福聚。佛复告言:贤护。吾更语汝。如彼善男子善女人。以尔许尘数佛刹盛满七宝。持用布施获如斯福复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此念佛现前三昧。暂生随喜。信心分别以为真实。心开意解读诵受持。乃至暂时为他解说。是善男子善女人。所获福聚胜前施福无量无边。非可称算。非可校计。非可思量。贤护。如是善男子善女人。闻此三昧生随喜心。乃至暂时为他解说。尚获无量无边福聚。何况是善男子善女人。於此三昧修多罗中。如闻而信。如信而受。如受而说。如说而行也。尔时世尊,为重明斯义。以偈颂曰:

若以三千大千界,盛满七宝用行檀。我说彼福虽为多,不如闻经少功德。菩萨为求多福聚,信解读诵复思惟。解说修行念三昧,斯所获福过於彼。

末三千界尽为尘,复分一尘等前数。尽取如是诸尘刹,盛满珍宝以行檀。诸佛所赞三昧经,单以一偈为他说。我言斯人获功德,超彼檀福不可量。

若复为他具足说,下至一构牛乳间。思惟增广诸善根,何况长远无量福。一切众生尽作佛,净慧终竟证彼如。假於亿数多劫中,说斯偈福不可荆

其间彼佛皆灭已,多亿数劫常广宣。终亦不尽彼福边,缘此深经四句偈。一切所有诸世界,四方上下及四维。满中众宝持与他,为求胜福奉诸佛。

彼诸功德难可量,称计与诸世界等。其有闻受是三昧,善能宣说福过前。若人於此无迟疑,其於诸法亦明了。彼则永绝诸恶趣,能入胜寂三昧禅。

彼若常能供养我,必受多福不思议。增长多闻证菩提,由思诸佛所赞定。今我语汝诚实言,当念精进莫放逸。一心欢欣发勇猛,自然速证彼菩提。

彼为供养百数佛,乃能受是三摩提。假於後世恐怖时,自当速证微妙定。若有见我与比丘,及汝大士贤护等。如是菩萨乐多闻,决定当得此三昧。

若得闻此圣三昧,为他解释或书写。是陀罗尼世尊叹,能证一切佛菩提。若人善思此三昧,一切诸佛咸共称。

当得种姓及多闻,诸佛次第而演说。

猜你喜欢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九颂精义论卷下·佚名
  卷第十·佚名
  卷之九·纪荫
  ●后序·张商英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十一·雪关智訚
  第二卷·圆瑛
  卷第二十七·李遵勖
  俱存品第一 俱存论·佚名
  卷七·佚名
  五灯会元续略卷第二上·远门净柱
  佛说梵网经卷上·佚名
  序·熊十力
  重梓姓氏·函可
  卷三·佚名
  摄大乘论释 第九卷·世亲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二十二·彭定求

        卷822_1 【皇太子频赐存问,并索唱和新诗,因有陈谢】广宣   望苑招延后,禅扉访道馀。祗言俟文雅,何意及庸虚。   率性多非学,缘情偶自书。清风闻寺响,白日见心初。   重道逢轩后,崇儒过魏储。青宫列芳梓,玄圃积

  • 卷九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九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龙云小集刘弇字伟明江西安福人登元丰二年进士复中词科歴官太学博士元符中有事南郊进大礼赋哲宗嘉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改著作佐郎实録检讨官卒尝读书石廊

  • 卷一百四十六 慶曆四年(甲申,1044)·李焘

      起仁宗慶曆四年正月盡是年二月   春王正月戊辰,詔陝西都部署司、涇原經略司,罷修水洛城,從宣撫使韓琦奏請也。然劉滬時已興役,鄭戩又遣著作佐郎董士廉將兵助之矣。   庚午,詔京城積雪,民多凍餒,其令三司置場,減價出米

  • 一二四五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纪昀奏抽毁删削《愚庵小集》等夹签进呈片·佚名

    一二四五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纪昀奏抽毁删削《愚庵小集》等夹签进呈片乾隆五十二年九月二十四日遵旨将本日纪昀所奏应毁之《愚庵小集》内朱鹤龄《书元好问集后》一条,又《十六家词》内邹祗谟《汉(满)江红》一首,真按:满江红

