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327_1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三首】权德舆    覆露雍熙运,澄清教化源。赓歌凝庶绩,羽舞被深恩。   纂业光文祖,贻谋属孝孙。恭闻留末命,犹是爱元元。   梯航来万国,玉帛庆三朝。湛露恩方浃,薰风曲正调。 
-  呉郡髙啓季迪著南州徐庸用理编七言古体姑苏台金椎夜筑西山圡催作髙台贮●舞文身泽国构王基却 
-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十五家词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十八      休寜孙默编陆求可月湄词一序文温和生而花间作刻羽引商李晏出而草堂兴谐声依咏淮海漱玉倡温丽之微言稼轩放翁极雄豪之变态投袂而赴节咏歌朝 
- 宋词周美成名邦彦,初进《汴都赋》得官,徽庙时提举大晟乐府,官至待制,词名《清真诗馀》。瑞龙吟春词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①,定巢燕子,归来旧处。黯凝伫。因记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 
- 李雯舒章氏云间陈子龙卧子氏同撰宋征舆辕文氏五言古诗三皇甫涍皇甫汸皇甫濂王维桢乔世宁李攀龙王世贞徐中行吴国伦梁有誉刘凤卢柟俞允文王宠魏学礼于慎行冯时可宋懋澄陈继儒梅朗中周 
-                     赫连定    赫连定小字直獖勃勃之第五子也凶暴无赖凤翔元年封平原公雍州牧镇长安既而率众赴安定进爵为王迁大将军领司徒昌为魏所败定遂收其余众数万还据平凉遂僣即皇帝位大赦境内殊死已下改承光四 
-                     新竹县正堂方,发给谕戳与咸菜瓮总理谢有时钦加五品衔、特授埔里抚民分府、署理新竹县正堂方为给发谕戳,以专责成事。本年二月初八日,据绅董生员卫璧奎、贡生张济川、生员刘耀黎等禀称:缘蒙面谕,就地佥 
-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四十五盛事【二十一 一产四男三男】【臣】等谨案挛生之事自诸史志及文献通考咸有专门列於瑞应诚以盛世休养之隆太和涵育之茂与三登丰兆同编者大有之与广生皆昊苍眷锡之庥也然孜宋辽诸史所 
-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乐考【十六】乐歌二皇帝三大节庆贺乐章康熙二十二年定元旦皇帝陞座中和乐奏元平之章於穆元后敬授人时四始和令三阳肇基鸾路苍龙载青其旗迎气 
- 唐有恒 字少珊。年三十二岁。生于广东香山。已婚。子二。本籍通信处。广东香山县唐家鄕龙顶。初学于香港皇仁书院。为黄龙报主笔。光緖三十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农业。光緖三十三年。得学士学位。光緖三 
-   至意雖難喻,蓋聖人者貴除天下之患。貴除天下之患,故《春秋》重,而書天下之患遍矣。以為本於見天下之所以致患,其意欲以除天下之患,何謂哉?天下者無患,然後性可善;性可善,然後清廉之化流;清廉之化流,然後王道舉。禮樂興,其心在 
- 卷一大学二字音义先王学校之制子弟入学之年乡学之教卷二小学之教大学之教学校选举之法卷三大学经传撰人古本大学改本大学卷四经一章卷五传之一章释经第一节传之二章释经第二节第五节【格物致知并释在此章】传之三章释 
- 遗事伯淳尝与子厚在兴国寺讲论终日,而曰“不知旧日曾有甚人于此处讲此事”。以下并见程氏遗书。子厚则高才,其学更先从杂博中过来。子厚以礼教学者最善,使学者先有所据守。子厚闻皇子生甚喜,见饿莩者食便不美。 
- 已说方便道,所摄决定分。胜道决定相,是今我当说。修行善决定,系心处坚固(谓尔炎也)。身受与心法,於是正观察。说有六种因,是能成就果。成坏各三种(成熟熟亦坏也)。修行决定相,於是六种因。方便善观察,是则能次第。疾得诸漏尽,复更 
- 余初提议发起全国代表会议,以成立一中国佛教会。嗣张静江、蔡孑民诸公,主张改称中国佛学会,遂提出与旅京各发起人商决,先成立中国佛学会筹备处,再召集全国佛教代表会议。佛教之教字,本指“言教”,与今语“学说”同义;以学代教 
-   南无过境界步佛 南无须弥山聚佛 南无虚空眼佛 南无虚空寂佛 南无称力王佛 南无放光明佛 南无离诸染佛 南无种种花成就胜佛 南无远离诸畏惊怖毛竖佛 南无智积佛 南无栴檀香佛 南无伏眼佛 南无宝来佛  
- 长水沙门子璇录一悲行中论佛本在因者。为菩萨时所行诸行。以慈悲为本。无不先以利他为首。摄化众生也。诸波罗蜜下。谓以诸度摄令附己。化令从善也。以布施摄贫穷。持戒摄毁禁等。此通二利故。维摩经云。资财无量摄诸 
- 战国末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所编写的一部政论文汇编。又名《吕览》。约成书于秦王政六年。原书分“十二纪”六十篇,“六论”三十六篇,“八览”六十四篇,加“序意”一篇,计有一百六十一篇。但因“八览”亡一篇,故现存一百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