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鸯崛摩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五百众俱。舍卫城中有异梵志。博综三经无所疑滞。具畅五典所问即对。精生讲肆莫不禀仰。国老咨诹群儒宗焉。门徒济济有五百人。上首弟子名鸯掘摩(晋曰指鬘)。仪干刚猛力超壮士。手能接飞走先奔马。聪慧才辩志性和雅。安详敏达一无疑碍。色像第一师所嘉异。室主钦敬候夫出处。往造指鬘而谓之曰。观尔颜彩有堂堂之容。推步年齿相觉不殊。宁可同欢接所娱乎。指鬘闻之慞惶怖惧。毛衣起竖跪而答曰。夫人比母师则当父。猥垂斯教仪不敢许。心所不甘甚非法也。师妇又曰。饥者与食渴给水浆有何非法。寒施温衣热惠清凉有何非法。裸露复之危厄救之有何非法。指鬘答曰。赴趣患急宽济穷顿实无非法。夫人母也。师之所重。随淫著色慢犯非宜。如蛇蝘体服毒褒。师室闻之即怀愧恨。归自总灭裂衣裳。郁金黄面佯愁委卧。时夫行还。问曰。何故有何不善。谁相嬲触。室人谮曰。君常所叹聪慧弟子。柔仁贞洁履行无阙。君旦不在来见牵掣。欲肆逆慢妾不顺从。而被陵侮摧捽委顿。是以受辱不能自起。师闻怅然意怀盛怒。欲加楚罚掠治奸暴。虑之雄霸非力所伏。退欲静默深惟不道。秽染闺合上下失序。进退沉吟将如之何。乃咿悒叹曰。当微改常倒教而教。教使杀人限至于百。各贯一指以鬘其额。杀人之罪罪莫大焉。不加楚酷必就辜戮。现受危没没堕地狱。不可释置纵使滋甚也。

于是师命指鬘而告曰。卿之聪慧所学周密。升堂入室精生无首。唯之一艺未施行耳。指鬘进曰。愿闻所告。师曰。欲速成者宜执利剑。晨于四衢躬杀百人。人取一指以为傅饰。至于日中使百指满。设勤奉遵。则道德备矣。便以剑授。指鬘受剑闻告愕惧。心怀愁戚。设违教旨非孝弟子。顺而行之畏陷失理。奉剑而退垂泪言曰。净修梵行则梵志法。孝养父母则梵志法。修为众善则梵志法。不邪正归则梵志法。柔和仁惠则梵志法。弘慈四等则梵志。法得五神通则梵志法。超上梵天则梵志法。今暴伐杀非法失理。踌躇懊恼当如之何。即诣前树四衢路侧。悲怒激愤恶鬼助祸。耗乱其心嗔目喷吒。四顾远视如鬼师子。如虎狼兽跳腾驰踊。色貌可畏行者四集。悉当趣城即奋长剑多所杀害。莫不迸怖值无遗脱。去来往返而无觉者。无数之众称怨悲叫。入趣王宫告有逆贼。遮截要路害人不少。唯愿天王。为民除患。时诸比丘入城分卫见诸告者。恐怖如是。分卫还出饭食毕讫。往诣佛所稽首足下白世尊曰。见国人众诣王宫门。告大逆贼名曰指鬘。手执利剑多所危害。体掌污血路无行人。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且止。吾往救之。佛从坐起寻到其所。道逢刍牧荷负载乘。佃居民众白世尊曰。大圣所凑勿由斯路。前有逆贼四徼道断。取杀狼藉唯改所从。又且独步无侍卫故也。世尊告曰。设使三界尽为寇虏吾不省录。况一贼乎。指鬘之母怪子不归。时至不食惧必当饥。赍饷出城就而饷之日欲向中百指未满。恐日移昳道业不具。欲还害母以充其数。佛念指鬘若害母者。在不中止罪不可救。佛便忽然住立其前。时鸯掘摩见佛舍母。如师子步往迎世尊。心自念言。十人百人见我驰迸不敢当也。吾常奋威纵横自恣。况此沙门独身而至。今我规图必剿其命。即执剑趣佛不能自前竭力奔走亦不能到则心念曰。我跳度江河解诸系缚。投捭勇猛曾无匹敌。重关固塞无不开阖。而此沙门徐步裁动我走不及。殚尽威势永不摩近。指鬘谓佛。沙门且止。佛告逆贼。吾止已来其日久矣。但汝未止。时鸯掘摩遥以偈颂曰。