  • 青燐屑下卷·应廷吉

    慈谿应喜臣著乙酉元旦,大风拔木,积雪数尺。自腊迄春,阴凝不霁。白洋河干,聊为锦蕞;飘洒浸润,竟不成礼。阁部以粮饷不前,诸军饥馁;断荤绝饮,蔬食啜茗而已。兴平至徐州,程肖宇率骁健之士六人以降(肖宇,丰沛间大盗也;聚众数千,攻掠无忌

  • 袁充传·李延寿

    袁充字德符,祖先是陈郡阳夏人。后来寓居于丹阳。祖父袁昂、父袁君正,都曾任梁朝侍中。  袁充自幼机警敏悟,十多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的同事来到他家,这时已是初冬,袁充还穿着粗布衣衫。客人戏耍袁充说“:袁郎子,纟希兮纟谷兮,凄

  • 樊山政书卷十三·樊增祥

    恩施樊增祥嘉父批朝邑县曾令禀批龙王庙僧清和恳词批临潼县详批临潼县李令禀批西安府详批咸长两县留养局清册批临潼县词讼册批宜君县周令禀批卸署岐山县教谕罗云霄禀批华州详批兴安府劳守禀批华州褚牧词讼册批鄠县陈令

  • 卷二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二十一论刑狱疏【嘉靖六年】      黄 绾臣谨奏伏惟我朝太祖高皇帝肇迹民间享国特久备历艰难饱谙物态故立制定法准今酌古周备无遗视汉唐宋为过之至刑狱一事尤在所慎既设刑部以掌邦禁

  • 礼四九·徐松

    尊号【宋会要】僖祖讳(眺)[朓]天头原批:「自(禧)〔僖〕祖至王旦撰,已载入帝号。」,汉京兆尹广汉之后。生于燕蓟,仕唐,历永清、文安、幽都三县令。建隆元年三月,追尊曰文献皇帝,庙号僖祖。谥议翰林学士窦俨撰,册文中书舍人扈蒙

  • 卷一百四十·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四十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二十八存旧附释音礼记注疏卷第三十七【补本】脍春用葱至士于坫一【内则】考异古本注释者曰膏下尔雅谓之榝下共有也字泠毛毳毛别聚于不觧者也无于

  • 卷四·张尔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郑注句读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郑注句读卷四济阳张尔岐撰乡饮酒礼第四【郑目録云诸侯之乡大夫三年大比献贤者能者于其君以礼賔之与之饮酒于五礼属嘉礼大戴此乃第十小戴及别録此皆第四○疏曰凡乡饮

  • 佛因·李叔同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杭州这个地方实堪称为佛地,因为寺庙之多约有两千余所,可想见杭州佛法之盛了!最近《越风》社要出关于《西湖》的增刊,由黄居士来函,要我做一篇《西湖与佛教之因缘》。我觉得这个题目的范围太广泛了,而且又

  • 胜鬘宝窟卷下(之末)·吉藏

    慧日道场沙门释吉藏撰世尊此四圣谛下。此是第十。一谛章。上来前四章。通明量无量究竟非究竟。此下四章。就无量谛中更明取舍。谓三谛不究竟。一灭谛究竟。上四章为二。初明无量谛。次三章辨如来藏法身空义隐覆。今四

  • 卷第八(荒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八(荒字号) 甲子(周惠王二十年起)庚午(襄王元年)癸卯(顷王元年)己酉(匡王元年)乙卯(定王元年)癸亥(周定王九年止) (甲申)六祖弥遮迦传法婆须蜜 弥遮迦。中印度人。既得法於提多迦已。游化至北天竺国。见

  • 卷第三十六·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三十六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云门宗南岳下十三世法云本禅师法嗣临安府净慈楚明宝印禅师万粤张氏。上堂。祖师心印。非长非短。非方非圆。非内

  • 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佚名

    《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真诰》卷五称:「道有黄素神方四十四诀」;《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一卷」,皆指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无上秘要》、《云

  • 烟云·茅盾

    短篇小说。最初连载于1936年10月11日《文学》7卷4、5号,署名茅盾。收入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7年出版的《烟云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茅盾短篇小说集》、1980年出版的《茅盾全集》9集。描述铁路局三等

  • 死水·闻一多

    中国现代诗集。闻一多著,1928年新月书店出版,内收诗歌28首。是继《红烛》之后的第2本诗集。本诗集中所表现出来的浓烈的爱国情思、独创的艺术风格、鲜明的民族特色,使作者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赢得了声誉。《死水》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