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六十颂如理论

    龙树菩萨造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归命三世寂默主  宣说缘生正法语

  若了诸法离缘生  所作法行如是离

 

  离有无二边  智者无所依

  甚深无所缘  缘生义成立

  若谓法无性  即生诸过失

  智者应如理  伺察法有性

  若有性实得  如愚者分别

  无性即无因  解脱义何立

  不可说有性  不可说无性

  了知性无性  大智如理说

  涅盘与生死  勿观别异性

  非涅槃生死  二性有差别

  生死及涅槃  二俱无所有

  若了知生死  此即是涅槃

  破彼生有性  分别灭亦然

  如幻所作事  灭现前无实

  若灭有所坏  知彼是有为

  现法尚无得  复何知坏法

  彼诸蕴不灭  染尽即涅槃

  若了知灭性  彼即得解脱

  若生法灭法  二俱不可得

  正智所观察  从无明缘生

  若见法寂静  诸所作亦然

  知此最胜法  获法智无边

  缘生性可见  是义非无见

  此中微妙性  非缘生分别

  佛正觉所说  有说非无因

  若尽烦恼源  即破轮回相

  诸法决定行  见有作有取

  前后际云何  从缘所安立

  云何前已生  彼后复别转

  故前后边际  如世幻所见

  云何幻可生  云何有所著

  痴者于幻中  求幻而为实

  前际非后际  执见故不舍

  智观性无性  如幻焰影像

  若谓生非灭  是有为分别

  而彼缘生轮  随转无所现

  若已生未生  彼自性无生

  若自性无生  生名云何得

  因寂即法尽  此尽不可得

  若自性无尽  尽名云何立

  无少法可生  无少法可灭

  彼生灭二道  随事随义现

  知生即知灭  知灭知无常

  无常性若知  不得诸法底

  诸法从缘生  虽生即离灭

  如到彼岸者  即见大海事

  若自心不了  异生执我性

  性无性颠倒  即生诸过失

  诸法是无常  苦空及无我

  此中见法离  智观性无性

  无住无所缘  无根亦不立

  从无明种生  离初中后际

  痴闇大恶城  如芭蕉不实

  如乾闼婆城  皆世幻所见

  此界梵王初  佛如实正说

  后诸圣无妄  说亦无差别

  世间痴所闇  爱相续流转

  智者了诸爱  而平等善说

  初说诸法有  于有求实性

  后求性亦无  即无著性离

  若不知离义  随闻即有著

  而所作福业  凡愚者自破

  如先平等说  彼诸业真实

  自性若了知  此说即无生

  我如是所说  皆依佛言教

  如其所宣扬  即蕴处界法

  大种等及识  所说皆平等

  彼智现证时  无妄无分别

  此一若如实  佛说为涅槃

  此最胜无妄  无智即分别

  若心有散乱  与诸魔作便

  若如实离过  此即无所生

  如是无明缘  佛为世间说

  若世无分别  此云何无生

  若无明可灭  灭已即非生

  生灭名乖违  无智起分别

  有因即有生  无缘即无住

  离缘若有性  此有亦何得

  若有性可取  即说有生住

  此中疑复多  谓有法可住

  若菩提可证  即处处常语

  若住性可取  此说还有生

  若谓法有实  无智作是说

  若谓法有处  取亦不可得

  法无生无我  智悟入实性

  常无常等相  皆由心起见

  若成立多性  即成欲实性

  彼云何非此  常得生过失

  若成立一性  所欲如水月

  非实非无实  皆由心起见

  贪嗔法极重  由是生见执

  诤论故安立  离性而执实

  彼因起诸见  见故生烦恼

  若此正了知  见烦恼俱尽

  当知法无常  从缘生故现

  缘生亦无生  此最上实语

  众生邪妄智  无实谓实想

  于他诤论兴  自行颠倒转

  自分不可立  他分云何有

  自他分俱无  智了无诤论

  有少法可依  烦恼如毒蛇

  若无寂无动  心即无所依

  烦恼如毒蛇  生极重过失

  烦恼毒所覆  云何见诸心

  如愚见影像  彼妄生实想

  世间缚亦然  慧为痴所网

  性喻如影像  非智眼境界

  大智本不生  微细境界想

  著色谓凡夫  离贪即小圣

  了知色自性  是为最上智

  若著诸善法  如离贪颠倒

  犹见幻人已  离所作求体

  知此义为失  不观性无性

  烦恼不可得  性光破邪智

  智离染清净  亦无净可依

  有依即有染  彼净还生过

  极恶烦恼法  若见自性离

  即心无动乱  得渡生死海

  此善法甘露  从大悲所生

  依如来言宣  无分限分别

 

  此中如是难可说  随智者见即成就

  智者随观随顺门  如是皆从大悲转

  一切法中真实性  智者随应如理观

  所向由是信得生  拔彼众生离诸苦

  此义甚深复广大  我为胜利故赞说

  如大智言今已宣  自他痴闇皆能破

  破彼痴闇烦恼已  如如所作离魔障

  由是能开善趣门  诸解脱事而何失

  持净戒者得生天  此即决定真实句

  设破戒者住正心  虽坏戒而不坏见

  种子生长非无义  见义利故广施作

  不以大悲为正因  智者何能生法欲

    六十颂如理论

猜你喜欢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卷·灌顶
  法华文句记卷第九·湛然
  俱舍论记 第十八卷·普光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朱棣
  评监督寺庙条例·太虚
  论 韩 愈·太虚
  佛说须真天子经卷第三·佚名
  八圣道分品第八·佚名
  修行方便道升进分第五·佚名
  在仰光中缅佛学会谈话·太虚
  卷第九十一·佚名
  心 地·太虚
  佛教戒杀与弭战·太虚
  卷第八·祖琇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八·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御选明诗卷八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八十四七言律诗十七魏裳题白雪楼郢调凄凉思转幽卜居还倚鲍山丘初疑海气能成市不道仙人独有楼乘兴好看明月上登高长啸白云秋琴心自在谁堪识且听巴人下里讴送万章甫兵宪滇南仙郎拥传出燕闗开府西