寂志语何谓自云已停跱

斯言何所趣以我为不止

今佛云何立谓身行不住

反以我若兹愿说解此义

 

于是世尊为指鬘颂偈。而告之曰。

指鬘听佛住世尊除君过

汝走无智想吾定尔不止

吾安住三脱乐法修梵行

汝独驱痴想怀害今未止

大圣无极慧赞寂于四衢

寻闻所说罪听采咏法义

 

于是指鬘心即开悟。弃剑稽首自投于地。唯愿世尊。恕我迷谬。兴害集指念欲见道。侥赖慈化乞原罪衅。垂哀接济得使出家受成就戒。佛则授之即为沙门。

尔时世尊威神巍巍。智慧光明结加趺坐。贤者指鬘翼从左右。还至祇树给孤独园。指鬘蒙化众祐所信。诸尊弟子亦共摄持。其族姓子。下须发者则被法服。以家之信舍家为道。具足究竟无上梵行。得六通证生死已断。称举净德所作已办。解名色本即得应真。

时王波私匿(晋号和悦)。与四部众象马步骑。严驾出征欲讨秽逆。其身疲弊而被尘土。过诣佛所稽首足下。佛问。王曰。从何所来身被尘土。王白佛言。唯然世尊。有大逆贼名鸯掘摩。凶暴怀害断四徼道。手执严刃伤杀人民。今故匡勒四部之众欲出讨捕。是时指鬘在于会中。去佛不远。佛告王曰。指鬘在此。已除须发今为比丘。本与云何。王白佛言。已志于道无如之何。当尽形寿给其衣食卧起床坐病瘦医药。又问世尊。唯然大圣。凶害逆人焉得至道履行寂义乎。今为安在。佛告王曰。近在斯坐。王遥见之。心即怀惧衣毛为竖。佛言。大王。莫恐莫懅。今以仁贤无复逆意。王造礼之谓曰。贤者。是指鬘乎。答曰。是也。王又问曰。仁姓为何。曰。奇角氏。又问。何谓奇角氏。曰父本姓。王曰。唯奇角子受吾供养。衣食床卧病瘦医药各尽形寿。即然所供。王以获许稽首辞还。叹世尊曰。能调诸不调。能成诸未成。安住垂大慈。无所不开道。消伏患逆使充法会。亦令[黍-禾+利]庶逮斯调定。我国多事意欲请退。佛告。便去从志所奉。王礼佛足稽首而归。

尔时贤者指鬘。处于闲居服五纳衣。明旦持钵入舍卫城普行分卫。见有诸家怀妊女人。月满产难心归怙之。问指鬘曰。欲何至趣唯蒙救济。指鬘得供出城食毕。澡竟去器独坐加敬。诣佛稽首白世尊曰。我朝晨旦著衣持钵入城分卫。见有女人临月欲产。产难恐惧求见救护。佛告指鬘。汝便速往谓女人曰。如指鬘言至诚不虚。从生已来未尝杀生。审如是者。姊当寻生安隐无患。指鬘白佛。我作众罪不可称计。发九十九人一不满百。而发此言岂非两舌乎。世尊告曰。前生异世今生不同。是则至诚不为妄语。如斯用时救彼女厄。即奉圣旨往到女所。如佛言曰。如我至诚所言不虚。从生以来未曾杀生。审如是者。当令大姊安隐在产。所言未竟女寻娩躯儿亦获安。

