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戴戡

民国以来,政场中兔起鹘落之人物不乏其选,然未有如黔人戴戡之昙花一现者。清末,戴东渡日本,习手工业。返国后,以乡谊走依陈国祥。陈长河南法政学校,怜其无归,雇为司出纳之小职员,月薪才四十元耳。时教务长为熊范舆,戴曲意结纳之。

戴原名桂龄,字锡九,恶其不雅,某君为之更名曰戡,字循若,欣然受之。无何,李经羲督滇,招熊入幕。戴请从,许之,得任滇省某矿局事务员,以是获交于唐继尧。辛亥,贵州为哥老会所据。

戴说唐曰:“会匪乌合之众,黔人倒悬未解。公如愿往,弟为导焉,黔乱不足平也。”

唐从之,果迎刃而解。戴以功授实业司司长,距其月薪四十元之生活,才数年耳。黔中人才消乏,戴外结滇军,羽毛丰满。未几,擢巡按使,俨然大吏。袁世凯以其名不见经传,撤之。戴北上谒袁,阍者不为通,窘甚。营谋累月,始位以参政。戴恶其不加青睐也,蓄志倒袁。

时旅京黔绅入籍共和党者甚多,蹇念益、陈国祥皆是也。戴频与往来,得识党魁梁启超,梁固不慊于袁者。戴喜曰:“今而后吾知所以自处矣。”

乃往谒蔡锷,以倒袁之策进,蔡默然不置可否而倾注良切,戴揖而退曰:“知公忠义之士,聊献刍尧。吾将先入西南,为公前驱。苟得志,毋相忘。”

即日袱被南下,转辗入滇,假蔡名游说诸将,且述袁必败,故作妄语以证之。诸将曰:“蔡将军来,吾侪执鞭以从其后。”

戴据情报蔡。蔡至,义帜张,洪宪倒。戴随蔡入川,与罗佩金分任督、长。未几,蔡因病去国。川人仇滇军,罗佩金走,戴摄督篆。斯时也,戴功业灿然,不同流俗。惜好运不常,寻为川人所戮,年未四十也。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 志一百三十五·赵尔巽
  第四十五回 宣光殿省母启争端 沃野镇弄兵开祸乱·蔡东藩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九·佚名
  卷二百十·杨士奇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四·佚名
  第一六六谕光绪十七年二月五日一一三二四—二·佚名
  五四九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刑部知会逆犯殷宝山徐食田等管解到部片·佚名
  诸葛忠武书卷五·杨时伟
  郑灼传·姚思廉
  吕思诚传·宋濂
  李植传·张廷玉
  齐纪八 东昏侯上永元元年(己卯、499)·司马光
  第二十八章 肃清江西·李宗仁
  职官一一·徐松
  十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关汉卿

    (老孤、夫人、正末、外末上了)(媒人云了)(正旦扮上了)(小旦云了)可是由我那,不那?(唱) 【双调】【新水令】我眼悬悬整盼了一周年,你也枉把您这不自由的姐姐来埋怨。恰才投至我贴上这缕金钿,一霎儿向镜台旁边,媒人每催逼了我两三遍。

  • 卷三·陈耀文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花草稡编> 钦定四库全书 花草稡编卷三 明 陈耀文 辑 小令 中兴乐          毛文锡 荳蔻花繁烟艳深丁香软结同心翠鬟女相与共淘金红蕉叶里猩猩语鸳鸯浦镜中鸾舞丝雨隔荔枝隂 牛希

  • 二集卷四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四十一古今体一百九首【癸酉四】孟夏时享太庙凤纪纯乾月鸾韶清徵音神功钦在昔圣翼逮斯今济济宗潢列绵绵瓜瓞寻永思有所本爱敬益殷心赋得九歌扬政要叠旧作韵重

  • 第三十八册 崇德元年十二月·佚名

    第三十八册 崇德元年十二月十二月初一日,以南征朝鲜国,外藩各路蒙古王、贝勒各率兵来会於盛京。圣汗亲率大军南征朝鲜,命和硕郑亲王留盛京守国,多罗武英郡王驻牛庄守边关以防敌,多罗饶馀贝勒驻噶海城收集边民防敌。於是各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纪昀

    氏族畧 【六】补遗○补遗二平声△平声忠 【汉忠谭明洪武初忠仲简官刑部郎中】工 【汉工里弹宋大观进士工稑成都人】攻 【汉攻生单】冲 【姓解汉博士冲和明冲敬香山县丞以劳瘁卒于官】功 【风俗通晋功景】仝 【明洪武

