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乘密嚴經科文

  ●密嚴道場品  此品談常住廣大微妙刹土

  ┌佛俱密嚴人   ┌先示刹土名及生者德         ┌修觀名如來藏

  ├佛入密嚴場┌長行┤       ┌初刹土無量     ├不滅名涅槃法界

  └佛說密嚴法┤  └後問答顯密嚴法┤     ┌如來常住┴常住名法住等

  └偈頌(有缺)     └後法佛勝境┤    ┌始覺悟

  └所覺廣大┴終受用

  ●入密嚴微妙身生品 此品談淨生身有三番問答

  ┌初示世幻勸 ┌唯心無能所 ┌初歸依─廣歸依密嚴三寶

  │ 入密嚴──┼證空入密嚴 ├次觀入─廣觀入─┬─初觀世

  └─────┐└勸修密嚴土─┴後修住     │   間虛

  ┌第一番問答談 │ ┌初生不生──┬計壞者不生  │  僞緣┌一虛僞 ┌習生戲論於心

  │ 涅槃妙身非 │ ├次依轉依─┐├了法相善巧等生│  起─┤    ├轉識續染淨應  

  │       │ │┌────┘│       │    │    │

  │ 滅無之微妙 │ │├依皆依識 └破壞不生生邪計│    └二緣起─┼緣遂起

  │ ┌─────┘ ││ 但習滅 ┌初勸生示十智 └後觀賴      │   ┌隨緣成

  │ └─後正明密嚴 │└轉依不滅 ├次勸生示四教   耶無      └成世間┼取境成

  │    非滅壞──┼三勸生示法─┴後勸生示圓成   染常          ├轉物成

  │         ├四贊密嚴──┬土殊勝      住           └夢境成

  │         └五答者現身 ├經殊勝       ┌主伴亦同

  │          說法    └境界殊勝─勝於極樂─┴生衆不及 

  ********************

  ┌─非他作 ┌一持種作

  │      ┌一問色像誰作──┬答一問三問─┼─非無作 ├二爲依作

  ├第二番問答談│        │      └─賴耶作─┼三共力作

  │世間唯心現 ├二問亂立無住色 │            ├四藴習共作

  │之微妙───┤ 誰作其住───┼─答二問        ├五共作無染

  │      │        │  所作以藏 ┌習迷心 └六所作難見

  │      │        │  識爲依住─┤ 生境─┬有無習

  │      └─三問豈無因妄作┘       └一切唯 ├能無習

  │                         心住 └生無已

  │                        ┌一示現─┬示現色相

  ├第三番問答談 ┌初淨居問深法──┐       ├二無惑 ├示現應化

  │淨智深法境  ├次梵請世出世法─┼─說淨智深法─┼三得勝 ├示現情身

  │之微妙────┴後解脫月問淨智─┘       │  生身└示現無情

  │                        └四生勝

  刹土

  ● 胎藏生品 此品談染生身

  ********************

  ●自作境界品  此品談生染生淨皆自所作有二番

  ┌─世間生

  ┌一世間生滅境────┼─世間滅

  │          └─凡外不知生滅

  ├二密嚴解脫境   ┌─一有情相

  ┌初番談世間心│         ├─二識相

  │ 密嚴境──┤         ├─三境相

  │      ├三心現世間之僞──┼─四身相

  │      │         ├─五藴等相┌刹勝境

  │      └─四慧生密嚴之真 ├六大微相 ├刹堅定 ┌一內外

  │                ├七世間法相├刹體性 ├二能所

  │      ┌一請說離因及   └八總說  ├刹從生 ├三心物

  └次番談世間心│  真實法─┐┌─一答────┴刹了明 ├四瓶色

  密嚴境──┼二請說有情心┼┼─二答────┬世間唯心┴五能所性

  └三請說密嚴境┴┴─三答    ├密嚴唯慧

  因但分别├汝何着迷生世間身

  迷卽計定└汝何不修定得佛身

  卽離真實

  法無分别

  ********************

  ● 辯觀行品 此品以生皆自作而審決觀行

  ┌空觀──觀身幻例法幻

  ├修空無染邪二覺不修則染邪二覺生

  ├漸觀生密嚴

  └世事由壞起密嚴智力成

  ● 趣入阿賴耶品 此品以賴耶生密嚴而談其體性有二番

  ┌─一有咸能得佛之    必解脫

  ├─二淨種姓卽授記

  ├─三了一切依賴耶分别是密嚴如見

  ├─四了賴耶性淨卽得無漏

  ┌一番談體性─┼─五賴耶與轉識俱不爲所染