尔时指鬘入舍卫城。群小童黻见之分卫。或瓦石掷或以箭射。或刀斫刺或杖捶击。贤者指鬘。破头伤体衣服破裂还诣佛所稽首足下起于佛前颂曰。

我前本为贼指鬘名普闻

大渊以枯竭则归命正觉

斯以成忍辱逮佛开化众

听经常以时是故无踬碍

今已归命佛受真谛法戒

逮得三通达则顺诸佛教

昔暴怀凶毒多伤众类命

虽古多所危吾今名无害

身口所犯过志怀杀害心

其不危他余未曾遭诸厄

又复无过去持其法寂然

应受凶暴名自调成仁贤

以才一调定如钩调诸象

如来成就我无剑亦无杖

其前为放逸然后能自制

彼明照于世由日出于云

假使犯众恶不断众善德

彼明照于世由云消日出

若新学比丘勤修于佛教

其明照于世如月盛满时

其有犯众罪当归于恶道

不复难诸患服食无所著

亦不求于生未曾会德死

唯须待时日心常志于定

如是鸯掘摩已得成罗汉

在佛世尊前口自颂斯偈

 

佛说如是。贤者指鬘及诸比丘众。闻经欢喜奉行。

猜你喜欢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四·佚名
  摄大乘论卷下·无著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九卷·佚名
  卷三十八·佚名
  卷六十四·佚名
  卷第三十·李通玄
  卷十四·佚名
  评社会学与三种知识·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澄观
  卷十六·佚名
  称赞功德品第十·佚名
  卷第四·宗密
  卷第三十一·白岩净符
  金刚经校勘记·江味农
  中阿含经卷第七·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张德瀛

    ○古乐递变乡饮酒义曰,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之,笙入三终,主人献之,间歌三终,合乐三终,工告乐备,遂出。此古乐歌也。秦燔乐经,其绪乃绝。六代而后,靡音日兴。迄有唐之世,迭出新响,词肇其端。盖风会递变,若有主之者。王仲淹谓情之变声

  • 卷六百五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五十二方干赠天台叶尊师莫【一作难】见平明离少室须知【一作犹须】薄暮入天台常时爱缩山川去有夜自【一作曾】携星月来灵药不知何代得古松应是长【一作少】年栽先生暗笑看【一作观】棊者

  • 志第十二 礼乐十二·欧阳修

    自周、陈以上,雅郑淆杂而无别,隋文帝始分雅、俗二部,至唐更曰“部当”。 凡所谓俗乐者,二十有八调:正宫、高宫、中吕宫、道调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为七宫;越调、大食调、高大食调、双调、小食调、歇指调、林钟商为七

  • 卷第二百三十七 唐紀五十三·司马光

      起柔兆閹茂(丙戌),盡屠維赤奮若(己丑)六月,凡三年有奇。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元和元年(丙戌、八0六年)   春,正月,丙寅朔,上帥羣臣詣興慶宮上上皇尊號。   丁卯,赦天下,改元。   辛未,以鄂岳觀察使韓皋為奉義節

  • 第三十三回 遭弹劾改任国务员 冒公民胁举大总统·蔡东藩

      却说赣、宁起事的时候,曾由袁总统运动国会,请他提出征伐叛党的议案。那时参议院院长张继,已受国民党连带的嫌疑辞职而去。此外国民党议员,因赣、宁起事,屡战屡败,害得大家没有面目,你也出京,我也回籍,于是国民党失势,进步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四·徐乾学

    宋纪一百四【起柔兆敦牂七月尽疆圉协洽四月凡十月】钦宗恭文顺徳仁孝皇帝靖康元年秋七月乙丑朔除元符上书邪等之禁 宋昭政和中上书諌攻辽贬连州庚午诏赴都堂 乙亥蔡京移儋州安置攸移雷州 丙子童贯移吉阳军安置 甲