  • 计偕记 光绪十二年丙戌·恽毓鼎

    离别园林甫三月,往来河海万千程。婆娑春梦真堪笑,徒把芜辞累管城。不辞握笔写深更,无巨无纤尽显呈。为怕家人询旅况,好将此籍看分明。浣红生自题光绪十有二年,岁躔柔兆阉茂。正月初一日,乙未,立春节阴,午后雨雪冰珠交作。晨起

  • 张文襄公选集一·张之洞

    日本商务可允球案宜缓折(奏议)台防重要敬举人才片日本商务可允球案宜缓折(光绪六年十月初一日)窃惟日本擅灭琉球,中国屡行责问,彼遂赂我两岛,而因以推广商务,改立新约为请。近闻其使臣屡催总署,迫我速结。臣以为此不可不审也。

  • ●作邑自箴卷第一·李元弼

    正己 治家 处事 ○正己 先生曰凡欲治人先湏正已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临事当无心无心则公有心则偏传曰公生明偏生闇古语云长民有三莫一曰无事莫寻二曰有罪莫放三曰事多莫怕 为政之要当湏远嫌疑罢张设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三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七 洪武元年十二月丁卯朔,以汪广洋、刘惟敬为中书省参政,杨宪为御史中丞,钱塘为刑部尚书,郭景祥为浙江行省参政,阮崇礼为江西行省参政,安然为山东行省参政。 礼部尚书钱用壬告老,赐居湖州。用壬,广

  • 五行第四十一·管仲

    一者本也。二者器也。三者充也。治者四也。教者五也。守者六也。立者七也。前者八也。终者九也。十者,然后具五官于六府也。五声于六律也,六月日至,是故人有六多,六多所以街天地也。天道以九制,地理以八制,人道以六制。以天

  •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上·陆玑

    呉 陆玑 撰方秉蕳兮蕳即兰香草也春秋传曰刈兰而卒楚辞云纫秋兰孔子曰兰当为王者香草皆是也其茎叶似药草泽兰但广而长节节中赤髙四五尺汉诸池苑及许昌宫中皆种之可着粉中故天子赐诸侯茝兰藏衣著书中辟白鱼也采采芣苢

  • 卷二十三·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二十三孟子四尽心上尽其心者章尽其心者知其性也者字不可不子细看人能尽其心者只为知其性知性却在先李问尽其心者知其性也曰此句文势与得其民者得其心也相似人徃

  • 在仰光大学演讲会答某大学生问·太虚

    ──十二月十九日──生:大乘涅槃的意义为何?  师:大乘佛教的涅槃,基本意义与小乘相同,在解除生死烦恼而得寂静的安乐;大乘则加圆满无上智慧,能适应众生的机感。譬如水中观月光影一样,光体还是常寂不动,故大乘涅槃体常寂静,同

  •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于敏中

    (清)于敏中等奉敕编。10卷。本书是为清宫中“天禄琳琅”所藏珍本编制的书目,今称《前编》。以版本时代编排,同时代版本则按经、史、子、集列序,共收宋版71部,金版1部,影印宋抄本20部,元版85部,明版252部。各书著录书

  • 太上老君说消灾经·佚名

    经名:太上老君说消灾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唐宋间。假托太上老君为诸仙真说经,授予尹喜。劝人诵经念神,消灾除病。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太上老君述三十六金刚、二十五神王、二十七力士、三十七天师名号

  • 乾元子三始论·佚名

    乾元子三始论,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乾元子似为唐代道士。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本篇袭取《周易干凿度》之说,论述天地万物生成之序,认为天地起于无形无象之「太易」,太易一变而为太初,再变而为太始,三变而为太素

  • 净土警语·行策截流

    念佛三昧。其来尚矣。自远祖崛起庐山。肇兴莲社。六时净行。遂成千古芳规。虽日功高易进。乃末世行人罕获灵验。良由信愿不专。未能导其善行。以要归净土故也。今既广邀善侣。同修净因。若非谛审发心。那知出苦要道。

  • 注大乘入楞伽经·佚名

    佛典注疏。唐宝臣撰。十卷。是唐实叉难陀译《大乘入楞伽经》的注释书。据作者自序称,此书集前此诸译本之注疏解本经。注文先释经题,次释经文。释文将十八品科为三分:初品“罗婆那王劝请品”为序分;问答品至偈颂品凡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