  │      ├─六賴耶染淨依中談淨現淨種

  │      ├─七賴耶善惡依中談染種染現

  │      ├─八賴耶由流轉成世間而非作者

  │      └─九賴耶體微難知 ┌現三界

  │      ├─一賴耶無染徧現─┴現十地

  └二番談體性─┼─二內外皆觀此識唯密嚴者能見此體

  ├─三賴耶體實非轉識虚幻

  └─四賴耶立教衡照一切

  ● 我識境界品 此品以我執礙生密嚴而談其爲害

  ********************

  ● 阿賴耶卽密嚴品 此品以生身卽是刹土而談賴耶密嚴無别

  ┌一切依名               ┌定供

  ┌初問答教中├名依相          ┌四尋思得定├化身供

  │ 相名分别┼從名分别而爲事      ├住定   ├衆物供

  │     ├從相分别而立名      ├以定供佛─┼居處供

  │     └相名分别皆空了唯是識卽得定┴以定益生 ├法供

  │     ┌三性 ┌轉依本            └色相供

  │     ├五法 ├本因種  ┌計法我人我

  ┌初番談教┼次全示教義┼八識─┼種現世  ├無二我唯賴耶┌悟得┌一除淨

  │    │     │   └本轉互生世├賴耶本無漏─┴修得┼二陶顯

  │    │     └二無我──────┴賴耶卽密嚴    └三鑽得 

  │    │         ┌隨識現境

  │    │     ┌現境義┼染淨隨現

  │    │     │   └捨染還淨

  │    │     │   ┌因覆生計

  │    │     │   ├因幻生計

  │    └後決示賴耶┼滅計義┼了卽計滅 ┌識行及依

  │          │   ├滅卽無漏 ├身業輪轉

  │          │   └悟卽縛空 ├體業緣别

  │          └流轉義──────┴輪轉無窮

  ********************

  │      ┌定  ┌略敘有空執

  │      ├非定─┼破有執中相執

  ├─二番談定─┤   ├破有執中性執

  │      ├定所 └破空執

  │      └定緣─┬行緣 ┌開權    ┌示藏空

  │          └教緣─┼顯實    ├示界等義

  │              └廣界丈夫義─┴示識從緣生

  │      ┌問生密嚴因───演非口說法眼卽生因

  └三番談法眼─┤      ┌─述佛讚答說法定

  └問談法眼定─┴─述佛讚說法眼─┬─四教

  └─賴耶

  ********************

猜你喜欢
  五灯严统解惑篇·费隐通容
  第十五章 受纳大精舍·佚名
  胜鬘宝窟卷中(之末)·吉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 第五卷·宗泐
  大乘广百论释论 第四卷·护法
  辩观行品第五·佚名
  譬喻品第五十二·佚名
  空品第十八·佚名
  目次·真静天頙
  优婆塞戒经卷第四·佚名
  大乘义章 第一卷·慧远
  卷第十九·李通玄
  菩萨处胎经 第五卷·佚名
  入楞伽经卷第五·佚名
  大方等陀罗尼经 第三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金渊集卷五·仇远

    (元)仇逺 撰○七言律诗送许君起赴余干教授二首君起生荆溪侨寓钱塘与予丱角交再世契家也予方倚席溧阳君起将振铎于越同饮江东水分千里明月兄弟真情槩见乎辞当年而父同吾父各罄籯金共教儿可惜两翁黄壤下不知二子緑衣时着

  • 卷六百七十一·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一唐彦谦唐彦谦字茂业并州人咸通时举进士十余年不第乾符末携家避地汉南中和中王重荣镇河中辟为从事光啓末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兴元署为判官累官至副使阆壁绦

  • 王梵志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初唐僧人。原名梵天,黎阳人。他的身世颇具传奇色彩。其诗多为白话诗。 诗 王梵志 梵志翻着袜, 人皆道是错。 乍可刺你眼, 不可隐我脚。 王梵志诗鉴赏 王梵志的白话诗,大多有感于日常生活琐事,而归结到某种生活真

  • 苍梧词·董元恺

    十六字令&middot;咏烛红烛双流泪影深。休便剪,留取照郎心。闲中好&middot;别意1&middot;闲中好。别意生庭草。含泪向窗纱。残痕照落花。2&middot;闲中好。春信吹芳草。裙带绿于烟。东风又几年。明月斜&middot;夜坐篆烟

