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 如卺集

句读修订

禅宗正脉序

有大圣人中天印度。曰能仁氏。乃往古昔然灯所记。贤劫次补。四十九年开示演化。接物利生。悲济无量。仁慈普覆。声教所被。微尘剎海。而双林息照。布瑟波印於饮光。少室单传。摩诃衍基於达磨。此正法眼藏。教外别传。禅宗之所自也。已而六传至曹溪。而支分派别。洋溢泛滥。徧满天下。不有文字纪录事缘。又何以知其投针玄趣。激电迅机。开示妙明之真性哉。此吴僧道原。传灯录之所有作。而有宋真宗皇帝。诏翰林学士杨亿之所有叙而总裁也。后斯辙者。曰广灯。续灯。联灯。普灯。虽各详略不同。亦无非所以明此一大事也。宋时有僧济者。患五灯之浩瀚。作五灯会元。以惠来学。甚盛心也。然而后人犹以未易通究为病者。是其中间机缘语句。峻险者。壁立万仞。浅近者。鼻孔半边。或入海而算沙。或追羊而感岐。此国朝嘉兴府僧如[氶/巳]。禅宗正脉之所有作也。[氶/巳]蚤参空谷禅师於虎林得旨。即韬光环堵於嘉禾之真如。四海象龙。望风向慕。而参礼者户屦常满。而慨夫五灯之机缘峻险曰。上根之人。当头便领。十日并照。中下之徒。银山铁壁。丝毫万里。用是抄录简集。由某佛以至某人之嗣。凡几世几百人为几卷。俾人人通晓以为证悟之因。复梦神教。题曰禅宗正脉。刻梓流通。猗欤盛哉。书成。飞锡踵门。以叙文为请。嘻余耄矣。岂足以叙此书之文哉。然而仰惟。佛法自汉永平东被真丹。禅宗一宗。徧满寰宇。佛祖以下。得其传者。自一灯以至无尽灯焉迄今逮二千祀。代有金轮深信体解。作兴欢动。振耀金汤。际我大明太祖高皇帝。圣神文武。统御华夷。树剎建幢天章御制。跻斯民於仁寿之域。措天下於雍熙之治。太宗文皇帝。继体守成。钦明文思。光被四表。圣治无为。制词赞咏。佛日光辉。钦惟皇上嗣登大宝。圣哲温恭。厉精图治。四海会同。佛圣再来。佛法外护。天人叶赞。率土升平。白发礼臣。乞骸归老。受恩莫报。弗遑宁居。间得一览禅宗正脉。大为庆幸。异时必有以是帙冒尘睿览。若景德之传灯录者矣。第不知奉诏总裁删定。而兼叙引者为谁也。(臣)虽老矣。犹能欣戴拱嘿。以俟其美音。

大明弘治三年岁在庚戌除夕前一日赐进士阶荣禄大夫正治上卿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奉勅致仕前兼左春坊左庶子八十二翁杭郡邹干撰

猜你喜欢
  俱舍论疏 第十三卷·法宝
  因辽沪事件为中日策安危·太虚
  塔銘·佚名
  师质子摩头罗瑟质缘品第四十·佚名
  跋齐尔博士所著自由哲学·太虚
  卷第三十四(诸国王女部)·宝唱
  卷第一·佚名
  附錄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三·欧阳竟无
  梓舟船禅师语录序·佚名
  大乘义章 第十八卷·慧远
  卷二·佚名
  在东普陀同成了观音菩萨·太虚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七·佚名
  卷第十四(声闻无学第二僧部第三)·宝唱
  卷四十八·彭绍升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三折·佚名

    (旦上,云)妾身是蓝采和的浑家。当日俺男儿做生日吃酒,唤官身去了,不见回来,有人说他跟着师父出家去了,不免唤两个小叔叔来商议者。(二净上,云)自从哥哥唤官身去了,不知所在,若是出了家,怎么了。咱今日寻他去来。(同下)(正末拍

  • 小诗·刘半农

    酷虐的冻与饿, 如今挨到了我了; 但这原是人世间有的事, 许多的人们冻死饿死了。一九二一,九,一七,巴黎

  • 列传第六十六 孙绍 张普惠·魏收

    孙绍,字世庆,昌黎人。世仕慕容氏。祖志入国,卒于济阳太守。父协,字文和,上党太守。绍少好学,通涉经史,颇有文才,阴阳术数,多所贯涉。初为校书郎,稍迁给事中,自长兼羽林监,为门下录事。朝廷大事,好言得失,遂为世知。曾着《释典论》,虽

  • 卷二十九·本纪第二十九·脱脱

        高宗六   八年春正月戊子朔,帝在建康。丙申,减临安府夏税折输钱。戊戌,张守罢。辛丑,伪齐知寿州宋超率兵民来归。蔡州提辖白安时杀金将兀鲁,执其守刘永寿来降。诏以方议和好,禁沿海州郡遣人过淮招纳。丁未