  • ●卷二·李攸

      ○登极赦   太祖建隆元年正月初五日登极赦。门下:朕以五运推移,上帝于焉眷命;三灵改卜,王者所以膺图。朕起自侧微,备尝艰险。当周邦草昧,从二帝以徂征;洎虞舜陟方,翊嗣君而纂位。但罄一心而事上,敢期百姓之与能属以敌国

  • 第八十八回 吕隆累败降秦室 刘裕屡胜走孙恩·蔡东藩

      却说大小苻女,并邀宠幸,与慕容熙欢爱数宵,大苻女娀娥,受封贵人,小苻女训英,受封贵嫔,两姊妹轮流伴寝,说不尽的凤倒鸾颠。但小苻女年既娇小,态愈鲜妍,更足令人生爱,所以得熙专宠,比阿姊还突过一筹。看官试想,两苻女貌本相同,只

  •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六·张岱

    流寇死战诸臣列传(有总论)岳武穆曰:『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则天下太平矣』。我思宗烈皇帝反其语曰:『文官爱钱不怕死,武官怕死又爱钱』。盖先帝真见其一朝人物!凡为贪官汙吏者,刑法惕其前、死亡偪其后,毫不畏惧;而利之所在,性命

  • 读礼通考卷十一·徐乾学

    丧期十一齐衰三月丧服寄公为所寓【注寓亦寄也为所寄之国君服】丧服传寄公者何也失地之君也何以为所寓服齐衰三月也言与民同也【注诸侯五月而葬而服齐衰三月者三月而藏其服至葬又更服之既葬而除之 防失地之君者谓若诗

  • 卷之九百五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九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首卷三 德宗实录目录·佚名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目录卷之一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上卷之二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下卷之三 光绪元年正月卷之四 光绪元年二月卷之五 光绪元年三月上卷之六 光绪元年三月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纪昀

    列传宋 【九十一】○宋九十一尤袤谢谔颜师鲁袁枢李椿刘仪凤张孝祥 李衡王自中家愿 【杨恂】张纲张大经蔡洸莫蒙周淙刘章沈作宾尤袤谢谔颜师鲁袁枢李桩刘仪凤张孝祥李衡王自中家愿 【杨恂】张纲张大经蔡洸莫蒙周淙刘

  •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九·佚名

    襄公公败于泓【东坡 颍滨】献公世子申生【白乐天】荀息【东坡】文公守原【栁州】文公霸【栁州】厉公士燮【东坡】悼公智罃赵武【颍滨】平公叔向【颍滨】智伯智伯之亡【栁州 温公】通论文公悼公【颍滨】晋之故封【栁

  • 乐庵语録卷二·龚昱

      宋 龚昱 编  人之行已在夫妇上不能尽道他无足观矣诗三百篇可以厚人伦美教化等而上之又能动天地感鬼神推其原亦不过始于夫妇  世有言西方净土者先生曰东方南方北方无净土邪夫子言非礼勿视非礼勿聴非礼勿言非

  • 九经辨字渎蒙卷十二·沈炳震

    归安沈炳震撰注解传述人【见陆氏释文】宓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于天文俯则察于地理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逺取诸物始画八卦【或云因河图而画八卦】因而重之为六十四文王拘于羑里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彖辞象辞文言

  • 卷八十三·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八十三     婺源江永撰樂器    樂四補大師掌六律六同以合隂陽之聲皆文之以五聲宫商角徵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詳見鍾律】 典同掌六律六同之

  • 卷三·佚名

    尔时世尊,知紧那罗王诸子之心所欲乐已,上昇虚空高七多罗树。放大光明。是光遍照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欲界诸天所有伎乐。乾闼婆紧那罗等所有伎乐。不鼓自鸣出微妙音。香山王中所有树木。亦皆悉出微妙乐音。尔时世尊,复於身

  • 妙法莲华经玄义节要卷下·智旭

    天台智者大师说 章安尊者灌顶记蕅益比丘智旭节第六明感应妙者。上来四妙。名为圆因。三法秘藏。名为圆果。境妙究竟显。名毗卢遮那。智妙究竟满。名卢舍那。行妙究竟满。名释迦牟尼。三佛不一异。不纵横。故名妙果。

  • 初恋·屠格涅夫

    《初恋》是俄国作家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840年4月的《读者文库》。《初恋》写了四十余岁的中年人,符拉基米尔·彼德罗维奇对他十六岁初恋生活的回忆,并细致而独特地描写了少年“我”的心

  • 星空暗流·阿西莫夫

    经过若干年的星际争霸,川陀已席卷银河半壁江山,只剩富甲天下的萨克能与之抗衡。萨克的经济命脉是其殖民星弗罗伦纳的特产——蓟荋,这种稀有植物为萨克嫌取了全银河的财富,川陀对此觊觎已久。愚可,一个曾遭心灵改造的白痴,突