  • 卷七十一·列传第一·后妃·脱脱

        ◎后妃   ○肃祖昭烈皇后萧氏 懿祖庄敬皇后萧氏 玄祖简献皇后萧氏 德祖宣简皇后萧氏 太祖淳钦皇后述律氏 太宗靖安皇后萧氏 世宗怀节皇后萧氏 世宗妃甄氏 穆宗皇后萧氏 景宗睿知皇后萧氏 圣宗仁德皇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九·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五年五月甲戌朔赐尚书礼部员外郎任申先进士出身王明清挥麈录靖康初李伯纪荐任申先赐对钦宗问以燕事即批出赐进士出身自是进用按申先靖康初以布衣召入遂补京官未尝赐出身也乙亥上初谒太庙时章怀皇后忌

  • 卷之六百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绎史摭遗卷十四·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纂目录逸民、独行列传徐枋(吴稽田、戴南枝附)李天植邵以贯沉盷陆世仪钱光绣陈洪绶(崔子忠附)徐芳声、蔡仲光(从弟宜之附)画网巾先生(二仆)采薇子一壶先生(纸衣翁附)正叔有言:『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涧上、川上三君子,其

  • 二○八 两江总督高晋奏奉旨查办屈大均葬衣冠等情形折·佚名

    二○八 两江总督高晋奏奉旨查办屈大均葬衣冠等情形折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太子太傅 内大臣 大学士 仍留两江总督 统理河务 革职留任臣高晋谨奏,为钦奉上谕,先行恭折覆奏事。窃臣查勘堰盱各工事竣,渡黄前赴潘家屯督

  • 读例存疑卷五十四·薛允升

    《督捕则例》下末家断作窝家移住窝逃驻防窝带逃人盛京等处并各边口严査逃人口外逃人交札萨克査拏游牧处所窝隐逃人宁古塔水手等役窝逃边外屯庄窝逃营伍窝逃运粮等船窝逃军船商船窝逃官员赴任后家人窝逃僧道窝逃笃疾废

  • 李光弼传·欧阳修

    李光弼是营州柳城人。他父亲李楷洛,本是契丹酋长,武则天时进入朝廷,累官到左羽林大将军,封爵蓟郡公。吐蕃侵犯河源,李楷洛率精兵击退了他们。出征前,他对别人说:“敌人打败后,我不会回来了。”军队归来,他在路上去世了,赠官为营

  • 卷六十五巡防一·冯煦

    步队十七营皖省巡防,新订营制分中南北三路。安庆府为中路,省以南为南路,省以北为北路。三路共十七营,中路五营,南路四营,径隶营务处,不设统领。北路八营,分为左右翼,各四营,各设统领一员。南北镇道均兼营务处,各路皆归其节制调遣

  • 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孔子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 【注释】 谄(chan):巴结,奉承。如切如

  • 卷五十·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五十      婺源江永撰征伐    軍禮三補大宗伯以軍禮同邦國【同謂威其不協僭差者軍禮之别有五】大師之禮用衆也【用其義勇春官】 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

  • 六十颂如理论·龙树

        龙树菩萨造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归命三世寂默主  宣说缘生正法语  若了诸法离缘生  所作法行如是离   离有无二边  智者无所依  甚深无所缘  

  • 道德经纯阳真人释义·吕洞宾

    托名吕洞宾撰。以《老子》为根本,结合道教内丹学知识研究钟吕内丹道。《道德经释义》虽是托名吕祖而著,但是其中所蕴含的钟吕内丹思想价值是同一时期其他托名吕祖而著的文本所不可比拟的,虽为乩降之本,但是,其思想融合了道

  • 乙卯入国奏请·沈括

    日记。一卷。熙宁八年(1075 年),沈括以“回谢国信使”出使辽国。他由河北白沟河(今拒马河)出发,经古北口、富峪馆(今宁城县甸子乡)、到辽中京、松山州(今松山区城子乡),过潢水(今西拉木伦河),直达单于庭(道宗行在兔儿山,今巴林左旗乌

  • 吕氏家塾读诗记·吕祖谦

    诗经注本。三十二卷。南宋吕祖谦(1137—1181)撰。祖谦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曾任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著有《东莱集》等。此书是宋代汉学家的《诗经》代表著作,它坚守序、传、笺、疏,按序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