  • 第八回 变生不测蔡使遭惊 喜如所期袁公就任·蔡东藩

      却说蔡专使元培,与汪兆铭、宋教仁二人,偕谒袁世凯,名刺一入,老袁当即迎见。双方行过了礼,分宾主坐定,略略叙谈。当由蔡专使起立,交过孙中山书函,及参议院公文,袁世凯亦起身接受,彼此还座。经老袁披阅毕,便皱着眉头道:“我日

  • 卷之七十六·佚名

      顺治十年。癸巳。六月。乙未朔。追封塔察篇古、为多罗贝勒。谥恪恭。青巴图鲁贝勒穆尔哈齐、为多罗贝勒。谥勇壮。  ○原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赵开心劾奏。湖广巡抚迟日益、偏沅巡抚金廷献、郧襄抚治赵兆麟、所辖

  • 二四八 署理两广总督德保为查缴违碍书籍致军机处咨呈·佚名

    二四八 署理两广总督德保为查缴违碍书籍致军机处咨呈乾隆四十年二月二十六日署理两广总督印务 兵部侍郎 巡抚广东地方 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德<保>为札知事。据广东布政使司布政使姚成烈会同按察使司按察使陈用敷、盐运

  • 王仔昔传·脱脱

    王仔昔,洪州人。最初学习儒学,自称遇到许逊,得到《大洞》、《隐书》豁落七元之法,出家游历嵩山,能说出人的未来。政和中期,徽宗召见他,赐他号为冲隐处士。徽宗因天旱祈雨,每每派小黄门拿着纸去求王仔昔的画,看他的意见。一天,小

  • 周常传·脱脱

    周仲字仲修,建州人。考中进士。把所著《礼檀弓义》献给王安石、吕惠卿,二人称誉他,补任国子直讲、太常博士。为了养育双亲,求任扬州教授。年纪不到五十就退休。很久以后,御史中丞黄履以其恬退向朝廷推荐,起用为太常博士,周常

  • 晋纪三 世祖武皇帝中太康元年(庚子、280)·司马光

    晋纪三 晋武帝太庚元年(庚子,公元280年) [1]春,正月,吴大赦。 [1]春季,正月,吴国实行大赦。 [2]杜预向江陵,王浑出横江,攻吴镇、戌,所向皆克。二月,戊午,王浚、唐彬击破丹阳监盛纪。吴人于江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

  • 卷第四十·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四十〈起延暦八年正月、盡十年十二月。〉」右大臣正二位兼行皇太子傅中衛大將藤原朝臣繼繩等奉勅撰」今皇帝八年延暦八年春正月甲辰朔。日有蝕之。己酉。宴五位已上於南院。」授從五位上笠王正五位下。從

  • 三十九年·佚名

    (壬寅)三十九年清不知十年春正月1月4日○〈高宗太皇帝實錄卷之四十二〉一日。〈陰曆辛丑十一月二十二日〉四日。從一品閔泳奎任判敦寧院事,敍勅任官一等;從一品趙東冕任宮內府特進官,從一品洪淳馨任明憲太后宮大夫,從二品高

  • 弘道书·费密

    上学人成都费密谨述统典论尚书圣绪肇录二典十翼本始羲农绍休太古邃渺历数绵络元睿土德天命垂御启礼赡器覆泽蒸黎开弘渍渐累代褒宣尧舜陟位哲文恭浚光格裔海三王咸享国久远治化敦淳承遗谟训周监二代王道克茂风教隆溢孔

  • 小称第三十二·管仲

    管子曰:“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丹青在山,民知而取之;美珠在渊,民知而取之。是以我有过为,而民毋过命。民之观也察矣,不可遁逃以为不善。故我有善,则立誉我;我有过,则立毁我。当民之毁誉也,则莫归问于家矣,故

  • 第九卷·佚名

    大法炬陀罗尼经 第九卷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等译劝证品之余法师行相品第二十劝证品之余摩那婆。若有人能入是门者。则于一切法门皆得明了。摩那婆。汝等应证如是法相。既自证已为人演说。汝等当得无量无边乐

  • 佛说出生一切如来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经卷上·佚名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赐紫沙门臣法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摩诃母质邻那山。于大宝楼阁中为众说法。是时一切诸佛称扬赞叹。金刚手菩萨摩诃萨。于是彼众俱来会坐。彼于世尊普遍焰鬘莲华座最初东边

  • 钦定大清通礼·佚名

    50卷。乾隆元年 (1736) 来保等奉敕撰。二十一年告成。嘉庆年间续纂。记述各种礼仪制度。首记朝庙大典及钦颁仪式,其次记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等五礼。另附冠服通制及仪卫通制。不涉及制度沿革,器物形制,避免

  • 佛法金汤编·岱宗心泰

    凡十六卷。明代僧岱宗心泰(1327~1415)编。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系编述自西周昭王至元顺帝约一七○○年间,与佛教有关之帝王、名家之传记及语要,凡三九八人,各传之终皆明载典据。心泰之时,佛教衰退,而儒道之排佛论盛行,故着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