  • 卷一百七十一·杨士奇

    永乐十三年十二月甲子朔 皇太子省牲于南郊 赐哈烈撒马儿罕火州失剌思土鲁番哈密乞儿麻等处使臣马黑木等宴○乙丑○河南彰德府磁州言今夏多雨滏漳二河水溢漂民庐舍渰没田稼间有高阜稼亦不实乞免民间今税粮从之 夜有

  • 卷之四百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周延儒传·张廷玉

    周延儒,字玉绳,宜兴人。万历四十一年(1413)他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被授予修撰,当时他才二十来岁。他美丽自喜,与同年生员冯铨相友善。天启年间,他升为左中允,掌司经局事务。不久他以少詹事之衔掌南京翰林院事务。庄烈帝即位

  • 卷四十八·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四十八明 黄训 编工部【营缮】星变陈言疏【龚煇】题为应诏陈言苏民困以弭天变事奉本部劄付该贵州道监察御史郭化题该本部查议内开合命下之日一面通行原差买木烧甎郎中等官张淑龚煇刘悌

  • 歴代建元考卷九·钟渊映

    秀水钟渊映撰外国考柔然【郁久闾氏其先世居北荒元魏号为蠕蠕】受罗部可汗予成以宋大明八年魏和平五年立改元一永康伏名敦可汗豆崘予成子以魏太和九年立改元一太平其伏代库者可汗那盖以魏太和十六年立改元一太安佗汗

  • 同治七年二月十六日·曾国藩

    早饭后清理文件,习字一纸。坐见之客一次。围棋半局。至钟山书院送诸生上学。旋至尊经书院送上学。旋至黄昌歧处道喜,渠于十四日生子也,午刻归。坐见之客一次。雪琴搬至署内来住,与之一谈。中饭后阅本日文件,批校杜诗四叶。

  • 提要·汪克宽

    【臣】等謹案春秋胡傳附録纂疏三十卷元汪克寛撰克寛字德輔一字仲裕祁門人泰定丙寅嘗中浙江鄉試次年會試見黜遂不再出是書前有克寛自序稱詳注諸國紀年謚號可究事實之悉備列經文同異可求聖筆之真益以諸家之而禆胡氏之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五·念常

      (甲子 五六) 改麟德武后专恣。  ⊙二月初五日。法师玄奘寝疾。命弟子大乘光录所译经论。凡一千三百三十有五卷。造弥勒像十俱胝。及疾革口诵色蕴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眼界不可得。乃至意识界不可得。无明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宗喀巴

    下至唯从闻一偈颂,虽犯戒等,亦应就其功德思惟,莫观过失,悉无差别。《宝云经》云︰「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诸善增长不善损减,则亲教师或闻广博或复寡少,或有智解或无智解,或具尸罗或犯尸罗,皆应发起大师之想。如于大师信敬爱乐,于亲教

  • 摄大乘论释 第十一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 第十一卷世亲菩萨释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入因果修差别胜相第五之二修时章第五论曰。于几时中修习十地。正行得圆满释曰。此十地是菩萨大地。修行之时不可同于二乘。何以故。不唯为自身所济度多故。所

  • 摄生总要·洪基

    明·洪基辑。收有《摄生秘剖》4卷,《陈希夷房中玄机中萃纂要》 (又名《房中奇术》) 2卷,及《精订摄生种子秘剖》2卷。后附“继嗣珍宝”、“金精直指”,以介绍嗣育、房中内容为主。现存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重刊巾箱本

  •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叶桂

    清·叶桂撰。桂字天士,吴县人。张振家参校,振家字筱林,吴县人。张氏跋云:叶氏《临证指南》一书,风行海内,操轩岐术者,恒家置一编。说者谓中多赝鼎,命意立方,间有可议,实非当时之定本。曩从贝师游,有叶先生手写方数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